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长沙市8月龄婴儿缺铁性贫血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将8月龄规范 化血常规检测明确诊断为缺铁性贫血的105例婴儿纳入病例组,按1:4个体匹配,发生1个新病例的同时选取4例同 一街道、同一性别按相同标准诊断未发生缺铁性贫血的婴儿作入对照组,收集相关资料,运用χ2检验、条件logistic 回归分析婴儿缺铁性贫血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长沙市8月龄婴儿缺铁性贫血发生率为14.7%。8月龄婴儿发生缺 铁性贫血的危险因素包括:母亲孕晚期贫血(OR=3.540,95% CI:1.898~6.601)、6月龄内混合喂养(OR=1.682,95% CI:1.099~2.574)、6月龄内人工喂养(OR=4.162,95% CI:1.343~12.896)、6月龄前添加辅食(OR=1.423,95% CI: 1.022~1.982)、7月龄及以后添加辅食(OR=4.415,95% CI:2.150~9.064)、 8月龄内反复呼吸道感染(OR=2.878,95% CI:1.224~6.764)、8月龄内反复腹泻(OR=3.710,95% CI:1.533~8.980)。结论:长沙市8月龄婴儿缺铁性贫血仍有一定 的发生率,应改善母亲孕期贫血,提倡科学喂养,鼓励纯母乳喂养至6月龄,并及时合理添加辅食,积极治疗罹患呼 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疾病的患儿,预防婴儿缺铁性贫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王艳 《现代实用医学》2006,18(9):670-671
目的调查社区3月龄婴儿的喂养情况和影响母乳喂养的相关因素。方法抽取宁波市海曙区3个街道6个社区的3月龄婴儿280例,分析婴儿出生后至3个月的喂养方式及影响母乳喂养的相关因素。结果280例3月龄婴儿中纯母乳喂养者114例,占40.71%。影响母乳喂养的相关因素有:母亲分娩方式、文化程度及工作压力等。讨论应重视阴道分娩和母乳喂养知识的宣教,树立母乳喂养的信心。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HIV阳性孕妇所生新生儿的低出生体重(low birth weight,LBW)情况及其相关的危险因素。  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8年5月于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分娩的194例HIV阳性孕妇为研究对象。孕妇信息包括人口特征、妇产科病史、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史、HIV传播途径以及HIV疾病状况(包括入组时的CD4计数、HIV RNA病毒载量和血红蛋白)。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与LBW相关的危险因素。  结果  在194名婴儿中,38例(19.6%)为LBW(< 2500 g)。LBW婴儿与非LBW婴儿在入组体重、怀孕期间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入组CD4计数、入组HIV RNA病毒载量和分娩时孕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组时体重轻(OR = 2.14,95% CI = 0.84~4.05,P = 0.013)、入组时CD4计数(OR = 6.02,95% CI = 1.50~24.13,P < 0.001)、入组时HIV RNA病毒载量(OR = 3.34,95% CI = 1.70~6.55,P < 0.001)和分娩时孕龄(OR = 12.90,95% CI = 2.03~81.88,P < 0.001)是LBW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孕妇HIV疾病状况与新生儿LBW相关。HIV的产前筛查和诊断,对于早期预防和治疗HIV母婴传播,减少不良妊娠结局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2239名婴幼儿气质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了解1岁以下婴儿气质类型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为早期行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上海惠诚咨询有限公司的儿童青少年心理测验软件系统2.0版4个月至1岁气质量表对2 239名在重庆市沙坪坝区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体检的8~11个月婴儿进行气质测评,并用自行设计编制的调查表对婴幼儿气质及相关因素进行调查.结果 婴儿气质类型构成比为易养型(56.2%)、中间型(41.2%)、难养型(1.5%)、发动缓慢型(1.1%);婴儿各气质类型在性别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女婴儿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气质维度为活动水平、趋避性和适应性.婴儿围生期情况、父母文化程度、家庭经济水平、更换带养人次数及带养人文化程度等多种因素对婴幼儿气质维度有影响.结论 婴儿气质类型分布无性别差异,发动缓慢型气质在独生子女比例较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肥胖婴儿的气质特征以及其气质与婴儿早期体质量增长的关系,为肥胖的早期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遵循自愿原则,选取肥胖婴儿79例为肥胖组,正常体质量婴儿81例为正常组。由婴儿的主要照料人填写气质量表,输入儿童气质评估系统测试婴儿的气质类型和各维度的得分,测量体格并对婴儿喂养方式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肥胖组与正常组相比,气质类型、气质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适应性、反应强度、情绪本质、注意分散度、坚持性5个维度与婴儿早期体质量增长具有相关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反应强度、坚持性维度为婴儿肥胖的影响因素。结论肥胖婴儿具有特殊的气质特征。肥胖婴儿气质特征为其体质量增长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迟发型母乳性黄疸(LBMJ)的相关性因素,为LBMJ病因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选取昆明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0~6月龄纯母乳喂养足月儿102例,根据不同排便频次分为排便频次增多组,即排便 > 3次/d(A组,n = 37);排便频次减少组,即超过4 d排便1次(B组,n = 34);排便频次正常组,即3d以内排便1次或排便≤3次/d(C组,n = 31);选取的黄疸患儿均为LBMJ,分析LBMJ婴儿和其排便频次及日龄、喂养频次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  (1)纯母乳喂养婴儿的日龄与其不同排便频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 = 7.8007,P = 0.0202);排便频次改变与有无LBMJ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5.8649,P = 0.0533),但经趋势性卡方检验发现LBMJ的发生率随着排便次数的增多而增高(χ2 = 5.7593,P = 0.0164);(2)LBMJ与婴儿排便频次和喂养频率呈正相关,并且以上因素均与婴儿日龄呈负相关。  结论  0~6月龄婴儿日龄越小,母乳喂养的频次越多,排便频次也越多,LBMJ发生率越高;另外,LBMJ的胆红素肠肝循环途径增强与婴儿的排便频次增多相关性较小。  相似文献   

7.
