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三根制剂对MDR细胞株逆转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研究三根制剂对多药耐药(MDR)细胞株的逆转作用。方法:应用MTT比色法,观察三根制剂时MDR细胞的逆转作用,运用流式细胞仪(FCM),测定其对耐药细胞积聚和外排阿霉素(ADR)的影响。结果:三根制剂可部分恢复K562/ADR和K562/VCR耐药细胞时ADR的敏感性,而对VCR抗药性的逆转作用不明显;可增加K562/ADR和K562/VCR耐药细胞内ADR的积聚,并对外排ADR有一定影响。结论:三根制剂可部分逆转耐药细胞的抗药性。  相似文献   

2.
人参皂苷Rh_2抗白血病多药耐药细胞K562/VCR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通过观察人参皂苷Rh2对人白血病多药耐药(MDR)细胞K562/VCR生长、凋亡的作用和逆转耐药的情况,探索该药在抗人白血病MDR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将人参皂苷Rh2与K562、K562/VCR细胞共培养48 h后采用MTT法分析其对细胞生长的抑制率;将其与K562/VCR细胞于37℃孵育30 min后,采用An-nexin V和PI双染法在流式细胞仪上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并观察其对K562/VCR细胞摄取柔红霉素(DNR)能力及细胞表面P-糖蛋白(P-gp)表达的影响;在DNR与K562/VCR培养体系中加入不同质量浓度人参皂苷Rh2,孵育48 h后观察人参皂苷Rh2对K562/VCR细胞耐药的逆转情况。结果人参皂苷Rh2可明显抑制K562和K562/VCR细胞的生长,并呈量效关系,人参皂苷Rh2对K562和K562/VCR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44.5、59.4μg/mL。K562/VCR经人参皂苷Rh2在37℃作用30 min后,细胞的凋亡明显增加,随人参皂苷Rh2质量浓度的增加,凋亡细胞的比例明显增加[人参皂苷Rh2300μg/mL,Annexin V+细胞(51.5±6.9)%]。K562细胞经长春新碱(VCR)诱导耐药后,P-gp表达率明显提高(从4.28%到93.80%),DNR摄取率减少,25μg/mL以上质量浓度的人参皂苷Rh2即可明显提高K562/VCR对DNR的摄取,但P-gp的表达无明显改变。同时,它可明显提高DNR对K562/VCR的杀伤率,50μg/mL人参皂苷Rh2可使K562/VCR对DNR的敏感性提高到原来的6.30倍。结论人参皂苷Rh2能抑制K562/VCR细胞生长,诱导其凋亡,还可以逆转K562/VCR的耐药,是一种具有广阔开发前景的抗白血病药物。  相似文献   

3.
补骨脂素对K562多药耐药细胞Bcl-2基因蛋白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补骨脂素对K562多药耐药细胞株Bcl-2基因蛋白表达影响。方法:选用PBS缓冲液为空白组对照,观察Bcl-2在K562/ADR耐药细胞中的表达;在补骨脂素无明显细胞毒作用范围内(1~20)μmol/L^-1按浓度梯度加入K562/ADR耐药细胞中计算Bcl-2阳性指数。结果:补骨脂素在非细胞毒性剂量下能使K562/ADR细胞Bcl-2表达降低,呈剂量依赖性。结论:补骨脂素能抑制K562多药耐药细胞株Bcl-2基因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4.
