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7 毫秒
1.
以具有普适性的楼宇型建筑为研究对象,基于研究对象的设定体量,结合相关规范规程及资料,整理分析其相应的冷、热、电负荷。根据冷、热、电负荷需求,研究电、燃气直燃和分布式能源这三种供能方式的装机和运行方案。并基于电空调和燃气直燃型空调等传统制冷、供热方式的成本测算,对分布式能源系统的装机运行方案进行了完整的经济分析,对这三种供能方式进行了比较与论证,对分布式冷热电三联供能源方案的经济性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对分布式能源站的反测电价敏感因素进行了详细探讨,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黄洁 《电力与能源》2012,(5):456-459
通过某燃气冷热电三联供区域供能项目运行策略的选择和供冷季和供热季的能耗费用的计算,分析了目前并网不上网的政策对三联供区域供能项目盈利能力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按照目前的政策,该项目的经济效益较差,指出这个问题不解决将严重影响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在我国的发展和推广的前景。建议政府尽快研究区供燃气三联供项目的发电上网问题,并给予适当经济补贴。分析结果表明,电网全额收购三联供项目的多余发电量,收购电价约达0.50元/kWh,三联供系统的主机设备增加的初投资可在6年左右收回,就可以吸引投资者投资三联供项目,确保我国燃气区域分布式供能的健康和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冷热电联供与水蓄能耦合利用,将冷、热、电三联供及蓄能耦合的分布式能源系统应用于上海某会展及商业综合区域。通过负荷计算及供能成本分析,确定了"以热定电"的系统配置,在允许上网的政策下,综合考虑能源利用效益及经济效益,推荐采用"三联供优先、按需蓄热(冷)、按需发电及供热(冷)、自发自用、热(冷)电平衡"的供能策略,并以冬、夏季典型日为例,得到供能系统使用顺序及能量平衡图。  相似文献   

4.
针对使用内燃机作为原动机的分布式供能系统进行研究,对该技术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应用情况进行综述,对比了3种在不同负荷要求下,结合不同余热回收方式的内燃机分布式系统。并将内燃机与燃气轮机2种天然气分布式原动机进行对比,前者发电效率更高、初期投资更少,适合应用于5 MW以下规模的分布式系统中。以上海某分布式项目为例,对具体的内燃机分布式冷热电联供系统组成、技术参数进行介绍,并通过计算三联供系统一次能源节约率对其节能效果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该分布式联产系统夏季典型工况能耗为分产系统的65.41%,冬季为56.58%,节能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5.
贾向东  孙翠霞  马国通  陈鹏 《节能》2013,(12):58-61
依据蟹岛绿色生态农庄建筑性质、用途和特点构建计算模型,对农庄建筑的冷负荷、热负荷、电负荷进行逐日、逐年模拟,根据模拟结果为蟹岛能源站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主要设备选型,完成系统设计,并对冷热电三联供系统进行节能率计算及经济性分析。  相似文献   

6.
大型机场的能源中心作为机场冷热源的“心脏”,其方案设计直接影响能源消耗、工程投资和后期运营维护成本。研究某区域枢纽机场能源中心方案,方案采用水蓄冷系统和冷热电三联供的分布式能源方式。研究表明,与常规电制冷和锅炉的供能方式相比,采用能源组合系统的节能性和经济性更佳。  相似文献   

7.
数据中心对电负荷、冷负荷有较大的需求,并且对电、冷负荷供应的稳定性有极高的要求。分布式能源系统具有环保、高效的特点,冷、热、电联供的分布式能源系统,非常适合于数据中心的应用。对上海某数据中心的分布式能源燃气三联供项目的设备配置方案、分布式能源系统的组成以及可行性,进行了投资和收益的经济分析,评价结果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孟宪林  沈晋  周艳姣 《节能技术》2006,24(5):446-449,466
本研究在对比分析不同工艺路线的基础上,针对热、电、煤气联产项目,进行了环境影响因素的识别,提出进行该类项目环境影响评价需特别关注的若干问题,主要包括:(1)由于热电煤气三联产工程增加了煤干馏气化系统与煤气净化系统,工艺构成中环境影响因素与污染因子发生了较大变化,环境影响识别与评价因子的筛选必须要充分反映出由于增加干馏气化系统与煤气净化装置带来的新的影响与相关问题的分析。(2)应及时对评价内容与评价重点做出调整。考虑到煤气净化过程中含有酚氰废水,荒煤气中含苯并芘等,因此需要将水环境影响评、环境风险评价也作为评价的重点问题。(3)由于热、电、煤气三联产项目生产环节,存在着有毒有害气体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可能性,含酚氰废水处理工艺的状况,热、电、煤气三联产项目的厂址选取不仅仅是满足于一般热电联产项目的选址要求,同时还必须考虑突发性环境污染风险事故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分布式能源     
<正>国际分布式能源联盟(WADE)对分布式能源的定义为:安装在用户端的高效冷/热电联供系统,该系统能够在消费地点(或附近)发电,高效利用发电产生的废能生产热和电;现场端可再生能源系统包括利用现场废气、废热以及多余压差来发电的能源循环利用系统。国内对分布式能源认识存在不同的表述,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如下两种:第一种是指将冷/热电系统以小规模、小容量、模块化、分散式的方式直接安装在用户端,可独立地输出冷、热、电能的系统。能源包括太阳能利用、风能利用、燃料电池和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等多种形式。第二种是指安装在用户端的能源系统,一次能源以气体燃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某居民楼为研究对象,构建风、光、天然气互补的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利用DeST软件模拟用户全年逐时冷、热、电负荷,按照负荷规律将全年划分为供暖期、供冷期和过渡期三个阶段.引入差分进化算法,从能源、经济和环境三个方面对装机容量配置和设备出力配置进行多目标优化.计算优化配置模型的项目收益率及回收期,并进行敏感性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1.
减少有害物排放和提高能效已经成为船舶动力技术和产品发展的主要方向。就柴油机本机技术、系统级技术、新概念技术、新能源等多种节能减排技术进行综合分析比较,为船舶动力研究和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在同一台发动机上通过燃用属于同类别的两地天然气的对比试验,研究了天然气(CNG)成分对发动机性能及排放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天然气成分的差异导致发动机的空燃比发生变化,是造成发动机性能与排放产生较大变化的主要原因,而控制发动机空燃比在较小范围变化,可以减少天然气成分对发动机性能及排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应对气候变化和发展新能源,将是中国与欧洲双方政治阻力较小、投资增速较快的合作领域。本文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对中欧相关合作进行了分析。首先,把中欧应对气候变化和新能源合作的主要领域归结为三大类:产业绿色化、能源绿色化和资源绿色化,为全面了解中欧合作提供了一个较宏观的视角。进而,对中国与欧洲主要国家的合作进行了探讨,发现中国与英、法、德的合作重点分别是低碳技术、核电站和新能源汽车,这是一个相对中观的分析。然后,以电动汽车为例,对中欧合作进行了较微观的剖析。最后,提出了深入推动中欧合作的几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上海市三大产业及居民生活电力需求现状及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上海的改革开放,产业结构发生不断变化,各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用电结构也将相应发生变动。本文通过对上海市产业结构及其电力消费结构的分析,从上海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变化,展望未来的电力消费结构趋势。  相似文献   

