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 了解新疆朝觐人员梅毒感染情况,为开展口岸传染病监测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新疆2002-2007年朝觐体检人员进行梅毒筛查.采用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进行初筛,初筛阳性再用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HA或TPPA)进行确认.结果 从11 407名朝觐人员中检出梅毒抗体阳性111例,感染率为9.7‰,其中男性8.6‰,女性11.4‰;阳性检出人群平均年龄为62.0±9.0岁;雏吾尔族感染率为14.5‰,其他民族(包括回族和哈族)感染率为1.9‰;感染者职业分布农民占69.3%;工人占24.2%,无业及其他占6.5%;感染者文化程度初小及文盲占90.4%,高中及大专占9.6%;2006年后梅毒感染检出率有上升趋势.结论 新疆朝觐人员梅毒感染率较高且近两年呈上升趋势,有必要加大对新疆朝觐人员梅毒监测及防控,阻止梅毒通过国门传入和传出.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烟台口岸出入境人群梅毒感染的流行特征,确定重点监测对象,为口岸传染病监测和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对受检者血清样本采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和梅毒螺旋体抗体血凝实验法(TPPA)进行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在检测对象中检出74例梅毒感染者,检出率为0.20%,男女感染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21~50岁的中青年感染者构成比为78.39%,入境人员梅毒感染率较往年显著增高。传播途径依然以性传播为主,临床表现不明显,以潜伏梅毒居多。结论做好传染病监测的同时,应积极做好性传播疾病的防治宣传和咨询工作,提高出入境人员的防病意识。加强对远洋船员、劳务人员等高危人群的行为干预,降低梅毒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莆田口岸出入境人员中梅毒感染状况,掌握本地区梅毒发病情况和流行特点,为口岸传染病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P-ELISA试验初筛和梅毒螺旋体抗体血凝试验(TPHA)确认,对2003 ̄2005年17 696名经莆田口岸出入境人员的血清标本进行梅毒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检出梅毒感染者48例,总检出率为0.27%。梅毒感染者中,以劳务人员和旅游探亲人员为主,男女之比为3.8:1,年龄分布在30 ̄60岁之间,以30 ̄49岁为主,占77.08%,感染途径以婚外性接触感染为主。〔结论〕在预防和控制性传播疾病过程中,应加强更广泛、深入的健康教育,提高出入境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监测水平,尽早控制性传播疾病。  相似文献   

4.
青岛口岸2001~2004年出入境人员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分析和掌握青岛口岸出入境人员梅毒感染情况,加强口岸控制疾病的监测,防止性传播疾病(STD)的蔓延。方法 采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TRUST)与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对2001-2004年8月出入青岛口岸的67127人进行梅毒血清学监测。结果 检出梅毒抗体阳性61人,检出率为0.091%。感染者年龄最小17岁,最大70岁;其中20—50岁感染者45例,占感染者的73.8%。结论 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性传播,为了控制梅毒的传播,要加强对20-50岁人员的监测;在口岸人群中,船员属于高危人群,应加强对梅毒等STD的监测工作。同时还应对他们进行有关传染病预防知识的宣传,使其了解该病的传播途径、自我保护措施,以及感染梅毒对人体、家庭和社会造成的危害,使他们能自觉地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预防梅毒等STD的感染;加强对外籍入境人员的监测管理,可以有效地防止梅毒经口岸传播到国内。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汕尾口岸出入境人员传染病监测结果的分析,进一步了解汕尾口岸出入境人员中爱滋病、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及梅毒的感染情况,为有效地开展传染病监测和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汕尾口岸的2157名出入境人员进行传染病监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157名出入境人员中共检出4种传染病153例,检出率为7.09%,其中检出HbsAg阳性者140例,检出率为6.49%;检出HIV抗体阳性者4例,检出率为0.19%;检出抗-HCV阳性者1例,检出率为0.05%;检出梅毒阳性者8例,检出率为0.37%。结论 HbsAg阳性是汕尾口岸出入境人员中流行的主要传染病。加强出入境人员的传染病监测,加大卫生知识宣传咨询力度,提高出入境人员的自我防范意识,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将有力于防止传染病在国际间的传播。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太原口岸出入境人员传染病感染情况、流行趋势,为口岸传染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太原口岸23040名出入境人员进行常规检查、医技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太原口岸出入境人员中以劳务人员和留学人员最多,分别占体检总人数的51.91%和26.78%。