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ATP结合盒转运蛋白A1(ATP-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A1,ABCA1)是一种以ATP为能源进行物质转运的膜蛋白,其主要转运底物是胆固醇、磷脂等脂类物质。ABCA1在胆固醇逆转运(reverse cholesteroltransport,RCT)和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生成起始步骤中起重要作用。此外,ABCA1还具有参与调节细胞凋亡和炎症反应等功能。ABCA1的表达受到多种物质高度调控,其中LXR/RXR、PPAR等信号在调节ABCA1表达中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对近几年来有关ABCA1的结构、分布、表达调控及其在动脉粥样硬化中作用作一综述,探索防治途径。  相似文献   

2.
细胞内过量胆固醇的蓄积是许多疾病的分子基础,如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和丹吉尔病等,因此细胞内胆固醇的逆转运(reverse cholesterol transport,RCT)显得至关重要。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蛋白A1(ATP-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A1,ABCA1)在RCT中起重要作用。近年来对ABCA1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具体分子机制等研究越来越多,试图从中找到潜在的新型治疗靶点。本文主要就ABCA1的结构、功能、基因表达调控及其多态性方面做一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3.
胆固醇过多聚积于动脉管壁可致动脉粥样硬化,胆固醇逆转运(Reverse cholesterol transport,RCT)是目前唯一能清除多余胆固醇的途径,大量的动物实验及临床试验已经证实促进胆固醇逆转运可预防及治疗动脉粥样硬化,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ATP-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atherosclerosis A1,ABCA1)作为胆固醇逆转运的"启动子",是关键的起始环节,为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提供了新的突破点,而中医在此方面也做了颇多研究及贡献,现就中医通过干预ABCA1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病理基础,细胞内胆固醇蓄积引起的泡沫细胞形成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运转体A1(ABCA1)在胆固醇代谢中有着重要作用。许多天然化合物如葛根素、姜黄素、芍药醇等能够增加ABCA1的表达,促进胆固醇流出,减少细胞内胆固醇蓄积,抑制泡沫细胞形成。本文主要综述了天然化合物对ABCA1表达调控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为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子A1基因(ATP 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A1,ABCA1)是一种整合膜蛋白,其在胆固醇逆转运(reverse cholesterol transport,RCT)和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形成的起始步骤中起重要作用。ABCA1表达水平的高低对维持细胞内外的胆固醇平衡、调节血脂以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可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检测103例心肌梗死患者及114例健康对照组血ABCA1基因R219K多态性,探讨其与急性心肌梗死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在不同的刺激因素及曲格列酮的干预作用下ATP结合盒转运体A1(ATP—binding cassette A1,ABCA1)在巨噬细胞中表达的变化,从而探讨ABCA1在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机制及曲格列酮的防治作用。方法在体外模拟糖尿病状态,分别以高葡萄糖、高胰岛素或糖基化终末产物刺激巨噬细胞,以曲格列酮预处理,再以上述3种因素刺激,检测巨噬细胞中ABCA1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高葡萄糖、高胰岛素或糖基化终末产物均可抑制ABCA1 mRNA在巨噬细胞中的表达;曲格列酮预处理后,ABCA1 mRNA在巨噬细胞中的表达增加。结论糖尿病状态下的多种因素可抑制ABCA1 mRNA在巨噬细胞中的表达;曲格列酮可减弱这种作用,提示高糖等因素减少ABCA1 mRNA表达的作用可能与PPAR1有关。曲格列酮可能延缓糖尿病患者患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在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作用下,ATP结合盒转运子A1(ABCA1)对巨噬细胞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单核细胞化学趋向蛋白-1(MCP-1)mRNA和蛋白质及白介素-1β(IL-1β)蛋白质表达的影响,在细胞水平证实ABCA1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用氟波酯(PMA)刺激THP-1细胞使之转变为巨噬细胞,Ox—LDL(30μg/mL)刺激3、6、12、24h后,以荧光定量RT—PCR和Western蛋白印迹法及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ABCA1、ICAM-1、MCP-1及IL-1β mRNA和蛋白质表达量;用反义寡核苷酸(100nmol/L)抑制ABCAl的表达,观察Ox-LDL刺激下上述指标的改变。【结果】给予0x—LDL刺激后,巨噬细胞ABCA1、ICAM-1、MCP-1的mRNA和蛋白及IL-1β蛋白质表达均增高;给予反义寡核苷酸转染后Ox-LDL刺激3、6h,上述指标的mRNA表达降低(P〈0.01),12、24h蛋白质表达降低(P〈0.01)。