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镁铬尖晶石粉体材料的制取方法、烧结反应法、电熔反应法、化学反应合成法。着重介绍了烧结反应法工艺。采用烧结反应法制取的镁铬尖晶石粉体材料经X-ray衍射分析,其镁铬尖晶石含量≥99%,是一种简便可行制取纯镁铬尖晶石的方法。镁铬尖晶石作为高温陶瓷在工业中具有广泛的用途,如镁铬晶石高温陶瓷热电偶保护管和镁铬尖晶石砖用于水煤浆加压气化炉测温和炉衬。  相似文献   

2.
李日升 《中国搪瓷》2003,24(1):52-54
本文介绍了镁铬尖晶石粉体材料的制取方法、烧结反应法、电熔反应法、化学反应合成法。着重介绍了烧结反应法工艺。采用烧结反应法制取的镁铬尖晶石粉体材料经X-ray衍射分析,其镁铬尖晶石含量≥99%,是一种简便可行制取纯镁铬尖晶石的方法。镁铬尖晶石作为高温陶瓷在工业中具有广泛的用途,如镁铬晶石高温陶瓷热电偶保护管和镁铬尖晶石砖用于水煤浆加压气化炉测温和炉衬。  相似文献   

3.
利用酸性废液处理含铬废渣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含酸废液制取还原剂硫酸亚铁,并用其对固体废物铬渣进行处理,使六价铬转变为三价铬,降低了浸出毒性,处理后的铬渣中六价铬的浸出率低于GB5085-85所规定的毒性鉴别标准。  相似文献   

4.
<正> 在从铬革制取工业用明胶时,废水中混有铬和溶解了的铬革碎屑。这种污浊废水很大程度上起因于硫酸处理工段。作者等有鉴于此,试用省略硫酸处理过程的方法来制取明胶,并探讨了产品的收率和质量以及废水中的铬含量。将铬革在石灰水中浸渍三天,经水洗和调整pH值后,用70℃的热水萃取3小时,结果以40%的收率制  相似文献   

5.
铬革制明胶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铬鞣革废料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但由于铬鞣革中的鞣质和胶原蛋白结合后,化学性质十分稳定;很难将胶原蛋白制取成明胶。近年来,由于明胶原料日趋紧张,国内有些制胶厂已尝试用铬革下脚料制取明胶。我厂通过多次实验,已研制成铬革明胶,并已投入生产。现对铬革制胶工艺作详细阐述和探讨,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6.
含铬废革料脱铬制取蛋白溶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勇  程秀莲 《辽宁化工》2000,29(5):252-255
研究了从含铬废革料中脱铬并制取蛋白溶液的反应条件,确定了由含铬废革料提取蛋白溶液,并回收铬元素,使反应液的铬元素的含量符合国家排放标准的最佳工艺。为含铬废革料的进一步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利用铬渣中Cr^6+溶出液直接制取铬黄颜料,采用不同装置和实验方案成功地制备出柠檬铬黄、中铬黄、浅铬黄,PbCrO4含量指标符合国标要求。为铬渣资源化处理开辟一条新途径并获得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铬元素是制取不锈钢、特种钢、耐热钢等材料的极重要的金属元素。但是我国自然禀赋缺铬少镍,因此利用碳素铬铁、铬铁矿、铬铁合金碎屑等含铬及铁的物质中分离回收高纯铬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就是要开发从含铬及铁原料中有效而经济地回收铬的方法,亦即提供使用廉价化工原料及操作性良好的工艺,高收率、高质量地分离回收铬。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一种制取铬酸钙的新方法,利用重铬酸钠溶液分解碳酸钙,可以得到高纯度的铬酸钙. 实验表明,温度和浓度是影响碳酸钙分解的关键因素,当重铬酸钠浓度大于60%、重铬酸钠与碳酸钙摩尔比大于1.05:1时,常压沸腾条件下即可完全分解碳酸钙,制得纯度99.5%的铬酸钙,收率接近100%. 分解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可用于碳化分离铬酸钙后的铬酸钠溶液再生重铬酸钠,循环利用. 新方法工艺简单、产品纯度和收率都较高,无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0.
刘得利 《江苏陶瓷》2002,35(1):32-33
介绍了用电镀生产含铬废渣制取氧化铬并以其为基础研制新型乳浊颜色釉的过程,同时确定了氧化铬对钛釉性能和乳浊度的影响。该工艺过程主要如下:通过中和反应器使铁和重金属离子从含铬25~50g/L废溶液中分离,用有机物———木屑将六价铬离子还原成三价铬离子,再经蒸发干燥和煅烧制取含铬颜料。用这种颜料制取的颜色釉具有优异的物理技术性能和较高的化学稳定性,可用于陶瓷砖的装饰。  相似文献   

11.
已经完成的研究工作表明,利用共同沉淀法可以在非常低的温度下甚至不加入催化剂时来制取铬镁尖晶石。  相似文献   

12.
<正> 利用制革工业废料铬鞣革皮制造工业明胶,为制胶工业开创了新的原料来源,既可变废为宝,又有利于环境保护。那么,如何制取优质的低含铬量的明胶呢?这就必须通过中间检测和控制手段,对原材料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半成品质量严格加以控制把关,并根据生产过程中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为提高产品质量提供可靠的保证。铬鞣革皮(蓝矾皮)制取工业明胶的生产工艺流程为: 铬鞣革皮→碱处理→水冼→酸处理→水冼中和→熬胶→过滤→浓缩→干燥→粉碎。依据我厂在生产过程中的中间控制状况,就如何加强铬鞣革皮制取明胶的中间控制介绍如下: 一、中间控制人员的配备中间控制人员必须要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和较强的责任感,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专业技术,人员需要保持相对的稳定。  相似文献   

