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病例介绍一名72岁男性病人因剧烈头痛到急诊室就诊。主诉:从昨晚起左侧头痛,晨起加剧,已持续24h,伴随4次呕吐,左眼畏光,全身乏力;在多发性骨髓瘤进行化疗时曾有类似的头痛病史,最后一次化疗是7个月前;除了多发性骨髓瘤外还患有前列腺癌、高血压和最近出现的支气管炎、尿路感染。急诊分诊护士检查结果:病人意识清、四肢力量和运动均衡自如、双瞳孔直径3mm。  相似文献   

2.
急诊护士的分诊程序是:(1)采集病史。包括病人的年龄、是否合作、疾病现状、是急性还是慢性发作、治疗情况及以往相关重要病史。对于主诉发病突然的老年患者,要给予更多关注。(2)身体检查。从中发现重要的鉴别指征。 病人主诉“头痛” 至少70%的美国人都有过头痛。幸运的是,都不是严重病因所致的头痛。对以头痛就诊的病人,分诊护士应考虑下述因素:(1)脑出血:95%~100%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有严重的突发性头痛。这种疼痛为剧痛。蛛网膜下腔出血通常  相似文献   

3.
干扰素联合MP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随机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MP方案 (马法兰和强的松 )联合α-干扰素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感染发生情况和对患者生存期的影响。方法 :用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 ,将 4 3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分为两组 :研究组 (干扰素组 ) 2 0例采用MP方案化疗加α-干扰素治疗 ;对照组 2 3例则只用MP方案化疗。连续治疗 6~ 12个月后作临床疗效评价 ;对照组 2 3例则只用MP方案化疗。连续治疗 6~ 12个月后作临床疗效评价 ;治疗期间观察两组患者感染发生情况 ;追踪随访两组患者 1年、 3年生存率。结果 :干扰素组完全缓解 10 % (2 /2 0 )、部分缓解 30 % (6 /2 0 )、进步 4 0 % (8/2 0 )、无效 2 0 % (4 /2 0 ) ;对照组完全缓解 8 7% (2 /2 3)、部分缓解 2 1 7% (5 /2 3)、进步39 1% (9/2 3)、无效 30 4 % (7/2 3) (P >0 0 5 )。干扰素组共化疗 2 14例次 ,发生感染 18例次、占 8 4 % ,无 1例败血症 ;对照组共化疗 2 38例次 ,感染 4 2例次、占 17 6 % ,2例次表现为败血症 (P <0 0 5 )。干扰素组 1年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 90 %及 6 0 % ,而对照组 1年和 3年生存率分别为 82 6 %及 5 2 2 % (P >0 0 5 )。结论 :MP方案联合α -干扰素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不比单用MP方案化疗好 ,它对患者生存率影响不明显 ,但能有效减少患者感染率。  相似文献   

4.
梁立新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8):4479-4479
目的观察沙利度胺联合化疗及鞘注化疗药物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方法确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24例,小剂量沙利度胺联合VCMP方案:沙利度胺50 mg,2次/d口服,VCMP方案化疗,每月一疗程,其中18例患者化疗时鞘注甲氨蝶呤及地塞米松治疗。结果完全缓解4例,部分缓解12例,进步6例,总有效率91.7%。高于标准MP方案。结论小剂量沙利度胺联合VCMP方案化疗及鞘注化疗药物,治疗多发性骨髓瘤不良反应少,有效率高,颅内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5.
沙利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9,自引:6,他引:3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起源于骨髓单克隆浆细胞的恶性增生肿瘤性疾病。临床上治疗骨髓瘤方案虽多,但并无高效者。作者2004年12月~2006年2月使用沙利度胺(反应停)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19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本组病例19例,均为住本院确诊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诊断标准符合《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1]。其中女性14例,男性5例。临床分期[2-3]:初治多发性骨髓瘤10例,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9例。初治多发性骨髓瘤10例,确诊后未经任何化疗方案治疗;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9例,为正规使用过MP、M2、VDA、VBMCP等方案化疗2~4疗程…  相似文献   