1~4月龄婴儿气质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1~4月龄婴儿气质特征.方法 采用Cerey的儿童气质问卷(revision of the infant temperament questionnaire,RITQ)对149例1~4月龄婴儿进行调查,分析婴儿气质特征.结果 149例1~4月龄婴儿中,易养型65例(43.6%),中间偏易养型66例(44.3%),启动缓慢型4例(2.7%),中间偏难养型4例(2.7%),难养型10例(6.7%).不同月龄及性别的婴儿,气质类型分布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婴气质适应性和注意分散度维度评分与女婴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月龄的婴儿,气质中活动水平、节律性、趋避性、反应强度、坚持性、反应阈维度评分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月龄和不同性别的婴儿,气质类型分布间无显著差别;男婴气质适应性和注意分散度评分显著高于女婴;在一些气质维度评分上,不同月龄的婴儿已表现出差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1个月~1岁婴儿气质结构和特征,并探讨不同年龄、性别对气质特点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儿童保健科门诊健康体检的1个月~1岁婴儿350人,分2个年龄组,采用Carey和Mc-Devitt等人设计、经张劲松等人修订的儿童气质问卷进行气质测评,分别按年龄、性别进行分析。结果:婴儿主要气质类型以中间偏易养型(46.00%)和易养型(27.14%)为主;其次为难养型(14.86%)和中间偏难养型(8.57%);启动缓慢型最少(3.43%)。两个年龄组婴儿气质类型的分布是相似的,随年龄增长儿童气质维度有变化。结论:婴儿气质类型的分布相对稳定,但儿童气质维度的特点随年龄增长有变化,并出现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本地区母亲产后抑郁对婴儿智力、气质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9年1月-12月,在本院出生的正常健康婴儿460例,母亲有产后抑郁的230例,没有产后抑郁的230例,均在婴儿6个月时,进行一般情况调查、气质类型评价、婴儿智力发育测查.结果 研究显示:母亲有产后抑郁组儿童的高发育商人数明显少于正常组,低发育商人数明显多于正常组,差异显著(P<0.01).在儿童气质类型中,母亲有产后抑郁组儿童困难型、发动缓慢型气质人数明显多于正常组,经统计学处理,均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母亲产后抑郁对婴儿智力、气质都存在明显的影响.提示:要加强孕产期心理保健,及时调适孕妇不良情绪,避免产后抑郁的发生,促进儿童早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描述4~11个月婴幼儿气质的分布特征,并进一步探讨孕早期焦虑、抑郁与婴幼儿麻烦型气质之间的关系.方法 从马鞍山市妇幼保健院出生队列中随机对婴幼儿运用婴幼儿气质问卷对其进行气质评价,共823名4~11个月龄儿童完成了气质评价.运用x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孕早期焦虑、抑郁与婴幼儿气质之间的关系.结果 母亲孕早期有焦虑及抑郁症状的4~11个月龄婴幼儿中,麻烦型的比例明显偏高,而无焦虑、抑郁症状中平易型及中间近平易型的比例偏高.母亲孕早期有焦虑、抑郁症状的其子女表现为麻烦型气质的相对危险度分别是没有焦虑、抑郁症状的3.241倍(95% CI:1.387~7.573,P<0.05)和2.057倍(95%CI:1.108 ~3.817,P<0.05).结论 母亲孕期焦虑及抑郁症状对婴幼儿早期的气质类型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社会资本对居民就医机构选择的影响,为推动分级诊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Exhaustive CHAID法建立分类树模型对居民就医机构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行筛选,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定量分析影响因素的交互作用效应.结果 分类树模型包括4层,8个终末结点,共筛选出个体社会资本、自评生理健康、文化程度、社区社...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老年住院患者抑郁状态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  方法  选取2017年9月至2020年7月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老年住院患者(≥60岁)525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自主研发的“老年综合评估系统软件”对患者进行老年综合评估,并利用其中的SDS量表对住院患者进行抑郁状态的评估。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老年抑郁的影响因素,建立风险预测模型,采用ROC曲线下面积及Hosmer-Lemeshow检验评估模型预测效果。  