13.
含铬废水的治理方法很多,如:逆流漂洗法、蒸发浓缩法、离子交换法等等,在废水的治理和回收利用资源方面许多单位已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用电解法和亚铁还原法处理后的污泥尚需另行处置,用此种方法处理的污泥,其中的铬难以回收利用。昆明市采用的化学法处理含铬废水后的氢氧化铬污泥制取三氧化二铬——铬绿,作为建筑材料用的颜料,这样既达到了治理的目的,又符合了化害为利,变废为宝  相似文献   

14.
利用阳离子交换树脂分离铬(Ⅲ)阳离子配合物,对洗脱剂、树脂(001×7和D001)进行了选择,并对洗脱剂浓度、流量、温度等因素进行考察,最后将分离出来的3种铬(Ⅲ)阳离子配合物进行可见光谱的测定,结果与文献提供的数据相吻合。结果表明,使用D001大孔阳离子交换树脂以及采用0.1,0.5,2 mol/L的高氯酸来洗脱和分离3种铬(Ⅲ)阳离子配合物的效果较好。该研究在制取、提纯无机盐的高纯化合物以及配离子的分离、鉴定方面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1797年法国化学家沃克林发现了铬元素,自发现至今,铬及其化合物在生产和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首先,铬是制取不锈钢的重要原料。全球的含铬原料用于钢铁合金生产的超过50%,同时,铬也是优质耐火材料的主要原料之一,其用量占铬总量的30%以上,余下的部分则用于化学工业的铬盐制备,其中主要有:商品重铬酸钠、铬酸酐、碱式硫酸铬、重铬酸钾等。在我国,铬盐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而且大多数是必不可少的消耗性化工原料。我国铬盐生产和消费均居世界前列,并且消费年增长率在10%以上。现铬盐主要用于电镀、鞣革、印染、医药、颜料.催化剂,有机合成氧化剂、金属缓蚀剂、金属磷化处理,分析试剂、杀菌防腐剂、固化剂及农业上的除莠剂与脱叶剂等。  相似文献   

16.
三价铬的盐酸盐、硫酸盐、硝酸盐、乙酸盐,以及氢氧化铬和三氧化二铬,都是冶金、染料、纺织、鞣革等工业原料,有几种是重要的分析试剂,纯度要求较高,而供应量却远远不能满足要求,这给生产上带来了困难。我们制取这些化合物,是将铬酸(CrO_3)加酸后用蔗糖还原,制法虽大致相同,但在具体操作上却有这些区别,现分述于后。一、氯化铬(CrCl_3)反应式如下: 16CrO_3 48HCl C_(12)H_(22)O_(11) —→16CrCl_3 35H_2O 12CO_2↑1.先将铬酸10公斤溶于一倍体积的水中,加入比重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采用工业硝酸酸化废旧铁屑、制取硝酸亚铁溶液 ,并以该溶液为主要原料研制新型铁 -铬系中温变换催化剂。所制备的催化剂样品性能检测结果表明 :各项性能完全符合、甚至有些指标超过部颁标准。工业化批量生产的新型中变催化剂已装入太原化肥厂 2 #变换炉投入使用 ,运行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18.
一、概述。在以重铬酸钠溶液和98%硫酸制取铬酐过程中产生了众所周知的下脚料硫酸氢钠,目前铬盐行业大部分厂家用加H3PO4的预酸化回收使用100%的硫酸氢钠清液,但同时也产生了未被利用的部分一酸泥,酸泥是硫酸氢钠中的不溶物,每吨铬酸酐排出酸泥(未洗湿泥)约250kg,其基本成分为硫酸铬钠NaCr(SO4)3,含水约50%,尚含Cr^6 16%及酸7%,同行业大多数厂家的处置方法是和铬渣一起堆放(除极少数厂家少量出售外),这种方法不但污染环境,影响铬渣的风化和返回使用,同时也造成了大量铬的流失,故研究开发出一种经济可行,适用的回收方法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在合成橡胶生产中烟气精细净化时所得铝硅铬粉,其添加物对高岭土质烧结材料烧结动力学、强度与相组成的影响,制取了莫来石和刚玉系列材料,可以看出,材料的强度主要取决于莫来石成分的含量与组成,查明了在水介质中机械化学活化作用对莫来石刚玉材料的理论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用生产β-甲基萘醌产生的含铬废液制取氧化铬绿的方法。以蔗糖溶液还原β-甲基萘醌含铬废液,并用尿素于140℃、压力为0.4 MPa、反应时间为1 h左右的条件下中和成氢氧化铬,再用1 000℃高温煅烧氢氧化铬生成氧化铬绿。按HG/T 2775—2010《工业三氧化二铬》的要求检测氧化铬绿产品质量;按GB/T 1864—1989《颜料颜色的比较》的要求进行色差和着色强度检测,经测,实验样品色差为0.27,样品着色强度为98.4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