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塑木复合材料的研究热点和整体发展趋势。当前的研究焦点主要包括:塑木复合材料成型方法研究、塑木复合材料微发泡研究、塑木合金材料研究和赋予塑木复合材料各种特殊性能的研究。这些塑木复合材料的塑料基材主要有: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和聚苯乙烯。塑木复合材料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塑木制品类别向多样化、高附加值方向发展、材料向功能化发展、加工工艺向多样化发展、塑木产品表面后处理技术向多种类发展。  相似文献   

2.
郑实  栾晓春 《辽宁化工》2005,34(6):231-232,263
以木粉、PE树脂等为原料,研制了发泡塑木复合材料。对低发泡塑木复合材料生产的基本方法进行了介绍;对该复合材料的密度、吸水性、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该复合材料的密度与原木十分接近;具有极佳的防水性能,含水率不超过2%;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冲击强度、压缩强度、拔钉强度等力学性能能够满足所生产的产品性能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20世纪90年代初,作为耐候性地板的塑木复合材料(WPC)产品,首次被广泛销售。塑木复合材料产品概念已迅速发展到栏杆、围栏、装饰、汽车零部件以及其他应用上。向塑料中添加木粉加工成塑木复合材料以降低配方的成本、增加制品的弹性模量和降低热膨胀系数。为了获得塑木制品的这些好处,塑木生产商需要花费一定的成本,即在塑料基质中挤出木纤维,对技术的依赖非常高。塑木复合材料中,木材不是唯一可被添加的自然纤维,但却是最  相似文献   

4.
《国外塑料》2013,31(4):47
塑木复合材料的环保性能和加工性能优势,使得这种材料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市场前景也很好,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建材和室内装饰英国Bristol应用市场信息咨询公司市场调研结果报告显示,到2013年止,塑木复合材料年增长率预期可达22%。其中最大的增幅预期在房屋建材和室内装饰部分,户外地板仍将在国际市场塑木复合材料应用中占主导地  相似文献   

5.
介绍塑木复合材料特点,我国木材资源现状及国家塑木产业化政策,联冠对塑木制品及成套设备的研制和开发。  相似文献   

6.
综述了塑木复合材料(WPC)的优点、市场情况及前景,主要塑木助剂的作用和发展趋势以及为了改善WPC制品的户外耐用性和外观开发的与WPC助剂(包括润滑剂、相容剂、发泡剂、抗菌剂和着色剂)相关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7.
塑木复合材料及其制备加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介绍了用木粉或植物纤维填充、增强的塑料——塑木复合材料的发展、性能、制备和加工、市场和应用前景,重点讨论和比较了塑木复合材料配混和加工用的二种重要设备——同向平行双螺杆挤出机和异向锥型双螺杆挤出机的特性和优缺点。  相似文献   

8.
本文总结了国内外学者在塑木发泡材料方面的研究工作。分别从制备方法、工艺过程、发泡效果影响因素及发泡材料性能改性等方面介绍了PE、PP、PVC等类型木塑复合材料发泡成型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以松香、二乙撑三胺和12-羟基硬脂酸为原料,合成了松香超分散剂(RDH)。用RDH对高密度聚乙烯塑木复合材料进行改性,研究了RDH对塑木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热性能等的影响,并用扫描电镜(SEM)观察复合材料的冲击断面形貌。结果表明:经RDH改性后,塑木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和弯曲强度分别提高了35.2%和21.5%。RDH的加入改善了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储能模量提高,损耗因子降低。  相似文献   

10.
塑木复合材料因强度高、耐腐蚀和价格便宜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户外建筑。但塑木复合材料在夏季光照强烈时吸热严重,表面温度过高,影响使用舒适感。通过在聚乙烯基塑木复合材料表层中引入红外辐射功能粒子二氧化钛(TiO2),并与常规聚乙烯基塑木复合材料层叠,通过共混热压成型的加工方法制备了具有辐射散热功能的双层结构塑木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在8~13μm红外波段的平均发射率高达87.4%,且在0.2~2.3μm紫外-可见光-近红外波段平均反射率达到79.7%。复合材料在阳光照射下的研究结果表明,其表面温度相比常规塑木复合材料,最大降低幅度高达10℃,具备优异的散热性能,有助于其户外应用。  相似文献   

