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广府侨乡与潮汕侨乡、兴梅侨乡并称广东三大侨乡。广府侨乡建筑以其覆盖地域面积最广、建筑形制最丰富、保存数量最多而成为近代岭南侨乡建筑文化中的代表,它展现了中西建筑文化从接触碰撞到融会创新的历史过程,突出体现了开放性、兼容性、创新性的时代精神和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2.
闽南侨乡近代地域性建筑文化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陈志宏  曾坚 《建筑师》2007,(1):72-76
本文采用地域性建筑文化发展的研究视角,从侨汇经济、城市文化、近代营造业兴起等方面,分析了闽南近代侨乡建筑文化形成的社会背景;同时,结合三种有代表性的侨乡建筑类型,研究闽南洋楼民居的文化交融特点与伦理定位,比较洋风骑楼与其他骑楼类型的风格特征与形成渊源,并从地域化设计手法、文化复兴意识、乡土格调与民族情结等方面,分析了侨乡校园建筑中蕴含的文化内涵,深入剖析了侨乡近代建筑的演化特征。  相似文献   

3.
潮汕侨乡是广东侨乡的重要组成部分,华侨投资极大地推动了近代潮汕侨乡的建筑发展。博采众长的开放品格、经世致用的商业意识和精雕细刻的炫富心理,是近代潮汕侨乡建筑审美文化特征的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经济正处在高速发展时期,随之带来的城市化进程也不断加快,在新建筑层出不穷的同时,老旧建筑也开始不断的出现。结合本土文化、地域主义风格对老建筑进行立面改造,成为了改善城市面貌、体现城市特征最直接的途径之一。如何在立面改造中发展地域主义广泛的涉及到地域文化传承、建筑技术与材料学,建筑美学等多方面的问题。本文意在结合...  相似文献   

5.
近代岭南侨乡建筑的审美文化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唐孝祥 《新建筑》2002,(5):66-69
分析比较了近代粤中五邑地区、粤北兴梅地区、粤东潮汕地区等侨乡建筑的审美文化特征,论述了近代岭南侨乡建筑发展的适应性规律及其文化地域性格。  相似文献   

6.
试析近代兴梅侨乡建筑的文化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孝祥  赖瑛 《城市建筑》2005,(11):23-25
近代兴梅侨乡建筑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在守持传统建筑文化的同时,吸收了一定的外来文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侨乡建筑文化,表现出耕读传家、崇文重教的价值取向,慎终追远、重本溯源的宗亲观念和进退两宜、尝试开放的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7.
结合海南省的建筑文化背景,从简、透、瘦三个角度,论述了海南省建筑的主要特征,探讨了海南省建筑在未来的发展趋势及引导控制策略,使海南的建筑风貌与文化融为一体,体现出海南的地域特征。  相似文献   

8.
试析闽南侨乡建筑的文化地域性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包括厦门、漳州、泉州在内的闽南地区是我国重要侨乡之一。闽南侨乡建筑,类型样式丰富,文化内涵深厚,建造工艺讲究,在地域技术特征、文化时代精神和人文艺术品格等方面表现出独特而鲜明的文化地域性格,对于研究地域建筑文化的传承和侨乡建筑的文化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岭南近代建筑文化与美学》是一部从建筑美学视角对近代岭南建筑文化进行剖析的理论佳作,作者充分吸收和借鉴了现有建筑美学的理论成果,在生存价值论的哲学基础上提出了有关建筑审美文化机制的四层次说和建筑适应性理论,由此构建了系统的建筑美学体系。在对近代岭南建筑、尤其是侨乡建筑的文化与美学研究中,作者结合其美学思想进一步提出了"文化地域性格"的概念,这一概念对于地域性建筑的研究具有广泛的理论适用性。全书逻辑严密,视野宽广,为岭南建筑学派在人文领域的深层次拓展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  相似文献   

10.
自主生活     
正因为工作关系,编辑部经常有机会接触到各个国家的最新设计作品,每每看到与自然环境结合得很好或是充分体现某个国度风情文化的案例,编辑们都不禁为之赞叹并自然而然地生发出亲临现场的向往。最近收到一位荷兰设计师的投稿作品,那是一个位于阿姆斯特丹郊区的咖啡馆,原本的建筑破败不堪,设计师巧妙利用原有的建筑特点,将荷兰的特色传统、居住风情、咖啡文化加以演绎变化,改造成一个颇具艺术气息的咖啡馆。屋前盛开着大片郁金香,人们悠然地踩着自行车在周围穿梭,在阳光下小啜着咖啡,慵懒地享受暖暖的下午。  相似文献   

