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苯巴比妥 (PB)、苯妥英钠 (DPH)和卡马西平(CBZ)均为常用抗癫痫药物 ,其血药浓度与疗效和毒副反应密切相关。为提高疗效、减少毒副反应 ,需要进行血药浓度监测。用HPLC法同时测定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和卡马西平血药浓度的报道很多 ,其血浆中药物的提取方法多为液相萃取法[1~ 3]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可同时测定茶碱和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卡马西平血药浓度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色谱柱为Promosil C18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60∶40),检测波长205 nm,流速0.7 mL/min,柱温25℃。结果该色谱条件下,茶碱、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卡马西平分离良好,血药浓度线性范围茶碱为0.30~180.00μg/mL(r=0.999 7),苯巴比妥为0.42~169.60μg/mL(r=0.999 9),苯妥英钠为0.40~170.00μg/mL(r=0.999 2),卡马西平为0.20~140.00μg/mL(r=0999 8),平均回收率分别是97.3%,98.0%,103.1%,99.3%,日内及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6%。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4种药物互不干扰,可用于临床血药浓度监测。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卡马西平、苯妥英钠和苯巴比妥的血药浓度与不良反应及疗效的关系。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卡马西平、苯妥英钠和苯巴比妥血药浓度。利用Eta系数描述血药浓度与不良反应及疗效的相关性,并采用Logit模型研究血药浓度与不良反应及疗效的关系。结果:卡马西平血药浓度与不良反应及疗效的Eta系数分别为0.558,0.554。苯妥英钠和苯巴比妥血药浓度与不良反应的Eta系数分别为0.977,0.968。结论:卡马西平血药浓度与不良反应及疗效存在相关性。苯妥英钠、苯巴比妥血药浓度与不良反应存在相关性,与疗效相关性弱。这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4.
临床药师参与癫痫治疗的工作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癫痫病人治疗过程中血药浓度的监测结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血药浓度。结果:达到有效浓度范围分别为卡马西平(69.29%)、苯巴比妥(72.22%)、苯妥英钠(46.43%),其中7例无待测药物,2例仅用中药药丸而测出卡马西平、苯巴比妥。结论:癫痫病人应监测血药浓度,药师要积极提供用药指导。  相似文献   

5.
治疗药物监测(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TDM)是通过测定人体血中药物浓度并利用药代动力学原理实现个体化给药方案,以提高疗效,避免或减少毒副反应.我院血药浓度监测室自1988年开始对地高辛、苯妥英钠、卡马西平、苯巴比妥、甲氨喋呤等药物进行血浓监测.为深入开展TDM工作,提高我院用药水平,现将近两年的监测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抗癫痫药物苯妥英钠(phenytoin sodium,PT)和卡马西平(carbamazepin,CBZ)由于有效血药浓度范围狭窄,个体差异大,不同厂家产品存在生物利用度差异,其血药浓度与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以便同时测定人血浆中苯巴比妥、丙戊酸钠、苯妥英钠和卡马西平(均为抗癫痫药物)的血药浓度.方法 以霉酚酸为内标,血浆样品经乙睛直接沉淀蛋白后,采用Zorbax Eclipse XDB-C18 色谱柱(2.1 mm×150.0mm,3.5 μpm)进行分离,以0.05%乙酸铵-甲醇(47.53)为流动相,流量0.2 mL·min-1,柱温30℃;通过电喷雾离子源(ESI ),正负离子同时检测.结果 苯巴比妥、丙戊酸钠、苯妥英钠和卡马西平线性范围分别为0.5~80.0,2.5~200.0,0.5~40.0和0.2~24.0 μg·ML-1;最低检测限分别为0.05,0.20,0.10和0.01μg·mL-1;γ均大于0.99.高、中、低3个浓度的日内精密度小于3%,日间精密度小于15%,绝对回收率均大于70%.结论 本方法简便、快速、灵敏、重现性好,能够有效地检测人血浆中4种药物的含量.  相似文献   

