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刊讯记者石亚平报道“老板最近给我下达了一个任务,从5月20日起每天都要上央行网站上浏览一下,看看有什么相关的重大政策出台。”北京云网公司公关部经理骆鹏对记者表示,目前第三方电子支付企业个个都处于高度警觉的状态,他们关注的是要出台的《电子支付指引(第二号)》。门槛将抬高据了解,去年发布实施的《电子支付指引(第一号)》,主要是针对金融机构如何加强管理,二号指引会侧重于“修路”,将重点规范第三方支付平台信用风险,资金交易安全、网络交易权利义务平衡,打击网上洗钱。如何规避第三方支付公司的信用风险?设定一道准入门槛是社会…  相似文献   

2.
牌照发放依然悬而未决,第三方支付公司已开始"各寻出路"。事关第三方支付公司牌照发放的《支付清算组织管理办法》(《电子支付指引(第二号)》文件)出台又起涟漪。除了媒体纷纷预测出台时间外,还有些被忽略的小事,这些小事无关宏旨,但在"二号"指引出台前,这些所谓的小事便是支付公司心境的最好印证。在对政策方心态的揣摩上,有些类  相似文献   

3.
图片新闻     
陈雷 《软件世界》2006,(1):11-11
2005年10月26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电子支付指引(第一号)》(以下简称《指引》),正式拉开了我国电子支付监管的序幕。“第一号”表明,该指引是我国电子支付监管的开始,指引的第二号、三号文件将会陆续出台,进一步引导和规范电子支付产业的发展。正如人民银行所指出的那样,《指引》是一种指导性要求,但具体业务的法律依据将依赖未来的法律与行业规章。这些法规的出台对已形成的市场、未来发展,以及参与者的利益造成的影响将最为引人关注。新指引的出台将产生更大的影响力。《指引》的规范主体是银行机构,电子支付价值链中的其他成员,包括清…  相似文献   

4.
发牌进行时     
今日红火的电子支付市场暗藏洗牌悬机,获取合法身份成为企业竞逐的焦点2005年10月底,首信电子商务部经理鲍雁在深圳出差,接到好几个做电子机票的商户诉苦的电话。鲍雁告诉记者,在《指引》正式出台之后,其中单笔不能超过1000元和每日不能超过5000元的规定,目前看来,做电子机票的商户受到的影响最大。作为第三方电子支付公司,首信只能告诉商户现在仍处于密切关注的状态。事实上,早在一年多前,鲍雁就已经看到过央行的这份指引文件。“当时属于  相似文献   

5.
破解商业银行与支付公司之间有暧昧关系是监管部门理顺电子支付市场的关键点在央行《电子支付指引(第一号)》(以下简称《指引》)出台的第二天,记者致电某商业银行电子银行部的负责人,该人士对央行此举表示欢迎。但两天之后, 该行电子银行部的另一高层私下告诉记者,现在已到了大力推广网上支付的时候,而这一政策最突出的地方就在于限额电子支付。“这无疑打击了网上支付的积极性”,他还表示,“通过限额来保证电子支付的安全,是治标不治本的做法。”  相似文献   

6.
2005年6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电子支付指引(征求意见稿)》。2005年10月26日,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电子支付指引(第一号)》,对银行从事电子支付活动提出了指导性要求。2006年X月X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支付清算组织管理办法》。面对已经和即将实施的政策,电子支付市场让人感到山雨欲来风满楼,身处其中的各支付厂商则更是暗流涌动。2005年底,首信与美国PayEase公司达成合作,PayEase公司将为首信在线支付业务(首信易支付)提供独家技术支持,首信集团则有可能持有后者25%股权。2006年2月,网银在线推出超级网商。2006年3月,YeePay易宝并购西部支付,原西部支付公司成为YeePay易宝四川分公司。2006年4月,云网对旗下的在线支付平台进行了最大一次的改版,突出体现在面向企业提供服务。2006年5月,支付宝联手中国工商银行,实现中国工商银行签发的个人网上银行客户证书U盾与支付宝数字证书共享,并委托中国工商银行对其客户交易资金账户提供托管服务。第三方支付服务商们的一系列举措,无疑是为应对即将出台的政策而采取的策略。中国电子支付市场就像是一条刚刚修建起来的高速公路,可以通往互联网的各个角落,而网上银行、第三方支付正好似飞驰在这条高速公路上的汽车,不明朗的政策、创新难题、盈利瓶颈正像是团团迷雾,遮挡着人们的视线。拨开迷雾,还高速公路以晴朗的天空,让一辆辆崭新的汽车跑得更快、跑得更远,这是大家的愿景。  相似文献   

