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地层水矿化度对泥质砂岩物理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依据多矿化度岩石电性及核磁特性实验,研究不同矿化度下泥质砂岩的束缚水饱和度、岩石电性以及核磁共振的变化特征.研究表明,不同矿化度下的泥质砂岩束缚水饱和度不同,随饱和溶液矿化度的增大而减小;在地层水矿化度较低情况下,由于较高的束缚水含量和泥质附加导电性,岩石的电阻率也可能呈现低电阻率特征;T2受到饱和溶液矿化度的影响,矿化度的变化带来T2谱分布形态的变化,T2截止值随饱和溶液矿化度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2.
阿尔奇公式中的m,n参数不但与地层岩性和孔隙结构有关,而且还与地层水矿化度,围压和温度的变化有关,本文从岩石物理实验研究入手。以TZ2井等多口井的低孔低渗岩心作为岩电实验研究对象,研究了m,n值随地层水矿化度Pw,围压P和温度T的变化规律。并给出了其理论证明依据。实验发现胶结指数m随围压和矿化度的增大而增加,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饱和度指数n也随地层水矿化度增加而增大,与温度和围压的关系类似于m指数与温度和围压的关系。这为利用阿尔奇公式解释地层含油气饱和度和冲洗带残余油气饱和度提供了可靠的m,n值。  相似文献   

3.
油层低电阻率及阿尔奇公式中各参数的岩电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大量实验数据,说明油层低电阻率主要是由粘土附加导电、阳离子交换量等因素引起的.讨论了温度、压力对阿尔奇公式中各参数的影响效果,得出高温高压条件下饱和度指数n和孔隙度指数m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4.
塔里木盆地地油气层低阻成因实验研究(Ⅱ)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毛志强  朱卫红 《测井技术》1999,23(6):404-410
对里木盆地塔北地区低阻油气层的实验数据进行了全面分析。根据实验数据,提出用后三点法确定Co-Cw实验关系基本参数,数据分析表明,指数m与及溶液矿化度抚关。根据实验数据确定了阳离子当量电导B值与地层温度和溶液矿化度(或电阻率)关系图版。电阻率指数与含水饱和度实验结果证实了油层阳离子交换量随含水饱和度降低而增另的理论推断,指数n与温度及溶液矿化度无相关关系。塔里木盆地 区低阻油气层表现出了与Waxma  相似文献   

5.
普光地区缝洞性储层岩电参数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普光地区189块岩心岩石物理实验资料分析的基础上,讨论了地层水矿化度、泥质含量、温度以及孔、洞、缝发育程度对孔隙结构指数m值和饱和度指数n的影响.认为,随地层水矿化度的增大,m、n值呈增大趋势;随温度和孔隙度的增大,m增大,n减小.利用岩电实验资料,做出了地层因素-孔隙度关系图版和电阻率增大系数-含水饱和度关系图版,从而计算出m、n值.经过现场实例验证,测井处理计算的含水饱和度与岩心分析含水饱和度相关系数较高,表明利用该规律选择的岩电实验参数m、n值适合缝洞性储层的含水饱和度计算.  相似文献   

6.
岩样复电阻率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不同的频率范围,岩样复电阻率频散的机理不同.当频率较低时,离子和分子的扩散及双电层结构共同影响岩样的复电学性质;当频率较高时,分子和电子的极化影响明显增大.对不同泥质含量的多块泥质砂岩进行不同矿化度、不同饱和度的复电阻率测量,表明岩样的复电阻率与饱和溶液的矿化度、岩样的阳离子交换量、含水饱和度有关,并存在第1第2截止频率.当频率小于第1截止频率时,岩样复电阻率曲线斜率随含水饱和度降低而增大,随矿化度增大而减小.岩样电容率与饱和溶液电导率呈线性关系,与阳离子交换量呈指数关系.在低频段,岩样实饱和度指数n随频率的增大而缓慢减小,虚饱和度指数n′缓慢增大;在高频段,n和n′均迅速降低.  相似文献   

