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肺栓塞的预防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9例急性肺栓塞患者的护理工作包括溶栓、止痛药的使用、伤口抗细菌感染的处理、抗凝药的使用等,仔细观察患者的护理情况,做好病例记录,同时做好患者的心理辅导。结果:41例患者病患痊愈,18例患者病情好转。结论:提高医护人员急性肺栓塞的护理方法和病患对急性肺栓塞的认知,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术后护理情况和降低患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和探讨创伤骨折围手术期肺栓塞的易患相关因素以及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来我院治疗肺栓塞高危患者200例进行研究和分析肺栓塞在手术之前,手术之后的预防以及护理方式。结果:通过研究分析,发现所有肺栓塞高危患者中出现肺栓塞的有12例,发病率为6%,通过实施及时的治疗措施以及良好的护理模式,患者没有死亡的情况。结论:对创伤骨折围手术期肺栓塞采取早期预防对策,可以有效的减少急性肺栓塞的发生情况,有利于促进临床的护理工作,减少患者本身的痛苦以及家属的担忧,对医疗业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骨科患者围手术期肺栓塞的预防及护理。方法:对临床148例肺栓塞高危患者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肺栓塞的术前、术后预防及护理方法。结果:148例肺栓塞高危患者中发生肺栓塞3例,发病率为0.2%,经过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全面护理后恢复良好,无患者死亡。结论:对骨科患者围手术期肺栓塞的早期识别和预防性护理,能有效地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狄建欣 《吉林医学》2014,(4):836-837
目的:探讨肺栓塞的护理方法,积累临床护理经验,以更好的指导临床护理工作。方法:对17例肺栓塞患者进行规范的临床护理。结果: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对肺栓塞患者积极进行规范性的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肺栓塞患者的病情及护理,为肺栓塞的早期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进行肺栓塞治疗的1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患者的病情并进行护理干预。结果经过有效的观察及护理后,11例患者均存在生命不稳定现象、心电图变化、动脉血气改变等现象,特别是早期存在低热、胸痛、血压低等情况,从而为肺栓塞的早期治疗提供可靠的临床资料。治疗后11例患者均全部治愈,且无任何并发症发生。结论详细观察肺栓塞患者病情变化,并根据不同症状实施正确的护理方式可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帮助患者获得最佳的治疗,进而对肺栓塞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及预后改善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6.
杨莉  张素荣 《吉林医学》2013,(29):6189-6190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减少肺栓塞发生的护理措施。方法:根据护理参与情况将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40例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0例,所有患者都采用药物治疗与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积极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所有患者治疗后均痊愈出院,无死亡患者,治疗组的肺栓塞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肺栓塞发生的高危因素,严格的护理干预有利于减少肺栓塞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下肢骨折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80例下肢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后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病例;观察两组患者继发肺栓塞情况;记录两组患者的住院情况。结果:观察组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继发肺栓塞发生率和对照组继发肺栓塞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的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的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减少下肢骨折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善老年肺栓塞患者抑郁状态及生活质量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肺栓塞患者60例,随机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有患者30例,所接受的护理措施分别为心理护理干预及常规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护理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抑郁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结果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肺栓塞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提升其在治疗期间的生活质量,临床应加以重视并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肺栓塞的护理对策。方法:通过对2007年1月~2010年12月肺栓塞的患者共312例,对以上患者进行全面护理,其中包括病情观察、心理护理、溶栓及抗凝治疗的护理、下肢的检测、静脉护理、体位护理、生活护理、健康教育等护理。结果:经过上述治疗患者均获得良好的效果。结论:精细的护理对急性肺栓塞溶栓患者的治疗成功和患者的康复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疑诊急性肺栓塞患者确诊检查前后的标准化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对186例疑诊为急性肺栓塞患者进行确诊检查前后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6例患者经CT肺动脉造影确诊肺栓塞112例,其中大面积肺栓塞34例,确诊检查过程中猝死2例。结论:加强疑诊急性肺栓塞患者确诊检查过程中的标准化护理可以降低患者的猝死风险,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对急性肺栓塞患者进行急救护理的方法及临床体会。