6.
分诊是急诊护士一门独特的技术 ,但它并不容易掌握。应用情境测验方式可使每个护士均参与其中 ,有效地帮助急诊护士提高检诊分诊的技能。获取病史 众所周知 ,进行鉴别诊断的90 %的信息需要根据患者的病史 ,护士依此提出恰当的问题并思考正确的答案是至关重要的。某些列表形式的问诊能指导分诊护士从标准分类中获取最有用的信息 ,如过敏史、末次月经周期、目前的治疗等。一个完整的主诉和与之相关的病史是做出诊断的关键所在。例 1 :获取与主诉相关的完整病史的重要性一位 2 6岁女性因在看望住 ICU的母亲时晕厥而被送到急诊科。经问诊 ,该…  相似文献   

7.
作者选用凝集素分离法测定骨性碱性磷酸酶 (BoneAlkalinePhosphatase ,B ALP) 〔1〕。分别对健康成人6 0例及多发性骨髓瘤 (MM)病人 40例进行B ALP和总ALP活性的测定。结果显示 :健康成人中 ,女性B ALP活性较男性低 ,(t=2 0 4,P <0 0 5 ) ,有显著性差异。多发性骨髓瘤病人分别与健康成人比较 ,结果显示多发性骨髓瘤病人B ALP活性均较健康成人低 ,两样本均数t检验男性 (t=2 0 6 ,P <0 0 5 ) ;女性 (t=2 2 0 ,P <0 0 5 ) ,均有显著性。作为骨形成指标的B ALP在骨形成减低和骨吸收增加时B ALP活性降低。因此 ,B ALP活性也是观察多发性骨髓瘤骨吸收程度的一项有用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硼替佐米治疗初治、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2007年3月至2008年10月宁波第一医院血液科住院的1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7例初治,3例复发难治),其中7例初治1例复发难治接受VTD方案:硼替佐米1.0~1.3 mg/m2(d1,d4,d8,d11),地塞米松20~40mg/d(d1~4,d8~11),反应停100mg/d,复发难治者中另2例在此基础上分别加用环磷酰胺0.4mg/d(d1~4)(VTCD方案),或表阿霉素10mg(d1~4)(VTAD方案),21 d为1个周期.每例患者接受1~8疗程化疗.结果:随访1~20个月,10例患者中CR 2例,nCR 3例,PR 3例,MR 1例,NC 1例.总体缓解率(CR+nCR+PR)80%(8/10),总体有效率90%(9/10).10例患者中出现末梢神经炎5例(5/10),白细胞减少4例(4/10),血小板减少4例(4/10),继发感染6例(6/10),33例次化疗中出现白细胞减少6例次(18.1%),血小板减少6例次(18.1%),发生感染13例次(39.4%),其中1例死于感染.结论:硼替佐米治疗初治或复发难治的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可以耐受的、疗效确切的治疗新选择,并发症中感染发生率高,末梢神经炎较多见.  相似文献   

9.
1 病例资料女 ,6 8岁。因头痛、恶心 1周 ,反复胸闷、心前区疼痛发作 4天 ,脉搏缓慢急诊入院。病人 1周前因头痛、恶心到某院就诊 ,诊断为青光眼急性发作 ,给予噻吗洛尔点眼 ,每日 2次。次日晨出现恶心、头痛 ,血压 150 /12 0mm Hg。用药第 2天出现严重心绞痛发作 ,大汗淋漓、胸闷、有死亡恐惧感。口服速效救心丸 10粒 ,约 5分钟后缓解 ,血压 135/90 mm Hg,心率 50 /min。用药第 3天上述症状先后 2次发作急诊入我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冠心病、青光眼病史 ,有硝酸甘油、青霉素等药物过敏史。查体 :体温 36 .2℃ ,脉搏 4 8/min,呼吸 2 0 /mi…  相似文献   

10.
Glynnis Smyth女士,54岁,坐在椅子上,主诉气短,呼吸40次/min,足部轻微水肿,护士检查病人后,请助理护士协助将其扶至病床上,并通知住院医师。 病人已端坐20min,两肺下1/3可闻及捻发音。生命体征:脉搏规律,140次/min,体温36.8℃,BP9/11kPa,均在正常范围,病人否认胸痛。她曾施行子宫切除术,并有心衰和高血压病史,术后经过顺利,留置导尿管,最后2h尿量32~35ml/h,在此以前为40~75ml/h。服甲琉丙脯酸25mg,每天3次,速尿25mg、钾20mEq,每天1次。  相似文献   

