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段香平 《护理研究》2013,27(2):177-178
[目的]探索规范化培训模式在新护士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建立新护士护理技能培训管理体系,成立示教室,制定详尽的培训实施方案对我院新入院护士进行规范化培训。[结果]2008年—2012年共培训245名新入院护士,基础护理操作及专科护理操作考核达标率为96.74%,新护士对培训的满意度为97.28%。[结论]规范化护理技能培训模式可有效地提高新护士护理技能水平。  相似文献   

2.
陶建双  麻春英  贲艳丽 《全科护理》2013,11(11):1040-1041
[目的]探讨接受规范化培训的新护士遇到的问题及心理状态,为护理教育者以及护理管理者引导其构建积极的专业态度提供依据。[方法]以杜威的反省思维理论为基础,使用VanManen的诠释现象学研究法,对60名接受规范化培训新护士的临床反思日记进行分析。[结果]新护士对临床的体验呈现多层次态势,主要表现为对基础护理操作的反思、对节假日值班的反思、对语言沟通障碍以及风俗和信仰的反思、对高年资带教老师的反思及对人生的反思。[结论]新护士对临床体验有其自身特点,书写反思日记可作为护理教育者及护理管理者为其未来设计培训计划的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规范化培训新护士选择科室的影响因素和意愿,为医院制定合理的定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利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陕西省某三级甲等医院346名规范化培训新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专科发展前景、科室氛围及护士长管理风格是决定规范化培训新护士选择科室的主要因素,最想去的前5个科室为手术室、整形科、门诊、妇产科、骨科,最不想去的前5个科室为监护室、急诊科、儿科、消化科、血液科。[结论]规范化培训新护士选择科室影响因素与意愿存在一定矛盾性,护理管理者在制定定岗方案时应适度考虑其选择意愿,根据选择科室影响因素进行科学引导。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分析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开展新护士规范化培训现状,为构建更加完善的护士规范化培训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进入医院规范化培训的2014级新护士73人和负责规范化培训的老师25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2014级新护士对规范化培训的需求处于中上水平,60.27%和10.95%的新护士认为医院需要和非常需要采取分阶段培训;63.01%新护士对医院培训内容基本满意,58.90%的新护士对医院培训方式基本满意。[结论]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在培训内容、方法、制度及考核内容、需求评估、保障激励措施等方面存在不足,应重视及加强对新护士规范化培训,规范培训要求,不断提升护理工作质量,提高护理团队素质。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急诊科规范化培训护士心理压力的来源,为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20名在急诊科轮转的规范化培训护士,采用深入访谈的现象学研究方法,探寻其心理压力产生的根源。[结果]规范化培训护士的心理压力源主要来自工作任务繁重、安全隐患多、工作环境复杂、护理技能要求高。[结论]针对急诊科规范化培训护士心理压力采取相应的对策,管理者要提供缓解压力的渠道、加强职业防护的培训、改善工作条件、提高规范化培训护士的沟通能力、加强护理理论学习和急救操作技能训练。  相似文献   

6.
[目的]提高骨科新护士的岗位胜任力,以期规范新护士培训方法和理念,为新护士的培养模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以"胜任力"为理论框架,针对目前国内对新护士的培训形式、培训内容、培训指标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完善符合新护士的持续培训方案。对照组采取常规新护士培训方法,干预组采取新护士持续培训模式。观察两组分阶段培训效果(包括基础理论成绩、基本技能成绩、临床解决复杂问题能力、危重病人查房评价),两组护士心理压力评价,护理管理者对新护士的综合评价。[结果]1年后两组心理压力评价、护理管理者对新护士满意度的综合评价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胜任力的新护士持续培训模式能够增强新护士的岗位胜任力、减轻新护士的心理压力、规范新护士培训模式。  相似文献   

7.
蔡婷婷  曹梅娟   《护理与康复》2018,17(2):35-37
正《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指出,要加强新护士培训,建立岗位需求为导向、岗位胜任力为核心的新护士规范化培训模式。新护士规范化培训对新护士的发展及护理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1]。目前我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已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而新护士规范化培训制度尚未形成,各医院的培训效果存在较大差距[2]。国外对新护士规范化培训做出了一些探索并已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培训模式。鉴于新护士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麻醉恢复室新护士的规范化培训方法。[方法]对14名麻醉科恢复室新护士实行为期半年的规范化培训,优化培训期课程,培训结束后评价新护士对麻醉恢复室工作掌握程度。[结果]14名新护士上岗后均能胜任麻醉恢复室护理工作,在科室及护理部各项考核中全部合格。[结论]麻醉恢复室新护士规范化培训满足了本专业工作需求,为将来专科护士培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改良式护理迷你临床评估量表(Mini-CEX)在外科新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8月―2018年8月工作1~3年的参加外科规范化培训的50名新护士采用Mini-CEX开展培训与考核,培训3次后比较护士的考核成绩。[结果]工作第1年、第2年和第3年护士规范化培训3次考核成绩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Mini-CEX对新护士进行规范化培训与考核,可增强培训效果。  相似文献   

