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李小云  杨坤 《安徽建筑》2007,14(2):22-23
校园广场是构成大学校园空间环境的重要元素之一。文章在我国大规模大学城建设热潮的背景下,针对大学校园广场规划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广场的位置、空间尺度、围合感、空间再划分、边界、环境小品和设施等几个方面探讨了校园广场人性化设计手法。  相似文献   

2.
大学校园作为一种空间形态,是构成校园空间的重要元素。本文介绍了大学校园广场的渊源、类别及其特性,并对大学校园广场的构成元素、空间尺度及其文化内涵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我国大学校园景观环境设计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大学校园的环境建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好的校园环境不仅仅需要宽敞明亮的教学楼,宏伟气派的图书馆,绿树林荫舒适宜人的校园广场环境也是必不可少的。目前高校室外空间的设计却缺乏地域性的考量,夏热冬冷地区的校园广场空间更是显现出了对学生人文关怀的缺失,对学生在校园广场环境中的行为特点缺少分析研究、.依据目前夏热冬冷地区大学校园广场的普遍情况,本文以湖南大学环境馆前广场为例从校园广场空间活动者的行为模式与行为模式对广场空间环境影响两个方面对校园广场的环境设计进行分析研究,希望能够从行为学的视角对夏热冬冷地区的大学校园广场空间环境设计提供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4.
作为大学校园之中公共聚会的空间,校园广场是校园空间不可缺少的要素.城市伦理学的发展,为校园广场的设计提供了伦理学依据,通过分析校园广场的类型与其伦理学设计的基本内容,引出了对校园广场设计的伦理学思考--人性化设计,包括广场空间尺度与围合设计、广场铺地及建筑小品设计、广场绿化与广场水环境设计、广场无障碍设计、广场的微空间设计等内容.  相似文献   

5.
李欣 《华中建筑》2008,26(10):89-92
该文以同济大学音乐广场为例,调查研究了作为大学校园主要服务群体的学生是如何感知、评价与使用校园广场空间的。通过对其行为方式的调研分析,总结出影响校园广场使用状况的空间环境因素,希望为大学校园开放空间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厦门大学三家村广场为例,对该广场主要服务群体的学生行为方式进行了调研分析,对其是如何感知,使用与评价校园广场空间方面进行了论述,总结出影响校园广场空间人性化设计策略,希望为大学校园广场空间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舒欣 《山西建筑》2010,36(3):9-11
以厦门大学三家村学生广场为例,对该广场主要服务群体的学生行为方式进行了调研分析,对其是如何感知、使用与评价校园广场空间方面进行了论述,总结出影响校园广场使用状况的人性化空间环境因素,希望为大学校园开放空间的设计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8.
徐峰 《云南建材》2013,(23):12-14
交往是校园中最平常的行为模式,笔者认为现在的交往就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融入到了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本文主要从校园广场的互动侧界面设计、校园广场的互动底界面设计、广场空间与建筑空间的多样交接、使用设施的合理设置四个方面进行论述满足行为模式的大学校园广场设计。  相似文献   

9.
基于空间句法理论对大学校园广场规划设计进行分析,提出空间句法理论指导校园设计的想法,文章以中国矿业大学南湖校区为研究对象,通过空间句法理论的分析,发现校园广场在设计规划时所出现的问题,提出必要的整改,以激活这些呆滞的空间.  相似文献   

10.
李震  肖鹏 《华中建筑》2004,22(4):83-86
校园广场是大学校园的有机构成元素之一,扮演着校园“起居室”的角色,其品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校园生活质量的高低。成功的大学校园广场规划设计应该具备良好的视觉景观、人性化的空间品质、和浓郁的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