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 探讨钦州市常住居民老年人高同型半胱氨酸(hyperhomocysteine,HHcy)血症的检出情况并分析其危险因素。 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来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健康检查的老年体检者(≥60岁)1 005名,根据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分为HHcy组和正常Hcy组。比较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HHcy检出情况,比较HHcy组与正常Hcy组临床资料及血生化相关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老年人HHcy的因素。 结果 1 005名老年体检者中HHcy共检出428例,占比为42.59%;男性HHcy检出率高于女性(χ2=20.507,P<0.05);在老年人不同年龄段中,≥80岁年龄HHcy检出率最高,与其它各年龄段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4.741,P<0.05);HHcy组中有糖尿病、有吸烟、有高血压、有饮酒患者占比高于正常Hcy组(P<0.05),年龄、体质指数、舒张压(diastolic pressure,DBP)、收缩压(systolic pressure,SBP)、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 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尿酸(uric acid,UA)、尿素氮(urea nitrogen,BUN)、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ethylene tetra hydro folate reductase,MTHFR)基因缺失例数均高于正常Hcy组(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叶酸及维生素B12水平低于正常Hcy组(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年龄增加、体质指数升高、有糖尿病、有吸烟、有高血压、有饮酒、DBP升高、SBP升高、LDL-C升高、TG升高、UA升高、HDL-C降低、MTHFR基因缺失、叶酸及维生素B12水平降低是HHcy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 结论 钦州市常住居民老年人HHcy血症的检出率中男性较高,且≥80岁高于其他年龄段,HHcy发生与体质指数、糖尿病、吸烟、高血压、LDL-C、TG、UA、HDL-C、MTHFR基因、叶酸及维生素B12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2.
贾敏 《中国校医》2018,32(9):655-657
目的 探讨社区高胆固醇血症患者隔日与每日口服阿托伐他汀20 mg治疗3个月对降低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 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 LDL-C )浓度的影响。方法 连续入选2014年1月至2017年5月门诊收治的高胆固醇血症患者158例,按电脑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隔日口服阿托伐他汀组(79例,阿托伐他汀20mg隔天口服1次)和每日口服阿托伐他汀组(79例,阿托伐他汀20 mg每天口服1次),疗程均为3个月,所有患者在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分别测定血清三酰甘油(triacylglycerol , TG)、TC、LDL-C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 HDL-C )浓度,同时对2组的血糖、肝功能、肾功能、肌酸激酶进行检测比较。结果 2组在治疗3个月后的TG、TC、LDL-C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 P<0.01);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隔日口服与每日口服阿托伐他汀20 mg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疗效相似,隔日口服不良反应少,减少了服药次数,节约了药费开支。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不同性别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尿酸(SUA)与体质量指数(BMI)、血压、血脂相关性。方法 选择T2DM 患者360例(男242 例, 女118 例),测定血压、身高、体质量、空腹血浆葡萄糖( FBG) 、三酰甘油(TG) 、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SUA、肌酐(Cr)。先按男女性别分组,再按SUA水平分为高尿酸组(男性≥420 mol/L,女性≥360 mol/L)、尿酸正常组,比较组间数据差别。结果 不同性别的高尿酸组BMI、TG均显著高于尿酸正常组,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显著低于尿酸正常组,女性高尿酸组⑴舒张压(DBP)显著高于尿酸正常组,不同性别的高尿酸组年龄、病程、SBP、TC、FBG、HDL-C、LDL-C与尿酸正常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⑵不同性别的组中,SUA与BMI、TG均呈显著正相关,与 HDL-C、eGFR呈显著负相关,女性组中,SUV与DBP也呈显著正相关,不同性别组的SUA均与年龄、病程、FBG、 SBP、TC、LDL-C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的控制与血脂及体质量的控制有关,对于女性患者还应重视舒张压的控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粤北铁路男性职工血脂组分异常与常见慢性病关系。