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非对称信息下的金融合约安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融市场上信息常常是非对称的 ,这使现存的金融交易效率发生损失 ,直至交易消失。在此情形下 ,金融中介机构和金融监管当局应运而生 ,它们能部分解决非对称信息引发的委托 -代理问题 ,但也使金融市场上信息非对称格局变得更加复杂 ,于是 ,相应的抵押、担保、使用限制、声誉控制、经理持股、绩效工资等合约得以产生。中国金融改革实质是合约的安排与调整过程 ,所有者到位 ,完善市场 ,健全机构 ,加快创新 ,加强监督是其主题  相似文献   

2.
由于证券市场上非对称信息状态的存在,信息差别给证券投资者保护制度带来了不容忽视的道德风险结果,本文通过建立证券公司道德风险定价模型,计算出了证券公司向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机构缴纳保护基金的费率基准。据此,在保护证券投资者利益的基础上,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机构可以向证券公司按照给出的费率基准收取保护基金,从而减少证券公司道德风险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建设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但是,出于中小企业和银行之间存在信息的非对称,从而导致了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出现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现象,限制着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建设作用的充分发挥,文章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对这种现象进行了原因分析和政策路径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考虑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的保险契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非对称信息下保险市场的运行状态,将投保人分为高、中、低三种风险类型。据此,采用博弈模型分析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约束下保险契约的订立问题,得到以下结论: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行为的结果会相互叠加,市场行为监管政策的调整除了要加强理赔管理、信息披露制度建设外,对部分投保人蓄意骗保及大部分消费者维权意识不浓等情况同样需要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5.
本文提出非对称信息是导致合同失灵的原因之一;并在依据非对称信息所建立的两个模型——逆向选择、道德风险的基础上,例举了诚信原则在合同法中的若干运用,分析了诚信原则所蕴涵的丰富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6.
论信贷市场上商业银行与企业的信息非对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行与企业之间的信息非对称是信贷市场上银行面临的普遍问题 ,由此产生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会使借款人的行为异化 ,进而影响银行的信贷资产质量。因此 ,积极认识信息非对称及其对信贷市场银行与企业的影响对于商业银行有重要意义。本文从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概念入手 ,分析了信息非对称状态下的贷款定价问题及其对银行资产质量的影响 ,并提出了防范信息非对称带来的信贷风险的几条建议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已成当务之需.在现实的存款保险市场上,同时存在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作者推介以风险为基础的定价规则,解决道德风险难题;以银行交纳存款保费,解决逆向选择问题.用数量经济学对存款保险制度进行分析,从存款保险制度的选择、存款保险基金、保费计提、提高资本比率、降低保险额度和更多地披露信息六个方面,提出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存款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8.
中国股票市场信息不对称成因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的证券市场 ,特别是股票市场 ,以 1990年 12月上海证券交易所与 1991年 4月深圳证券交易所营业为标志 ,迅速发展。中国的股票市场是经济体制改革进行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促进企业转换经营机制 ,实现资金合理流向和优化资源配置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我国股票市场仍存在着大量不规范现象 ,其中由于市场固有的及人为因素这两方面导致的信息不对称 ,极大地干扰了股市的平稳运行和股市基本功能的体现。这些现象促使我们对股票市场进行更深入地探讨和分析 ,充分认识我国股票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及其造成的不良影响和后果 ,从而有针对性地削减信息不对称因素 ,并采取措施和行动 ,使其在完善市场机制、提高经济效率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信息不对称问题是管理学科中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本文针对目前科研项目管理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合项目的生命周期分析了信息不对称所产生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对科研项目管理的影响,并提出了一整套的方法来解决由于信息不对称所产生的科研项目管理问题,有助于提升高校科研项目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0.
信息甄别是解决政策设计时信息不对称的重要方式。公租房市场是一个典型的信息不对称市场,申请人拥有大量的私人信息,而作为审核机构的政府部门却是信息的弱势方,加之申请人的需求信息传递渠道不畅,因而引发了大量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政府可以通过建立个人基本信息共享系统和违规申报惩罚制度、制定租金收入比的定价模式和差异化住房策略,实行预申请制度与优先安置就近申请原则,惩罚退出与激励退出相结合等几种不同的政策组合来共同甄别申请人的真实信息,以实现政策目标和政策的效率均衡。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则,恢复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公平观,将社会主义制度的公平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找到了实现社会主义公平的途径.他认为发展生产力不仅是解决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是解决中国一切社会问题包括实现社会公平问题的根本途径,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更高水平的社会公平;通过先富带后富,让一部分生活先好起来的人,起示范作用,影响左邻右舍,带动其他地区经济发展;对利益差别进行调节,使创造社会财富的广大工农大众公平合理合法享受社会财富;运用法律保障公平,通过法律手段打击非法暴利者,保护合法劳动者,保障社会成员充分享受社会财富和拥有平等竞争机会,实现社会公平,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2.
实施素质教育的因素是人的现代化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客观因素,人的潜能是实施素质教育先天可能因素,素质教育的优势是取代应试教育的决定性因素,考试制度的弊端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推动因素。  相似文献   