7.
<正>业界探讨已久的第三方支付"牌照"问题终于拍板定案。日前,中国人民银行出台《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要求第三方支付公司必须在2011年9月1日前申请取得《支付业务许可证》,且全国性公司注册资本最低为1亿元。业界认为,央行此举大为降低了入市门槛,使互联网第三方支付、手机第三方支付与金融单位一起成为正规军,将为各运营商创新业务带来新机遇。申银万国证券称,手机支付有望呈现火热之势,2010年将是手机支付的爆发元年。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记者石亚平报道“我们也期盼《支付清算组织管理办法二号指引》(下简称“二号指引”政策)能尽快出台,便于我们对是否继续加大投资力度而下定决心。”7月22日,在“2006电子支付高层论坛”上,北京云网公司总裁朱子刚对记者如此表示,“由于政策尚在制定之中,云网现在对于收购及下一步发展都处于一种观望状态,尽管手握重金但却不敢轻举妄动。”据了解,与北京云网公司拥有同样想法的第三方电子支付企业并不少,然而,被认为是“暴风雨”的“二号指引”政策却迟迟没有出台。电子支付需要监管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支付清算研究中心是参与制…  相似文献   

9.
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市场上开始流传“浦发断臂”的消息。这一传言称,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在电子支付上将不再与第三方支付公司合作,而由自己来与商户进行直连。如果属实,在此前对第三方支付公司存在价值的质疑就被不幸言中。要是浦发的态度在商业银行中被广泛接受,那么现有的第三方支付模式将有可能集体“死亡”。  相似文献   

10.
国内市场上的第三方电子支付企业超过50家,但成色良莠不齐,市场竞争混乱。《第三方支付清算组织管理办法》的出台,对于这些企业而言无疑将是一场关乎生死存亡的“大考”。  相似文献   

11.
近期央行针对电子支付出台了相关政策,将全面规范电子支付行业。2005年6月9日央行公布的《电子支付指引(征求意见稿)》无疑给整个电子支付行业的发展注入了一支强心剂。任何新技术的可贵之处在于广泛的应用而不在于高深的理论。所以尽管关于网上银行安全的理论解读并不少见但老百姓想了解的是这项业务是否绝对的安全出了事谁负责?《电子支付指引(征求意见稿)》显然给了民众一个满意的答复。重在资质近日由中国人民银行支付清算司组织的《电子支付指引(征求意见稿)》座谈已经明确了一个策略,即央行将以牌照的形式提高企业进入这一行业的门槛,对于已经存在的企业,第一批牌照发放后如不能成功持有牌照,就将面临被整合或收购的危险。也就是说,一旦这一政策出台,中国人民银行将代表人们对目前为数众多的支付企业进行资质的审核。针对目前支付行业良莠不齐的经营现状,相信这一审核将提高民众对网上支付的信任度。根据《支付清算组织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初步规定,设立全国性支付清算组织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1亿元人民币,设立区域性支付清算组织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5000万人民币,设立地方性支付清算组织的注册瓷本最低限额为1000万元人民币。除了注册资本金以外,电子支付平台的牌照还要从缴纳的保证金,企业的风险化解能力等方面考核。虽然目前对注册资本最低限额的具体额度还没有最终确定但央行注定要参与到支付平台的管理中这一事实已经不容置疑。进入2005年国内支付市场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态势。不仅从业企业数量大幅增加,推出的业务种类也百花齐放。一时间用户不知如何选择,国家金融方面相关的制度也没有出台。在电子签  相似文献   