方法 以2018年全部粤北铁路男性职工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该人群血脂异常与常见慢性病的关系。结果 本研究共对3 761名粤北铁路男性职工体检结果进行分析,年龄20~60岁,平均年龄(42.15 ± 11.79)岁。已婚者3 046人,占81.0%。超重或肥胖1 986例,患病率为52.8%,高尿酸血症1 726例,患病率为45.9%,非酒精性脂肪肝1 551例,患病率为41.2%,高血压987例,患病率为26.2%。高TG血症895例,患病率为23.8%,高TC血症550例,患病率为14.6%,低HDL-C血症445例,患病率为11.8%,高LDL-C血症411例,患病率为10.9%。高TG、低HDL-C、高LDL-C血症均是超重或肥胖、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危险因素(OR=1.479~3.708),高TG、高TC血症是高尿酸血病的危险因素(OR=2.340、1.379),高TG血症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OR=2.105)。结论 血脂异常是粤北铁路男性职工4种常见慢性病的危险因素,其中血脂异常以高TG血症为主,建议健康管理者应该针对患有慢性病的重点人群采取适宜的健康生活方式干预措施以降低该群体的常见慢性病的患病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青海省放射工作人员血脂异常的患病率及其特点。方法 对我省1 041例放射工作人员进行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CHO)以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测定。结果 高TG血症、高CHO血症和低HDL-C血症的患病率分别为15.1%、8.5%和15.9%。不同年龄段中,> 51岁组的高TG血症、高CHO血症患病率最高,分别为27.2%和15.2%,与其他年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另外3个组的患病率随年龄降低而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不同性别之间,男女高TG血症和低HDL-C血症的患病率分别为17.1%、6.2%和18.5%、4.6%,男性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我省放射工作人员血脂异常的患病率高于全国水平,应合理膳食,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加强锻炼,定期体检,以预防和控制高脂血症的发生,提高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北京市老年人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相关影响因素,为心脑血管疾病的有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7年8-12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北京市60~79岁常住居民1 880人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测量和实验室检查。采用调查问卷收集调查对象的人口学特征和慢性病患病及其主要危险因素;采集空腹静脉血,测定Hcy、叶酸、肌酐、尿酸、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两个独立样本的秩和检验(M-W检验)、多个独立样本的秩和检验(K-W检验)、趋势χ~2检验和χ~2检验,并构建复杂样本的一般线性模型。结果有效样本量为1 776人,北京市老年人叶酸、肌酐和尿酸的加权平均水平分别为7.46、63.03和321.62μmol/L,TC、LDL-C、TG和HDL-C的加权平均水平分别为4.79、2.77、1.34和1.36 mmol/L,加权吸烟率为20.75%。Hcy中位数为14.70μmol/L,加权后的中位数为14.90μmol/L,男性(17.00μmol/L)高于女性(13.50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患病率为39.08%,HHcy加权患病率为41.29%,男性(58.26%)明显高于女性(25.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年龄增加,HHcy的患病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女性HHcy患病率随文化程度升高而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城区和郊区老年人群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Hcy患者中,知晓自己患HHcy者仅占0.57%。复杂样本的一般线性模型结果显示,Hcy水平与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叶酸水平呈显著负相关(P0.05,P0.01),与年龄、男性、现在吸烟和肌酐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5,P0.01)。结论北京市老年人Hcy水平和HHcy患病率均较高,建议应定期检测Hcy水平,控制叶酸和肌酐在正常水平,吸烟者应戒烟,从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T2DM)并发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患者的血清内脂素、人新饱食分子蛋白-1(human satiety molecular protein-1,Nesfatin-1)、胰岛素抵抗的变化及其意义。 方法 选取诸暨市中心医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确诊的100例单纯T2DM患者(T2DM组)、100例T2DM合并NAFLD患者(NAFLD组),检测对比两组的血清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P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内脂素、 Nesfatin-1、胰岛素抵抗指数(insulin resistance index,HOMA-IR)。