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秦冰  江亿  付林 《煤气与热力》2006,26(2):51-55
热电联产电力调峰是解决供电峰谷差的重要途径,利用集中供热系统的热惯性是实施热电联产电力调峰的有效途径。在热电联产电力调峰运行模式下,热源供热量随电力负荷的变化而变化,供热系统内各点的供热介质温度及供暖室内温度也随之变化。为不影响供热质量,须控制供暖室内温度的波动幅度,此时热电联产电力调峰的幅度受热源的调节能力、集中供热系统的热惯性的影响。探讨了利用集中供热系统热惯性实施热电联产电力调峰运行模式时集中供热系统的4种运行调节方式。  相似文献   

2.
本论文以长春某宾馆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套应用于集中供热系统的节能方案和控制策略。该方案利用污水源热泵,提取污水中的热量用于集中供热系统中,有效的节约了能源。再辅以智能控制技术,实时监控室内外温度变化,通过调整供热机组功率,能在保证供热效果的前提下,明显降低供热所需能量,实现集中供热系统的节能运行。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集中供热系统的运行调节问题,根据集中供热系统热平衡方程,考虑循环水流量、散热器散热面积、室内温度等参数,建立了集中供热系统二次网的运行调节数学模型。将该模型应用到某个集中供热系统中,分析了循环水流量、散热器散热面积、室内温度对供热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数学模型反映了集中供热系统的实际特点,能够更加科学合理地指导集中供热系统的运行调节。  相似文献   

4.
集中供热系统热动态特性的测试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对某热电厂供热系统中各点供热介质温度的测试研究,验证了集中供热系统热动态特性的理论研究成果。证明了在一定条件下,热源供热量周期性变化引起的室内温度的波动幅度有限,不影响供热质量。  相似文献   

5.
《中国住宅设施》2008,(11):13-13
温度不够可以退费,供热方不得以部分用户未交费为由中断其他用户供热,日前出台的《西安市城市集中供热管理条例》为规范供热企业行为和服务终端用户提供了明确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高海旺 《山西建筑》2010,36(27):179-180
分别针对小型汽轮发电机组循环水供热和大型汽轮电机组循环水供热进行了论述,提出了提高电厂循环水温度实现集中供热的具体构想,以期充分挖掘供热机组的最大供热潜力,在不增加热源建设规模的情况下满足广大的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7.
我国集中供热发展迅速,供热规模巨大。在回顾我国集中供热发展过程的基础上,从能源网、热源、能源输送系统、供热智能化、计量技术等角度,介绍了我国集中供热技术的最新进展,对供热技术的时代划分作了探讨,对供热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作了展望。指出在我国供热技术快速发展时期,应加大对未来供热技术的研究力度,对未来供热技术的发展做好技术储备。  相似文献   

8.
当前集中供热中的热点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供热制度特别改革的不断深化,我们今后将对全国供热供暖行业现状及需求,全国城镇供热体系的发展方向以及分户供热与供热产品的开发进行研讨,现就当前集中供热中的热点问题谈谈一些看法,供讨论。 一、加强技术改造,不断提高现有集中供热系统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全国集中供热事业在国家发展“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方针”的指引下,有了很大发展,至1998年底已  相似文献   

9.
我国北方地区冬季普遍采用集中供热的方式为工业与民用建筑提供均衡适宜的温度环境。然而,由于供热管网分布较为复杂、供热空间多样化、供热环境多变等因素,造成了供热系统中普遍存在冷热不均的现象。如何及时掌握其供热区域内供热用户室内温度的变化情况,使入户热网的调整做到及时有据,是供热系统热网调整的关键。笔者针对供热系统热网调整难度大的现状,进行了无线远传测温装置在供热系统中应用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丹麦是世界上城市集中供热比较发达的国家,通过对丹麦城市集中供热领域的优化设计咨询机构、设备生产企业、供热运营公司、末端用户设施的参观考察和该领域权威专家的讲解以及丹麦区域供热协会官员对丹麦供热体制的介绍,对我国城市集中供热从供热体制、运营管理到系统节能运行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