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6 毫秒
1.
赵红兵  严科 《断块油气田》2011,18(4):438-441
近岸水下扇是在陆相湖盆陡坡带发育的一种重要油气储层类型,沉积特征复杂,扇体多期叠置.在系统观察岩心和精细地层对比的基础上,结合地震、测井等资料,详细分析了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胜坨地区坨123断块沙四段近岸水下扇砂砾岩体的沉积特征和扇体分布规律.研究表明,近岸水下扇岩性以砂砾岩、含砾砂岩为主,粒度特征、电性特征、沉积构造、...  相似文献   

2.
综合地震、测录井及地化分析资料,在古地貌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岩屑组合特征、特征元素比值分布模式以及砂砾岩百分含量等参数,对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胜坨地区沙四上亚段物源方向和砂体类型进行了分析。沙四上亚段沉积时期,胜坨地区存在两个不同的物源体系,即坨94断层上升盘物源和胜北断层上升盘物源。在这两个物源体系的控制下,主要发育近岸水下扇、湖底扇、沟道浊积岩等不同类型的砂砾岩体。其中,近岸水下扇主要发育在陈南断层下降盘,湖底扇主要发育坨94断层和胜北断层下降盘,沟道浊积岩发育在胜北断层形成的断槽中。砂砾岩体以辫状水道和沟道浊积岩储层物性最好,其主要的储集空间为裂缝和溶蚀孔隙形成的孔缝复合系统。因此,辫状水道成为油气富集的有利相带。  相似文献   

3.
在东营凹陷北带近岸水下扇砂砾岩有效储层物性下限计算的基础上,以孔隙度差值和渗透率差值为评价参数,分析了盐家—永北地区、胜坨地区、利津地区沙四段上亚段2800~3500m近岸水下扇砂砾岩储集物性的差异。结果表明:胜坨地区沙四段上亚段2800~3500m近岸水下扇扇中辫状水道砂砾岩储集物性最好,盐家—永北地区次之,利津地区最差;盐家—永北地区沙四段上亚段2800~3500m近岸水下扇扇中辫状水道含砾砂岩储集物性最好,胜坨地区次之,利津地区最差。通过对古地貌、沉积特征、地层压力和成岩作用等有效储层控制因素对比分析发现,沉积古地貌和物源特征控制了东营凹陷北带沙四段上亚段不同地区近岸水下扇砂砾岩储集物性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4.
板桥凹陷北部陡坡带靠近沧县隆起,沙三段沉积期广泛发育冲积扇、扇三角洲、近岸水下扇、深水浊积扇等砂砾岩扇体.从沉积、构造、古地形等方面对砂砾岩扇体地震、地质特征进行描述,总结出了较适合该区域的砂砾岩扇体识别、预测技术,并在初步应用中取得一定成果,为板桥凹陷北部陡坡带砂砾岩勘探提供了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5.
针对东营凹陷民丰地区古近系沙四段—沙三中亚段砂砾岩扇体类型认识的不统一,在工区26口取心井岩心观察和描述的基础上,结合地震、测井、录井及沉积物粒度特征等资料,对民丰地区沙四段—沙三中亚段近岸水下扇、扇三角洲及深水浊积扇等砂砾岩扇体的沉积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民丰地区沙四下亚段底部和沙三中亚段主要发育扇三角洲,沙四下亚段中上部、沙四上亚段和沙三下亚段主要发育近岸水下扇,深水浊积扇在各个时期均有发育,但规模较小。在识别不同层段砂砾岩扇体类型的基础上,综合民丰地区各时期构造活动特征、边界断层形态、气候条件、水体深度及湖盆的"敞-闭"状态等,分析了不同时期主要沉积相的沉积演化及分布特征。以此为基础,建立了断陷湖盆演化过程中"板式高角度断层-铲式高角度断层"继承性控制的陡坡带砂砾岩扇体的沉积演化模式,旨在对类似地区的油气勘探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砂砾岩扇体发育特征及地震描述技术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刘传虎 《石油物探》2001,40(1):64-72
箕状断陷盆地陡坡带具有坡度陡、物源近及构造活动强烈、古地形复杂等特点,以断裂带为依托发育了洪积扇、辫状河三角洲、扇三角洲、近岸水下扇、深水浊积扇、滑塌浊积扇等6类砂砾岩扇体。本文在对砂砾岩扇体的沉积类型及特征、地震相模式、成藏规律细致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了适合于砂岩扇体的地震描述技术,应用于DY、ZC凹陷北部陡坡带砂砾岩扇体的勘探中,取得了显著的勘探效果。  相似文献   