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T2DM并发NAFLD的相关因素。 结果 NAFLD组患者的血清TG(2.90±0.51)mmol/L、TC(4.96±0.57)mmol/L高于T2DM组[(2.64±0.48)mmol/L,(4.80±0.51)mmol/L](P<0.05);NAFLD组患者的血清AST(24.73±7.40)U/L、内脂素(39.40±6.73)ng/ml、HOMA-IR(4.94±1.61)高于T2DM组[(22.38±7.11)U/L、(37.13±6.88)ng/ml、(3.80±1.52)](P<0.05);NAFLD组患者的血清Nesfatin-1(8.31±1.80)ng/ml高于T2DM组(6.73±1.63)ng/ml(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T2DM患者并发NAFLD组的影响因素为TG、Nesfatin-1、HOMA-IR(P<0.05)。 结论 Nesfatin-1、HOMA-IR水平升高可能会增大T2DM患者并发NAFLD的风险,与血清内脂素的水平关系有待进一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新疆地区哈萨克族和汉族成年居民血脂异常的分布特点及患病现状,为该地区血脂异常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年龄≥18岁的哈萨克族、汉族居民7 362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检测其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结果哈萨克族人群TG、TC、LDL-C和HDL-C分别为(1.26±1.01)、(4.58±1.32)、(2.42±0.87)和(1.31±0.61)mmol/L;汉族人群分别为(1.65±1.32)、(4.62±1.08)、(2.22±0.94)和(1.63±0.70)mmol/L;哈萨克族人群人群血脂异常标化总患病率为41.7%,男性45.7%,女性39.3%,其中高TG血症、高TC血症、低HDL-C血症患病率依次为19.1%、13.0%、18.8%;汉族血脂异常标化总患病率为37.6%,男性43.6%,女性33.9%,其中高TG血症、高TC血症、低HDL-C血症患病率依次为32.1%、12.1%、4.3%。结论哈萨克族是血脂异常的高发人群,高LDL-C血症和低HDL-C血症患病率明显高于汉族,而LDL-C水平男性高于女性,HDL-C水平女性高于男性,提示男性比女性发生血脂异常的危险更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及血糖血脂水平变化与尿微量白蛋白增高的关系。 方法 选取阜阳市中医医院2018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546例尿微量白蛋白增高住院患者作为观察组,随机抽取同期体检尿微量白蛋白正常人群546名作为对照组。统计分析两组年龄、性别、BMI等一般资料,检测血糖[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PG)、餐后2 h血糖(two hours postprandial plasma glucose,2hPG)]、血脂水平[总胆固醇(serum 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水平,并采用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尿微量白蛋白增高与BMI、血糖及血脂水平关系。 结果 两组性别、年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吸烟、饮酒、TG、HD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BMI≥23.9、FPG>6.10 mmol/L、2 hPG>7.80 mmol/L、TC≥5.18 mmol/L、LDL≥3.37 mmol/L患者占比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23.9(OR=2.568,95%CI:1.361~4.845)、FPG>6.10 mmol/L(OR=1.581,95%CI:1.035~2.415)、2 hPG>7.80 mmol/L(OR=1.863,95%CI:1.220~2.845)、TC≥5.18 mmol/L(OR=3.721,95%CI:1.336~10.636)、LDL≥3.37 mmol/L(OR=2.841,95%CI:1.452~5.559)是尿微量白蛋白增高的影响因素(P<0.05)。 结论 BMI及血糖、血脂水平升高与尿微量白蛋白增高有一定相关性,提示健康体检及相关慢性病临床诊治过程中应予以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了解高甘油三酯(TG)血症与糖尿病、高血压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完成的贵州省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调查的9280名成年居民作为研究对象,测量其甘油三酯、血糖和血压水平,比较高TG血症组和非高TG血症组的糖尿病和高血压患病率、血糖和血压水平以及不同TG水平下其血糖和血压水平的变化趋势,以分析高甘油三酯血症与糖尿病、高血压的关系。结果:高TG血症组的糖尿病患病率(14.7%)及糖尿病患者TG水平(4.83±3.69 mmol/L)、空腹血糖水平(9.81±3.38 mmol/L)和OGTT-2h血糖水平(15.71±3.47 mmol/L)均高于非高TG血症组(P0.05);高TG血症组的高血压患病率(38.4%)及高血压患者TG水平(3.99±2.23 mmol/L)和舒张压(91.94±12.22 mmHg)均高于非高TG血症组(P0.05);空腹血糖≥7.0 mmol/L和(或)OGTT-2h血糖≥11.0 mmol/L以及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的发生率均随TG水平升高而增高(P0.05)。结论:高TG血症者更易患糖尿病和高血压,且糖尿病和高血压的发生率随TG水平升高呈增高趋势。因此,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在采取治疗措施的同时,还应注意控制甘油三酯的水平。  相似文献   

11.
