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淋巴瘤的免疫组织化学和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淋巴瘤(MALTLoma)的免疫表型和超微结构特点,对3例经开胸肺活检病理诊断的肺MALTLoma进行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以及免疫组化染色。光镜观察发现,瘤细胞主要由中心细胞样淋巴细胞、小淋巴细胞样瘤细胞组成;3例均有淋巴上皮性损伤和反应性淋巴滤泡以及淋巴滤泡的克隆化。免疫组化显示瘤细胞表达B细胞相关抗原。透射电镜观察发现,在支气管黏膜上皮和肺泡上皮细胞周围以及肺泡腔内有较多的淋巴细胞源性瘤细胞浸润,瘤细胞具有淋巴细胞的超微结构特点。对肺MALToma的超微结构观察为该瘤的研究提供了形态学依据,电镜观察对判断瘤细胞的来源和免疫表型有帮助。  相似文献   

2.
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的光镜和电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PLAM)超微结构的特点,对1例经电视胸腔镜肺活检诊断为PLAM的病例进行光镜和电镜观察、免疫组化检测。患者女性,44岁,临床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活动后呼吸困难、胸闷和自发性气胸;高分辨CT表现为两肺弥漫性网织蜂窝样改变。光镜观察:胸膜下和肺间质大量的平滑肌增生,肺泡壁增厚,肺泡腔扩张。免疫组化显示增生的平滑肌细胞波形蛋白、肌动蛋白和平滑肌肌动蛋白染色阳性。在透射电镜下能清楚显示淋巴管结构以及内皮细胞下大量增生的平滑肌细胞。结论:PLAM的明确诊断依赖于肺活检病理诊断。免疫组化检测和电镜观察具有重要的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进一步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s)的组织起源及病理诊断问题。方法:18例手术切除标本常规石蜡切片、电镜制片及免疫组化EnVision法标记,光镜及电镜观察。结果:本组18例光镜下组织学形态均表现为梭形细胞。电镜观察:无明显平滑肌及神经分化者14例,伴有平滑肌分化的3例,伴有神经分化的1例。免疫组化染色:18/18例CD117阳性和15/18例CD34阳性,SMA同时阳性者1例,S-100同时少量阳性者2例,Desmin和NSE均为阴性。18例GISTs被诊断和恶性13例,良性5例。结论:GISTs是一类具有特征性的独立的肿瘤,CD117是GISTs较具特异性的标记物。目前GISTs的良恶性诊断仍需通过包括光镜、电镜观察在内的多种综合指数判断并结合临床随访。  相似文献   

4.
超微结构观察和c-kit标记在胃肠道间质瘤诊断上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进一步探讨超微结构观察和c-kit标记在胃肠道间质瘤(GIST)临床病理诊断上的意义。方法:随机选择27例GIST;标本经常规病理、电镜超薄切片和免疫组化染,色用光学和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免疫组化:c-kit阳性者20例(74.1%)、CD34阳性者14例(51.9%);单一表达平滑肌相关抗原者10例,单一表达神经相关抗原者7例,双相免疫表型阳性者6例,c-kit伴CD34单项阳性者4例。vimentin阳性率为92.6%,CgA均为阴性。电镜下,GIST瘤细胞中可查见①单一平滑肌分化标志(12例);②单一神经分化标志(7例);③两类分化标志同时出现(3例);④无特异分化标志(5例)。GIST细胞的这种超微结构特征被认为和Cajal间质细胞相似,都具有前体细胞性超微结构特征。临床上,患者的消化道症状主要与肿瘤的大小和生长部位有关。病理组织学形态为恶性者13例,交界型1例,良性13例。免疫组化结果和超微结构分化特征二者之间完全相符者23例,不符者4例。结论:发生在胃肠道的间叶性肿瘤绝大多数都是GIST。其病理组织学形态主要呈梭形细胞型、上皮样细胞型、或两种细胞混合型。GIST瘤细胞的免疫表型特征为c-kit呈弥漫强阳性,CD34常呈阳性,actin、SMA、S-100、NSE有时或呈局灶阳性,dasmin、NF可能呈阳性,CgA多呈阴性。据此对GIST做出准确诊断并不困难。  相似文献   