7.
断裂坡折带低位扇成因及成藏特征   总被引:17,自引:6,他引:11  
断裂坡折带为同沉积构造长期活动引起的沉积斜坡明显突变的地带,其低位扇主要包括水下冲积扇、大型浊积扇、小型低位三角洲和低位扇三角洲。陡坡带低位浊积扇及扇三角洲远端部分分布于低台阶,扇三角洲主体、下切谷充填分布在高台阶,更高处为三角洲近端部分及冲积扇。缓坡带在沉积基准面快速下降时,其上产生陆上下切水道,其下形成水下冲积扇砂体;当基准面缓慢上升时,在断裂坡折带之上形成下切水道充填,之下发育水下冲积扇砂体和远岸浊积扇砂体。断裂坡折带低位扇易形成原生隐蔽岩性油气藏,此类油气藏具有离源岩近、次生裂隙发育和疏导条件优越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车排子凸起沙一段广泛发育浅层近源扇三角洲砂砾岩体,具有沉积规律复杂,岩性、物性以及含油性变化快的特点,导致该类型砂砾岩的勘探工作难以开展,因此需要对研究区近源扇三角洲砂砾岩储层分布特征展开研究。从岩心资料入手,分析砂砾岩体的沉积特征,结合古地貌和地震反射特征等研究,将车排子凸起沙一段近源扇三角洲相划分为退积型和垂向加积型2种沉积充填模式,其中,退积型沉积充填模式中砂砾岩体在空间上呈明显退积样式,纵向整体上具有正韵律特征,且有明显的沉积相变;而垂向加积型砂砾岩体厚度大,垂向上沉积序列与沉积相无明显的变化。同时,通过研究区储层物性的统计,厘定了沙一段浅层近源砂砾岩储层的物性下限,孔隙度为16%,渗透率为21 m D。扇三角洲前缘砂砾岩物性较好,属于有效储层,扇三角洲平原砂体物性差,为非储层,但可作为封堵层对前缘砂砾岩进行侧向封堵。因此,退积型沉积充填模式中,有效储层在空间上呈退积样式相对独立的叠置出现,而垂向加积型沉积充填模式中,有效储层集中叠加发育在扇三角洲砂砾岩的中前部,通常垂向上厚度较大。  相似文献   

9.
成岩矿物的类型及分布影响着砂砾岩体油藏的储层预测。根据岩心观察、薄片岩石学分析、物性和碳氧同位素测试等多种技术方法,对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胜坨地区沙四上亚段近岸水下扇砂砾岩体的不同相带、不同成岩期的成岩产物及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近岸水下扇相砂砾岩体的成岩产物类型多样,早成岩期主要包括机械渗滤的黏土、方解石和白云石胶结,中成岩期主要包括铁方解石和铁白云石胶结、伊利石等黏土胶结、石英次生加大等。近岸水下扇相砂砾岩体的成岩产物与沉积相带的对应关系较好,早期的机械渗滤黏土在扇根沟道和沟道间砂砾岩中丰富,方解石和白云石胶结在扇根和扇端非常发育;铁方解石和铁白云石胶结、石英次生加大等在扇中沟道砂砾岩中更发育。早期成岩产物的分布以及中成岩期的后续影响对储层储集质量的改变有重要意义,扇中沟道砂砾岩溶蚀作用发育、储集性能好,广泛发育的扇根和扇端早期成岩方解石胶结层可作为砂岩油气储层的潜在封堵层。  相似文献   