共检出各类传染病患者789例,检出率为3.42%,传染病主要以HBsAg阳性、梅毒和丙肝为主。出入境人员各类传染病检出率以劳务人员最高,为4.07%;梅毒检出率以境外人员最高,为1.11%。结论:加强重点人群传染病监测、预防接种和防治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出入境人员的自我防病意识,以有效控制传染病的传播和流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2009年甘肃口岸朝觐人员HBsAg和抗-HCV感染状况,对朝觐人员有效的开展乙肝和丙肝的检测和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甘肃口岸2009年度2524名朝觐人员进行HBsAg和抗-HCV的实验室检查,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524名朝觐人员中HBsAg阳性者93例,HBsAg检出率3.68%;抗-HCV阳性32例,抗-HCV检出率1.27%;41~50和51~60年龄组HBsAg阳性率明显高于~40年龄组(P0.05),61~年龄组HBsAg阳性率明显高于41~50年龄组(P0.01)。结论 41~60岁的朝觐人群HBsAg检出的阳性率高,是甘肃口岸朝觐人员中监测传染病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8.
常熟口岸出入境人员传染病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掌握常熟口岸出入境人员传染病感染现状,为有效开展传染病监测和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5—2009年常熟口岸出入境人员的传染病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5—2009年共监测体检8788人,检出各种传染病509例,总检出率为5.79%,其中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为451例,检出率为5.13%;丙肝抗体(HCV-Ab)阳性为43例,检出率为0.49%;活动性肺结核9例,检出率为0.10%;梅毒6例,检出率为0.07%;艾滋病(HIV)抗体阳性未检出。港澳台胞HBsAg阳性、HCV-Ab阳性和梅毒检出率均最高,分别为13.14%、1.17%和0.26%。劳务人员中活动性肺结核检出率最高,为0.17%。〔结论〕HBsAg阳性为常熟口岸出入境人员中流行的主要传染病;港澳台胞和劳务人员是常熟口岸的重点监测人群。应进一步加强口岸传染病监测工作,加大卫生知识宣传咨询力度,提高出入境人员的自我防范意识,有效控制传染病在国际间的传播。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江西口岸出入境人员传染病的感染现状,为有效开展传染病的监测与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对2008—2011年江西口岸出入境人员传染病监测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江西口岸4年间共进行传染病监测体检38 226人次,检出各种传染病5 095例,总检出率为13.33%。检出率最高的是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4 815例,为12.60%;其次是梅毒抗体阳性181例,为0.47%;肺结核92例,为0.24%;艾滋病病毒(HIV)抗体阳性7例,为0.02%。不同职业人群传染病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1.272,P<0.01),其中以劳务人员检出率最高,其次为涉外婚姻人员。结论乙肝和梅毒是江西口岸出入境人员感染的主要传染病,劳务人员和涉外婚姻人员是江西口岸传染病重点监测对象。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普及疾病预防知识,提高出入境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和行为干预措施,减少传染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掌握二连浩特口岸出入境人员传染病感染特征,为有针对性地开展传染病监测和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1年1月1日—12月30日二连浩特口岸出入境人员监测体检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1年全年共监测体检19 227人,检出各类传染病983例,总检出率为5.11%。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740例,检出率为3.85%;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122例,检出率为0.63%;丙型肝炎抗体(HCV-Ab)阳性52例,检出率为0.27%;肺结核63例,检出率为0.33%;艾滋病病毒携带者(HIV)阳性6例,检出率为0.03%。劳务人员HBsAg阳性检出率最高(4.05%),其次是交通员工(3.95%);其他人员HCV-Ab阳性检出率最高(1.49%)、其次是旅游探亲人员(0.51%);交通员工梅毒螺旋体阳性检出率最高(1.32%),其次是商务人员(0.82%);活动性肺结核在劳务人员中检出率最高(0.38%);6例HIV阳性者全部为劳务人员。结论在二连浩特口岸出入境人员体检监测中HBsAg阳性检出率最高,梅毒、肺结核有抬头趋势,HIV检出数相对以往大幅度上升。劳务人员、商务人员、交通员工是出入境体检监测的重点。应继续加强口岸传染病监测,加大传染病防治力度,将传染病防治知识咨询、宣传、教育有机结合,提高出入境人员自身素质,增强其对传染病的防护意识,有效控制传染病在国际间的传播与流行。  相似文献   

11.
