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持续胎心监护对早期发现胎儿宫内窘迫、减少新生儿窒息的作用及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8年1月至1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时全产程进行持续胎心电子监护的2611例产妇作为观察组,选择2004年1月至12月在我院住院时行定时胎心监护的2671例产妇作为对照组,对2组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剖宫产率和阴道手术助产率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分别是4.83%和5.02%、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分别是(0.92%和1.34%)、剖宫产率和阴道手术助产率分别是54.92%、51.63%和0.94%、0.94%.结论 持续胎心监护明显降低重度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但也相应增加了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持续胎心监护对早期发现胎儿宫内窘迫、减少新生儿窒息的作用及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8年1月至1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时全产程进行持续胎心电子监护的2611例产妇作为观察组,选择2004年1月至12月在我院住院时行定时胎心监护的2671例产妇作为对照组,对2组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剖宫产率和阴道手术助产率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分别是4.83%和5.02%、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分别是(0.92%和1.34%)、剖宫产率和阴道手术助产率分别是54.92%、51.63%和0.94%、0.94%.结论 持续胎心监护明显降低重度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但也相应增加了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持续胎心监护对早期发现胎儿宫内窘迫、减少新生儿窒息的作用及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8年1月至1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时全产程进行持续胎心电子监护的2611例产妇作为观察组,选择2004年1月至12月在我院住院时行定时胎心监护的2671例产妇作为对照组,对2组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剖宫产率和阴道手术助产率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分别是4.83%和5.02%、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分别是(0.92%和1.34%)、剖宫产率和阴道手术助产率分别是54.92%、51.63%和0.94%、0.94%.结论 持续胎心监护明显降低重度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但也相应增加了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持续胎心监护对早期发现胎儿宫内窘迫、减少新生儿窒息的作用及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8年1月至1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时全产程进行持续胎心电子监护的2611例产妇作为观察组,选择2004年1月至12月在我院住院时行定时胎心监护的2671例产妇作为对照组,对2组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剖宫产率和阴道手术助产率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分别是4.83%和5.02%、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分别是(0.92%和1.34%)、剖宫产率和阴道手术助产率分别是54.92%、51.63%和0.94%、0.94%.结论 持续胎心监护明显降低重度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但也相应增加了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持续胎心监护对早期发现胎儿宫内窘迫、减少新生儿窒息的作用及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8年1月至1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时全产程进行持续胎心电子监护的2611例产妇作为观察组,选择2004年1月至12月在我院住院时行定时胎心监护的2671例产妇作为对照组,对2组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剖宫产率和阴道手术助产率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分别是4.83%和5.02%、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分别是(0.92%和1.34%)、剖宫产率和阴道手术助产率分别是54.92%、51.63%和0.94%、0.94%.结论 持续胎心监护明显降低重度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但也相应增加了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持续胎心监护对早期发现胎儿宫内窘迫、减少新生儿窒息的作用及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8年1月至1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时全产程进行持续胎心电子监护的2611例产妇作为观察组,选择2004年1月至12月在我院住院时行定时胎心监护的2671例产妇作为对照组,对2组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剖宫产率和阴道手术助产率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分别是4.83%和5.02%、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分别是(0.92%和1.34%)、剖宫产率和阴道手术助产率分别是54.92%、51.63%和0.94%、0.94%.结论 持续胎心监护明显降低重度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但也相应增加了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产妇在活跃期至第二产程持续电子胎心监护降低新生儿窒息率的效果。方法观察组5720例产妇在活跃期至第二产程应用持续电子胎心监护,对照组5720例产妇采用常规临产后行单次CST(宫缩应激试验)检查。结果观察组产妇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P〈O.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活跃期及第二产程应用持续电子胎心监护可及时发现胎儿缺氧征象,及时给予相应的处理,减少与产程有关引起新生儿窒息的因素。要求护理人员必需掌握相关产前监测知识,根据监测结果及时为医生提供胎儿宫内窘迫的临床表现.以协助医生诊断治疗.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持续胎心监护对早期发现胎儿宫内窘迫、减少新生儿窒息的作用及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8年1月至1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时全产程进行持续胎心电子监护的2611例产妇作为观察组,选择2004年1月至12月在我院住院时行定时胎心监护的2671例产妇作为对照组,对2组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剖宫产率和阴道手术助产率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分别是4.83%和5.02%、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分别是(0.92%和1.34%)、剖宫产率和阴道手术助产率分别是54.92%、51.63%和0.94%、0.94%.