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NF-κB在糖尿病大鼠肾脏中的表达水平及贝那普利的调节作用.方法 将3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n)组、糖尿病肾病(DN)组、贝那普利治疗(DNB)组.腹腔注射STZ诱导糖尿病模型,处理12 w末检测血糖、血胆固醇、血肌酐、尿素氮、尿蛋白,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肾脏NF-κB的表达水平.结果 DNB组大鼠血胆固醇、肌酐及尿白蛋白排泄较DN组明显减少(P<0.01或P<0.05).免疫组化显示:DNB组大鼠肾脏NF-κB表达明显低于DN组(P<0.01).结论 贝那普利对糖尿病大鼠肾脏有保护作用,可能通过抑制糖尿病大鼠肾脏NF-κB的表达,减少细胞外基质沉积.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利拉鲁肽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Toll样受体(TLR) 4/髓样细胞分化因子(MyD) 88信号转导通路中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健康SD雄性大鼠6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利拉鲁肽组、二甲双胍组,每组17只。采用高脂高糖饮食饲养联合腹腔注射少量链脲佐菌素(STZ)法制备大鼠糖尿病肾病模型。利拉鲁肽组按0. 12 mg·kg~(-1)·d~(-1)的剂量皮下注射给药,二甲双胍组按140 mg·kg~(-1)·d~(-1)的剂量灌胃给药,正常对照组及模型组均给予等量溶媒,实验期间各组大鼠均无降糖干预,饲养8 w。检测尿蛋白、尿糖及血生化,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肾组织形态学改变,免疫组化检测TLR4/MyD88蛋白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大鼠肾组织核因子(NB)-κB、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白细胞介素(IL)-6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利拉鲁肽组、二甲双胍组24 h尿蛋白含量、24 h尿糖、血肌酐、尿素氮及血糖水平明显升高,TLR4/MyD88蛋白表达明显增多,NB-κB、TNF-α、IL-6含量明显上升(均P0. 05)。与模型组相比,利拉鲁肽组、二甲双胍组24 h尿蛋白含量、24 h尿糖、血肌酐、尿素氮及血糖明显下降,TLR4/MyD88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 05),NB-κB、TNF-α、IL-6表达明显下降(P0. 05)。结论利拉鲁肽能对糖尿病大鼠肾脏产生保护,其机制可能与其通过调控TLR4/MyD88信号通路抑制炎症因子NB-κB、TNF-α、IL-6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基于toll样受体(TLR)4/髓样细胞分化因子(MyD)88/核转录因子(NF)-κB信号通路探讨肾衰饮对慢性肾衰竭(CRF)大鼠炎症状态的干预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成四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尿毒清组和肾衰饮组。进行4 w的干预治疗后,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肾脏组织病理形态改变,检测血肌酐(Scr)、尿素氮(BUN),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分别采用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印迹检测大鼠肾脏组织TLR4、MyD88、NF-κB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HE染色显示大鼠肾脏组织发生明显病理改变,血Scr、BUN、IL-1β、IL-6、TNF-α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肾脏组织中TLR4、MyD88、NF-κB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尿毒清组和肾衰饮组肾脏组织病理改变明显改善,血清Scr、BUN、IL-1β、IL-6、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肾脏组织中TLR4、MyD88、NF-κB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肾衰饮能有效改善CRF大鼠的肾功能,其机制可能是抑制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从而抑制炎症反应发生,达到治疗CRF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糖尿病大鼠肝脏组织IKKε、核因子κB(NF-κB)、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的表达及利拉鲁肽对其干预的作用。方法采用高脂饮食联合STZ诱导建立T2DM大鼠模型,将成模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组(T2DM)、低剂量利拉鲁肽组(LL)、高剂量利拉鲁肽组(HL),另设正常对照组(NC),每组各10只。Western blot检测肝脏组织IKKε、NF-κB、p-Akt的蛋白表达,RT-PCR检测IKKε、NF-κB的mRNA表达。结果 T2DM组FPG、FIns、HOMA-IR、TG、白介素6(IL-6)、丙二醛(MDA)较NC组、LL组、HL组高(P0.05或P0.01),HL组FPG、FIns、IL-6、MDA、HOMA-IR较LL组低(P0.05)。