符金鹏  项东  张绍文  高雯 《职业与健康》2012,28(13):1623-1624
目的了解遵化市法定报告传染病流行规律和趋势,掌握传染病的流行特点和影响因素,为制定传染病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遵化市2011年各类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 2011年遵化市共报告乙丙类传染病20种2 373例,发病率为318.80/10万,无甲类传染病报告。传染病构成以肠道传染病、血液及性传播疾病和呼吸道传染病为主,其中感染性腹泻(37.25%)、病毒性肝炎(18.71%)、手足口病(16.94%)、肺结核(12.05%)、猩红热(4.09%)发病率居前5位。结论预防控制肠道传染病、血液及性传播疾病和呼吸道传染病是今后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摘 要:受陇南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市基层卫生协会委托,调研组对全市7个县区的14所乡镇卫生院采取了重点选择和 随机选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了实地调研,目的是分析和查找乡镇卫生院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不利和制约因素,为乡镇卫生 院人才队伍建设和提升卫生服务能力提供决策依据。通过2个月的调研发现,陇南市乡镇卫生院卫生人才总量不足,人才队 伍建设制约因素较多,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下降,卫生主管部门要适时制定政策,从各方面夯实人才培养机制,努力提高乡 镇卫生院医疗服务能力和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明确中蒙边境口岸出入境人员中的常见传染病和需要重点监测的人群,为有效开展口岸传染病监测及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7—2011年中蒙边境口岸62 397名出入境人员的传染病监测数据进行流行病学描述,并使用χ2检验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62 397名出入境人员中,共检出各种传染病5 054例,总检出率为8.10%。在监测的传染病中,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检出率最高,为4.51%;其次为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检出率3.06%。2011年传染病检出率为14.43%,明显高于2010年以前的检出率。商务人员的传染病总检出率最高,为11.32%,其次是劳务人员,为10.45%。蒙古国籍入境人员HBsAg阳性、HCV-Ab阳性、HIV感染、肺结核的检出率均高于中国,中国籍出境人员梅毒的检出率高于蒙古国。结论商务人员、劳务人员是中蒙口岸出入境人员中传染病监测的重点人群,应加强对出入境人员的传染病监测工作,制定有效的防治对策,以防止传染病通过国境口岸传入、传出。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新疆各口岸出入境人群中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的流行趋势和传播途径,为今后国境口岸艾滋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收集的2006—2011年新疆口岸出入境人群237 737人HIV监测阳性资料进行统计病学的统计分析。结果共检出HIV病毒感染者195例,总感染率0.082%;感染者年龄主要集中在20~40岁的人群;其中,男性感染比例高于女性(男女比为3.5:1);少数民族感染比例高;商务人员和交通工具驾驶员为高危人群;传播途径以性传播为主。结论做好HIV感染者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和防止艾滋病传播知识的宣传是在国境口岸控制艾滋病传播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中国国境口岸传染病患者的流行病学分析,掌握国境口岸传染病流行的现状及特点,为国境口岸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提供依据和建议。方法于2009年6月—2010年5月对中国国境口岸出入境人员以及口岸从业人员传染病监测数据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传染病检出率居前5位的口岸依次是西藏(55.41%)、云南(5.62%)、珠海(4.00%)、天津(3.64%)、青海(3.20%)。境外传染病患者中以来自东亚和东南亚地区的最多;口岸传染病患者以中青年男性为主;中国籍各种传染病检出率排在前3位的职业依次为司机(3.88%)、涉外婚姻(1.95%)、商务人员(1.68%);外籍出入境人员传染病检出率居前3位的职业依次为船员(4.20%)、边民(3.7l%)、服务人员(2.31%)。结论需要加强对口岸重点人群的监测以及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和普及,防止传染病通过国境口岸传入传出。