【结论】在巨噬细胞,ABCA1可增加Ox—LDL诱导的炎症因子表达,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胆固醇的跨膜外向转运及调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组织细胞胆固醇的外向跨膜转运要有ATP结合盒转运体A1(ABCA1)、ABCG1、B族I型清道夫受体(SR-BI)、载脂蛋白AⅠ(apoAⅠ)/高密度脂蛋白(HDL)等多种膜蛋白的共同参与,并且受过氧化物酶增殖活化受体(PPAR)及肝X受体(LXR)的调控.文中就参与胆固醇跨膜转运过程的膜蛋白与调控因子的结构和功能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在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作用下,ATP结合盒转运子A1(ABCA1)对巨噬细胞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单核细胞化学趋向蛋白-1(MCP-1)mRNA和蛋白质及白介素-1β(IL-1β)蛋白质表达的影响,在细胞水平证实ABCA1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用氟波酯(PMA)刺激THP-1细胞使之转变为巨噬细胞,Ox-LDL(30μg/mL)刺激3、6、12、24h后,以荧光定量RT-PCR和Western蛋白印迹法及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ABCA1、ICAM-1、MCP-1及IL-1β mRNA和蛋白质表达量;用反义寡核苷酸(100nmol/L)抑制ABCA1的表达,观察Ox-LDL刺激下上述指标的改变。【结果】给予Ox-LDL刺激后,巨噬细胞ABCA1、ICAM-1、MCP-1的mRNA和蛋白及IL-1β蛋白质表达均增高;给予反义寡核苷酸转染后Ox-LDL刺激3、6h,上述指标的mRNA表达降低(P<0.01),12、24h蛋白质表达降低(P<0.01)。【结论】在巨噬细胞,ABCA1可增加Ox-LDL诱导的炎症因子表达,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硫酸吲哚酚(IS)是否调节巨噬泡沫细胞脂滴的蓄积,以及对巨噬泡沫细胞ATP结合转运子A1(ABCA1)和ATP结合转运子G1(ABCG1)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佛波酯(PMA)诱导人源单核细胞系THP-1分化为巨噬细胞,随后加入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刺激下进一步转变为泡沫细胞。巨噬细胞加入不同浓度的IS以及ox-LDL共同作用24 h,油红O染色法观察细胞内脂滴的含量,RT-PCR法检测ABCA1和ABCG1 mRNA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ABCA1和ABCG1蛋白表达。结果 IS干预可明显促进细胞内脂滴蓄积,下调单核/巨噬细胞泡沫化过程中ABCA1和ABCG1 mRNA和蛋白的表达,且此作用呈浓度依赖性。结论 IS可通过下调ABCA1和ABCG1mRNA和蛋白的表达,增加细胞内脂滴蓄积,从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1.
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caveolin-1在内皮细胞中高表达,并介导内皮细胞功能的调控,包括对血管活性物质e NOS/NO、血管通透性、内皮细胞胞吞及转运、内皮细胞增殖和迁移、氧化应激和炎症的调节。多种中药复方、中成药及中药单体可通过调控caveolin-1起到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对caveolin-1的结构和生理功能及其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调节作用和中医药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巨噬细胞中ABCA1对炎症因子的调节及其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在8-溴-环磷酸腺苷(8-Br-cAMP)刺激下,巨噬细胞中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子(ABCA1)对细胞间黏附分子-l(ICAM-1)、单核细胞化学趋向蛋白-1(MCP-1)及白介素-1β(IL-1β)的调节作用,在细胞水平证实ABCAl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巾的作用机制?方法用氟波酯(PMA)刺激THP-1细胞使之转变为巨噬细胞,8-Br-cAMP(0.5mmol/L)刺激3、6、12、24h后,以荧光定量RT-PCR和Western蛋白印迹法及ELISA法检测ABCAl、ICAM-1、MCP-1及IL-1BmRNA和蛋白质表达量;用反义寡核苷酸(100nmol/L)抑制ABCAl的表达,观察Ox-LDL刺激下上述指标的改变。结果予8-Br-cAMP刺激6、12h后,巨噬细胞ABCAl、ICAM-1、MCP-1mRNA和蛋白质水平及IL-1B蛋白质水平均增高:反义寡核甘酸转染巨噬细胞,8.Br—cAMP刺激后3、6h,ABCA1、ICAM-1、MCP.1mRNA的表达降低,刺激后12,24h,ABCA1、ICAM.1、MCP-1及IL-1B蛋白质的表达水平降低。结论在8-Br-cAMP刺激下,巨噬细胞ABCA1可增加炎症因子表达,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周围神经组织中ATP结合盒式转运蛋白A2(ABCA2)表达阳性而施万细胞标志抗体S100β表达阴性细胞的细胞类型.方法 应用多重免疫荧光方法检测鼠及人类周围神经组织中ABCA2和特异施万细胞标志抗体的表达.结果 在成髓鞘施万细胞特异抗体-锌指端转录因子Krox20和S100β阳性的细胞中,可以检测到ABCA2蛋白的表达.另外,在Krox20表达阴性但ABCA2表达阳性的细胞,胶原细胞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细胞黏附分子L1表达阳性.结论 ABCA2不仅在髓鞘化的施万细胞中表达,而且在非髓鞘化的细胞中也有表达,提示ABCA2很可能通过参与跨膜物质转运而调控施万细胞成熟分化的复杂进程,其功能要比预估的调控髓鞘初始化进程更加复杂.  相似文献   

14.