11.
近代闽南与潮汕侨乡的建筑风尚是中西建筑文化博弈的结果.其产生和发展的内在机制受主客体和环境三方面的影响.主体方面,近代闽南与潮汕华侨及侨乡民众对西方建筑文化的认识具有认同先于认知的特点,这也决定了主体对西洋建筑认识的感官性和经验性;在客体方面,中西建筑文化针对各种社会空间表现出各自的适应性;在环境方面,一定地区范围内原有中西建筑文化势力的对比影响着二者的博弈结果.  相似文献   

12.
对粤东华侨建筑与华侨文化进行了详细介绍,论述了进行侨宅建筑修复的必要性,指出研究的方向,并提出侨宅建筑与文化保护、继承的一些措施,有利于侨乡建设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3.
程远 《华中建筑》1994,12(1):54-57,67
别具风貌的徽派建筑──兼议其保护利用程远在安徽省南部的黄山市域内,在黄山和新安江之间,遍布着大量的古代民居、祠堂、塔、牌坊、寺庙、并、桥和古坝等.它们在明清时代的建筑史上别具风采;有着高超的建筑技艺和浓厚的文化内涵及地方特色,具有很高的文化、艺术和科...  相似文献   

14.
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海城市规划》2002,(6):35-38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本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的保护,促进城市建设与社会文化的协调发展,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的确定及其保护管理,适用本条例。优秀历史建筑被依法确定为文物的,其保护管理依照文物保护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执行。第三条市规划管理部门负责本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  相似文献   

15.
王滢  罗兰 《建筑与文化》2020,(5):156-158
嘉兴是千年古城、运河明珠、红色圣地和文化之邦。文章通过系统梳理嘉兴市区传统建筑文化资源的情况,结合调研分析嘉兴传统建筑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资源优化整合策略。为推进嘉兴中心城区的品质提升、促进运河诗路文化带的内涵升级、深化城市文化品牌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门窗》2016,(9)
藏式建筑是西藏地区独特的人文风情和地理位置而形成的别具一格的建筑,随着近年来旅游业的迅猛发展,藏式建筑也逐渐受到了外界的文化感染而慢慢与现代建筑的某些特色相融合,本文笔者简单的论述了藏式建筑和现代建筑之间的互相融合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尽管只是几天的“走马观花”,数日的专家研讨,尚不敢言对五邑侨乡建筑有什么研究,但那鲜活的建筑特征、强烈的创新、进取精神着实令人鼓舞,其间所体现出的如何对待传统、如何开拓创新的做法,于我辈今日中国现代建筑创作也不无启迪。一、关于五邑地区侨乡建筑传统风格作为中国近代历史上一种外来移植文化与中国本土文化相结合,成为一个特定历史时期文化的积淀,江门五邑侨乡具有丰富的建筑文化,城镇的建筑风格具有浓郁的侨乡特色,反映了当时五邑华侨运用中西建筑结合的手法,建设自己的家乡,逐步形成了一种中西结合的建筑形式和独有…  相似文献   

18.
我国幅员辽阔,各小城镇具有自己独特的地方特色。城镇化进程的快速发展的今天,我国地域性建筑逐渐形成多元多价的繁荣景象。本土建筑的发展,应在全球文化发展的潮流中进行积极创新,在发掘地方文化特色,融入地方历史文化的同时,又导入现代生活的内容,创造出人们认同的情感空间。如何从其特定的地域环境条件出发,尊重人的情感与文化传统,深化对建筑环境内涵与深层本质规律的理解,以此,构建起"人-自然-文化-建筑"四者有机统一的特色建筑体系,是规划设计的重点。本文以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为例,对其建筑特征进行分析,阐述特色建筑在小镇建设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现代装饰》2011,(6):122-125
本案结合厦门鼓浪屿独具特色的建筑风貌,力求塑造时尚、简约、精致,并结合闽南当地文化、低调而奢华的高品质怀旧氛围精品酒店。建筑结构和外观立面忠实保留历史原貌,选用具有鲜明闽南风格特征的水洗石外墙,搭配以质朴纯净的浅灰色调与当地特有的建筑文化环境及鼓浪屿特色溶为一体。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山海关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遗存状况,结合历史遗产的建筑风貌特色与历史价值,提炼出了街区保护对象,为实现街区保护规划提供详实的文化背景,保证街区文化特色的传承与延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