11.
子痫的观察及护理体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周炳芳 《护士进修杂志》2001,16(10):784-784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简称妊高征 )是产科常见的并发症 ,如不给予积极有效的处理 ,母婴死亡率高 ,是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我院 1999年 1~ 12月 ,入院 2 6 0 9例孕产妇 ,其中妊高征 6 7人 ,占总数 2 5 6 % ;子痫 13例 ,占妊高征 17 4 % ,年龄最小 2 1岁 ,最大 35岁 ,平均年龄2 5 6岁 ,13例子痫病人均有反复抽搐 ,发生次数大于 3次 9例 ,抽搐 1次 4例 ,入院病史 ,均有妊娠期头痛、头晕、眼花、胸闷 ,视物模糊等症状。妊娠期均未作过产前检查。 13例子痫病人、血压最高 2 4 /16kPa ,最低 17 3/ 14.7kPa ,表现为双下肢水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反应停(thalidomide)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方法:12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应用反应停起始剂量100mg/d,每1周增加50mg/d,直到患者不能耐受。根据病情联合地塞米松或化疗。结果: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4例,进步5例,无效2例,无不能耐受的毒副作用。结论:反应停能有效治疗难治或初治多发性骨髓瘤。  相似文献   

13.
一位退休的62岁女病人,在她女儿的搀扶下,来到一家私立急诊中心。主诉:剧烈头痛伴恶心、呕吐及腹泻24h。接诊护士记录为:前额疼痛放射至右耳及下颌部。2d前出现头痛,并逐渐加重,自服药物无效。到达急诊中心前有过一次恶心、呕吐及腹泻。血压163/78mmHg,心率99次/min,呼吸18次/min,口温36.2℃。病人女儿说其母亲来到她家时出现精神迷乱,服用朴热息痛325mg及伪麻黄碱60mg后入睡。醒来时又服用了朴热息痛325mg及60mg伪麻黄碱,2h后来到急救中心。初次接触病人,病人说话很少,始终没把手从她的头上移开。有关病史病人常有头痛,入院前1w有多次蚊虫…  相似文献   

14.
护理急救法     
951119急腹症的分诊护理:(附3例典型报告)/林梅//广东医学院学报一1994,12(4)一374 急腹症病人病情危急、病因复杂、涉及专业多,极易误诊。如分诊护士能详细询问病史和认真系统的体查,细心观察病情,及时进行综合分析,是减少误诊、漏诊的关键。除外分诊护士应定期到病房随访、追踪原分诊病人的诊断,发现特殊病例及时记录总结;联系临床勤看书、勤观察,发现问题勤思考,使分诊水平不断提高。(丁一)951120严重创伤病员急救护理探讨/姚梅芳…//中华护理杂志一]994,29(9)一527~530 在急救护理中,强调时间概念,尽快采取有别于常规工作程序的措施,即…  相似文献   

15.
作者对专科门诊慢性疾病患者施行整体护理的特别之处及特殊要求作了具体设想 ,说明了设想的可行性。意在使门诊病人得到高质量的护理 ,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设想1 1 目的 :通过护士对人的生命过程的整体关心 ,使对病人的护理具有主动性和身、心护理的整体性 ,促使护理从个人向家庭、社区延伸。1 2 实施设想 :分诊护士在预检询问时即可对病人的病史、症状有所了解 ;或者是患某一疾病的老病人来到医院就可能告诉你什么病又犯了 ,在得知这些情况后 ,分诊护士即可决定对病人实施整体护理的计划。1 2 1 估计 :发现与确认病人的健康问…  相似文献   

16.
应用动态血压监测对高血压病人进行健康教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高血压的主要危害是造成靶器官的危害 ,以至发生心、脑、肾的严重合并症而危及生命。为了控制和延缓危害的发生 ,我科对门诊和住院的高血压病人做 2 4h动态血压监测 (ABPM) ,根据监测结果进行健康教育 ,指导用药 ,调节生活方式 ,对改善病人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起到积极作用。1 方法1 999年 1月~ 2 0 0 2年 6月 ,我科对偶测血压三次增高、符合 1 993年WHO关于高血压诊断标准的1 0 3例病人 ,用北京同仁光电公司的AMR 4 0 2型无创便携式动态血压检测仪常规做 2 4hABPM。测定时间为 6~ 2 2时 :2 0min一次 ;2 2时~ 6时 :4 0min一次 ,…  相似文献   

