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采用拉伸、冲击与微观组织分析等试验研究了风电锻件用Q345E钢经不同热处理工艺下的组织与性能,试验结果表明:890℃淬火时,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Q345E钢的强度逐渐下降,塑性和韧性逐渐增加;550℃回火时,当淬火温度890℃时,Q345E钢综合力学性能最好;Q345E钢的最佳热处理工艺为890℃淬火+550℃回火。在后续生产实验中,经过890℃淬火+550℃回火后,Q345E钢的力学性能均满足要求,屈服强度大于395MPa、抗拉强度大于530MPa,-40℃冲击功大于185J。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薄规格WQ960E钢板进行成分和工艺设计、淬火温度和回火温度系列试验,有效发挥了合金及微合金元素的作用,确定了最佳淬火温度和回火温度.钢板经过最佳调质工艺处理后,获得了较好的强韧性配合,为960 MPa级调质钢板的生产工艺优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通过低碳及"Mn-Cr-Mo-B-V-Ti"微合金化成分设计及轧制、热处理工艺选择,成功开发出工程机械用Q690E钢板(/%:0.10~0. 15 C,0. 20~0.40 Si,≤0.015 P,≤0.005 S,0.30~0.40 Cr,0.20~0. 30 Mo,0.035~0.045 V,0.01~0.02 Ti,0.001~0.002 B)。Q690E钢板880~910℃淬火+570~610℃回火的微观组织为回火索氏体,屈服强度811~891 MPa,抗拉强度852~938 MPa,-40℃冲击功在132~167 J,满足GB/T16270-2009对Q690E工程机械用钢力学性能的要求,结果满足用户严格使用要求,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4.
《宽厚板》2017,(6)
南钢针对新型超高强度结构钢Q960E在线淬火态和回火态组织与性能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线淬火态钢板淬透性良好,全厚度组织均匀;回火后得到回火板条马氏体、回火板条马氏体+板条贝氏体组织,具有良好的低温韧性和强韧性匹配,强度富余量适中,延伸率14%,-40℃纵向冲击值在100 J以上。  相似文献   

5.
基于工程机械用钢需要满足重载、冲击和降耗的要求,这类钢铁材料在具有高强度级别的同时还应具有良好的低温韧性水平。本文设计一种辅以Cu、Ti、Nb、B、Mo、Ni复合微合金化的成分体系,采用不同的轧制、冷却及热处理工艺,对比分析了Q960高强度钢的组织及力学性能,在实验室试验出一种工程机械用高强钢Q960的生产工艺。结果表明:通过合适的轧制冷却及920℃淬火和180℃回火的调质处理工艺,可以获得细小的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组织,满足屈服强度960MPa、抗拉强度1 150 MPa、-40℃冲击功27 J、伸长率10.0%的性能要求,为工业试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利用金相、扫描电子显微镜以及拉伸与冲击试验研究了不同热处理工艺对超高强钢的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主要热处理参数为:淬火温度920℃,保温时间10 min;低温回火温度150℃、300℃,保温时间分别为60 min、30 min;高温回火温度500℃、550℃,保温时间15 min、10 min。淬火得到的组织为板条马氏体,低温回火得到的组织以回火马氏体为主,高温回火得到的组织为回火索氏体。经淬火+回火热处理后的钢板,力学性能可达到GB/T16270《高强度结构用调质钢板》标准中的890 MPa级别及更高级别牌号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为满足SA738Gr.B核电站用钢较高的性能要求,在实验室试验的基础上,研究了工业化生产热处理工艺参数对钢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钢板淬火时冷却速度5℃/s时,能够避免先共析铁素体的析出;淬火温度较高时,钢板具有更细小和均匀的板条贝氏体;随着淬火加热的保温时间延长,晶粒组织粗化且铁素体含量减少;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晶粒粗化,同时贝氏体含量减少,铁素体含量增多;在工业化生产中,较大淬火水量下钢板的拉伸性能更优;随着回火时间的延长,钢板强度下降而冲击韧性提高。以920℃×2.0 min/mm加热、较高水量的Q2工艺淬火,并采用650℃×1.5min/mm的工艺回火,可使钢板的强韧性达到最佳匹配。  相似文献   

8.
李建新  王飞  翟羽佳  王瑞 《特殊钢》2020,41(2):47-49
采用OM、SEM、JMatPro7.0分析技术,研究了热处理工艺(860~950℃淬火+200~400℃回火)对新型中碳40CrMnSiB低合金超高强度钢(0.41C,0.84Cr,0.76Mn,1.44Si,0.006B)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920℃淬火和300℃回火钢的力学性能达到最佳强韧性匹配,即抗拉强度为1 943 MPa、屈服强度为1 931 MPa、延伸率为9%、断面收缩率为39.5%、冲击吸收功为44J、HRC硬度值为52.7。  相似文献   