11.
木塑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与发展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木塑复合材料的分类及特点,指出了木塑复合材料研究中的关键问题,如木质和塑料复合界面的相容性等及其解决方法,介绍了木塑复合材料的加工工艺和配方设计,展望了木塑复合材料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聚丙烯(PP)基木塑复合材料中各组分的热稳定性,综述了PP基木塑复合材料热稳定性的研究进展,主要是植物纤维、偶联剂、抗氧剂、阻燃剂、弹性体等对复合材料热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通过偶联剂等助剂,将木粉和聚氯乙烯材料混合,制成可塑性胶粒,用挤出成型的方法制成木塑复合装饰材料。该材料不仅融合了两种材料的优良性能,具有阻燃、防水性能好,热变形温度高,弯曲强度、压缩强度、拉伸强度、钉拉拔强度高等优点,还具有非常重大的环保节能意义。  相似文献   

14.
贺媚  邸明伟 《化学与粘合》2014,36(5):359-363
介绍了木塑复合材料的概念与特点,提出了木塑复合材料胶接技术所面临的主要问题,综述了国内外改善木塑复合材料胶接性能的研究现状,总结了胶种优选、表面处理等改善木塑复合材料胶接性能的措施,简述了预测木塑复合材料胶接强度的无损检测手段,展望了木塑复合材料胶接技术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木质填料的种类、用量、尺寸和塑料的种类对木塑复合材料(Wood—Plastic Composites,WPC)性能的影响,综述了WPC的界面改性、增韧改性、加工改性和成型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简要介绍了材料的蠕变特性以及木塑复合材料蠕变性能较差的原因,并从影响木塑复合材料蠕变性能的温度、应力及加载方式、湿度等因素以及抗蠕变性研究两方面对木塑复合材料蠕变性能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展望了今后木塑复合材料蠕变性能研究的重点及方向.  相似文献   

17.
采用熔融共混、热压成型工艺制备聚丙烯(PP)/剑麻纤维(SF)木塑复合材料装饰板,研究了木塑复合材料浸水后力学性能、热性能和微观结构的变化趋势及原因。结果表明,当SF含量为50 %(质量分数,下同)、浸水时间为8 d时,木塑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和弯曲强度下降幅度最大,分别达9.88 kJ/m2和21.02 MPa,与未浸水相比,分别下降了33.74 %和51.42 %;同时,木塑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PP相的结晶速率及结晶度也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8.
采用模压成型制备了一系列聚氯乙烯(PVC)/氯化聚氯乙烯(CPVC)配比不同、无机刚性粒子含量不同的木塑复合材料。通过力学性能测试、热变形温度测试、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等手段对上述木塑复合材料的耐热性及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PVC和无机刚性粒子均显著改善了PVC木塑复合材料的耐热性和力学性能。与PVC木塑复合材料相比,当PVC/CPVC配比为50/50,白云母或凹凸棒土的用量为3份时,改性木塑复合材料的热变形温度分别提高了14.3℃和19.7℃,且力学性能较好。凹凸棒土对木塑复合材料的耐热增强改性效果优于白云母。  相似文献   

19.
采用转矩流变仪混合造粒,通过注射成型方法制备了聚丙烯(PP)/麦秸秆木塑复合材料,研究了NaOH浓度、增容剂的含量和麦秸秆含量对PP/麦秸秆木塑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麦秸秆表面及复合材料的断面形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8%NaOH溶液处理麦秸秆时,PP/麦秸秆木塑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冲击强度达到最大;马来酸酐接枝PP增容剂的加入使得麦秸秆与PP的界面相容性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增加;在一定范围内麦秸秆的添加降低了PP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而提高了其弯曲强度,并且PP/麦秸秆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随着麦秸秆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在麦秸秆含量为30%时弯曲强度达到最大值为43.4 MP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