三七总皂甙体外逆转K562/VCR细胞多药耐药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从中药中寻找安全有效的多药耐药逆转剂,并初步研究三七总皂甙(PNS)对人白血病细胞K562(敏感细胞)及K562/VCR(耐药细胞)的影响.方法:以MTT法测定三七总皂甙注射液对K562及K562/VCR的直接细胞毒作用;测定阿霉素(DOX)对两种细胞的毒性作用并计算出耐药倍数;用流式细胞仪测定PNS作用后敏感细胞和耐药细胞内阿霉素的浓度;以流式细胞仪测定敏感细胞和三七总皂甙作用的耐药细胞表达多药耐药糖蛋白P-gp(P-170)的阳性率.以上实验均用维拉帕米作为阳性对照.结果:①三七总皂甙在300μg/ml浓度以下时对两细胞基本无毒性,为安全有效的逆转剂量.②阿霉素对敏感细胞和耐药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28.7ng/ml和1141.8ng/ml,耐药倍数为39.7倍.③三七总皂甙能够增强阿霉素(DOX)对K562/VCR的细胞毒作用.④三七总皂甙能够增加耐药细胞K562/VCR细胞内的阿霉素的蓄积浓度.⑤三七总皂甙(200μg/ml)可下调多药耐药基因mdr-1表达的P-gp糖蛋白的量,而未发现维拉帕米的类似作用.结论:三七总皂甙能够部分逆转耐药细胞K562/VCR的多药耐药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六神丸对阿霉素耐药细胞株K562/DOX的耐药逆转作用。方法:MTT法检测单独应用阿霉素或阿霉素联合六神丸含药血清对K562/DOX细胞的生存率的影响;RT-PCR检测MDR1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MDR1蛋白的表达。结果:阿霉素与六神丸含药血清联合作用:①细胞抑制率最高,最高值出现在72h(49.4%),且与对照组和单独应用阿霉素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②48h细胞MDR1 mRNA表达明显降低,与单独应用阿霉素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③48h细胞MDR1蛋白表达下降,且与对照组和单独应用阿霉素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六神丸可能通过下调MDR1表达水平进而逆转K562/DOX细胞对阿霉素的耐药性,增加肿瘤耐药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6.
李晓朋  冯子强  石雪萍  李静 《中草药》2016,47(12):2123-2129
目的 探讨吴茱萸碱(evodiamine,EVO)对白血病K562细胞及其耐药株K562/Adr的增殖、细胞周期及多药耐药性(MDR)的影响。方法用细胞增殖毒性检测试剂盒(CCK-8)检测EVO和/或柔红霉素(DNR)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并计算耐药指数(RI)和逆转倍数(RF);流式细胞仪检测EVO和/或DNR对K562及K562/Adr细胞周期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K562及K562/Adr细胞内DNR的荧光强度;定量PCR检测K562及K562/Adr细胞中MDR1基因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K562及K562/Adr细胞中MDR1、BCRP蛋白的表达。结果EVO、DNR作用于K562和K562/Adr细胞后,细胞增殖受到抑制,且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与K562细胞相比,K562/Adr细胞对DNR的RI为30.54,K562/Adr细胞对EVO的RI为19.09。当EVO(0.125 gmol/L)与不同浓度DNR联合作用后,能使DNR对K562/Adr细胞的IC_(50)明显下降,DNR+EVO对K562/Adr细胞的RF为12.07;EVO、DNR单独或联合作用于K562及K562/Adr细胞后,能够使K562/Adr细胞BCRP、MDR1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结论EVO能有效逆转白血病K562/Adr细胞对DNR的耐药现象,而这种作用可能与EVO通过减少细胞膜上多药耐药蛋白MDR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葛根素注射液对K562/Adr细胞化疗药物敏感性及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观察葛根素注射液协同化疗药物对K562/Adr白血病耐药细胞的抑制作用,探讨葛根素增加白血病耐药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及作用机理。方法:选K562/Adr耐药细胞株作为靶细胞,采用MTT法观察不同浓度的葛根素注射液对K562/Adr耐药细胞增殖的影响,及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RT—PCR的方法检测葛根素对耐药相关基因(MDR1/P-gp、MRP)表达的影响。结果:①MTT法结果显示低到中等浓度的葛根素(25~100μg/mL)对15562/Adr耐药株的生长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但当葛根素浓度提高至250μg/mL以上时,对细胞则出现增殖抑制作用,且随浓度增加抑制作用增强。②用不同浓度的葛根素和化疗药物(Adr 1μg/mL)合用时结果显示,低浓度(25~50μg/mL)的实验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随着葛根素浓度增加(100~500μg/mL),Adr对细胞的抑制作用明显,即K562/Adr对Adr的敏感性与葛根素呈剂量依赖吴系。③K562/Adr细胞经葛根素(100μg/mL)处理1周后,MDR1基因表达受到抑制,是未经处理细胞的2.5倍,MRP基因表达在处理前后无明显变化;当处理1个月后,细胞中MDR1、MRP两基因表达均明显低于未经处理过的细胞,分别是未经处理细胞的2.6倍和3.5倍。结论:葛根素注射液在一定浓度下,能直接抑制白血病耐药细胞增殖,并能提高耐药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其机制可能通过对耐药相关基因(MDR1、MRP)表达抑制来起作用。  相似文献   

8.