与NC组比较,HL组、LL组、T2DM组IKKε、NF-κB的蛋白表达依次升高(P0.05或P0.01),p-Akt的蛋白表达依次降低[(0.762±0.112)vs(0.598±0.085)vs(0.476±0.112)vs(0.342±0.097),P0.05或P0.01]。结论肝脏组织IKKε表达升高可能参与了糖尿病的发生,利拉鲁肽呈浓度依赖下调肝脏组织IKKε的表达,可能是其改善IR、糖代谢的部分机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解毒通络调肝散对糖尿病(DM)胰岛素抵抗(IR)模型大鼠肝脏中核因子(NF)-κB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饮食加链脲佐菌素(STZ)诱导DMIR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二甲双胍组、吡咯列酮组和解毒通络调肝组。给药8w后进行各指标检测。结果解毒通络调肝散能升高DMIR大鼠胰岛素敏感性指数,降低大鼠肝脏中NF-κB蛋白、MCP-1蛋白表达。结论解毒通络调肝散对大鼠IR有显著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减少DM大鼠肝组织中NF-κB、MCP-1表达,发挥抑制肝内炎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p38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MAPK)与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关系及利拉鲁肽对其的干预作用。方法 24只Wistar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NC)和实验组(EXP)。EXP组予高糖高脂饮食联合小剂量STZ腹腔注射建立T2DM大鼠模型。将成模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组(DM)和利拉鲁肽组(LIR),每组各7只。LIR组予利拉鲁肽(100μg/kg,2次/d)皮下注射,共8周;DM组和NC组予等量生理盐水皮下注射。实验结束后,测定各组相关指标;HE染色观察胸主动脉形态,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胸主动脉磷酸化p38MAPK、核因子-κB(NF-κB)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HE染色可见DM组胸主动脉呈动脉粥样硬化表现。DM组胸主动脉磷酸化p38MAPK、NF-κB和MCP-1蛋白表达水平较NC组升高(P=0.000),LIR组较DM组降低(P=0.017)。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胸主动脉磷酸化p38 MAPK与NF-κB、MCP-1蛋白表达呈正相关。DM组血糖、TG、TC、LDL-C、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内皮黏附分子-1(VCAM-1)、NF-κB水平较NC组升高(P=0.000),较LIR组降低(P0.01)。结论在大鼠实验中,p38MAPK信号通路参与了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发生;利拉鲁肽可能通过下调血管p38MAPK磷酸化水平、抑制炎症反应、调脂等发挥了对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金丝草提取物对急性肾衰竭(ARF)大鼠肾组织中载脂蛋白(Apo)M的表达及核转录因子(NF)-κB抑制剂的干预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76只,7~10周龄,体重(200±30)g,分为模型组18只、金丝草组19只、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PDTF)组19只及对照组20只。以摘除右肾,结扎左肾动脉血流建立ARF模型,从造模成功后第2天开始,金丝草组按80 mg/kg腹腔注射金丝草水提物;PDTF组腹腔注射NF-κB抑制剂PDTF 100 mg/kg,模型组和对照组均腹腔注射等体积的蒸馏水,1次/d,连续8 w。模型组和对照组均以等体积的蒸馏水灌胃,1次/d,连续8 w。观察肾组织病理改变并测定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含量,Western印迹法检测Apo M、NF-κB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治疗后各组SCr、BUN水平、Apo M、NF-κB蛋白除模型组的外均明显下降(P0.05),与PDTF组相比金丝草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且Apo M与NF-κB的表达符合直线正相关(r=0.838,P0.01)。病理切片显示金丝草组可见极少炎性细胞,肾脏病变比PDTF组明显减轻。结论金丝草提取物及NF-κB抑制剂能够明显降低ARF大鼠肾组织中Apo M的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组织Toll样受体(TLR)4、NF-κB的表达和定位及药物对其影响,探讨TLR4、NF-ΚB在导致肾间质纤维化(RIF)中的作用。方法将24只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手术组、尿毒清组,每组6只,14 d后处死,检测各组大鼠的肾功能及24 h尿蛋白定量。采用免疫组化半定量分析TLR4、NF-κB表达和定位,并观察肾脏病理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手术组尿素氮、血肌酐升高,24 h尿蛋白增加,肾脏病理改变加重,肾组织TLR4、NF-κB表达明显增加,尿毒清治疗后以上指标明显好转(P<0.05)。