13.
经理股票期权是一种着眼于企业长期发展的对经理人员的激励机制.我国在引入这种制度后,从各地的实践来看,并没有建立起真正的经理股票期权制度,其原因是目前我国存在着实施这种制度的三大障碍,最后提出了相对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大工程观教育是体现办学特色,深化教学改革的积极构想。深入开展大工程观教育还需要在统一思想,加强领导,完善培养目标,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等方面很下功夫。要在求实创新中推动大工程观教育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15.
计划生育奖励优惠政策实行中几个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前,在计划生育奖励优惠政策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主要是:一些政策措施过于空泛,缺乏操作性;城乡之间政策的差异较大,缺乏统一性;一些特殊政策缺乏公平性;一些不切实际的政策给地方财政带来压力,缺乏持续性等.为此建议:必须将计划生育社会保障机制纳入政府公共服务政策范畴及社会保障体系;建立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必须体现统筹规划、兼顾公平的精神;国家应高度重视独生子女夭折、伤残及节育手术并发症家庭等弱势群体的帮扶救助工作;要注意合理压缩奖励优惠政策的"空间",切忌大包大揽.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影响和制约高等学校教代会职权落实和功能发挥的主要因素:内部管理机制因素、外部体制环境因素、历史文化背景因素和思想认识水平因素等;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一是坚持"主权在民",实现依法治校;二是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完善相关法规,三是提倡"人本主义"管理,改变领导方式.  相似文献   

17.
市场自主性增长因素增强,但市场自主性增长机制还不完善,目前应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目前积极财政政策应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以承担提供农村公共产品、社会保障显性或隐性债务等任务为主,提高财政政策质量,稳定社会公众的预期,强化市场自主性增长因素,激活消费需求,实现扩大社会总需求目标。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的制约因素分析及财政对策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可以发现,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具有示范效应和攀附行为的特征,除受收入水平影响之外,还受到其他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促进农村居民消费的财政对策建议主要有:完善财政支农体系,促进农村居民收入持续稳定增加;以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增强农村居民消费信心;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改善农村消费环境;通过财政与金融手段的有效配合促进农村消费增长.  相似文献   

19.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的快速发展,当代大学教育理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对人才培养规格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按照现有的专业培养模式培养出来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人才已经很难适应时代发展的新要求。我们必须正确认识本专业教育的历史和现状,从教育理念、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考核评价标准以及教师管理制度等方面实行体系化改革,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新要求的合格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20.
在现代社会多种大众传媒共存的情况下,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信息、娱乐媒介,其功能已开始面临困境。然而,电影由于其技术条件、心理过程、审美经验不同于电视等传媒,因此,自有其不可替代的意义和作用;电影的出路在于加强与电视的联姻和渗透,加快自身工业化、产业化的步伐,凸现“自我本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