蛇葡萄素对K562/ADR细胞耐药性的逆转作用及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蛇葡萄素与阿霉素合用对人白血病多药耐药细胞株K562/ADR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MTT法测定蛇葡萄素与阿霉素合用对K562/ADR细胞的细胞毒作用,应用金正均公式进行联合用药效果分析;藻红蛋白标记抗体检测蛇葡萄素对K562/ADR细胞膜表面P-糖蛋白表达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测定蛇葡萄素对K562/ADR细胞内阿霉素累积的影响.结果:1.25~5 mg·L~(-1)的蛇葡萄素能够明显逆转K562/ADR细胞对阿霉素的耐药性.1.25 mg·L~(-1)蛇葡萄素与低浓度阿霉素合用可表现出拮抗效应,而浓度在2.5 mg·L~(-1)以上的蛇葡萄素与阿霉素合用可表现出相加至协同效应.蛇葡萄素能够浓度依赖性减少K562/ADR细胞膜P-糖蛋白表达,增加细胞内阿霉素的浓度.结论:蛇葡萄素能通过抑制P-糖蛋白外排药物,促进抗癌药物在细胞内的累积,增强抗癌药物对耐药细胞的细胞毒作用,逆转肿瘤多药耐药.  相似文献   

9.
目的:寻找克服肿瘤细胞多药耐药的方法。方法:以FAT作为耐药逆转剂,采用流式细胞术,观察FAT对K562和K562/A02内药物的积聚和外排的影响。结果:FAT可增加K562/A02细胞内罗丹明123(Rhodamine 123)的含量,且存在剂量依赖关系,而对于K562细胞无明显影响。结论:FAT有望成为一种新型多药耐药逆转剂。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解毒化瘀方对白血病K562/A02细胞的耐药逆转作用。方法应用中药血清药理学方法制备解毒化瘀方的兔血清,以MTT法检测经含药血清处理后K562/A02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免疫组化法检测含药血清对K562/A02耐药细胞内柔红霉素(DNR)潴留的影响。结果解毒化瘀方含药血清中、高剂量组可增加化疗药物对K562/A02细胞的细胞毒作用,明显提高K562/A02耐药细胞内DNR的浓度(P〈0.05)。结论解毒化瘀方含药血清能逆转K562/A02细胞的耐药性,并呈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半枝莲对白血病细胞株K562/A02耐药性逆转能力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K562细胞,分别加入高三尖杉酯碱(HHT)、长春新碱(VCR)、阿霉素(ADM)3种药物得到耐药细胞株K562/A02,MTT比色法检测半枝莲含药血清对3种K562/A02耐药性逆转作用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的半枝莲含药血清均能够逆转K562/A02细胞的多药耐药性。结论:半枝莲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逆转肿瘤细胞的多药耐药性,提高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非细胞毒性浓度(抑制率≤5%)半夏醇提取液对耐阿霉素的人白血病细胞系K562/A02多药耐药性的逆转作用,并探讨其逆转机制.