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5 毫秒
1.
李毅弘 《天府新论》2009,(5):146-149
经济全球化是一个不可逆转和不可抗拒的时代潮流和客观发展趋势,中国应主动地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大学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要切实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构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基础,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途径的横向整合和纵向衔接,充分发挥社会和家庭的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渗透于大学生日常生活之中,对其发生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相似文献   

2.
肖静 《南方论刊》2008,(11):77-77,73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在教育。抓好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强本固基的伟大战略性工程。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如何,关系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本文就当前如何加强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3.
当代中国的社会思潮日趋多样化,相互激荡,使得部分大学生产生了价值迷惘和信仰危机,从而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严峻的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通过加强价值硬核的保护带建设,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发展创新机制,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化、通俗化,加强对社会思潮的预测等路径,对大学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在高校这个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主阵地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从而消除大学生群体中的价值迷惘和信仰危机现象。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输导接受机制研究,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科学化和有效性的重要内容和题中应有之义.通过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输导与大学生接受的价值契合、视野融合和情感耦合,优化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输导接受机制,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输导接受质量.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军  黄艳 《学术论坛》2008,31(2):199-20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大学生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力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彻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意义.深刻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探索新形势下高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规律和途径,是当前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紧急而又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6.
邹国振 《学术论坛》2012,35(1):223-226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给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带来诸多挑战,同时也提供了新的机遇。新媒体环境下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运用正面舆论优势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导力;健全完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有效载体;改进创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方式方法;着力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主体的能力和素质;努力探索运用新媒体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规律。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高到"兴国之魂"、"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的高度。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对他们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有利于化解大学生的信仰危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高校应正视当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现状,积极探索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实效性的对策,着力解决好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知、信、行的统一。  相似文献   

8.
和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的实质意义,与和谐教育的实然状态趋同。而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教育形态,更应诉求于这种和谐教育的状态。只有将和谐教育理念融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的主体、客体、介体、环体的要素环节,才能形成一个和谐教育的实践状态,才能切实将高职院校学生纷繁复杂、多元的价值取向和谐地转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而进一步把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动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青年志愿者活动是大学生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载体,高等院校尤其是医学院校,作为传播和建设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就要结合医学生教育管理的特点,积极探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医学生青年志愿者活动中的创新与实践。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层次中,马克思主义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思想,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正确的舆论导向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质料中,马克思主义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中国古代传统的和谐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因,西方社会的先进思潮和方法可以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理论和方法借鉴,世界优秀文化的交流共生可以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的信仰状况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发展和民族的命运。目前宗教信仰对学生的影响不断扩大,对高校的信仰教育提出了挑战。因此高校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积极寻求教育的途径,增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感,努力使其内化为大学生坚定不移的信仰。  相似文献   

12.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体社会成员的精神支柱。大学生是和谐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抓紧抓好,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统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教育的全过程,在教育中做到“四个坚持”,“四个融入”。  相似文献   

13.
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培养大学生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起着方向保证作用、精神激励作用、力量凝聚作用和价值导向作用。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教育,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贯穿于课堂教学中,增强针对性;融入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注重参与性;渗透于社会实践中,提高实效性。  相似文献   

15.
在工科院校大学生中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已成为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工科院校大学生价值观有其自身的特点,表现在价值取向多元化、价值目标日益世俗化、民族精神淡漠;明确在对工科院校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时,要突出教育重点,即坚持一元统领、树立共同理想、弘扬民族精神、坚持改革创新、引领思想道德;通过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深入开展社会实践等途径,逐步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也是引领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根本方针。针对当前医学生出现的责任意识下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医学生责任观的建构,必须通过核心价值体系的灌输,使医学生认清责任;核心价值体系的渗透,使医学生接受责任;核心价值体系的践行,使医学生履行责任。  相似文献   

17.
山寨现象与大学生创新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分析当前热议的山寨现象出发,呼吁需要加强大学生创新教育,倡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山寨现象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友善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方面倡导中个人道德要求的体现,是人与人交往中的基本价值和原则,要求人们以团结友爱、善良真诚对待彼此,化解人们之间的矛盾,凝聚人们的力量,从而为社会和谐创造良好人际氛围,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社会条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要把友善观植根于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日常学习生活、心理健康和实践活动等各个方面,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积蓄有生力量。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和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参加社会志愿服务活动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况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探索了建立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运行机制,提出了创新大学生社会志愿服务活动形式,更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结构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从内容、意义和实践三方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结构分析,能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解。内容方面具有如下结构:古今结构、中外结构和开放结构;意义方面具有如下结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又一次伟大尝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将统领我国文化领域;实践方面具有如下结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头等大事,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关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确立和普及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