秦皇岛市12~15岁青少年血脂正常参考值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秦皇岛市12~15岁青少年血脂调查,建立秦皇岛市12~15岁青少年血脂正常值参考值.[方法]于2006年8~10月间随机选取秦皇岛市初中生4750人,应用日立717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TG、TC、HDL-C和LDL-C.分别取TC、LDL-C第75及第90百分位点作为临界脂蛋白水平及高脂蛋白的浓度标准.取TG第90百分位点作为高甘油三酯血症浓度.取HDL-C第5百分点作为低高密度脂蛋白浓度,建立秦皇岛地区12~15岁青少年血脂正常参考值.[结果]秦皇岛市12~15岁青少年血脂浓度分别为TC(3.76±0.627)mmoL/L,TG(0.92±0.477)mmol/L,HDL-C(1.44±0.302)mmol/L,LDL-C(1.87±0.538)mmol/L,男生组和女生组之间HDL-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生组和女生组之间TG,TC和LDL-C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议12~15岁秦皇岛市青少年血脂浓度临界标准为TC≤4.01mmol/L(男)TC≤4.32mmol/L(女)LDL-C≤2.32mmol/L(男)LDL-C≤2.53mmol/L(女)高甘油三酯血症浓度应≤1.27mmol/L(男)高甘油三酯血症浓度应≤1.36mmol/L(女)低高密度脂蛋白浓度≥1.09mmol/L.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细胞因子(TNF-α、IL-8、IL-10)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1月—2019年4月本院收治的高血压病患者53例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53名在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人员血清hs-CRP、TNF-α、IL-8、IL-10、血脂(TC、TG、LDL-C、HDL-C)、C反应蛋白(CRP)。结果 研究组hs-CRP、TNF-α、IL-8分别为(5.32±2.75)mg/L、(57.2±16.6)ng/L、(32.1±9.8)ng/L,高于对照组的(1.95±0.62)mg/L、(34.1±14.2)ng/L、(21.6±7.8)ng/L(P<0.05),IL-10为(19.4±6.7)ng/L,低于对照组的(28.3±10.3)ng/L(P<0.05);研究组TC、TG、LDL-C、CRP均高于对照组(P<0.05),HDL-C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高血压病患者的血清hs-CRP以及细胞因子进行检测,可以更好评价患者预后,以及判断患者病情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老年体检人群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患病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早期干预和治疗提供指导和依据。 方法 选取2020年1—12月在河北省直属机关第二门诊部进行常规健康体检的2 254例老年体检人群为研究对象,根据NAFLD诊断标准,统计老年体检人群NAFLD患病情况,分析NAFLD和非NAFLD两组不同特征及实验室指标差异,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NAFLD相关因素。 结果 2 254例老年体检人群中,检出NAFLD患者844例,NAFLD检出率为37.44%,其中轻度NAFLD患者398例,中重度患者446例;NAFLD组患者体质量指数、腰围、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为(24.89±2.78)、(89.50±3.39)cm、(130.46±11.16)mmHg和(81.54±9.98)mmHg,明显高于非NAFLD组(均P<0.05);NAFLD组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及代谢综合征比例分别为(5.62±0.98)%、(5.78±1.00)mmol/L、(5.50±1.03)mmol/L、(1.72±0.45)mmol/L、(41.17±12.21)U/L、(27.87±3.39)U/L、(82.22±19.64)U/L、(5.20±0.97)umol/L、(75.10±8.84)umol/L和21.45%,明显高于非NAFLD组(均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和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分别为(1.44±0.37)mmol/L和(14.15±4.11)mmol/L,明显低于非NAFLD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体质量指数、腰围、FBG、TC和TG是老年人群发生NAFLD的相关因素(OR值分别为2.036、1.592、1.925、1.702和1.654,P<0.05)。中重度NAFLD患者体质量指数、腰围、FBG、TC和TG分别为(25.64±2.71)、(92.53±5.52)cm、(5.87±1.02)mmol/L、(5.61±1.00)mmol/L和(1.82±0.38)mmol/L,明显高于轻度NAFLD患者(均P<0.05)。 结论 老年体检人群NAFLD的患病率较高,患者体质量指数、腰围、FBG、TC及TG等代谢指标明显异常,与NAFLD严重程度有关。应当合理调整膳食结构,积极改善不良生活习惯,有效控制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慢性疾病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深圳市坪山区50岁以上人群的血脂异常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因素,为防治血脂异常、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对深圳市坪山区中老年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收集研究对象的人口学资料,检测血脂,测量身高、体重、腰围和血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血脂异常的影响因素。结果 本研究纳入910名研究对象,男性308人,女性602人,平均年龄为(63.4 ± 7.2)岁。