9.
张越  曾云  郑锦峰  陈君  伍伟 《特殊钢》2020,41(5):68-70
通过不同的热处理制度:800、820℃低温淬火+600℃回火,880℃+860℃两次淬火+600℃回火和860℃一次淬火+600℃回火,对40CrMnMo钢进行热处理试验,并研究了三种热处理工艺对40CrMnMo试验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热处理工艺的试验钢抗拉强度相近(936~951 MPa),组织为回火马氏体+铁素体,采用800、820℃低温淬火+600℃回火热处理工艺,试验钢的冲击功最高(65~69J)。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880~960℃二次循环淬火,560~640℃ 20~40 min回火对R4s (22MnCrNiMo)级系泊链钢闪光焊缝区人工海水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920℃2次淬火+600℃回火时,钢的焊缝腐蚀速率和腐蚀深度达到最低。确定出最佳淬火温度、回火温度和回火保温时间为920℃,600℃和30 min,腐蚀速度在30天时为0.030 g/(m2·h),60天时为0.032 g/(m2·h),90天时为0.43 g/(m2·h)  相似文献   

11.
通过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力学性能测试,研究了830~930℃淬火+650 ℃回火对690 MPa高强钢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钢经两相区830 ℃淬火+650 ℃回火后的组织为板条状铁素体和回火索氏体,其屈服强度较低为679 MPa.淬火温度在完全奥氏体化相区为890~930℃时,随着淬火温度升高,材...  相似文献   

12.
孙宪进  杜鹏举  赵乾 《特殊钢》2022,43(5):74-77
通过JMatpro软件、扫描电镜、力学性能测试,对Q500qE 60 mm厚度500 MPa级低屈强比高强钢板进行了连续冷却转变(CCT)曲线、钢板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焊接接头力学性能分析。结果表明,通过控轧控冷工艺:终轧温度800~840℃,入水温度660~680℃和终冷温度400~450℃,该钢组织为铁素体+贝氏体+马氏体/奥氏体岛,两相交界处和贝氏体内部存在大量大角度晶界。钢板1/4和1/2厚度位置屈服强度≥500 MPa,抗拉强度≥640 MPa,屈强比≤0.80,-40℃低温冲击功≥200 J,焊接热影响区-40℃低温冲击功≥100 J。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调质处理对R4s(22MnCrNiMo)级系泊链钢闪光焊焊缝区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改变循环淬火温度(880~960℃),确定最优淬火温度;然后通过改变回火温度(560~640℃)和回火后保温时间(20~40 min),研究回火温度和回火后保温时间对钢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调质处理后,焊缝区断口虽仍呈现韧性断...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不同回火温度对22MnCrNiMo系泊链钢(R4s)闪光焊缝区组织与性能变化的影响.淬火工艺优先采用循环淬火(水冷),结合工厂实际生产温度及理论相变点,淬火温度为920℃.回火温度300、400、500、600℃,时间为30 min.结果表明,随着回火温度升高,内应力逐渐降低,高温600℃回火时,焊缝区得到回火索...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工程机械用TQ960E微合金化低碳高强度钢的化学成分设计、钢质纯净度提升、热处理工艺试验、析出物分析等,结果表明,TQ960E钢12 mm热轧板(/%:0. 18C,0.23Si,1.50Mn,0.010P,0.003S,0.06Ti,0.002B,0.006 3N,0.001 30)最佳淬火温度860~900℃,回火温度300~350℃,工业化试制出的钢板屈服强度≥1000 MPa,抗拉强度≥1 100 MPa,延伸率≥10%,-40℃ 冲击功≥34 J,满足国内工程机械用超高强钢的标准及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16.
回火温度对Q960级高强结构钢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峰  康健  王超  王昭东  王国栋 《钢铁》2012,47(2):92-95
 以屈服强度960MPa级高强调质结构钢板开发为目标,研究了在相同轧制及淬火条件下,回火温度对试验钢显微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回火温度的升高,试验钢强度下降,韧塑性总体上呈现升高趋势,其中在300~450℃范围内出现一个韧塑性能的恶化区。当回火温度为600℃时,试验钢呈回火索氏体组织,屈服强度为1030MPa,抗拉强度为1080MPa,伸长率为15.9%,-40℃冲击功达144J,各项指标均满足国标GB/T 16270—2009要求。并对试验钢的拉伸力学性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洛氏硬度计、万能力学试验机以及冲击试验机研究了950℃淬火220℃、240℃、260℃、280℃、300℃和320℃3 h回火试验对20SiMnMo高强度钢(/%:0.22C,0.80Si,1.00Mn,0.40Mo,0.72Cr,0.20Ni)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试验钢的硬度、强度不断下降,伸长率、室温冲击功先升高再降低。当260℃回火时,试验钢具有均匀细长的板条马氏体组织,其强塑韧综合力学性能最佳:硬度值44.8HRC、AKV2冲击功75.3 J、抗拉强度1 278 MPa、屈服强度1 210 MPa、伸长率15.5%。  相似文献   

18.
通过200 kg真空感应炉和550 mm钢板轧机开发出1900 MPa Ti微合金化超级HSLA钢(/%:0.34C,0.70Si,1.50Mn,0.012P,0.004S,0.08 Ti,0.002 0B,0.004 0N)。结果表明:第一阶段采用奥氏体再结晶区轧制,开轧温度和终轧温度分别在1180℃和1030℃左右,第二阶段采用奥氏体未再结晶区轧制,开轧温度920~950℃,终轧温度850~890℃,热处理淬火温度(900±10)℃,回火温度200~230℃,钢板的析出相为(Ti,Mo)C,晶粒度10级,微观组织为回火马氏体,力学性能为Rm 1930~1985 MPa,A 10%~12.5%,-40℃Kv2 200~230 J。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