结论单侧输尿管梗阻可以诱导大鼠RIF,可能通过TLR4途径参与RIF的形成,尿毒清治疗可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胰岛素强化治疗前后口服抗糖尿病药失效2型糖尿病(T2DM)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核因子κB(NF-κB)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胰岛素的抗炎作用。方法选择对照组20名(NC组),口服药失效的T2DM患者20例(DM组)给予胰岛素强化治疗2周。检测DM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和c肽以及餐后2hBG、胰岛素和c肽水平的变化及采用流式细胞仪(FCM)、竞争性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治疗前后外周血单核细胞NF-κB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与NC组比较,T2DM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NF-κB表达升高(P0.01);与治疗前比较,胰岛素强化治疗2周后,NF-κB表达降低(P0.01);FBG、2hBG和HOMA-IR降低;胰岛素、C肽和HOMA-β升高。结论 T2DM患者2周胰岛素强化治疗后,血糖明显改善的同时,单核细胞中NF-κB表达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格列喹酮干预治疗对糖尿病肾脏病变中肾小球病理改变的影响以及对核因子-κB(NF-κB)、环氧合酶-2(COX-2)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的影响。方法将8月龄雄性Wistar大鼠24只分为正常对照(NC)组、糖尿病(DM)组和格列喹酮干预(GI)组,每组8只。NC组予普通饮食喂养,糖尿病大鼠采用高糖高脂饮食及腹腔注射STZ制备。GI组在成模后予格列喹酮喂养干预。喂养2月后处死,留取各组肾脏标本,观察肾脏病理改变。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肾脏组织NF-κB、COX-2和iNOS表达情况。结果与NC组相比,DM、GI组肾脏均有不同程度受损表现,其中,DM组病理改变最明显。与NC组相比,DM、GI组肾脏组织NF-κB、COX-2和iNOS表达均增加,GI组表达低于DM组(P0.05)。结论 NF-κB激活及其启动的下游炎症因子在DN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格列喹酮干预治疗可抑制NF-κB激活及相应炎症因子表达,间接起到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丹皮酚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AMI)心肌组织核因子(NF)-κB p65通路的影响。方法大鼠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AMI模型,分为模型组和丹皮酚低、中、高剂量组4、6、8 mg·kg~(-1)·d~(-1)及卡托普利组10 mg·kg~(-1)·d~(-1);另设假手术组只穿线不结扎。连续给药4 w后处死大鼠,Masson染色法分析心肌组织胶原沉积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p-IκB及NF-κB p65蛋白的表达。结果 4、6、8 mg·kg~(-1)·d~(-1)丹皮酚给药4 w后,大鼠心肌组织的胶原沉积量较模型组显著减少。丹皮酚还可下调心肌组织中NF-κB p65、p-IκB的蛋白表达。结论丹皮酚对大鼠AMI后心室重构有明显的治疗和改善作用,抑制NF-κB p65的表达和活化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解聚复肾宁(JJFSN)对糖尿病(DM)大鼠肾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表达及肾脏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建立STZ诱导的DM SD大鼠模型,将成模DM大鼠随机分成4组:模型组、JJFSN组、厄贝沙坦组、JJFSN+厄贝沙坦组,同时设正常对照组。各组大鼠采用相应的干预措施处理12 w。检测各组大鼠第12周时肾重/体重、血糖、尿素氮、血肌酐、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MMP-9、TIMP-1表达,透射电镜观察肾脏超微结构。结果模型组肾脏超微结构改变明显,血糖、UAER、尿素氮、血肌酐、肾重/体重显著增高。模型组大鼠肾组织TIMP-1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上调(P<0.01),JJFSN组、厄贝沙坦组、JJFSN+厄贝沙坦组肾组织TIMP-1表达明显下调(P<0.01),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JJFSN+厄贝沙坦组下调最明显(P<0.01)。DM模型组大鼠肾组织MMP-9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下调(P<0.01),解聚复肾宁组、厄贝沙坦组、解聚复肾宁+厄贝沙坦组肾组织MMP-9表达明显上调(P<0.01),但仍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解聚复肾宁+厄贝沙坦组上调最明显(P<0.01)。结论 MMP-9、TIMP-l的表达变化与肾小球细胞外基质(ECM)降解减少相关,可能促进了糖尿病肾病(DN)的发生,JJFSN可能通过干预这种表达变化,减缓DN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核因子(NF)-κB在2型糖尿病大鼠肾组织的表达。方法运用随机数表法将100只健康SD大鼠分为2组,正常组与糖尿病组,糖尿病组复制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模型构建成功后,于第2、4、8周处死大鼠,采集尿液、血液、肾脏标本。