血脂异常者共386例,患病率为42.4%,其中高胆固醇(TC)血症、高甘油三酯(TG)血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症和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症患病率分别为16.5%、17.0%、21.4%和12.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为高LDL-C血症的危险因素(OR=1.03);与男性相比,女性易患高TC血症(OR=2.11),不易患低HDL-C血症(OR=0.39);与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相比,初中及以上者易患高TC血症、高LDL-C血症(OR=1.52、1.50);腹型肥胖为患血脂异常的危险因素(OR=1.42)。结论 深圳市坪山区中老年人血脂异常患病率较高,建议高龄者定期体检,并积极预防超重、肥胖,降低腰围,控制血脂异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云南省德宏州傣族居民血脂异常的流行现状及其危险因素,为科学制定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的方法,于2013年抽取1 861名15岁及以上傣族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测量和实验室检测,采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傣族血脂异常的影响因素。 结果 德宏州傣族居民血脂异常患病率40.57%,高胆固醇(TC)血症、高甘油三酯(TG)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症患病率分别为8.72%、11.43%、23.86%、16.53%。经多因素分析显示,男性(OR=1.58,95%CI:1.29~1.93)、30~岁(OR=1.37,95%CI:1.07~1.76)、45~岁(OR=1.81,95%CI:1.35~2.43);60~岁(OR=1.63,95%CI:1.15~2.32)、超重(OR=1.54,95%CI:1.22~1.95)、中心性肥胖(OR=2.78,95%CI:2.21~3.51)、高血压(OR=1.58,95%CI:1.23~2.03)是血脂异常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论 2013年德宏州傣族居民血脂异常的患病率处于较高水平,男性、30岁以上、超重、中心性肥胖、高血压是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腰围和腰高比与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rachial-ankle pulse wave velocity,baPWV)的关系,探索腹型肥胖对外周动脉弹性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19年5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体检中心体检的2 718名体检者,采用动脉硬化测定仪检测双侧肢体的baPWV,根据baPWV值分为正常组和升高组。同时检测其腰围、腰高比、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SBP、DBP及生化指标,用t检验比较两组间指标的差异,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baPWV的因素,用ROC曲线判断腰围、腰高比对baPWV的预测价值。 结果 t检验显示baPWV升高组的男性比例、年龄、腰围、腰高比、BMI、SBP、DBP、FBG、TG、TC、HDL-C、UA水平均较正常组高(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腰围(OR=0.938,95%CI:0.884~0.995)、腰高比(OR=1.605,95%CI:1.486~1.804)、BMI(OR=0.881,95%CI:0.796~0.975)是影响baPWV的独立危险因素。腰围预测baPWV升高的最佳临界值为80.50 cm,ROC曲线下面积为0.725,此时灵敏度0.854,特异度0.483;腰高比预测baPWV升高的最佳临界值为0.495,ROC曲线下面积为0.762,此时灵敏度0.814,特异度0.548。 结论 腰围、腰高比升高是baPWV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可预测外周动脉硬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普罗布考结合瑞舒伐他汀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血脂及载脂蛋白AI(Apo AI)、载脂蛋白B(Apo B)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5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90例阿尔兹海默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瑞舒伐他汀口服治疗,观察组采用普罗布考片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对比2组治疗前后血脂、载脂蛋白AI(Apo AI)、载脂蛋白B(Apo B)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3个月后,对照组的总胆固醇(TC)为(3.60±0.28)mmol/L、低密度脂蛋白(LDL-C)为(2.85±0.64)mmol/L、Apo B水平为(0.71±0.30)g/L,而观察组TC为(2.95±0.44)mmol/L、LDL-C为(2.01±0.44)mmol/L、Apo B水平为(0.58±0.28)g/L;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44%,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89%;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HDL-C)为(1.35±0.62)mmol/L、Apo AI水平为(1.36±0.22)g/L,而观察组HDL-C为(1.60±0.37)mmol/L、Apo AI水平为(1.62±0.42)g/L。