7.
某油田低孔隙度低渗透率泥质砂岩储层岩电实验及应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从某油田中、低孔隙度及渗透率储层岩心在不同溶液矿化度条件下的岩电参数实验结果研究可知,低孔隙度低渗透率储层的岩电参数明显不同于中、高孔隙度储层,中、高孔隙度储层的孔隙度指数和饱和度指数基本不随溶液矿化度的变化而变化,但是低孔隙度低渗透率储层的孔隙度指数和饱和度指数分别随溶液矿化度的增大而增大.根据岩电实验结果,分别建立了孔隙度指数、饱和度指数随不同孔隙度和溶液电阻率变化的方程,改进了常用的计算含水饱和度的Archie模型.通过所建模型在某气田低孔隙度低渗透率储层测井解释中的实际应用,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表明开展低孔隙度低渗透率储层的岩石物理实验,对于建立测井解释模型,进而评价该类储层,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8.
柴达木盆地花土沟油田同时存在高电阻率油层与低电阻率油层,使油层的识别难度增大.分析研究了低电阻率油层形成机理,认为储层岩性细、微孔发育、束缚水饱和度高以及高矿化度地层水是油层低电阻率的主要成因,提出了电阻率影响相对较小的相对渗透率解释方法并建立了相应的解释标准,辅以电阻率和三孔隙度曲线分析,能够很好地解决该区低电阻率油层识别的问题,解释符合率可达到95%以上.给出了2个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9.
塔里木盆地油气层低阻成因实验研究(Ⅱ)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毛志强,朱卫红,汪如军.塔里木盆地油气层低阻成因实验研究(Ⅱ).测井技术,1999,23(6):404~410对塔里木盆地塔北地区低阻油气层的实验数据进行了全面分析。根据实验数据,提出用后三点法确定Co- Cw 实验关系基本参数。数据分析表明,指数m与温度及溶液矿化度无关。根据实验数据确定了阳离子当量电导B值与地层温度和溶液矿化度(或电阻率)关系图版。电阻率指数与含水饱和度实验结果证实了油层阳离子交换量随含水饱和度降低而增加的理论推断,指数n与温度及溶液矿化度无相关关系。塔里木盆地塔北地区低阻油气层表现出了与Waxm an-Sm its方程类似的规律,但阳离子当量电导B值这一重要参数与Waxm an 等人发表的结果又有一定差别。  相似文献   

10.
储层温度对阿尔奇公式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泥质砂岩电阻率、视地层因素、视胶结指数、电阻率增大系数、视饱和度指数均与温度有关。岩石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泥质砂岩的视地层因素、视胶结指数ma随温度 升高而增大;泥质砂岩的视电阻率增大系数Ia、饱和度指数na随温度的长高而减小,泥质砂岩视地层因素与地层水电阻率有关,随地层水矿化度升高而增大。  相似文献   

11.
王伟  夏宏泉  王谦 《测井技术》2017,(6):642-647
塔里木盆地克深地区白垩系巴什基奇克组致密砂岩储层具有高温高压和高强地应力特征,地应力对地层电阻率影响显著,导致电阻率测井曲线识别储层流体性质常存在多解性。开展岩样在高温高压下,围压大于轴压和围压小于轴压2种加载方式下的电阻率及其各向异性系数随水平应力差变化的实验研究。在弹性形变内,岩石电阻率随水平应力差的增大呈e的指数形式增大;电阻率随压力的变化呈明显的方向性特征;沿加压方向电阻率变化幅度小,垂直加压方向电阻率变化幅度大;不同加载方式下的电阻率各向异性系数随水平应力差变化关系不一样。为山前盆地高陡地层处于强挤压状态下,用地应力校正电阻率测井曲线值提供了可靠的实验理论依据和途径。  相似文献   

