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为解决北方农村住宅冬季室内温度低、采暖能耗高的问题,以辽宁省宽甸县的典型农村住宅为研究对象,利用建筑能耗模拟软件DeST建立原农宅结构模型。通过正交试验对农宅的建筑结构及保温措施进行优化,并设计了太阳能辅助采暖系统。结果表明:优化后建筑比原农宅单位面积热负荷降低38.41%;采用太阳能热水系统和生物质采暖系统共同向建筑供热,当太阳能热水系统的供热量和生物质采暖炉的供热量分别为建筑采暖总需热量的25%和75%时,经济性最佳。太阳能热水辅助供暖方案每年冬季可节能11 768.85 MJ。  相似文献   

2.
计算山东济南某典型农宅建筑的负荷,并采用Trnsys软件模拟该农宅冬季的供暖效果,着重考虑供暖系统集热器面积对空调负荷率和供暖效果等方面的影响。结果显示:集热面积比为11%~15%的系统的供暖效果更好,且系统耗电量变化差距不大。根据费用年值法确定最优集热面积比,集热面积比为11.9%的供暖系统最经济。  相似文献   

3.
对夏热冬暖地区某办公建筑进行能耗测试,利用能耗模拟软件TRNSYS对该建筑空调能耗进行模拟,分析空调冷负荷对于各围护结构的敏感性,对影响能耗显著的外墙、遮阳系数及建筑渗透率进行改造。利用NPV动态经济评价体系,在建筑运行时间内对26种改造方案进行节能经济性分析。结果表明,外墙中度强化、建筑渗透率高度强化及遮阳系数高度强化方案的经济收益值最大,改造成本回收年限较短,为经济性最优改造方案。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们对室内环境要求的提高,我国农村住宅建筑(简称:农宅)的能源消耗逐年增加。为减少农宅能耗,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满足节能需求,提出一种附加阳光间的被动农宅形式。通过EnergyPlus对该附加阳光间农宅进行了分析,获得了其采暖期的建筑能耗,研究了附加阳光间玻璃层数、填充气体及空气层厚度等因素对农宅能耗的影响,并优化了附加阳光间的玻璃结构。研究结果发现,与传统农宅相比,在农宅南侧附加阳光间,可减少建筑采暖能耗1115.64 kw·h。双层玻璃内填充气体种类和空气厚度对建筑能耗影响较大。其中,填充氪气时建筑能耗最低,空气层厚度9mm时建筑节能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节能》2019,(11):17-20
对大庆市杜蒙县杏树岗村的农宅外墙节能进行研究,发现农村住宅外墙大多采用无保温37黏土砖墙,采暖期的室内舒适度低,能耗高。在Ecotect中建立建筑模型,通过逐时温度曲线和逐月能耗模拟2个方面对农宅的外墙进行能耗分析,提出外墙保温层厚度设计最优值,得出大庆市农宅的外墙采用55 mm聚苯乙烯泡沫板作为外保温系统最为经济和节能,为寒地农宅室内热环境优化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6.
《太阳能》2016,(7)
通过对改造既有农宅的太阳能热水采暖系统进行设计、建设及监测,了解太阳能热水采暖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采暖效果,并针对既有农宅使用该清洁能源采暖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杨柳  侯立强  刘江 《太阳能学报》2018,39(11):3138-3146
提高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并充分利用自然气候资源可有效降低建筑能耗,该文探究建筑围护结构蓄热性能对建筑负荷的影响。选取2组外墙保温性能相同但蓄热性能不同的建筑,对比验证建筑室内温度的实测与模拟结果,采用EnergyPlus软件模拟分析3种不同蓄热级别建筑外墙的内表面温度、热流密度和建筑冷热负荷,并结合夏季夜间通风探究通风量对建筑冷负荷的影响。结果表明:实测结果与模拟结果吻合较好;对于西安地区,在围护结构保温性能相同的情况下,重质结构外墙的内表面温度冬季较高,夏季较低,冬季热负荷较大,夏季冷负荷较小;建筑夜间通风适宜换气次数为15 ach,且对重质建筑的冷负荷影响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8.
选取唐山市邵家村进行实地调研,主要对农宅结构形式、平面布局、围护结构热工性能进行调查分析,并采用温湿度自记仪对典型住宅冬季室内温湿度进行实测,总结目前当地农宅建筑节能现状存在的问题。根据相关节能设计标准提出各种围护结构节能技术措施,通过DeST软件对原有典型农宅采取节能技术前后的冬季供暖能耗进行模拟分析。  相似文献   

9.
设计一种太阳能自采暖农宅示范楼,建筑面积390.25 m2,采用北方四合院的风格设计建造,利用太阳能、热泵、光伏、储热技术满足北方农村建筑全年采暖、空调、照明、热水供应。对其进行设计计算、实际天气下的温度测试分析,结果表明该农宅示范楼具有较高的节能减排效果,是一种理想的太阳能自采暖农宅。  相似文献   

