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互联网的使用范围不断扩大,全球日益出现了IP地址严重稀缺的现象。本文系统介绍了IP网络地址的现状,进一步提出了目前解决IP地址稀缺问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计算机网络、电信网络和有线电视网三网正在走向融合的基于IP技术的下一代网络(NGN),导致了对IP地址资源需求的迅速增加,超出了最初预期和设计的32bit(IPv4地址长度)。解决地址资源短缺的思路大致有两类:1)“开源”,即使用地址长度更大的下一代IP协议——IPv6,这是一种中长期的解决方案;2)“节流”,即尽量提高对现有IPv4地址资源的利用率,比如使用私有复用加网络地址翻译(NAT)技术,是一些中短期的解决方案。本分析比较了这两种技术的现状以及各自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计算机网络、电信网络和有线电视网.这三网正在走向融合的基于IP技术的下一代网络(NGN).导致了对IP地址资源需求的迅速增加.超出了最初预期和设计的32bit(IPv4地址长度)。解决地址资源短缺的思路大致有两类:(1)“开源”,即使用地址长度更大的下一代IP协议——IPv6。(2)节流.即尽量提高对现有IPv4地址资源的利用率.比如动态分配IP地址.使用网络地址翻译(NAT)技术等。  相似文献   

4.
文章针对高校校园网IP地址密集且易冲突的特性指出,在设计IP地址方案之初,应考虑以下问题:为方便管理网络计划划分多个子网;在连入因特网后是否使用真实的网络地址;每个子网信息点的计划划分多少,将来要拓展多少;子网IP地址的分配是采用静态分配或者选择动态IP。还可以用另一个IP地址来代替TCP报头里的IP地址,此法可以由NAT技术解决。  相似文献   

5.
MPLS VPN的基本工作方式是采用第三层技术,服务提供商为每个MPLS VPN分配一个路由标识符(RD),该标识符在SP的网络中是独一无二的。转发表中包括一个独一无二的VPN IP地址,由RD和用户的IP地址组合而成。VPN转发表中包括与VPNIP相对应的标签,通过这个标签将数据传送到相应的地点。即用标签代替IP地址,用户可以保持他们的专用地址结构,无需进行网络地址转换即可传送数据。  相似文献   

6.
NAT技术在防火墙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地址转换(NAT)技术使内部网无需重分IP地址,减少ISP帐号花费以及提供完善的负载平衡功能,主要介绍了网络地坦转换技术的模式,原理及其在防火墙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软交换是承载在IP网络上的应用,软交换终端通过IP网接入,必须分配IP地址。由于IPv4本身地址空间有限,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IP地址匮乏情况越来越严重,因此,运营商、企业用户等都大量采用私有IP地址。普通的网络地址转换(NAT)技术存在无法对H.323、会话启动协议(SIP)、媒体网关控制协议(MGCP)等协议数据区的私网IP地址信息进行处理的问题。文章对采用会话边界控制器(SBC)解决问题的工作原理进行分析,并提出该技术在实际组网中存在缺点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8.
IPv6的地址结构特点与管理机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年生  GerardParr 《电讯技术》2001,41(4):122-127
本文主要介绍了有关IPv6互联网的网络地址结构及其管理机制。与现行的IPv4地址相比,IPv6在地址的长度、分类方法、表示方法和类型等方面均不同相同。它可有效地解决IP地址枯竭与路由效率低下的问题,同时具有地址聚类性、多播性、任播性和接口多址性等特点;而在IPv6地址管理方面则采用层次化路由选择策略,支持QoS路由协议,将地址解析通过领导发现协议来实现,新增了无态地址的自动配置,使得网络地址的重新编号变得更加简单快速。最后通过模拟仿真的方法,进一步分析说明了IPv6网络的性能。  相似文献   

9.
1NGN的编址问题讨论NGN的文章很多,但讨论NGN的编址问题的文章却不多。由于NGN构筑在IP网上,其网络地址和用户地址相分离应该是没问题的,但是它的网络地址和用户地址采用什么标准?这很少有文章讨论。关于NGN的网络地址,目前有3种选择:IPv4,IPv6和E郾164(有关E郾164的介绍请见本刊今年第3期相关文章)。业界比较倾向性的意见是采用IPv6作为NGN的网络地址,具体的原理和理由有很多文章论述,这里就不再赘述了。也有专家主张NGN的网络地址应该采用E郾164[5],他们认为目前端到端的业务的终端采用E郾164编址有很多优点:(1)十进制编码;…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大规模NAT(网络地址转换)的地址复用模型和NAT映射方法.NAT内部IP、端口和外部IP和端口的映射机制主要有:端点无关映射、地址相关映射、地址和端口相关映射.讨论了静态映射与溯源问题.移动网引入NAT应采用IPv6和私网IPv4双栈模型,同时大规模NAT设备应采用确定性NAT映射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