10.
尹丽娟 《海洋石油》2012,32(1):45-48
依据构造样式和沉积特征将济阳坳陷陡坡带分为板式、铲式、断阶式、坡坪式4种类型。断阶式和坡坪式陡坡带砂砾岩扇体类型多,成藏条件优越,各类油气藏发育完全,在纵向上组成较完整的油气藏序列。板式和铲式陡坡带砂砾岩扇体主要为近岸水下扇,其次为扇三角洲,油气藏类型单一,在纵向上油气藏序列发育也不完整。此外,板式陡坡带由于断裂不发育,沉积相带窄,油气相对贫瘠。油气在断阶式中最为富集,其次为坡坪式和板式,铲式相对贫乏。  相似文献   

11.
洪泽凹陷沉积体系类型及分布明显受构造控制,东南部陡坡带发育近岸水下扇沉积体系。勘探实 践表明,近岸水下扇的不同部位其含油气性差异较大。为了落实近岸水下扇的主要勘探方向,该文对近岸 水下扇各亚相的成藏条件和成藏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近岸水下扇扇根亚相以砂砾岩沉积为 主,岩石致密,不易成藏;扇中和扇端亚相以砂、泥岩互层沉积为特征,砂岩上倾尖灭于成熟湖相泥质烃源 岩中,利于形成各类构造-岩性及岩性油气藏,是近岸水下扇勘探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2.
东营凹陷北带深层砂砾岩体的地震预测方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东营凹陷北带盐下砂砾岩体具有良好的成藏条件,但由于深层地震资料的分辨率低,盐下砂砾岩体勘探具有较大的风险。因此,基于现有资料,对盐下砂砾岩体的地震预测技术进行了探索。首先进行了成藏控制因素和成藏模式分析,将扇体分为近岸水下扇和深水浊积扇两大类;〖JP+1〗然后针对不同类型的扇体,分别讨论了相应的地震预测方法。对于近岸水下扇,采用岩石物理分析、正演模拟、地层切片和叠前弹性阻抗反演等方法进行储层预测和流体识别;对于深水浊积扇,利用地震属性分析、测井约束反演和吸收特征分析等方法,进行储层预测和含气性分析。预测结果与钻井结果的对比表明,上述地震预测方法可以有效识别储层的含气性,划分有利勘探区。  相似文献   

