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视疲劳是由于持续近距离视物之后出现的视蒙、眼胀、眼部干涩、灼痛、眼及眼眶酸痛等症状以及头痛、恶心、乏力等周身不适的一组综合征。  相似文献   

2.
视频显示终端(VDT)综合征,即由于长时间使用VDT操作而出现的眼干涩、眼酸胀、视物模糊等症状的一组疾病,又称VDT视疲劳.近年来由于社会环境变化、视频终端普及、工作节奏加快等原因,VDT视疲劳呈逐年上升的发病趋势.而中医在治疗VDT视疲劳上发挥其自身的优势,用口服中药、中药滴眼液、按摩、针灸等取得了一定疗效.笔者采用自拟疏肝明目组方,使用眼部超声雾化方法治疗本病,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操作电脑终端(video display terminal,VDT)过久有时会头昏、头胀、颈和腰背酸痛、四肢酸麻、食欲减退、便秘和视疲劳,称为VDT综合征(video dis—play terminal syndrome,VDTS)。其表现的视疲劳主要症状有:视物模糊、眼胀痛、眼干涩、异物感、眼皮沉重感、畏光流泪、甚至头痛、恶心、复视等。据一些调查显示,电脑作业者的视疲劳发生率约为50%~90%以上。  相似文献   

4.
当今社会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的使用率逐年升高,青年人群大多需要长时间学习和高强度工作,且缺乏正确的眼部护理常识,加之身体、心理等因素影响,常会出现视物不能持久,久则视物昏花、眼部干涩不适、酸胀疼痛等视疲劳症状,严重影响正常生活。本文对视疲劳中医外治法的近年文献进行综述,发现中医学在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等思想的指导下,使用针刺、灸法、推拿、耳穴法、刮痧、中药熏洗等外治法,能够有效缓解视疲劳症状,具有疗效显著、痛感低、操作简便、容易接受等优点。本研究可为中医外治法治疗视疲劳的临床应用及研究方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中西医对肌性视疲劳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视疲劳(asthenopia)是一组表现为用眼后出现视觉障碍、眼部不适及全身症状以至不能正常进行视作业的症候群,而并非某种独立的疾病.具体可表现为视物模糊、重影、复视,眼痛眼胀、酸重难睁、干涩不舒、阅读时文字跳跃、字迹串行,不能持久阅读等症状,全身可有头晕头痛,眉棱骨、鼻根部及眼眶酸痛,恶心欲吐,注意力难以集中等症状.造成视疲劳的原因比较复杂,不仅包括眼局部的器质性或功能性病变,也可由全身疾病、不良视觉环境以及心理异常等诸因素单一或相互作用所致,故又称为眼疲劳综合征,属于心身医学范畴[1].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生活工作节奏增快,从事文字及其它近距离用眼工作人群的增多,电脑的广泛普及,临床上视疲劳的发病逐年增多.本文重点讨论的是因眼外肌功能异常造成的肌性视疲劳.  相似文献   

6.
视疲劳是在一定的环境用眼后 ,出现眼和眉弓部胀痛、视物模糊、眼干涩、畏光、流泪、头昏、头痛 ,甚至恶心呕吐等症候群 ,严重妨碍了正常生活工作。在眼科门诊较为常见。为探讨视疲劳除屈光不正原因外 ,与融合范围之间的关系 ,现将我院 1998年 2月~ 2 0 0 3年 2月门诊视疲劳患者的融合范围统计分析如下。1 资科和方法观察对象为我院连续近 5年来门诊病例中有视疲劳症状 ,排除屈光不正及眼内其他器质性病变的患者共 6 8例 ( 136只眼 ) ,其中男 2 9例 ,女 39例 ;年龄最小 12岁 ,最大 6 5岁 ,平均为 35 5岁。主诉为不能持久用眼 ,特别是近距…  相似文献   