结果  在525例新入院患者中,非抑郁组418例(79.6%),抑郁组107例(20.4%);2组间的年龄、性别、慢病数量、MNA-SF、SAS、MMSE、BADL、ALS、Morse、RomaⅢ量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且慢病数量(OR = 1.473,95%CI:1.050~2.067,P = 0.025)、失能(OR = 1.450,95%CI:1.073~1.958,P = 0.015)、焦虑(OR = 2.442,95%CI:1.829~3.259,P < 0.001)、认知功能障碍(OR = 1.488,95%,CI:1.072~2.066,P = 0.018)、失眠(OR = 1.620,95%CI:1.147~2.288,P = 0.006) 、社会支持障碍(OR = 2.544,95%,CI:1.165~5.555,P = 0.019)是老年住院患者抑郁状态的独立危险因素;另外,通过将模型预测概率作为新变量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AUC为0.859,临界值为0.595(CI:0.822~0.897,P < 0.001),预测模型的灵敏度为0.818,特异度为0.782。  结论  老年抑郁状态与多种危险因素密切相关,基于该危险因素所建立的风险预测模型亦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调查早产儿6个月内的母乳喂养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以期能为早产儿母乳喂养干预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方法  使用方便抽样,于2018年4—12月选择在浙江省温州市4所三甲医院早产分娩的493例早产儿母亲作为研究对象,3个月回访时失访21例,6个月回访时失访27例,最终纳入445例。使用一般资料问卷和爱丁堡产后抑郁问卷进行问卷调查。使用χ2检验进行早产儿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率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早产儿出院时的母乳喂养率为27.2%(134/493),其中纯母乳喂养率为9.3%(46/493)。矫正月龄3个月时的母乳喂养率为39.2%(185/472),其中纯母乳喂养率为18.4%(87/472)。矫正月龄6个月时的母乳喂养率为28.1%(125/445),其中纯母乳喂养率为11.7%(52/445)。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母乳喂养史、产后抑郁、产后开始泌乳时间和家庭人均月收入可影响早产儿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情况。  结论  医务工作者应提升早产儿母亲的母乳喂养知识与问题解决技能,尤其是对于无母乳喂养史和家庭收入较高的早产儿母亲,保证其正常泌乳开奶,并早期进行心理干预,疏导其不良情绪,以提高早产儿6个月内的纯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经阴道穿刺取卵术后疼痛的影响因素,为临床镇痛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选取2020年4—7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中心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阴道穿刺取卵术的患者755例,于扳机日20:00评估其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得分;采用数字等级评定量表评估患者取卵术后30 min、1 h的疼痛程度并记录术后30 min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情况。采用数字等级评定量表电话随访患者术后6、12、24 h的疼痛程度,通过单因素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和多因素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疼痛影响因素。  结果  单因素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家庭人均月收入、盐酸哌替啶镇痛、手术时间、获卵数和卵巢总体积是术后疼痛的潜在影响因素(均P<0.05)。多因素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获卵数(OR=0.692,95% CI:-0.784~0.048)、卵巢体积(<2 000 mm3,OR=0.252,95% CI: -1.846~-0.908;2 000~3 999 mm3,OR=0.632, 95% CI: -0.803~-0.113)是术后疼痛的影响因素(均P<0.05)。  结论  获卵数越多(≥20枚)、卵巢体积越大(≥4 000 mm3)疼痛可能更强烈。超促排卵时控制卵泡数目和卵巢体积,可能会减轻患者疼痛。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女性婴幼儿卵巢嵌顿性腹股沟斜疝导致卵巢坏死的危险因素。  方法  回顾性研究昆明市儿童医院2018年6月1日至2021年6月1日间,57例女性婴幼儿卵巢嵌顿性腹股沟斜疝(以下简称为卵巢嵌顿疝)并行手术的患儿,分析患儿的年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术中有无卵巢扭转,并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共纳入57例女性婴幼儿,中位年龄46 d,最小年龄19 d,最大年龄2岁5月。57例患儿均行手术治疗,术中均证实为卵巢嵌顿。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白细胞、CRP、卵巢扭转与卵巢坏死有关(P < 0.05),多因素分析提示卵巢扭转是术中卵巢坏死的独立危险因素(OR = 1.390,95% CI:1.056-1.829,P = 0.019)。  结论  卵巢扭转是婴幼儿卵巢嵌顿性腹股沟疝发生卵巢坏死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急性脑桥梗死患者预后的关系。  