方法:将细胞悬液接种于72孔培养板中,细胞数为2 ×108个/L,半夏醇提取液(2.5,5,10,20,40μg·L-1)处理K562/A02细胞72 h后,采用MTT法测定半夏醇提取液的细胞毒性及其对K562/A02细胞敏感性的影响,用流式细胞仪检测非细胞毒性浓度的半夏醇提取液处理后K562/A02细胞膜表面糖蛋白p170表达的变化与细胞内柔红霉素的浓度,应用SPSS 16.0软件包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半夏醇提取液对K562/A02细胞有一定的细胞毒作用,其非细胞毒性质量浓度为6.5 μg·L-1,非细胞毒性浓度半夏醇提取液可显著降低阿霉素对K562/A02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 IC50),使K562/A02细胞的IC50由原来的(30.9±0.11) μg·L-1降低至(10.1±0.21) μg·L-1,其逆转倍数为3.06倍;半夏醇提取液作用于K562/A02细胞后,细胞膜糖蛋白p170的表达从91.21%下调至45.12% (P <0.01);柔红霉素外渗试验显示,半夏醇提取液作用于K562/A02细胞后,可使细胞内化疗药物的浓度明显增加.结论:半夏醇提取液可部分逆转多药耐药细胞系K562/A02细胞对阿霉素的耐药性,半夏醇提取液逆转白血病细胞耐药性是通过下调了白血病细胞膜糖蛋白p170的表达,使其将化疗药物泵出细胞外的功能受到了抑制,从而使化疗药物在白血病细胞内能达到有效浓度,从而可以杀灭耐药的白血病细胞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黄连解毒汤中黄酮成分逆转肿瘤多药耐药的作用,探讨本方逆转肿瘤多药耐药的物质基础。方法:以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红白血病细胞株K562的耐阿霉素(adriamycin,ADM)细胞株(K562/ADM)为细胞系,通过MTT实验观察黄芩苷、京尼平苷对K562/ADM细胞ADM的敏感性的影响,计算细胞增殖抑制率、半数抑制浓度(IC50)及耐药逆转倍数,并对细胞内ADM浓度变化进行测定。结果:黄芩苷、京尼平苷均能部分逆转K562/ADM细胞。黄芩苷、京尼平苷的IC50值分别为5.06,6.74 mg.L-1。黄芩苷、京尼平苷的耐药逆转倍数分别为1.95,1.46倍。与相应的对照组相比,K562/ADM细胞经黄芩苷(50 mg.L-1)、京尼平苷(100 mg.L-1)作用后,细胞内ADM的荧光强度高于对照组,其中黄芩苷组提高到3.6%,京尼平苷组提高到1.7%。结论:黄连解毒汤逆转肿瘤多药耐药的物质基础可能与其含有的黄芩苷、京尼平苷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升血颗粒(PG)含药血清对人白血病K562/ADR细胞多药耐药性的逆转作用,并探讨其逆转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测定细胞的药敏性及耐药逆转性,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非细胞毒性的含药血清处理后K562/ADR细胞内阿霉素(ADM)的浓度。结果:低、中、高剂量含药血清对K562/ADR细胞无明显细胞毒性。低、中、高剂量含药血清作用后,ADM对K562/ADR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 C50)显著下降,逆转倍数分别为1.34、1.71、1.82倍;ADM外渗试验显示,低、中、高剂量含药血清处理后K562/ADR细胞内ADM浓度显著增加,增加倍数分别为1.41、1.67、2.04倍。结论:升血颗粒含药血清对人白血病K562/ADR细胞耐药性有一定的逆转作用。  相似文献   

15.