12.
暧昧的真相     
面对央行盘整电子支付市场的决心,电子支付公司和商业银行之间以利益为核心的苟合只能是暂时的陈宪现任职北京某公司,在此之前, 他一直在上海一家第三方网上支付公司工作。据他介绍,这家支付公司主要做B2C的支付平台,在企业客户界相当知名,也被业内视为交易量最大的支付公司,但与其他电子支付公司热衷炒作不同的是,这家公司极为低调,外人在公开渠道中很难了解其情况。而在不少竞争对手看来,这家公司是在“闷声发大财”。据陈宪介绍,在他离开  相似文献   

13.
《计算机与网络》2006,(21):26-26
随着电子支付市场的兴起和壮大,其独立性、专业化过程也不可避免,由此第三方支付平台应运而生。据统计,中国每年交易市场大约有10万亿元,如果支付系统能够从中获取1%的收益,那就是1000亿元的市场。在这个大蛋糕的刺激下,电子支付公司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这些互联网商务支付平台大多采取网上银行+第三方支付公司的交易模式。有关专家认为,真正促进电子支付普及的是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发展。[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金融监管的新课题:第三方支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支付是电子商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而第三方支付平台在我们电子商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第三方网上支付平台已成为社会资金流转的渠道和中转站,如不及时加以规范,将存在着金融风险隐患。第三方支付平台面临的新问题如今,央行已将第三方支付公司定位为金融增值业务服  相似文献   

15.
电子支付的话题最近被炒得沸沸扬扬,从政策猜想到关注支付安全漏洞,它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近。易观国际发布的《2007年第1季度中国第三方电子支付市场监测报告》显示,2007年第1季度,中国第三方电子支付市场交易额已达143.26亿元,其中互联网支付市场规模为139.31亿元,占整个第三方电子支付市场的97%。  相似文献   

16.
随着移动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有关移动商务核心第三方支付的相关政策成为各方关注焦点。虽然《电子签名法》和“电子支付指引》的出台为电子化支付落地在政策和法律方面奠定了基础,但移动支付与第三方支付、小额支付等问题相互交错,一直被视为灰色领域,发展比较缓慢。一些所谓“手机购物”平台利用通信话费或SP预置账号进行“小额支付”,更是使移动商务第三方支付的信用备受人们的质疑。  相似文献   

17.
如果央行规定只有发放牌照的这些第三方支付企业具备从事数据业务的资格,那就不利于整个第三方支付生态体系的建设.最好的分工是由大型的第三方支付公司从事基础支付业务,而广大的中小型公司从事支付衍生的数据业务.  相似文献   

18.
国内数十家第三方支付服务商都在等待第三方支付新的管理文件的出台,近日,有消息人士称《支付清算组织管理办法》将在今年第三季度正式发布。而伴随着新管理办法的出台,第三方支付市场的洗牌似乎无法避免。  相似文献   

19.
本报综合报道10月30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电子支付指引(第一号)》(以下简称《指引》),对银行从事电子支付活动提出了指导性要求。《指引》规定,“银行通过互联网为个人客户办理电子支付业务,除采用数字证书、电子签名等安全认证方式外,单笔金额不应超过1000元人民币,每日累计金额不应超过5000元人民币。”中国人民银行相关人士指出,《指引》的出台和实施,将有利于规范电子支付活动,保证支付方式趋向多样化而带来的资金安全问题,并推动电子银行业务和电子商务健康发展。据悉,《指引》针对不同客户,在电子支付类型、单笔支付金额和每日累计…  相似文献   

20.
《多媒体世界》2011,(13):14-14
5月26日,中国人民银行在官方网站上公布,支付宝、快钱等27家公司获得了央行5月18日签发的首批第三方支付牌照。出现6年的第三方支付结束了“无证上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