8.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测定3种抗癫痫药物血药浓度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建立快速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3种抗癫痫药血药浓度.方法选择醋酸乙酯为萃取溶剂;采用Nova-PakC18柱(4μm,3.9mm×150mm)为分析柱;0.01moL/L磷酸盐缓冲液(pH3.5)-甲醇(50:5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10nm;流速1mL/min.结果该色谱条件下3种药物分离良好,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卡马西平线性范围为1~100,1~40,1~20μg·mL-1,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8%,99.6%,100.6%.日内、日间RSD均小于6%;用于229例临床患者监测,在服用苯妥英钠的患者中有56.1%的患者血药浓度低于有效浓度,20.1%高于有效浓度,并出现中毒症状.结论本法快速(5min)、简便、结果准确,更适合临床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9.
孙家跃  孟现奇 《安徽医药》2012,(9):1363-1364
目的通过分析该院抗癫痫药物血药浓度监测分析的结果,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丙戊酸钠、苯妥英钠、卡马西平、苯巴比妥在393例病人中的血药浓度进行测定,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丙戊酸钠(50~100 mg.L-1)、卡马西平(4~12 mg.L-1)、苯妥英钠(10~20 mg.L-1)、苯巴比妥(15~40 mg.L-1)在有效血药浓度范围内的例数分别为:111例(76.55%)9、3例(77.50%)、41例(73.21%)、52例(72.22%)。结论抗癫痫药物血药浓度监测结果显示,临床用药应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实施个体化给药方案,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人血浆中苯妥英钠(DPH)、卡马西平(CBZ)的药物浓度。方法:以symmetryshieldRP18柱(5.0μm,3.9×150m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为50:50,流速1.0mL.min-1。Waters2487双波长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210nm。苯乙酮为内标物。结果:线性范围为苯妥英钠(2.2~33.0)μg.mL-1r=0.9994;卡马西平(2.0~30.0)μg.mL-1,r=0.9998;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5%、98.2%,高、中、低浓度样品的日间和日内测定相对标准偏差RSD<2%。结论:本法适用于苯妥英钠、卡马西平的血药浓度测定。  相似文献   

11.
苯巴比妥和苯妥英钠及卡马西平血药浓度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沈建幸  陈均良 《医药导报》2004,23(4):0264-0265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可行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 HPLC),一步同时测定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卡马西平的血药浓度。方法:患者血清经二氯甲烷提取后在C18柱上分析,流动相为甲醇∶水(57∶43),柱温30℃,紫外检测波长254 nm,流速0.8 mL·min 1。结果:线性范围分别为2.5~40,2.5~40,1.25~20 μg·mL 1,日内和日间RSD均小于10.0%(n=5)。结论:该法简便、稳定,用于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卡马西平的血药浓度监测,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3种抗癫痫药物血药浓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建立快速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3种抗癫痫药血药浓度.方法:采用Accubond SPE C18小柱处理血样, Nova-pak C18柱(4 μm,3.9 mm×150 mm)为分析柱;0.01 mol·L-1磷酸盐缓冲液(pH 3.5)-甲醇(50∶5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10 nm;流速1 mL·min-1,柱温25℃.结果:3组分抽提完全,杂质去除较为完全.在该色谱条件下,3种药物分离良好,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卡马西平线性范围为5~40,5~40,2.5~20 mg·L-1,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0%,99.9%,100.2%.日内日间误差RSD均小于5.01%.应用于55例患者监测,并与液液萃取法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本法快速简便,结果准确,更适合临床常规监测分析.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UPLC-MS/MS)同时测定人血浆中丙戊酸钠、卡马西平、地西泮、苯妥英钠、苯巴比妥、拉莫三嗪和奥卡西平等7种抗癫痫药物,以及1种活性代谢产物(10,11-二氢-10-羟基卡马西平)的方法,并应用于临床检测.方法 采用C18色谱柱(2.1 mm×l00 mm·1.7 μm),2 mmo...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法测定血清中苯妥英钠、苯巴比妥和卡马西平的浓度。方法血清样品经乙腈沉淀蛋白后进样分析。色谱柱为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水(28∶72),流速:0.3m L·min-1,检测波长220 nm,柱温20℃。结果苯妥英钠、苯巴比妥和卡马西平的血清浓度分别在2.5~80.0,5.0~160.0,1.0~32.0μg·m L-1线性关系良好,日内、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7.28%,提取回收率为96.18%~103.89%。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测定血清中苯妥英钠、苯巴比妥和卡马西平的浓度。  相似文献   