10.
黄宇霞 《全科护理》2013,11(6):542-542
[目的]使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新上岗护士的业务能力在短时间内提高,能独立胜任NICU的临床工作。[方法]制订翔实的培训计划,对新护士NlCU基础、专科理论知识、专科操作能力、综合能力进行培训、考核。[结果]NICU新护士的业务能力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结论]新护士是护理队伍的后备军,对NICU新护士实施规范化培训有利于NICU护理工作质量进一步提高,更有利于NICU人才建设和专科护理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文献计量法分析我国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的研究现状。[方法]在中国知网、万方医学网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检索自建库至2016年12月31日的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的相关文献,统计分析文献的题目、摘要、发表时间、发表期刊等。[结果]共纳入324篇文献,近20年来相关文献数量整体呈递增趋势;按照研究内容可分为各专科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现状研究类,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的模式、方法和措施类,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实践与探索类,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实施效果评价研究类,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实施标准和细则类5类。[结论]建议完善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的相关政策,以病人、医院、护理工作的需求为导向,以新入职护士岗位胜任力为核心,建立统一的规范化培训体系,提高护理队伍的知识能力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新护士的护理程序应用能力考核情况进行分析,探讨新护士在护理程序应用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为规范化培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依据自行设计的护理程序应用能力考核评分表对2012年新入职的80名新护士于入职的第5个月、第8个月、第10个月进行3次临床能力考核,并进行分析。[结果]新护士的总体护理程序应用能力得分为89.68分,其中护理评价能力最好,而护理诊断/问题能力、护理评估、理论知识相对薄弱。新护士3次考核的护理程序应用能力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护理程序为基础的临床实境考核在新护士规范化培训应用中应对有效,针对新护士护理评估、护理诊断/问题能力的欠缺,医院需对其进行培训和考核,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手术室护士工作适应障碍、情绪与生活质量的关系,构建新入职护士工作适应障碍与生活质量的结构方程模型。[方法]采用工作适应障碍量表、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和正负性情绪量表对手术室新入职护士243名进行问卷调查,结合AMOS7.0统计软件进行模型构建。[结果]工作适应障碍对生活质量有直接、间接作用,情绪管理在工作适应障碍对生活质量的作用中存在中介效应。[结论]工作适应障碍对手术室护士生活质量的影响不容忽视,护理管理者可以通过培训和教导护士采用合理的情绪管理来降低工作适应障碍对其造成的身心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广州市三级医院新护士的岗位胜任力水平,为新护士规范化培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护理胜任力量表(Nursing Competence Scale)测量广州市三级医院新护士岗位胜任力的水平,并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广州市三级医院新护士岗位胜任力水平总分为(333.53±46.96)分。已婚护士岗位胜任力高于未婚护士、往届生高于应届生(P0.05);职称为护师及以上的护士岗位胜任力高于护士、综合医院高于专科医院(P0.001)。[结论]广州市三级医院新护士的岗位胜任力处于中等水平,已婚、非应届和护师及以上的综合医院新护士的岗位胜任力水平更高,护理管理者应根据新护士的身份特点及岗位要求,有针对性、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培训,以提高护理岗位胜任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估新护士自我效能感、问题解决能力与离职意愿现状,分析三者的路径关系。[方法]便利抽样选取河南省某三级甲等医院138名参与规范化培训的新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问题解决能力量表和离职意愿量表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自我效能感和积极型问题解决能力与新护士离职意愿呈负相关(r=-0.588,P<0.01;r=-0.668,P<0.01),积极型问题解决能力在新护士自我效能感和离职意愿的关系中具有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59.4%。[结论]护理管理者在对新护士进行规范化培训时,应重视其积极型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以更好地提升新护士自我效能感,减少离职现象。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微课教学在新护士临床护理技能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新入职护士50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技能培训方法,观察组通过微课教学进行护理技能培训,在培训结束后1个月比较两组护士的操作考核成绩及学习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士操作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学习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课教学在新护士临床技能规范化培训中可提高新护士的操作规范性及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整体规范化护理培训,提升护士处理外科急腹症的急救护理能力。[方法]理论与实践结合,将266例临床急腹症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33例,一组接受经过整体规范化护理培训的护士进行护理,另一组由未接受整体规范化护理培训的护士进行护理,对抢救成功率、病人满意度和护士自信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卡方检验,整体规范化护理组的抢救成功率、病人满意度和护士自信率明显高于未接受整体规范化护理培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规范化护理培训能使护士对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具体的分析和评价,并采取规范的急救护理措施,能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急救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以目标为导向的护士规范化培训模式,总结该模式的实践经验。[方法]运用目标导向理论,从新入职护士的培养目标入手,建立培训模式,制定培训方案,从职业素养、理论学习、临床实践、质量控制4个方面进行建设,并在2016年新招收的75名规范化培训护士中进行实践。[结果]经过2年培训,规范化培训护士理论考试、临床技能考核、学员综合考评、学员对培训的满意度均有提高,75名学员结业考核通过率100%。[结论]以目标为导向的护士规范化培训模式能有效提高新入职护士的岗位胜任能力,促进其独立、规范地为病人提供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19.
张晓静  朴玉粉 《护理研究》2010,(4):1101-1102
[目的]了解新护士3年规范化培训手册在临床应用的效果。[方法]对2009年回收的92本不同年资和编制护士的培训手册的完成情况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培训手册完成情况的好坏与不同学历、编制和阶段操作考核成绩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规范化培训手册对本科毕业护士综合能力、科研能力的提高具有一定作用。[结论]护士规范化培训手册的完成情况不能直接反映护理操作的培训效果,但其内容对护理本科毕业护士起到了目标管理的作用;要提高新护士对培训手册的重视程度,加大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新护士工作压力与职业倦怠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在新护士见习期结束后采用《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和《护士职业倦怠量表》对新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新护士在工作量及时间分配方面的得分为2.65分±0.60分,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的得分为2.57分±0.45分,是最主要的工作压力来源;相关性分析显示,新护士工作压力的各维度得分与职业倦怠的情绪疲惫、人格解体以及个人成就感3方面的得分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工作给新护士造成了心理压力和职业倦怠,工作压力越大,职业倦怠程度越强,建议管理者加强新护士的心理培训,减轻压力,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