17.
化疗药物所致的胃肠道反应给化疗病人带来了巨大的痛苦 ,严重影响了化疗计划的顺利实施。为防治化疗后胃肠道反应 ,2 0 0 1年 4月~ 2 0 0 2年 3月我院对肿瘤科、血液科住院化疗 5 6例患者采用穴位注射的方法进行防治胃肠道反应的实验研究。现将实验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本组 5 6例 ,男 32例 ,女 2 4例 ,年龄 18~6 9岁。其中淋巴瘤 5例 ,白血病 9例 ,多发性骨髓瘤 4例 ,食管癌 7例 ,肝癌 4例 ,肺癌 11例 ,卵巢癌 2例 ,宫颈癌 4例 ,贲门癌 6例 ,肾癌 4例。将 5 6例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 30例和对照组 2 6例。 2组患者的…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24岁,体重70 kg,主因左下肢撞伤,疼痛,不敢活动4 h入院.拟在椎管内联合麻醉下行左股骨髁胫腓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前诊断:(1)左股骨髁粉碎性骨折,左胫腓骨骨折;(2)孕35周.患者既往体健,无高血压、心脏病病史,无食物及药物过敏史,无肝炎结核病史;现一般情况可,无下肢水肿,无头痛头晕,无抽搐;测BP 120/60 mmHg,P 109次/min,R 20次/min,HR 109次/min,查心、肺、腹(-).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趋化因子受体CXCR4、CCR1、CCR2与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疗效的关系,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48例初发MM病人骨髓中MM细胞表面CXCR4、CCR1、CCR2的表达情况。患者分为2组,表达至少1个趋化因子受体的归为趋化因子受体表达阳性组(Ⅰ组),不表达趋化因子受体的归为趋化因子受体表达阴性组(Ⅱ组)。经过化疗3、6个月后分别评价和比较各组的疗效。结果显示:经过化疗3个月后,Ⅰ组患者(34例,中途失访3例)化疗有效率80.6%(25/31),Ⅱ组患者(14例)化疗有效率50%(7/14);经过化疗6个月后,Ⅰ组患者化疗有效率83.9%(26/31),Ⅱ组患者化疗有效率50%(7/14),无论经过化疗3个月还是经过化疗6个月,2组患者的有效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XCR4、CCR1、CCR2可以作为预测MM疗效的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低剂量硼替佐米为基础的三联化疗在老年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58例老年(年龄≥60岁)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根据用药方案分为3组。A组:硼替佐米0.7 mg/m^2,d 1、4、8和11;环磷酰胺0.5 g/m^2,d 1和8;地塞米松20 mg/d,d 1-2、4-5、8-11和11-12。B组:硼替佐米1.3 mg/m^2,d 1、4、8和11;环磷酰胺0.5 g/m^2,d 1和8;地塞米松20 mg/d,d 1-2、4-5、8-11和11-12。C组:硼替佐米0.7 mg/m^2,d 1、4、8和11;地塞米松20 mg/d,d 1-2、4-5、8-11和11-12。3组患者均治疗4个疗程,比较3组的疗效及治疗反应。结果:3组患者的完全缓解(CR)率分别为31.58%、38.09%和27.78%,总有效(ORR)率分别为68.42%、66.67%和55.56%(P>0.05)。有贫血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经治疗后血红蛋白水平均较基础值明显上升;3组患者4个疗程期间的人均红细胞血输注、化疗后的骨髓抑制率、感染率均无统计学差异。3组周围神经病、胃肠道反应、带状疱疹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A组较其他2组明显降低。随访1年,3组患者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以低剂量硼替佐米为主的3药联合治疗老年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疗效反应与标准剂量类似,但周围神经病、胃肠道反应、带状疱疹的发生率均较低,患者对减低剂量联合方案具有更好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