结论 持续胎心监护明显降低重度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但也相应增加了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持续胎心监护对早期发现胎儿宫内窘迫、减少新生儿窒息的作用及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8年1月至1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时全产程进行持续胎心电子监护的2611例产妇作为观察组,选择2004年1月至12月在我院住院时行定时胎心监护的2671例产妇作为对照组,对2组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剖宫产率和阴道手术助产率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分别是4.83%和5.02%、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分别是(0.92%和1.34%)、剖宫产率和阴道手术助产率分别是54.92%、51.63%和0.94%、0.94%.结论 持续胎心监护明显降低重度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但也相应增加了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持续胎心监护对早期发现胎儿宫内窘迫、减少新生儿窒息的作用及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8年1月至1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时全产程进行持续胎心电子监护的2611例产妇作为观察组,选择2004年1月至12月在我院住院时行定时胎心监护的2671例产妇作为对照组,对2组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剖宫产率和阴道手术助产率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分别是4.83%和5.02%、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分别是(0.92%和1.34%)、剖宫产率和阴道手术助产率分别是54.92%、51.63%和0.94%、0.94%.结论 持续胎心监护明显降低重度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但也相应增加了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持续胎心监护对早期发现胎儿宫内窘迫、减少新生儿窒息的作用及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8年1月至1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时全产程进行持续胎心电子监护的2611例产妇作为观察组,选择2004年1月至12月在我院住院时行定时胎心监护的2671例产妇作为对照组,对2组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剖宫产率和阴道手术助产率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分别是4.83%和5.02%、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分别是(0.92%和1.34%)、剖宫产率和阴道手术助产率分别是54.92%、51.63%和0.94%、0.94%.结论 持续胎心监护明显降低重度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但也相应增加了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2.
黄秋群  黄雪群 《护理研究》2005,19(9):1735-1736
[目的]观察活跃期持续胎心监护在早期发现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方面的应用效果。[方法]观察组3025例产妇在活跃期应用持续胎心监护,对照组3108例产妇采用常规临产后行单次有刺激试验检查。[结果]观察组胎儿窘迫的诊断率为3.47%,显著高于对照组(1.71%),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为479%,其中轻度窒息的发生率为4.50%,重度窒息的发生率为0.30%,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活跃期持续胎心监护,可提高胎儿窘迫的诊断率,有效地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黄秋群  黄雪群 《护理研究》2005,19(19):1735-1736
[目的]观察活跃期持续胎心监护在早期发现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方面的应用效果.[方法]观察组3 025例产妇在活跃期应用持续胎心监护,对照组3 108例产妇采用常规临产后行单次有刺激试验检查.[结果]观察组胎儿窘迫的诊断率为3.47%,显著高于对照组(1.71%),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为4.79%,其中轻度窒息的发生率为4.50%,重度窒息的发生率为0.30%,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活跃期持续胎心监护,可提高胎儿窘迫的诊断率,有效地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分娩期连续胎儿监护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彩燕 《国际护理学杂志》2006,25(12):1012-1013
目的探讨连续胎儿监护对减少胎儿宫内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的作用,提高产科质量。方法对2005年1月至7月在我院分娩的孕周≥37w的孕妇(实险组)通过中央监护仪进行连续胎心监护,并与2004年1月至7月的孕周≥37w的孕妇600例(对照组),未行连续胎心监护进行比较,分析两组胎儿宫内窘迫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结果进行连续胎心监护能够减少胎儿宫内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结论连续胎心监护可正确及时地反映胎儿在宫内的缺氧程度及动态变化,有利于及时采取正确的处理方法,使胎儿在重要器官尚未遭到损害时娩出,以降低或避免发生新生儿窒息,提高产科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活跃期及第2产程中持续胎心监护与间歇听胎心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定本院产科收治的296例产妇,研究时段为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随机数字表法的分组原则下,分观察组(154例,采纳持续胎心监护)、对照组(142例,采纳间歇听胎心),对两组胎儿窘迫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中转剖宫产率展开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新生儿总窒息发生率、宫内窘迫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低(P <0.05),两组中转剖宫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胎心监护可及时有效分析胎儿宫内情况,有效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并减少产科医生人工监测胎心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16.