5.
婴幼儿毛细血管瘤的组织结构及超微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五例婴幼儿手术切除标本的组织结构及超微结构分析较为细致地描述了婴幼儿毛细血管瘤的结构特征。对毛细血管瘤中出现的大量“周细胞”通过鉴别、比较,认为多为分化中的平滑肌细胞,其中大多数以中间型细胞的形式出现,即缺乏肌丝及密体。因而提出在毛细血管瘤中有平滑肌细胞出现的新见解,其来源可能是具有分化潜能的周细胞受肿瘤增殖的刺激分化成为平滑肌细胞。癌组织是由分化成熟排列紧密的毛细血管构成,其中杂以少量的脂肪细胞。多数毛细血管增生活跃呈实体  相似文献   

6.
恶性雪旺氏瘤是一种罕见肿瘤。当分化不良而又未能发现肿瘤与神经干或神经纤维瘤连系时,组织形态易与梭形细胞软组织肉瘤、恶性黑色素瘤或低分化癌相混淆。本文报告4例此类肿瘤,除1例电镜初步考虑为恶性雪旺氏瘤外,其余3例未能明确诊断,各例肿瘤组织学分别呈编织状结构、弥漫结构、上皮样结构和疏松结构,表现为肉瘤形态。瘤细胞均显示明显异型性。各例肿瘤分化虽不尽一致,但超微结构均  相似文献   

7.
应用电镜观察小细胞恶性间皮瘤的超微结构特点,对5例福尔马林固定后、经光镜及免疫组化检查过的胸膜及腹膜肿瘤标本进行常规电镜标本制备及电镜观察。超微观察显示肿瘤细胞呈小圆形及小梭形。5例均见腺腔样结构、细长微绒毛、紧密连接及发育良好的桥粒。较长的微绒毛长度与直径之比为13:1。见不连续基板(2例)、胞质内张力丝(2例)及微丝(4例),2例同时见核旁分布的球形微丝小体。结论:细长微绒毛是包括低分化小细胞恶性问皮瘤在内的恶性间皮瘤的特征性超微结构。电镜观察对确定小细胞恶性问皮瘤的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有帮助。  相似文献   

8.
胃肠道间质瘤的电镜和免疫组织化学形态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应用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分析16例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肿瘤分化形态特征和免疫表达。16例GIST电镜观察可查见各种分化的特征性超微结构:SF(skeinoid fibers)神经内分泌颗粒、Luse小体(长间跨胶原)、微管、突触样结构及平滑肌特征性结构,显示平滑肌瘤、神经鞘瘤和神经源性的特征性结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16例GIST中S-100蛋白、SMA和CD34的阳性率分别为81.3%、87.5%和87.5%;SMA、S-100和CD34三项均阳性9例,SMA和S-100阳性2例,SMA和CD34阳性3例,S-100、SMA阳性2例。超微结构和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结果表明,GIST呈现多向分化和混合表达,提示GIST起源于源始间叶细胞,而小肠间质瘤则大多数为神经源性肿瘤。电镜结合光学显微镜、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对GIST的诊断和判断预后有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9.
软骨样脊索瘤的超微病理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软骨样脊索瘤的超微病理特点,为阐明此肿瘤的来源提供线索。方法:结合光镜、免疫组化及临床资料,对3例软骨样脊索瘤和4例普通的脊索瘤进行了超微结构对比观察。结果:1.在软骨样脊索瘤的软骨样区域,胞膜游离,形成棘突和微绒毛样突起;在非软骨样区域,瘤细胞排列紧密,粗面内质网发达。2.普通的脊索瘤,一些瘤细胞粗面内质网扩张、融合,挤压瘤细胞核至一侧。结论:1.软骨样脊索瘤出现了两个不同分化的层面,既有分化原始的类似胚胎脊索的瘤组织,又有分化高的软骨样区域,而普通的脊索瘤仅有单一的分化层面。2.软骨样脊索瘤的瘤细胞属同一起源,即胎儿的脊索残余。3,瘤组织的黏液性间质成分是由瘤细胞的粗面内质网合成的。液滴状细胞是部分瘤细胞由于粗面内质网高度扩张而成。  相似文献   