15.
开发了一种可用于柴油机可变气门执行系统,即VVA系统(Variable Valve Actuation)。在概念设计阶段使用GT-suite软件对柴油机VVA系统进行原理验证及模型搭建,通过多体动力学仿真,预测系统的运动学规律及动力学特性,并对系统可能出现的失效进行了优化。系统成功实现了气门二次开启及开启持续期可变功能,节省了大量系统零部件的详细设计时间,论证了柴油机搭载VVA系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目前配网管理和运维体系滞后、管理不善的问题,提出了新型的管理和运维体系架构。该研究基于边缘计算技术,构建出基于“云、管、边、端”4层架构的管理系统,更具体地说,该系统包括终端层、边缘设备层、信息化管理层和云端管理层,该系统能够计算出配电网系统中分布广泛、繁多的数据。通过在系统中构建出包括MEC虚拟化基础设施层、MEC平台层和MEC应用层的移动边缘计算平台,用户能够及时处理、应用平台内的数据。通过边缘计算,能够直观地反映数据库中的不同参数与边缘计算系统间的耦合关系,计算出影响配网管理和运维的不同参数,进而适时评估电力配网系统的运行状态。试验表明,基于边缘计算的配网系统优于传统的物联网技术、监测设备和人工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7.
殷立宝 《锅炉技术》2011,42(6):41-44
以广东某电厂600 MW燃煤机组为研究对象,在确保机组安全运行的前提下,对机组的运行氧量进行优化,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试验方法没有局限于锅炉本体,试验过程中还考虑了脱硫系统运行的经济性以及机组的环保特性,与传统的同类型试验相比,进一步扩展了试验视角;考虑问题更加全面;对同类型机组开展优化试验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柴油机活塞的热及惯性力耦合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IDEAS软件研究了某型号柴油机活塞分别在热负荷作用下、惯性力作用下、以及在惯性力和热负荷共同作用下的强度及变形变化规律,热-机械负荷耦合下应力与变形的分布规律,找出了惯性力和热负荷对活塞应力与活塞变形所作的贡献。通过对原方案和改进后的方案比较,表明改进后活塞第一环内的温度明显降低,证明了改进设计的有效性,为该型号活塞的改进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优良能源植物筛选及评价指标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生产清洁生物质能源为目的,根据能源植物的特征,结合我国耕地少,土壤、气候等差异显著的实际情况,从不同方面选择了化学成分、生物质产量、生态适应性、热值4项指标来评价能源植物的利用价值.根据指标的差异性、重要性以及与生产清洁生物质能源是否直接相关,将4项指标权重分别定为0.3,0.3,0.25,0.15.通过对15种能源植物的评价发现,木本植物如短轮伐期的杂交杨(Populus sp1)、速生柳(Salix Viminal),牧草植物如柳枝稷(Panicum Virgatum)、芒草(Miscanthus spp. Anderss.)、王草(Saccharum Sinese)的植物特征和生物质品质最优,最适于生产清洁生物质能源.这套评价指标能够较好地反映能源植物特性差异和可开发利用的潜力.利用牧草植物生产燃料乙醇比木本作物更有潜力,其种植成本低,管理简便,收益高,生产周期短.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芬兰在垃圾废物立法管理、综合治理及循环再生利用等方面的做法与成就,芬兰垃圾废物管理和综合治理既坚持避免和减量原则,突出垃圾废物的回收利用与循环再生,在综合治理垃圾废物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