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保山市隆阳区1989-2010年传染病发病情况,掌握其流行特征及规律,为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运用Excel 2003软件对1989-2010年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89-2010年累计报告传染病45 148例,年均发病率为253.15/10万;22年间甲乙类法定传染病发病以肠道传染病为主,其次是血液及性传播传染病,第三是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第四是呼吸道传染病,分别占发病总数的46.11%、22.76%、17.62%、14.51%;主要传染病发病以病毒性肝炎、痢疾、伤寒副伤寒、疟疾、肺结核为主。结论 1992年以后隆阳区的传染病疫情在300/10万~150/10万之间波动;2004年以前,以肠道传染病为主,之后以血液及性传播传染病为主。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2009-2013年三明市三元区法定传染病流行情况,为制定传染病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相关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9-2013年三明市三元区共报告法定传染病20种4 451例,年均发病率为461.41/10万;乙类传染病共报告2 976例,年均发病率为308.5 l/10万.其中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最高(49.99%),其次是肠道传染病(30.76%)和呼吸道传染病(16.74%).发病居前5位的传染病依次为病毒性肝炎(154.87/10万)、手足口病(92.88/10万)、梅毒(57.43/10万)、淋病(50.38/10万)和肺结核病(35.97/10万).结论 三明市三元区法定传染病总体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肠道传染病及呼吸道传染病占主导地位,今后应加强相关传染病的防控与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8.
王军 《职业与健康》2014,(14):1941-1944
目的通过分析天津市西青区11年法定传染病发生及流行趋势,探讨疫情变化情况,为制定科学的防病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对西青区2002—2012年法定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2—2012年西青区共报告法定传染病24种,患者36 072例,11年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652.17/10万。死亡病例26例,死于肺结核21例、狂犬病2例、乙型肝炎2例和甲型H1N1流感1例。法定的乙类传染病中肠道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98.95/10万,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72.84/10万,呼吸道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53.91/10万。2002—2008年其他感染性腹泻为西青区传染病发病率第1位,自2009年始西青区法定传染病中手足口病一直位于发病率之首。结论西青区应将防控工作重点放在肠道传染病和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等传染病的防治上,并制定针对性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楚雄彝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楚雄州)乙类传染病的流行规律,为制定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数据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楚雄州2006-2016年乙类传染病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11年间,楚雄州共报告乙类传染病22种45 541例,死亡408例,年均发病率152.45/10万,年均死亡率1.37/10万,病死率0.90%。发病居前5位的病种为肺结核(56.86/10万)、乙肝(37.37/10万)、痢疾(15.68/10万)、梅毒(14.27/10万)和丙肝(6.64/10万)。发病率居前3位的县市为元谋县(231.67/10万)、武定县(175.82/10万)、双柏县(172.27/10万)。农民(占69.79%)和学生(占5.53%)发病数最多。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占42.04%)、呼吸道传染病(占38.95%)、肠道传染病(占17.45%)构成比较大。结论 肺结核、乙肝、痢疾、梅毒等仍是楚雄州重点防控的乙类传染病;元谋县、武定县、双柏县为防控的重点地区,农民、学生为防控的重点人群。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的防控仍是楚雄州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