方法  分析2016年5月—2018年4月合肥市第八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的85例急性脑桥梗死患者既往糖尿病史、入院后空腹血糖、HbA1c等因素与患者90 d随访时的改良Rankin评分(mRS)、日常生活自理能力(ADL)评分的关系。  结果  HbA1c与脑桥梗死患者90 d预后良好(mRS<3分)相关(OR=0.234,95% CI:0.073~0.784,P=0.014);HbA1c≥6.1%(OR=0.404,95% CI:0.138~1.188,P=0.100)、糖尿病史(OR=0.556,95% CI:0.197~1.565,P=0.266)、空腹血糖≥7.0 mmol/L(OR=0.516,95% CI:0.179~1.488,P=0.221)与患者90 d随访时日常生活自理能力(ADL>60分)不相关。HbA1c相比较糖尿病史及空腹血糖具有更高的AUC值(mRS<3分,AUC=0.725,95% CI:0.615~0.835,P=0.001;ADL>60分,AUC=0.682,95% CI:0.556~0.808,P=0.016)。  结论  相比于糖尿病史及空腹血糖等因素,HbA1c在评价急性脑桥梗死患者预后方面可能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泌尿系结石日间手术患者延迟出院的危险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2019年1—12月泌尿系结石日间手术的749名患者的电子病历资料,根据患者出院时间将其分为延迟出院组(71例)和正常出院组(678例),对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术后1 h生命体征和常见血液学指标等进行比较,用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患者术后延迟出院的危险因素。  结果  泌尿系结石日间手术患者延迟出院的发生率为9.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3.209,95% CI:1.621~6.352,P=0.001)、PCNL治疗(OR=2.212,95% CI:1.290~3.793,P=0.004)、体温(OR=4.363,95% CI:1.967~9.682,P < 0.001)、中性粒细胞比率(neutrophil ratio,NEUT;OR=1.973,95% CI:1.156~3.370,P=0.013)、血红蛋白(hemoglobin,Hb;OR=2.776,95% CI:1.170~6.582,P=0.020)和血清钾(serum potassium,K+;OR=2.680,95% CI:1.162~6.177,P=0.021)是患者延迟出院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高龄、行PCNL、术后1 h体温>38 ℃、NEUT>70%、Hb<90 g/L和低血钾的日间手术患者延迟出院风险增加,医护人员应重点关注并及时应对,以减少日间手术风险,提高其质量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ICU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  方法  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CNKI、万方、CBM、EBSCO等数据库中有关ICU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独立危险因素的相关文章,合并结局指标并使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  纳入13篇文献,共12 283例患者,出现感染的人数为773例,感染发生率为6.29%。危险因素共9项,包括导管留置时间≥7 d(OR=5.30,95% CI:3.39~8.27)、合并糖尿病(OR=21.15,95% CI:11.45~39.08)、置管前使用抗生素(OR=6.63,95% CI:5.12~8.58)、高龄(OR=3.01,95% CI:2.74~3.31)、穿刺次数>2次(OR=60.10,95% CI:30.63~117.94)、APACHEⅡ评分较高(OR=16.07,95% CI:8.97~28.77)、股静脉置管(OR=12.41,95% CI:3.82~40.30)、男性(OR=7.93,95% CI:3.69~17.04)、经历过急诊手术(OR=8.12,95% CI:3.43~19.19), 均P<0.05。  结论  导管留置时间≥7 d、患者合并糖尿病、置管前使用抗生素、患者年龄>55岁、置管次数>2次、APACHEⅡ评分较高、选择股静脉为留置部位、男性、经历过急诊手术是ICU患者发生中心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临床上应重视高危人群和相关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减少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叙事护理在住院期间母婴分离产妇保持正常泌乳状态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20年1月-12月在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分娩,其新生儿分娩后即刻转科的产妇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模式下增加了叙事护理模式。分析两组的护理相关结局指标。  结果  采用χ2检验,叙事护理组的产后首次挤奶时间、住院期间产后平均挤奶次数、泌乳Ⅱ期启动时间、产后抑郁评分等均优于对照组(P < 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泌乳II期启动时间与产后抑郁呈正相关,解释的总变异量为67.00%。  结论  叙事护理有利于住院期间母婴分离产妇保持正常泌乳,且能提升纯母乳喂养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