12.
在应用地球物理领域,复电阻率频谱技术在寻找金属矿藏和解决水文地质问题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关于煤样复电阻率的频散机理和含水饱和度评价方法尚待进一步研究。文中选用河南焦作地区煤样开展高温、高压条件下的复电阻率频谱测量,研究了不同温度、压力及含水饱和度条件下煤样的复电阻率频散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煤样复电阻率频谱中界面极化频率与压力、含水饱和度均呈明显的线性负相关关系,与温度呈幂函数负相关关系,而煤样复电阻率频谱频散度与温度、压力及含水饱和度均呈明显的线性关系。研究结果为定量评价温度、压力及含水饱和度对煤样复电阻率频散特征的影响提供了实验基础,为高温、高压条件下煤层含水饱和度的定量评价提供了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13.
为了精细评价南海西部海域高温高压气层,现场测井解释在储层参数研究和流体性质识别面临挑战。从岩心粒度分析成果入手,通过分析岩性、渗透性和电阻率三者之间的关联,将储层分为高阻高渗、低阻低渗和低阻特低渗三种类型。利用岩电实验、压汞实验和水分析化验结果建立了三种类型储层的测井评价参数,为定量精确求取含气饱和度提供了依据。测井流体性质识别技术包括图版识别法、电阻率反演和核磁产能评估。解释图版快速识别是现场测井解释的前提和有效手段。泥浆侵入严重时采用电阻率反演技术可以消除侵入对电阻率的影响。核磁产能预测高阻高渗储层高产,低阻低渗储层核磁产能预测为Ⅳ-Ⅴ类储层,与地层测试结果相符。储层参数研究成果是做好M区块测井解释的基础和保证,结合多种流体性质识别方法,在南海西部M气田评价了13口探井,其中4口井获高产。该套高温高压评价方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姬塬地区低电阻率油层定量解释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娣  高楚桥 《中国石油勘探》2008,13(6):53-56,81,82
综合应用地质、测井、岩心分析及毛管压力实验等资料,结合姬塬地区长2段低阻油层特征,建立相关地层参数计算模型,用求得的含水率来进行低阻油层定量评价。经23口井实际生产数据的验证与对比,符合率较高,说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利用T2谱评价板桥潜山油气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邵维志  刘德武  韩成 《测井技术》2000,24(5):345-350,386
由于碳酸盐岩储集层岩性复杂、孔隙类型多、非均质性强等原因,用常规测井资料进行评价存在许多困难,而核磁共振测量井资料则为解廖该类问题提供了中有利的手段。利用核磁共振测井横向驰豫时间T2分布谱可直接反映岩石孔隙半径大小的特性对板桥潜山碳酸盐岩储层类型进行了划分,其结果在FMI成像图上表现出很好的一致性。另一方面,利用核磁共振测井的移谱法、差谱法、T2标准谱,结合电阻测井进行了储层流体性质识别,并划分出  相似文献   

16.
文章概述了高温高压下岩石电阻率测试原理、结构及性能,建立了高真空高压饱航压力驱替饱和系统,并采用先进的智能LCR测量装置,建立了饱和不同介质的岩石电阻率测试技术。大量试验表明,该装置温度、压力控制稳定,测试数据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7.
低渗透储层T2截止值实验研究及其测井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一个地区甚至一口井很难有一个统一的截止值,无法用单一的截止值方法区分束缚水和自由流体,因而用核磁共振测井来解释束缚水饱和度存在着实用上的困难。为此,借鉴已发表的实验方法对塔中地区低渗透储层岩心进行了核磁共振实验。在进行实验结果分析时充分考虑到岩石孔隙结构的变化,发现T2截止值与孔隙结构综合指数(∫k/φ)密切相关,故提出了一种应用于测井解释的变T2截止值方法。在实际测井解释中,采用变T2截止值求得的束缚水饱和度与压汞实验数据较吻合。  相似文献   

18.
The effects of fractional wettability on electrical resistivity index curves of porous media are investigated using pore network models. A bond percolation-and-fractal roughness model is used to simulate the oil/water drainage of the conventional porous plate method in pore networks composed of randomly distributed ‘strongly water-wet' and ‘strongly oil-wet' capillaries. Based on universal scaling laws of percolation quantities, effective medium approximation and fractal geometry, approximate analytic relationships are developed with respect to the dependence of the resistivity index, capillary pressure and saturation exponent on certain microstructural properties of the pore space and surface fractional wettability over the various water saturation regions. The simulated data are fitted to two-exponent power laws, which in turn are evaluated as macroscopic conceptual models of the resistivity index. At high water saturations, the saturation exponent becomes a strongly increasing function of the fraction of oil-wet pores when the value of this parameter exceeds the percolation threshold of the lattice network and oil percolates spontaneously through network joining clusters of oil-wet pores. At intermediate water saturations, the saturation exponent is a moderately increasing function of the fraction of oil-wet pores, whereas the slope of the capillary pressure curve remains almost unaltered to variations of wettability. At low water saturations, as the fraction of oil-wet pores becomes quite large, permanent trapping of water may occur with result that both the saturation exponent and the slope of the capillary pressure curve tend to infinity at the limit of irreducible water saturation. The exponents of the phenomenological models of the resistivity index change significantly with fractional wettability and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values of the saturation exponent obtained with the approximate analytic relationship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