7.
参芪明目颗粒治疗肌性视疲劳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视疲劳(asthenopia)是一组表现为用眼后出现视觉障碍,眼部不适及全身症状以致不能正常进行视物作业的症候群,临床表现为视物模糊、重影、复视、眼痛、眼胀、酸重难睁、干涩不舒,阅读文字跳跃、字迹串行,不能持久等症状.全身可有头晕头痛,眉棱骨、鼻根部及眼眶酸痛,恶心欲吐,注意力难以集中等症状[1].1998年以来,笔者在开发研制健视明颗粒剂(后为参芪明目颗粒)治疗青少年轻度近视的基础上,系统观察该药对眼肌性视疲劳的作用.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苏晶  刘新泉  张殷建 《河北中医》2016,(10):1484-1487
目的应用聚类分析的统计学方法,分析视屏显示终端(VDT)视疲劳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为VDT视疲劳中医辨证论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通过文献调研和专家咨询,尽量罗列临床VDT视疲劳患者所有可能出现的症状和体征,拟定VDT视疲劳中医证候调查表。通过SPSS 18.0统计软件,运用描述性统计、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等统计方法,分别进行各证候中医症状及证型的聚类分析,探讨VDT视疲劳的主要中医证候特征,得出VDT视疲劳这一现代疾病的基本中医证型。结果对调查表中常见的的44个症状进行统计学分析,获得的VDT视疲劳可归纳为4个中医证型:肝气郁结证(45例),气血两虚证(31例),脾虚气弱证(20例),肝肾阴虚证(11例)。结论肝气郁结证、气血两虚证是VDT视疲劳最常见的证型,与临床辨证结果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9.
视疲劳又称眼疲劳,是以患者眼的自觉症状为基础,眼或全身器质性因素与精神(心理)因素相互交织的综合征,因而常常被称为眼疲劳综合征,属于心身医学范畴[1]。视疲劳是从事精细工作者最易发生的眼病,也常是全身疲劳的眼部表现,大多出现在长期近距离的学习、工作,过度用眼以后。症状可见视物模糊或昏花,眼困倦,甚者睑重欲闭,眼干涩不适,眼珠胀痛,眼眶、眉棱骨痛;重者常有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  相似文献   

10.
眼部中药薰蒸穴位按摩防治视频终端视疲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视频终端(VDT)作业时间的累计暴露剂量(ICE)与眼表条件改变的关系,评价眼部中药薰蒸穴位按摩治疗VDT视疲劳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ICE将30例VDT视疲劳患者分为低暴露组(4000h)与高暴露组(≥4000h),以VDT视疲劳症状积分、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试验(SIT)及角膜荧光素染色(FL)积分为观测指标,采用眼部中药薰蒸穴位按摩治疗,隔天一次,十次为一疗程,观察一疗程。结果①高暴露组的BUT、SIT、FL异常例数均明显高于低暴露组(P0.01)。②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症状积分、BUT、SIT、FL均有改善(P0.05),低暴露组症状积分改善程度优于高暴露组(P0.05),低暴露组疗效优于高暴露组(P0.01)。结论 VDT视疲劳患者中随着ICE的增加,眼表异常例数增加;眼部中药薰蒸穴位按摩可有效改善眼表条件及VDT视疲劳症状,且对于ICE较低者症状改善更优,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吴茱萸汤治疗视疲劳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赣南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2019年2月—2020年10月收治的视疲劳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外用润洁或珍视明等缓解视疲劳的滴眼液,配合做眼保健操治疗;治疗组患者内服吴茱萸汤联合熏蒸眼部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39/40),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5.00%(34/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的视物模糊、不耐久视、畏光流泪、眼睑痉挛、结膜充血、眼部酸痛、眼部疲倦、眼部干涩8项眼部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上述症状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吴茱萸汤治疗视疲劳症的临床疗效显著,患者临床眼部症状可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2.
耳穴贴压配合中药治疗视疲劳综合征8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和  张风华 《中国针灸》2000,20(2):80-80
视疲劳综合征表现为眼球酸胀、痛,视物发作性模糊,不能久视,或双眼慢性充血及头痛、头晕、恶心等,近视、远视、散光及屈光参差均可出现,近年来呈上升趋势。笔者自1995年以来采用耳穴贴压配合中药治疗视疲劳综合征8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均经县以上...  相似文献   

13.
正干眼症是指任何原因造成的泪液质或量的改变,或泪液动力学异常,导致泪膜稳定性下降并伴有眼部不适和/或眼表组织病变为特征的多种疾病的总称[1]。临床表现为干涩感、异物感、视物模糊、视力波动及视疲劳等。西医学认为,干眼症发病机制中炎症是最关键的因素,内分泌失衡、神经机能障碍、细胞凋亡及外界环境共同参与发病过程。西医治疗以人工泪液、糖皮质类激素以及免疫调节剂局部治疗为主,可以暂时改善眼部干涩等症状,但长期大量使用副作用大,易产  相似文献   