方法:对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去期间在我院收治的60例急性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这60例急性肺栓塞患者均进行了急救护理,分析治疗后的疗效。结果:60例急性肺栓塞患者经急救护理,治愈42例,好转17例,总有效率为98﹒3%,出院的59例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另有1例患者经抢救无效死亡。结论:急性肺栓塞患者的急救护理对提高患者生存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重要的意义,这种急救护理的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肺栓塞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了26例肺栓塞患者的诊治过程及护理经验。结果:25例痊愈出院,1例合并其他疾病死亡,成功率96.1%。结论:对肺栓塞患者进行规范化的护理,有助于提高病人的生存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围手术期护理在肺叶切除术患者中预防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效果。方法:选取278例行肺叶切除术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137例和研究组1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围手术期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肺叶切除术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可有效预防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分析肺栓塞发生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我院肺栓塞患者60例 ,对肺栓塞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 ,并针对性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发生肺栓塞的主要原因有手术创伤、心肺疾患、高龄、深静脉血栓、吸烟以及恶性肿瘤.对所有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抗凝以及血栓等护理后 ,肺栓塞的发生率明显减少 ,护理满意度高达98.33%.结论:对肺栓塞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掌握 ,并针对性采取护理干预 ,不仅能有效预防以及减少肺栓塞的发生 ,还能提高护理满意度 ,减少病死率 ,让治疗效果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15.
李珊 《求医问药》2014,(20):70-71
目的 :探讨对急性肺栓塞患者进行临床路径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0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等常规护理,为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临床路径护理。护理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自理能力的恢复情况、对护理服务的满意情况及住院的天数。结果 :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自理能力的恢复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对急性肺栓塞患者进行临床路径护理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胸部肿瘤患者实施开胸术后并发肺栓塞的护理以及预防措施。方法:收集自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三年之间901例于我科行胸腹部手术的患者,其中有8例术后出现肺栓塞,对并发肺栓塞的患者采取严格监护、心理指导,随时观察其临床表现,做到早发现、早治疗等预防和护理措施。结果:通过积极的护理和预防诊疗措施,8例肺栓塞患者全部预后良好。结论:通过对肿瘤患者采取积极的预防性护理,可明显的减低其行开胸术后并发肺栓塞以及深静脉血栓的机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和分析肺栓塞患者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科室在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肺栓塞患者28名,分析肺栓塞患者的危险因素,加强对肺栓塞患者的一般护理,重视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并且积极配合抗凝和溶栓的治疗护理。结果显著提高了肺栓塞患者在治疗期间的康复效果,降低了疾病对患者生命健康的威胁程度,大幅度提高了肺栓塞患者的满意程度。结论对肺栓塞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措施可以缩短肺栓塞患者的治疗时间,提高肺栓塞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相似文献   

18.
卢焕平 《当代医学》2010,16(18):131-132
目的探讨肺栓塞病人抗凝治疗的护理方法 ,为今后护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2007年1月~2009年1月20例肺栓塞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加强病情观察、饮食指导及对患者及家属详细的出院指导,预防和减少了并发症发生及肺栓塞复发。结果 18例患者病情好转出院,2例病情加重家属放弃治疗自动出院。结论抗凝治疗期间病情观察、心理护理,重视对患者及家属家居护理和有关疾病知识的宣教,对预防和减少肺栓塞并发症发生,促进疾病康复,提高护理水平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彭昭葵 《吉林医学》2013,34(17):3490-3491
目的:探讨不同病因引发急性肺栓塞患者的护理对策。方法:20例急性肺栓塞患者采用积极临床治疗,对症护理、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结果:18例患者病情好转出院,1例患者继发急性前间壁大面积心肌梗死,1例继发多脏器衰竭,均抢救无效死亡。结论:严密的病情观察以及完善的护理措施和健康教育,对预防和减少肺栓塞患者治疗中的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促进疾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我科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肺栓塞病例的分析,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后肺栓塞的早期预防及护理对策。方法:对2004-2010年16例施行髋关节置换术,术后并发肺栓塞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提高护士观察、判断病情的能力,做好预防措施,争取治疗及抢救时机可减少肺栓塞的发病率及死亡率。结论:提高对肺栓塞的认识,积极预防是应对肺栓塞最好的措施,加强护理可提高肺栓塞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