常规生化检测大鼠24 h尿蛋白定量(24 h UP)、空腹血糖(FBG)、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清白蛋白(ALB)水平。HE染色观察大鼠肾脏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染色检测NF-κBp50表达。结果糖尿病组各时期24 h UP、FBG、BUN、SCr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血清ALB水平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与正常组各时期比较,糖尿病组各时期NF-κBp50表达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且随病程的增长表达增多;NF-κB表达水平24 h UP呈正相关(r=0.852,P0.05),与BUN呈正相关(r=0.715,P0.05),与血清ALB呈负相关(r=-0.689,P0.05)。结论 NF-κB极有可能参与了2型糖尿病肾病的形成,肾组织中NF-κB的表达水平能够反映肾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14.
漏芦对慢性肾功能不全大鼠保护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漏芦对慢性肾功能不全大鼠肾功能及肾组织TGF-β1和CTGF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改良肾脏5/6切除术建立大鼠慢性肾功能不全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非治疗组(NT组)和漏芦治疗组(RR组).RR组每天予以漏芦(15 g/kg)灌胃.治疗4 w后,检测各组大鼠的24 h尿蛋白定量、血尿素氮、血肌酐及肾硬化指数,通过免疫组化及蛋白印迹观察肾组织TGF-β1和CTGF的表达.结果 NT组大鼠的24 h尿蛋白定量、血尿素氮、血肌酐及肾脏硬化指数较C组明显增加(P<0.01),而RR组大鼠24 h尿蛋白定量、血尿素氮、血肌酐及肾脏硬化指数较NT组减少(P<0.05).NT组大鼠肾组织TGF-β1、CTGF表达较C组明显增加(P<0.01),RR组肾组织TGF-β1、CTGF表达较NT组减弱(P<0.05).结论 漏芦可降低慢性肾功能不全大鼠24 h尿蛋白、血尿素氮、肌酐水平,减轻肾组织硬化,抑制肾组织TGF-β1和CTGF表达.漏芦对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保护机制可能与降低肾脏TGF-β1和CTGF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舒洛地特对小泛素养修饰蛋白(SUMO)4介导的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将20只GK大鼠按数字表法随机均分为糖尿病组(DM组)、舒洛地特治疗组(DM+S组),SPF级同龄雄性Wistar大鼠10只作为健康对照组,DM+S组给予舒洛地特10mg· kg-1·d-1腹腔注射,连续8周,其余两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注射.分别于用药前1d和用药结束后次日测定24 h尿微量白蛋白量,光镜下观察肾脏组织的结构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三组大鼠肾脏组织中核转录因子-κB(NF-κB)、SUMO4、NF-κB抑制剂(IκB)的表达.结果:(1)用药前DM组与DM+S组大鼠的血糖及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用药后DM+S组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显著低于DM组[(146.90±10.92)%比(314.63±20.42)%,P<0.01];(2)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光镜下GK大鼠的肾脏肾小球毛细血管球肥大,基底膜轻度增厚,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肥大,肾小管上皮细胞肥大.未见典型的结节性肾小球硬化,似为糖尿病肾损害的早期改变,DM+S组肾脏组织病理改变较DM组明显减轻;(3)免疫组化示:DM+S组和DM组SUMO4、NF-κB、IκB表达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与DM组比较,DM+S组SUMO4[(29.8±0.6)比(34.2±0.7)]、IκB[(25.5±0.7)比(37.3±0.6)]表达显著增加,NF-κB[(43.9±0.9)比(27.0±0.6)]表达显著减少,P均<0.05.结论:(1)小泛素养修饰蛋白4、NF-κB抑制剂在糖尿病GK大鼠肾脏组织表达增多;(2)舒洛地特对糖尿病GK大鼠肾脏组织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大豆肽对力竭运动大鼠心脏的保护功能,并探讨其抑制氧化应激和核因子(NF)-κB信号通路相关分子信号机制。方法 5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力竭运动组及大豆肽高、中、低组,每组10只,采用强迫游泳法建立大鼠力竭运动模型,同时给予相应剂量的大豆肽进行干预,每天1次,连续4 w。末次力竭运动后,取大鼠血清,采用生化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及CK同工酶(CK-MB)等含量;取大鼠心肌组织采用RT-PCR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核因子(NF)-κB、NF-κB抑制蛋白激酶(IKK)-β及NF-κB抑制蛋白(IκB)-α等因子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力竭运动组比较,大豆肽高组可显著增加力竭运动大鼠血清SOD、GSH-Px及CAT活性,降低MDA、LDH、CK及CK-MB含量(P<0. 