14.
视疲劳又称眼疲劳,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是由多种原因此起的眼不能久视,久视则头痛、头晕、目胀昏花、眼干涩不欲睁等症候,病人主诉多为眼酸胀且痛、视物不能持久、常伴有头痛、眩晕、恶心、等症状,故又称眼疲劳综合征。属身心医学范畴…随着,近距离精细的用眼工作逐渐增多,本病发病率亦日渐升高。但由于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而且体征不明显,故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医养血解痉法方药目舒丸对视频终端(VDT)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以视频终端前工作的网络公司职员为研究对象,筛选VDT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1例,予口服养血解痉中药目舒丸;对照组36例,予双眼使用萘敏维滴眼液,均治疗60 d,观察患者视疲劳症状、干眼症状评分,以及视疲劳起始时间、日视疲劳次数等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目舒丸治疗组的视疲劳症状疗效指数明显好于润洁组(多元分析,近似Hotelling T2检验,P=0.000 9),其视疲劳起始时间明显延长(P0.001),每日视疲劳次数减少(P0.001),前后变化差值高于对照组(P0.001)。对照组的视疲劳起始时间、每日视疲劳次数未见明显变化(P=0.918,P=0.137)。2组的干眼症状疗效指数接近(多元方差分析,P=0.478)。结论中医养血解痉法方药目舒丸治疗VDT综合征,对视疲劳症状有良好的缓解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中药及熏灸治疗干眼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观察中药合熏灸法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问卷筛查干眼症患者眼部症状:包括干涩感、异物感、视疲劳、疼痛、视物模糊、畏光、流泪、眼红和烧灼感;进行眼科检查:包括视力、裂隙灯、泪液分泌试验、泪膜破裂时间及膜荧光染色;治疗采用养阴生津1号口服,联合雷火灸药棒眼部灸疗;改良操作方法是将眼部十二经脉循经点穴与泪腺部位按摩结合,每日1次,每次20~30分钟,14天为1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结果干眼症患者的主观症状明显缓解,以干涩感、异物感及视疲劳改善最为明显。泪液分泌有一定改善,泪膜破裂时间较前延长,角膜荧光染色有明显改善。结论中药合熏灸法治疗干眼症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视疲劳证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视疲劳又称眼疲劳,致病因素很多。主要表现近距离工作不能持久,眼睛容易疲劳,出现视物模糊,眼睫无力,看书复视串行,眼沉目胀,干涩不舒,或有怕日羞明、前额拘急,眉骨酸痛;严重者可伴有头痛、眩晕、烦躁、健忘、呕恶、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作者根据  相似文献   

18.
视疲劳是一种与社会环境息息相关的眼科综合征,多表现为患者自觉眼部不适,是一种眼科常见疾病。视频终端视疲劳是指由于使用视频终端而出现的视物模糊、眼干眼痛等视疲劳症状。随着智能手机、电脑等视频终端的出现和普及,该病患者也随之增多。并且由于现代社会工作及生活对用眼需求的增加,使得该病更易迁延反复,患者的增多及视频终端对视力、眼表、眼外器官组织的影响日益严重也使得该病越来越受到医学的重视。然而西医对该病尚无建设性的措施,主要是以对症治疗为主,很难彻底治愈,并且这些治疗也不能增加机体对视疲劳的抵抗力;而传统医学借鉴历代中医眼科古籍,并结合现代临床实践,形成了中药熏蒸等中医特色疗法,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葛芍益视颗粒治疗视疲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09年9月至2011年3月在眼科门诊治疗的视疲劳患者70例,服用葛芍益视颗粒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观察记录分析患者的视疲劳症状、裸视力、屈光度、眼压、血尿常规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剔除随访时间不足而导致数据脱落的病例,纳入临床观察分析病例共66例132只眼,治疗4周后视疲劳患者的主觉症状眼不能久视、视物模糊、眼球和眼眶周围胀痛、眼干涩、发痒、异物感、畏光流泪、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失眠等与治疗前比较改善均极为明显(P<0.01)。而裸视力、屈光度、眼压与治疗前比较均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期间患者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安全性指标检查无异常。结论:葛芍益视颗粒治疗视疲劳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山东中医杂志》2017,(12):1078-1080
视频终端(VDT)视疲劳是当前常见的一种眼科疾病,就VDT视疲劳的中医病因病机、中医证型及中医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VDT视疲劳的中医常见病因为肝肾不足、脾胃虚弱、肝郁气滞、心血亏虚,进而劳伤心血,而发生本病,通过辨证分型,采取相应的中药复方或者针灸、按摩、针刺、刮痧治疗VDT视疲劳,以调节肝、肾、心、脾脏器功能,调气养血,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