13.
东营凹陷近岸水下扇内幕地震反射特征复杂,圈闭识别困难;并且对地层产状认识不足,导致油藏油水关系出现矛盾。为此,依据水槽沉积模拟实验分析近岸水下扇沉积样式,并通过三维正演模拟明确其地震响应特征。研究发现,多物源近岸水下扇可以划分为扇根、扇中、扇端、扇间4种亚相,内幕存在有规律的微相变化,导致4种亚相存在不同类型的构造及岩性圈闭。不同相带的圈闭具有不同的地震响应特征,因此,建立了沿相带变化的地震响应特征量板以指导不同类型圈闭的识别。此外,正演模拟结果表明,由于扇体高速陷阱导致时间域地震资料中扇根出现上拉现象,地层真实产状存在回倾。该观点能合理解释油藏油水关系,为同类型近岸水下扇油气藏勘探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酒西坳陷下白垩统近岸水下扇沉积特征及控制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酒西坳陷石大凹陷为一东断西超的中新生代箕状断陷湖盆.早白垩世早期,在右旋扭动背景下受局部拉张作用的影响,凹陷内形成了一系列NE、NNE向张扭性断裂,这些张扭性断裂控制了石大凹陷下白垩统的沉积,在湖盆陡坡带主要发育了独具特色的近岸水下扇砂岩沉积体.石大凹陷陡坡带控凹边界断层在早白垩世早期的强烈活动是导致近岸水下扇形成的决定性因素.近岸水下扇砂体常常下切到深湖--半深湖暗色泥岩,油源条件得天独厚,决定了近岸水下扇砂体具有优越的成藏条件.开展近岸水下扇沉积特征及控制因素的研究对指导断陷湖盆岩性油气藏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我国东部地区的许多断陷湖盆在中新生代处于扩张期,普遍发育近岸水下扇。水下扇一般沿大断裂下降盘展布,且多分布在湖盆陡坡的一侧。扇中砂岩因断层遮挡形成构造岩性复合型油气藏。苏北盆地高邮凹陷南部陡坡一侧,早期根据构造圈闭模式发现的真武、富民等油田,经进一步开发落实均为扇中砂岩与构造控制的复合型油气藏。如何利用地震技术预测扇体展布范围以及扇中砂岩发育区是南部陡坡带扇体勘探的关键。综合利用了多种地震解释手段,对高邮凹陷南部陡坡带邵伯工区近岸水下扇进行了预测,为勘探提供了依据,经钻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综合地震、测井、岩心及试油等资料,对廊固凹陷古近系沙三中下亚段深水期大兴砾岩体的成因类型、孔渗特征及油气产能进行研究。在沉积背景分析的基础上,依据岩心、地震相和测井相,建立了断槽重力流、颗粒流型近岸水下扇和泥石流型近岸水下扇3种砾岩体成因模式。断槽重力流砾岩体主要由杂基支撑的砾岩和颗粒支撑的砾岩组成,砾岩中各类次生孔隙发育;颗粒流型近岸水下扇砾岩体主要由颗粒支撑的砾岩组成,储集空间以砾内溶孔、晶间孔和裂缝为主;泥石流型近岸水下扇砾岩体主要由杂基支撑的砾岩组成,孔隙类型主要为砾内溶孔。不同成因的砾岩体,其储集层特征和油气产能存在明显差异,其中颗粒流型近岸水下扇砾岩体储集层的孔渗条件最好,油气产能最高,是勘探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17.
沉积物源分析是沉积相分析、砂体分布预测及岩性油气藏形成和分布研究的核心内容。前人研究认为,南堡凹陷柳赞地区储集相类型单一,物源仅来自于NE向边界断层,然而钻探揭示的相序特征与NE向扇三角洲唯一物源的观点并不完全相符,导致砂体分布规律认识不清,制约了油气勘探。综合利用岩心、录井、测井和地震资料,通过高频层序地层分析、地震相和地震属性分析、有色反演等技术,在三级层序地层格架内对沉积物源分布、充填演化及砂体迁移特征进行研究,取得了以下新认识:(1)柳赞地区沙河街组三段除扇三角洲沉积以外,存在第二种有利储集体——近岸水下扇;(2)根据前积地震相反射特征分析发现,沙河街组三段中—晚期陡坡带物源方向变化剧烈,受构造沉降控制明显,呈现"顺时针旋转"演化:即SQIII沉积期,湖盆整体北高南低,发育来自NW向物源的扇三角洲相;SQIV沉积期,NE向剧烈抬升,形成NE向的扇三角洲相;SQV沉积期,湖盆东部开始抬升,发育来自东部物源的扇三角洲相;(3)建立了南堡凹陷柳赞地区沙河街组"三级控砂"模式:断层差异活动控制沉积物源发育特征;坡折带和湖平面变化控制储集体类型;沉积相类型控制砂体类型和分布。研究深化了陆相断陷盆地陡坡带强烈构造变动控制物源迁移的理论认识;同时,对于南堡凹陷老区的进一步挖潜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云南陆良盆地新近系茨营组近岸水下扇沉积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陆良盆地上新统茨营组主要为一套扇三角洲沉积体系的陆相断陷湖盆沉积,其中,在茨二、三段盆地东部边缘断阶带发育一套近岸水下扇沉积。根据岩性组合特征、沉积序列、测井和地震响应等划分出扇根、扇中和扇端三个亚相。钻探资料显示在扇中亚相和扇端亚相识别出辫状水道微相、辫状水道间微相、扇中前缘微相、扇端泥微相和扇端席状砂微相5个沉积微相,扇中辫状水道是重要的储集砂体类型。结合成藏分析,认为该区近岸水下扇体具备形成构造-岩性气藏的条件,储层的分布对气藏富集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沿形成扇体的辫状水道和扇中前缘砂体应成为扩展勘探领域的有利区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