川芎嗪逆转K562/ADM细胞多耐药性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研究具有钙拮抗作用的中药川芎嗪对多药耐药性的逆转作用。方法 :选用异搏定作阳性对照 ,观察川芎嗪 10 μg/m L 剂量下对多药耐药细胞株 K5 6 2 /A DM多药耐药性的逆转作用。结果 :川芎嗪在非细胞毒性剂量下能使 K5 6 2 /ADM对阿霉素和长春新碱的 IC5 0 降低 ,使细胞内阿霉素和柔红霉素的浓度升高 ,但对细胞表面的糖蛋白 P-170却没有影响。结论 :川芎嗪具有逆转白血病细胞株 K5 6 2 /ADM多药耐药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夏蕾  沈朋 《中国中药杂志》2004,29(8):792-795
目的 :观察四物合剂对人红白血病细胞株K5 62 /ADM多药耐药性的逆转作用。方法 :以维拉帕米为阳性对照 ,MTT法观察耐药细胞株K5 62 /ADM的耐药倍数及四物合剂的逆转倍数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RP-HPLC)检测细胞内的ADM浓度 ;免疫荧光法测定细胞膜P-糖蛋白 (Pgp)表达。结果 :四物合剂和ADM合用时 ,对K562/ADM耐药性的逆转倍数及细胞内的ADM含量比ADM单独使用时明显增高 (P<0.01);但对K562/ADM细胞膜Pgp表达的影响差异不显著 (P>0.05)。结论 :四物合剂在无毒性剂量时能逆转细胞株K562/ADM对ADM的耐药性 ,但对细胞膜Pgp表达影响不大 ,其逆转作用可能与降低Pgp药物外排作用、增加细胞内药物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17.
5种生物碱胃癌多药耐药逆转剂的筛选及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政一  张裴  聂勇战  吴琼  孙玉华  窦维佳 《中草药》2012,43(6):1151-1156
目的研究骆驼蓬碱、去氢骆驼蓬碱、贝母素甲、贝母素乙和氧化苦参碱对肿瘤细胞多药耐药性(MDR)的逆转作用及机制。方法以胃癌亲本细胞系SGC-7901和MDR细胞系SGC-7901/VCR为细胞模型,采用MTT法检测上述5种生物碱的细胞毒活性及对MDR的逆转效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MDR逆转效果最好的贝母素乙对肿瘤细胞内阿霉素(ADR)蓄积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P-糖蛋白(P-gp)的表达;Hoechst荧光染色和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贝母素乙诱导SGC-7901/VCR细胞凋亡情况。结果骆驼蓬碱、去氢骆驼蓬碱、贝母素甲、贝母素乙和氧化苦参碱均能不同程度地抑制SGC-7901和SGC-7901/VCR细胞的增殖,在非毒剂量下贝母素乙能够显著提高SGC-7901/VCR细胞对ADR的敏感性及细胞内ADR的浓度,降低P-gp表达。贝母素乙联合5-氟尿嘧啶(5-FU)给药可诱导SGC-7901/VCR细胞凋亡,凋亡细胞cleaved caspase-3呈高表达。结论贝母素乙具有作为胃癌MDR逆转剂的潜力,其逆转耐药的机制可能与下调P-gp表达和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观察麝黄消瘤汤对细胞内阿霉素浓度、细胞膜转运蛋白(P-gp)表达以及多药耐药基因表达的影响,探究其逆转人肝癌细胞系耐药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制备麝黄消瘤汤含药兔血清,配制成15%、20%、25%、30%等不同浓度,培养人肝癌细胞系(Bel-7402),测定麝黄消瘤汤含药兔血清干预前后阿霉素诱导的细胞半数致死量,计算耐药倍数及逆转耐药倍数;应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细胞内阿霉素浓度,以流式细胞仪检测Pgp表达,以RT-PCR技术检测MDR1mRNA表达。结果:Bel-7402ADR细胞的耐药倍数约为93.5倍。加入20%含药血清后,其IC50降低为9.3μg/ml,由此计算出麝黄消瘤汤含药血清对Bel-7402ADR细胞的增敏倍数为8.3倍;不同浓度的含药血清作用均可降低Bcl-7402细胞的P-gp阳性细胞率,且呈明显的量效关系,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意义;麝黄消瘤汤含药血清可抑制人肝癌细胞中MDR基因的表达,且以20%含药血清浓度对MDR的抑制效果最突出,抑制作用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强,具有时间依赖关系。结论:麝黄消瘤汤能通过提高肿瘤细胞内化疗药物浓度,降低细胞膜转运蛋白的表达,下调多药耐药基因的表达,从而达到逆转人肝癌细胞多药耐药性产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