10.
促纤维增生性小圆细胞瘤的光学显微镜及电子显微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促纤维增生性小圆细胞瘤(desmoplastic small round cell tumor,DSRCT)的病理学及超微结构特点。方法:3例DSRCT进行HE光镜、免疫组化染色,2例进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瘤细胞呈不规则的大小不一的巢团和染索状结构并埋没在增生的纤维结缔组织中;免疫组化显示瘤细胞具有上皮源性、间质性和神经源性等多向分化的特点;电镜特征性结构为多数瘤细胞胞浆内核旁区有大小不同的中间丝聚集物,呈小球形或螺纹状排列,有的中间丝占据胞浆的较大比较。结论:DSRCT具有特殊的组织学、免疫组化及超微结构特征,DSRCT的超微结构观察在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利用电磁脉冲的口径瞬态辐射场计算公式,针对圆形口径的线性相移、平方律相移等非同相口径场情况,计算了辐射高斯脉冲时的能量方向图、半能量波瓣宽度、面积利用系数等参数.计算表明,对于圆形口径非同相口径场,最大辐射场的方向为口径面法线方向,同时能量方向图关于口径面法线方向对称;随着口径的增大,波瓣变窄,无副瓣;随着平方律相移的滞后参数的增加,波瓣变宽,主瓣不分裂.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讨论机载雷达地面杂波回波的基础上,分析了AMTI和ADPCA系统的性能。对这两个系统从原理上,并利用计算机模拟结果及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本文将有助于工程实现。  相似文献   

13.
张辉 《电子测试》2013,(20):261-262
水的光学特性对光学成像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水对光的吸收、散射作用可造成光在水介质传播中的衰减,本文就水的光学特性及其对水下光学成像质量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以为成像系统在水下的应用提供基础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刘启能 《激光技术》2008,32(3):327-327
为了研究杂质的吸收对光子晶体滤波器设计的影响,引入复折射率并利用特征矩阵法,计算了滤波透射峰的峰值和半峰全宽。滤波透射峰的峰值随杂质的消光系数增加而迅速减小,滤波通道透射峰的半峰全宽随消光系数增加而增大,滤波透射峰的峰值和半峰全宽都随吸收杂质的光学厚度的增加而减小。结果表明,设计光子晶体滤波器时,必须考虑杂质吸收这一重要因素,应选择消光系数小于0.002的掺杂材料,并且杂质的光学厚度应设计在2(λ0/4)左右。  相似文献   

15.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水果品质无损检测中应用的研究与现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付兴虎付广伟  毕卫红 《红外》2006,27(2):33-37,48
简单概述了我国水果产业的发展现状,着重阐述了国内外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进行水果品质无损检测的最新研究进展,分析了当今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进行水果检测的前景进行了展望,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杨力生 《电讯技术》2000,40(4):78-84
本文采用QUALCOM公司的Q1650多码率VITERBI译码器,设计了前向纠错编/译码器,对提高误码的纠错能力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基于星载差分吸收光谱仪转动部件控制需求,设计了星载光谱仪转动部件的测试系统。采用微动开关复位加定步的电机运动方式实现电机的精确定位。采用脉冲调制(PWM)的方式实现驱动电流的精细调节。并搭建平台对系统进行重复性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测试系统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能够满足光谱仪的精确定位要求,使电机在工作寿命内按计划完成定标工作。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在线学习掀起了一场席卷全球的教育革命,MOOC/SPOC、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对高等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电子技术基础实验课程地位特殊,传统教学方式已无法满足创新性人才培养的需要,文章从其教学特点出发,提出了“线上教学+自主实验+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同时还阐述了与此密切相关的集约化线上教学资源平台、智能化翻转教学环境以及多元化过程性考核评价机制三个重要环节。经研究发现,学生的课堂主动参与度、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教师的教学创造力得到全面提升。教学环境支持课堂互动和全周期教学行为数据采集,体现了教学过程的信息化、教学实施的精准化和教学评价的客观化,实现了信息技术与实验教学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19.
一种提高白光LED相关色温分布均匀性的方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提出一种新的白光LED荧光粉涂敷方式,将荧光粉与硅胶混合体涂敷在白光LED封装用透镜内侧,将透镜倒置后使荧光粉与硅胶混合体由透镜内侧中心点向四周流散,固化得到厚度相对比较均匀的荧光粉层,然后再用硅胶灌封。根据这种新的荧光粉涂敷方式制成白光LED样品,对样品性能进行测试,并与传统的荧光粉涂敷方式的白光LED比较,结果表明,采用新的荧光粉涂层技术制成的白光LED,在相关色温均匀性和稳定性等方面都有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计算机组成原理”设计性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计算机组成原理"设计性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对设计性实验教学的目的和基本特征进行了归纳,对"计算机组成原理"设计性实验教学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组成原理设计性实验的教学模式进行了研究,对设计性实验的体系进行了初步设计,并对"计算机组成原理"设计性实验的实施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