观察组的TC、LDL-C、Apo B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HDL-C、Apo AI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普罗布考结合瑞舒伐他汀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疗效确切,利于改善患者血脂及Apo AI、Apo B水平,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银川市12~18岁青少年心血管代谢危险因素的流行状况。方法于2017年9月—2019年9月,采用方便抽样方法,抽取银川市城区12~18岁中学生1956名,年龄(14.4±1.4)岁,其中男生占52.1%、女生占47.9%,汉族占77.7%、回族占16.4%。通过问卷调查收集研究对象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体格检查测量身高、体重、腰围和血压,并通过实验室检测空腹血糖、甘油三酯(trigly geride, 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DL-C)等。结果银川市城区12~18岁青少年心血管代谢危险因素检出率分别为肥胖8.3%、腹型肥胖17.9%、高血压12.4%、高血糖1.9%、高TG血症13.2%、高TC血症2.4%、低HDL-C血症18.6%、高LDL-C血症1.9%和血脂异常30.1%;其中男生肥胖、高血糖、高TG血症、低HDL-C血症、血脂异常检出率均高于女生(P0.05),12~15岁青少年肥胖、腹型肥胖、高血压高于16~18岁(P0.05),高TC血症、低HDL-C血症、高LDL-C血症、血脂异常检出率低于16~18岁(P0.05)。比较男生和女生不同年龄段各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检出率,结果发现男、女生均为12~15岁肥胖、腹型肥胖、高血压的检出率均高于16~18岁,而高TG血症、低HDL-C血症、高LDL-C血症及血脂异常检出率在12~15岁年龄组中较高,但这些差异只在男生中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女生中,高TC血症、高LDL-C血症的检出率在12~15岁年龄组较高(P0.05)。12~18岁青少年代谢综合征检出率为7.9%,男生(10.1%)高于女生(5.5%),12~15岁青少年代谢综合征检出率(9.1%)高于16~18岁(4.9%)(P0.05)。结论银川市城区12~18岁青少年各心血管代谢危险因素检出率均处于较高水平,男生高于女生,12~15岁年龄段肥胖、腹型肥胖及高血压检出率较高,血脂异常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天津市成年居民血脂异常流行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血脂异常的预防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12年1—12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在天津市抽取的8 968名≥18周岁成年居民进行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天津市成年居民血脂异常患病率为28.88%,标化患病率为26.70%;男性血脂异常患病率为34.63%,高于女性的19.98%(χ2=223.5,P=0.000);18~29、30~39、40~49、50~59、60~69和≥70岁成年居民血脂异常患病率分别为17.55%、24.49%、31.33%、37.40%、32.35%和28.36%,血脂异常患病率随着年龄增加先增高后降低(χ2趋势=105.4,P=0.000);天津市成年居民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分别为(1.53±1.23)、(4.91±1.10)、(1.43±0.37)和(2.86±0.80)mmol/L;天津市成年居民高TG血症、高TC血症、高LDL-C血症和低HDL-C血症患病率分别为15.16%、8.95%、6.50%和12.61%,标化患病率分别为14.05%、7.42%、5.36%和12.6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30岁、超重、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和高尿酸血症是天津市成年居民血脂异常和高TG血症的危险因素,女性和体重过轻是天津市成年居民血脂异常和高TG血症的保护因素;女性、年龄≥30岁、超重、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和高尿酸血症是天津市成年居民高TC血症的危险因素;女性、年龄≥40岁、超重、肥胖和高血压是天津市成年居民高LDL-C血症的危险因素;超重、肥胖、糖尿病和高尿酸血症是天津市成年居民低HDL-C血症的危险因素,女性和体重过轻是天津市成年居民低HDL-C血症的保护因素。结论天津市成年居民血脂异常患病率较低,但性别、年龄差异较大;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MI)、血压、血糖和血尿酸是天津市成年居民血脂异常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0.
北京地区健康人血脂水平和血脂谱现状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调查北京地区人群血脂水平和血脂谱现状,为血脂水平划分和血脂异常防治提供客观依据。方法:生活水平较好的男性1752例,女性761例为调查对象,从20~90岁,每10岁1个年龄组各分为7组。按血脂测定标准化方法测定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4项血脂水平。结果:TC水平最高男性为5.30mmol/L、女性为5.99mmol/L,高水平年龄在71~80岁;TG水平最高男性为1.87mmol/L,女性为1.77mmol/L,年龄在41~70岁;HDL-C最低水平为1.25mmol/L,各年龄段均在合适水平;LDL-C最高男性为3.46mmol/L,女性为3.78mmol/L,年龄在71~80岁。健康人异常脂蛋白血症发生率(按我国“血脂异常防治建议”血脂水平划分方案划分)为TC36.7%,TG31.22%,HDL-C2.84%,LDL-C12.68%。结论:健康人TC、HDL-C、LDL-C整体水平与90年代相似;TG水平比90年代明显增高。血脂谱以异常高TC占首位,依次为TG、LDL-C、HDL-C。高TG血症发生率(31.22%)与高TC血症发生率(36.7%)相差不多,应重视高TG血症防治。建议人群血脂水平为TC:合适水平<5.72mmol/L;边缘升高5.72~6.24mmol/L;危险水平>6.24mmol/L。TG:合适水平<2.00mmol/L;边缘升高2.00~3.39mmol/L;危险水平>3.39mmol/L。HDL-C:>1.04mmol/L为安全水平;<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