15.
李颖 《齐鲁药事》2007,26(9):537-538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人血清中苯巴比妥(PBB)、苯妥英钠(PHT)、卡马西平(CBZ)的血药浓度。方法血清经乙酸乙酯两次提取后,以Symmetry C18(4.6mm×250mm,5μm)分析,流动相:甲醇-水(60∶40),UV检测波长210nm,流速0.8mL.min-1,柱温:25℃。结果平均回收率PBB97.2%、PHT97.4%、CBZ96.3%,日内和日间RSD均小于7%。标准曲线线性关系良好。结论本法适用于临床血药浓度监测。  相似文献   

16.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苯妥英钠和苯巴比妥血药浓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苯巴比妥和苯妥英钠血药浓度。方法:色谱条件为:以Kromasilc-18柱(5μm)为色谱柱,甲醇-水(57:43)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10nm。结果:苯妥英钠平均回收率为99.8%,苯巴比妥的平均回收率为100.7%,RSD不大于5.0%。结论:方法简便,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17.
本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FTIA)和稳态血药浓度一点法对监测86例癫痛患儿血药浓度并进行疗效分析。结论:单用一药能控制症状者不宜并用两药;单一型患者服一种药物较理想;癫痫大发作婴幼儿宜用苯巴比妥不宜用苯妥英钠;癫痫患儿其抗瘢痫药物的血药浓度控制至关重要,应加强血药浓度监测。  相似文献   

18.
抗癫药物血药浓度测定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艾又生  曾莹  徐楚鸿  王霞 《医药导报》2004,23(3):0196-0197
常用的抗癫药物有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卡马西平等。近年来,测定这3种药物血药浓度的方法主要有分光光度法、酶联免疫(EIA)法、荧光偏振免疫(FPIA)法、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等。其中80%采用的是HPLC法,该方法准确,灵敏度高,适用范围广,可同时测定多种抗癫药物的血药浓度。  相似文献   

19.
童凌斐  刘立民 《江西医药》2013,48(2):149-150
目的建立用外标法测定患者血清中卡马西平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以C18柱(Kromasil 100-5C18,4.6mm×150mm,5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50:50),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215nm,柱温25℃,以甲醇为提取剂。结果卡马西平低、中、高3种浓度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67%、99.83%和98.48%,日内及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5%;线性范围为1.95-31μg/ml,回归方程(Y=32959.84X+19250.95,r=0.9998)。在监测卡马西平血浓度时,苯巴比妥、苯妥英钠等抗癫痫药不干扰其结果。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灵敏、准确、简单、快速,取血量少,干扰少,适用于卡马西平血药浓度的临床监侧和药动学研究。  相似文献   

20.
肖昌琼  陈锐 《海峡药学》2020,32(3):52-54
目的建立RP-HPLC法同时测定人血浆中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卡马西平浓度,为临床癫痫患者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实施提供指导。方法血清样品经乙醚提取后Agilent ZORBAX SB-C 18色谱柱(150mm×4.6mm,5μm)进行分析,流动相:甲醇-水(40∶60);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20nm;柱温:30℃;三种药物互为内标。结果在一定范围内(苯巴比妥2~98mg·L^-1,r=0.9990;苯妥英钠1.005~50.25mg·L^-1,r=0.9992,卡马西平0.4~30mg·L^-1,r=0.9995)各药物与内标峰面积比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对回收率分别为101.10%、102.21%和100.12%;低、中、高浓度质控品回收率均>90%(n=5),日内、日间变异均<10%(n=5)。结论本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精密度及回收率均满足生物样本分析要求,结果稳定可靠,适合在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