中央型胎心监护仪在产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央型胎心监护仪在分娩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82例产妇及胎儿为观察组,利用中央型胎心监护仪系统进行持续胎心电子监护。对照组253例采用常规的方法(多普勒)听胎心观察产程。分别计算两组胎儿宫内窘迫率、新生儿窒息率和剖宫产率。结果观察组的新生儿窒息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剖宫产率也明显比对照组高。结论中央型胎心电子监护仪的使用可以了解胎儿在宫内的情况,是判断胎儿早期缺氧的敏感指标之一,能尽早发现并及时处理胎儿宫内窘迫,明显降低新生儿窒息率,保证母婴安全,大大提高了产科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羊水污染与新生儿窒息的相关性。方法:对618例羊水胎粪污染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羊水Ⅰ度污染者242例作为对照组,Ⅱ~Ⅲ度污染者376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胎心监护异常、母体伴有并发症、新生儿窒息及分娩方式等。结果:观察组在胎儿监护异常、母体伴有并发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方面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羊水胎粪污染者常出现胎儿心电监护的异常,也常合并有母体并发症;在不同的分娩方式下,两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羊水胎粪污染而产程进展顺利,且不伴有胎心监护异常者,则可以等待自然分娩,不必过早干预。羊水污染伴有胎心监护明显异常者,高度提示存在胎儿宫内窘迫表现,无论剖宫产或阴道分娩,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增高,临床医师和助产人员都要加强监护,积极处理,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胎儿窘迫孕妇剖宫产126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因胎儿宫内窘迫而行剖宫产的指征,降低新生儿窒息率及围生儿死亡率,为今后因胎儿宫内窘迫合理掌握剖宫产指征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我院因胎儿宫内窘迫行剖宫产的孕妇126例,按胎儿电子监护、羊水情况分为3组,并与术中所见胎儿宫内窘迫相关因素及新生儿Apgar评分对照。结果:I组新生儿Apgar评分≤7分发生率为6.66%,Ⅱ组新生儿Apgar评分≤7分发生率为25%,Ⅲ组新生儿Apgar评分≤7分发生率为6.15%,从结果看Ⅱ组明显高于I组、Ⅲ组之和。结论:如胎心异常与羊水污染同时存在,胎儿存在或潜在存在缺氧情况,应及时娩出胎儿。单纯胎心异常或单纯羊水污染应根据有无伴随高危因素、产程进展,严密监护下按胎儿窘迫处理决定剖宫产或阴道分娩。  相似文献   

19.
分娩期电子胎心监护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分娩期电子胎心监护对减少胎儿宫内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的作用。方法:将2007-01/2007-12在我院分娩的600例足月孕妇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0例),比较、分析两组胎儿宫内窘迫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结果:电子胎心监护能够明显减少胎儿宫内窘迫和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结论:分娩期电子胎心监护能准确及时反映胎儿在宫内缺氧程度,有利于及时采取正确的处理方法,减少或避免胎儿宫内窘迫和新生儿窒息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选取我院产科所收治的产妇中1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对照组80例以及干预组80例。对照组给予胎心听诊处理,干预组给予胎心监护处理。对两组产妇胎儿Apgar评分进行观察,统计胎儿窘迫发生率。结果干预组新生儿Apgar评分均值明显高于对照组,胎儿窘迫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胎心监护在产程中的合理应用能够改善新生儿娩出后健康情况,降低窒息发生率,改善分娩结局,值得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