05,P<0. 01);显著下调心肌组织NF-κB、IKK-β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调IκB-α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P<0. 05,P<0. 01)。结论大豆肽对力竭运动大鼠心脏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应激和抑制NF-κB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狼疮肾炎(LN)肾组织进行核转录因子-κB(NF-κB)、单核细胞趋化因子(MCP-1)及巨噬细胞特异性抗体(CD68)检测,探讨其与LN肾脏病理及临床指标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检测49例LN肾组织NF-κB、MCP-1及CD68,原位杂交法检测49例LN肾组织NF-κB,并与肾脏病理及临床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①LN肾组织中NF-κB、MCP-1及CD68表达均比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其中Ⅳ型LN肾组织中NF-κB、MCP-1及CD68的表达比非Ⅳ型LN及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P<0.05).原位杂交与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NF-κ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LN肾组织中,NF-κB的表达与肾组织活动性指数、尿蛋白定量(24 h)及血清肌酐均高于对照组,且三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1,P<0.05);MCP-1与CD68的表达在肾小球和肾小管中仅与肾组织活动性指数(r=0.447,0.532,P<0.05)、尿蛋白定量(24 h)(r=0.357,0.368,P<0.05)呈正相关,而与血肌酐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F-κB通过活化MCP-1进一步诱导巨噬细胞可能是LN肾脏损害的原因之一,NF-κB信号途径有望成为抑制巨噬细胞在肾脏局部浸润和增生的一个新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糖尿病(DM)大鼠肾脏组织中白细胞介素(IL)-17家族各成员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在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STZ)一次性腹腔注射(150 mg/kg)法建立DM大鼠模型,代谢笼收集大鼠24 h尿液,ELISA法测定大鼠24 h尿蛋白,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液肌酐、尿素氮水平;应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及Western印迹测定IL-17A、IL-17F mRNA、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大鼠相比,DM大鼠模型制作成功4 w时肾功能显著下降,8 w肾功能下降更加显著;肾脏IL-17A及IL-17F在4 w时转录及翻译水平均显著升高,8 w时升高更加显著;DM大鼠肾脏IL-17B、IL-17C、IL-17D、IL-17E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结论在肾脏炎症反应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IL-17A及IL-17F,有可能成为改善DM肾病的有效靶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DM)大鼠心肌及主动脉核转录因子-κB(NF-κB)、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方法:用HE及MASSON染色观察DM大鼠心肌及主动脉的病理改变,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上述免疫因子的表达。结果:DM大鼠心肌、主动脉NF-κB、TGF-β1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CO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NF-κB和TGF-β1在DM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糖尿病(DM)大鼠肺纤维化的机制及利拉鲁肽对其防治作用。方法随机分为对照(NC)组、DM组、DM+利拉鲁肽低剂量(DM+LL)组、DM+利拉鲁肽高剂量(DM+HL)组,并观察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重(BW)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转化生长因子(TGF)-β1、Wnt3a、β-catenin,RT-PCR法测定长链非编码(lnc)RNAs-H19在DM大鼠肺组织中的表达变化。结果与NC组比较,DM组肺组织中TGF-β1、Wnt3a、β-catenin蛋白表达增多,lncRNAs-H19活性增强;DM+LL、DM+HL组与DM组比较,肺组织中TGF-β1、Wnt3a、β-catenin蛋白表达减少,lncRNAs-H19活性下降,且DM+HL组更为显著。结论 DM大鼠肺组织中的lncRNAs参与了DM肺纤维化的发生,利拉鲁肽可通过下调其表达对DM肺损伤有防治作用,且较大剂量治疗的效果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