ATP结合盒转运蛋白A1(ATP-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A1,ABCA1)是一种以ATP为能源进行物质转运的膜蛋白,胆固醇、磷脂等脂类物质是ABCA1的主要转运底物,胆固醇负荷、cAMP、PPAR等信号在调节ABCA1表达中有重要影响。ABCA1在胆固醇逆转运(reverse cholesterol transport,RCT)过程中与载脂蛋白结合参与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的形成,是RCT中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也是该领域中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15.
李帅  黄健 《华夏医学》2011,24(1):97-100
胆固醇的逆向转运(reverse cholesterol transport,RCT)被认为是对抗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一个主要机制之一。在外周组织细胞当中,血管中膜平滑肌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巨噬细胞的胆固醇外流是RCT第一步中最有意义的事件。目前有多种分子可以转运细胞内胆固醇,ATP结合盒转运子A1(ATP-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A1,ABCA1)在介导胆固醇外流至无脂或贫脂的载脂蛋  相似文献   

16.
血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拮抗动脉粥样硬化(AS)的最主要机制在于参与胆固醇逆向转运(RCT)过程。近年来,将RCT过程中几个重要蛋白质和酶类,包括载脂蛋白A(1ApoA1),三磷酸腺苷结合转运子A(1ABCA1),胆固醇酯转换蛋白(CETP)等作为新的用药靶点进行了药物干预的尝试,在调节血脂和预防AS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开创了治疗该类疾病的新局面,对下一步的疾病治疗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董明  谢霆  李儒正  张红  陈新忠 《广东医学》2014,(16):2573-2575
目的:探讨ATP结合盒转运蛋白A1( ABCA1)在退行性主动脉瓣组织中表达的特点。方法收集因退行性主动脉瓣病变行手术切除的主动脉瓣标本30例及因夹层动脉瘤行Bentall手术切除的正常主动脉瓣标本7例。经HE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退行性主动脉瓣的病理组织学改变,通过其病理特征的改变了解退行性主动脉瓣ABCA1表达的特点。结果退行性主动脉瓣瓣膜增厚,钙化灶形成;钙化灶周围有炎细胞浸润、新生血管、泡沫细胞以及脂肪细胞生成,ABCA1在正常主动脉瓣膜几乎阴性表达,而在病变瓣膜中则显示强阳性表达。结论与正常主动脉瓣相比,在退行性主动脉瓣出现炎症细胞浸润、泡沫细胞和脂肪细胞生成、新生血管和钙化形成,ABCA1表达明显上调。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ATP结合盒转运蛋白A1(ABCA1)表达的影响,同时探讨核因子-κB(NF-κB)在TNF-α调控ABC A1表达中的作用。方法: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TNF-α组、甲苯磺酰苯丙氨酰氯甲酮(TPCK,NF-κB的抑制剂)组、TPCK TNF-α组。运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 estern b lot检测各组不同的时间点(0、6、12、24和48 h)ABCA1 mRNA和ABCA1蛋白的表达。结果:对照组和TPCK组ABCA1mRNA和蛋白表达均无明显变化;TNF-α组ABCA1mRNA和蛋白表达呈时间依赖性降低(P<0.05);TPCK TNF-α组ABCA1mRNA和蛋白表达也呈时间依赖性降低,但同TNF-α组比较,其下降程度有明显减轻(P<0.05)。结论:TNF-α可以通过活化NF-κB抑制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ABCA1的表达。  相似文献   

19.
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蛋白A1(ABCA1)是以ATP为能源的具有转运胆固醇功能的一类蛋白。有研究表明ABCA1与2型糖尿病发病及胰岛β细胞功能有关。口服降糖药物是临床上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手段之一,其机制大多是通过促进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或改善机体对胰岛素敏感度发挥作用。ABCA1基因多态性可能通过影响胰岛β细胞功能,从而导致口服降糖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在不同个体之间存在差异。本文综述ABCA1基因多态性对2型糖尿病及磺脲类药物和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疗效的影响,为临床制定基因导向的个体化用药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脂肪因子chemerin促进巨噬泡沫细胞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脂肪因子chemerin是否调节巨噬泡沫细胞形成,以及对巨噬泡沫细胞CD36、ATP结合盒转运子A1(ATP-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A1,ABCA1)表达和炎症因子释放的影响。方法 100nmol/L佛波酯(phorbolmyristate acetate,PMA)诱导THP-1单核细胞分化为巨噬细胞,随机分组,Chemerin不同浓度和作用时间下联合相同浓度(50μg/mL)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与THP-1源性巨噬细胞共孵育。油红O染色观察细胞内脂滴变化,Western blot和实时PCR检测CD36、ABCA1的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ELISA法检测培养液中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和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的浓度,酶法检测细胞内胆固醇含量。结果Chemerin诱导巨噬细胞内脂滴蓄积,下调CD36和ABCA1mRNA及蛋白的表达,增加培养液中促炎因子TNF-α的释放而降低抗炎因子IL-10的释放,提高细胞内胆固醇的含量,且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结论 Chemerin通过下调CD36和ABCA1基因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诱导THP-1巨噬细胞内脂滴蓄积和泡沫细胞形成;ABCA1表达下调可能与促炎因子TNF-α释放增加和抗炎因子IL-10释放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