10.
传统建筑室内湿负荷的计算大多不考虑围护结构内表面的散湿量,而围护结构内表面的散湿量尤其是新建节能建筑对室内湿负荷的影响是很大的。以哈尔滨地区为例,分析了严寒地区典型新建建筑不同设置的多层围护结构在最初四年内热质耦合传递对模拟房间湿负荷的影响,并与文献[5]的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新建建筑围护结构内表面粘贴墙纸或降低围护结构主体砌块的初始含湿量能够降低模拟房间冬季湿负荷;而保温层内侧隔汽层以及围护结构外表面釉面砖的使用都会增加新建建筑的模拟房间冬季湿负荷,但若延后釉面砖的粘贴时间会有所好转。  相似文献   

11.
魏锡冲 《节能》2010,29(7):46-49
对一栋位于夏热冬冷地区的星级酒店建筑的空调系统进行分析。利用清华大学DeST能耗模拟软件对空调负荷进行逐时计算,并分析不同外窗结构情况下的全年电耗,从而进行经济性分析。通过分析可知:该建筑在空调系统设计中存在能耗高的问题,并随着使用时间的延续能源浪费巨大。建议对该空调系统进行全面改造,同时改造外窗结构也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节能手段。  相似文献   

12.
《节能》2020,(2)
为进一步降低建筑的能耗,提高室内环境的舒适程度,开展近零能耗建筑中新风量对建筑负荷的影响研究。对选取青海省西宁市和河南省郑州市两地区的近零能耗建筑和普通建筑,利用了DeST模拟软件对其进行模拟对比,明确了新风量对近零能耗建筑负荷的影响并提出了合理的节能建议。  相似文献   

13.
贾向东  孙翠霞  马国通  陈鹏 《节能》2013,(12):58-61
依据蟹岛绿色生态农庄建筑性质、用途和特点构建计算模型,对农庄建筑的冷负荷、热负荷、电负荷进行逐日、逐年模拟,根据模拟结果为蟹岛能源站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主要设备选型,完成系统设计,并对冷热电三联供系统进行节能率计算及经济性分析。  相似文献   

14.
刘昱  李慧星  冯国会 《太阳能学报》2018,39(10):2691-2698
在分析现行节能标准建筑与超低能耗建筑冷热负荷的基础上,对比北京某办公建筑在现行节能标准建筑与超低能耗建筑标准下的负荷差异,相对现阶段节能标准建筑,建筑热负荷大幅减小,冷负荷则变化不大,同时负荷分布更均匀。通过Fluent软件模拟北京地区在设计工况下单孔地埋管换热器运行30 d的运行性能。最后,在超低能耗建筑标准下,采用TRNSYS软件模拟土壤源热泵时机组的相关性能参数。随后通过TRNSYS模拟比较不同钻孔深度与钻孔间距时土壤源热泵系统性能差异。  相似文献   

15.
北方农宅供热能耗影响因素的研究可为农宅供热节能改造、国家节能政策和相关规范的制定提供有力的依据.影响农宅供热能耗的因素种类繁多,并且影响程度不同.本文运用SPSS19.0软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以及控制供暖系统组成形式下的双因素方差分析,进行农宅供热能耗影响因素的筛选及其影响程度的深度剖析.初步统计研究结果表明在0.05显著性水平上的农宅供热能耗主要影响因素为冬季炊事频率、所在地区、家庭常住人口数和供热系统组成形式.  相似文献   

16.
利用三维微气候软件ENVI-met对城市微气候进行模拟,然后提取建筑周围的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建筑表面风速和风压分布输入到建筑能耗模拟工具EnergyPlus中作为外部气象边界条件,从而实现定量预测和评价城市微气候对建筑能耗的影响。案例研究结果显示,所提出的协同模拟方法能够定量评价不同微气候要素对建筑显热冷负荷、潜热冷负荷以及不同途径建筑得热量的影响,模拟结果可为街(住)区规划和建筑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卢晗  楚广明  曲晓宁 《节能》2011,30(11):97-99
在空调设计过程中利用建筑能耗模拟软件DeST对某五星级酒店的空调负荷构成进行分析,得出酒店建筑的负荷很大一部分来源于新风负荷,通过设置全热回收装置回收排风能量,以提高能量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8.
李婷  荆有印  陈拓发 《节能》2012,31(4):31-33
通过DeST软件模拟某大型商场的冷热负荷,重点分析建筑窗墙比对其冷热负荷的影响,得出建筑负荷值随窗墙比变化的曲线,并应用曲线分析了负荷值的变化趋势,拟合出负荷值随着窗墙比变化的关系式,分析结果对建筑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谢鑫 《节能技术》2010,28(5):463-464,480
针对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探讨了建筑改造后采暖热媒参数设定问题。本文主要阐述了供暖系统形式为单管顺流式系统的节能改造建筑,在由于节能改造而导致建筑物热负荷减小的情况下,采暖供回水温度取值的调整问题。从热平衡方程式出发,推导出了节能改造建筑供回水温度的计算公式,为该类建筑的采暖运行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姬小羽 《太阳能》2006,(3):21-24
本届大赛特别设置了技术专向奖项,颁发给了北京平谷传统农宅的生态设计作品,本期着重介绍获奖作品。参赛单位:山东建筑工程学院作者:安宁刘宏岩Elisa管振中张蓓王艳指导教师:王崇杰薛一冰设计背景:近年来,北京市平谷区政府大力发展以农民为主体的民俗休闲旅游业。对传统农宅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