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以YD油田f3段岩芯为研究对象,进行二氧化碳驱室内试验研究。恒质膨胀试验表明,注CO_2可大幅度提高地层原油体积系数、膨胀系数,降低地层原油粘度。细管试验获得二氧化碳/地层原油多次接触后最小混相压力为30.78MPa,高于目前地层压力。长岩芯驱替试验表明,最佳二氧化碳段塞体积约为0.2HCPV。气水比1∶1、段塞体积0.2HCPV CO_2水/气交替驱可延迟水、气突破时间,虽不能实现混相驱替,但仍可获得74.47%驱油效率。  相似文献   

2.
碳酸盐岩油藏通常是在中性亲水条件断裂,防止了水自吸入基岩。通过水驱提高原油采收率方法很少成功,碳酸盐岩平均原油采收率通常小于30%,因此,在这类油藏中提高原油采收率潜力是十分大的。通过两个室内实验,结果表明,当温度高于100℃时,通过用PW:SSW以2:1~1:8的比例混合的原油采收率比在一个自吸过程中用纯的PW的原油采收率相对高一些。在粘性驱中,SSW驱替油比PW驱替油更有效,并且得到较高的采收率。  相似文献   

3.
经过不同降解程度的三元复合体系在均质岩心上进行驱油实验,并对比不同降解程度三元复合体系对二类油层驱油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未降解三元体系驱油效果好于降解三元体系,随着降解程度的增大,三元复合体系的采收率降低;对于相同渗透率岩心,未降解的三元体系注入压力高于经过降解的三元体系,渗透率越低,差异越大.对于二类油层的小渗透率层,使用经过降解的三元体系驱油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低渗油藏二氧化碳混相驱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氧化碳混相驱是提高原油采收集的一种有效方法,该文通过实验室内对文184块地层流体进行了二氧化碳/地层原油的坟力-组分试验,二氧化碳细管驱替试验和长岩区替试验研究,并进行了二氧化碳混我数值模拟研究,确定出文184块注二氧化碳最低混相压力。  相似文献   

5.
注空气技术是轻质油藏提高采收率的一种有效手段,该技术的驱油机理与地层原油氧化反应息息相关。本文通过调研国内外注空气技术研究,阐述了轻质油藏注空气技术的应用优势,分析了含水饱和度与地层剩余油量对该技术驱油效果的影响,基于氧化反应机理与矿场应用探讨了该技术在轻质油藏的适用性。研究表明:注空气技术适用于水驱后油田进一步提高采收率;地层剩余油量过低会影响注空气驱油效率,此时可通过适当提高注入气中N2含量或向注入气中添加吸附颗粒,来保证原油氧化反应的平稳进行,提高驱油效果。此外,矿场应用中应重视可能发生的气窜问题。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过程中油水互驱微观特征,以柴达木盆地H区路乐河组油藏为例,利用薄片观察、扫描电镜、物性分析及压汞实验等,开展油水互驱微观实验模拟综合研究。研究表明:该区储层物性较差,非均质性较强,岩石类型主要为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砂岩,储集空间以原生粒间孔隙为主,孔喉具有分布宽、分选较差、分布类型多且分散等特征。单相流体实验中原油在岩石内流动具有非达西渗流特征,启动压力梯度随渗透率的增加而降低,但相关性较差,增加压力梯度可使单相油渗流特征达到线性流。油驱水过程为非均匀驱替过程,油藏的微观非均质性强烈,原始含油饱和度较低;水驱油沿一两个通道快速突进,无水采油期短,水驱油效率低,增加压力可实现一定范围内增加水驱油效率,但效果并不明显;残余油主要有绕流形成的残余油、油膜残余油、边缘角隅的残余油等三种,其各自具有不同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7.
油田开发后期一般经历二次采油到三次采油几个开发变化过程,其中后期聚合物驱提高油藏采收率的的主要机理为通过增加注入水的粘度,改善油水流度比扩大注入水在油层中的波及体积从而提高原油采收率.聚驱后油藏继续恢复到聚合物注入前的生产状况,但仍有大量聚合物滞留在地下.所以聚驱后储层的物性参数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而储层物性资料对整个油...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二氧化碳在砂岩储层中的驱油及埋存效果,在对二氧化碳驱油机理和埋存机理研究的基础上,选取绥中36-1油田为储层研究对象,在基础地质、测井综合解释等研究基础上,建立绥中油田高精度三维地质模型,并在模型粗化的基础上进行油藏数值模拟研究。本次研究在目的区块选取17口井,设计了3套开发方案,通过对所设计的四套方案进行数值模拟和对比评价,得出结论:二氧化碳驱油过程中,轻质组分越多,采收率越高;与水驱相比,二氧化碳驱油进入储层以后,不仅能补充地层能量,与原油混合以后,可以降低原油粘度、消除界面张力、引起原油膨胀等,最终原油采收率提高了3%。  相似文献   

9.
马庆  侯思伟  吕蓓  陈亮  宋胜军 《中州煤炭》2020,(9):37-40,44
温室气体(CO2)驱油及埋存技术寻找出传统化石能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重合点,既实现了CO2的捕集与利用,又使实施区域的原油采收率提高,在经济与环境保护上展现出共赢。SX油田为有效动用油层及实现温室气体埋存,开展了CO2气驱目标地层原油细管实验,分析了在地层温度恒定地层压力不同的条件下CO2驱油效率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原油采收率随着注CO2气量的增加而增加;在同等注气量条件下,原油采收率随着实验压力的升高而升高。CO2细管实验最小混相压力为46.05 MPa,高于原始地层压力7.72 MPa,呈现出非混相驱特征。  相似文献   

10.
赵华 《当代矿工》2010,(10):58-59
从1970年开始,美国就在得克萨斯州把二氧化碳注入油田作为提高石油采收率(EOR)的一种技术手段,时至今日还在使用。美国是应用二氧化碳驱油研究试验最早、最广泛的国家,利用二氧化碳驱油目前已成为油田提高采收率的主导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11.
赵洋  刘凯  王维波  姚振杰 《中州煤炭》2022,(4):95-101,108
CO2驱油技术在低渗透油田中的研究已经越来越深入,无论室内实验还是现场试验证明都是可行的,不论是在高含水油藏还是低渗、特低渗油藏,注CO2能够降黏膨胀,降低界面张力,改善地层渗透率,从而提高原油采收率。该技术能够有效解决低渗油藏注水开发难的问题。国内在该技术领域的研究也越来越多,研究还发现,工程上常利用水驱特征曲线方法预测CO2驱动态指标,但水驱和CO2驱在驱油机理、开发动态特征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导致预测结果不准确。为了增加低渗透油藏注CO2方案可靠性,根据油藏工程基本原理建立气驱采收率计算公式,并利用采出程度、采油速度和递减率的相互关系提出了气驱增产比概念,建立气驱提高采收率增幅图版,形成了低渗透油藏注CO2驱提高采收率指标预测方法。通过该油藏工程方法预测白豹油区吴26-75井区,注CO2驱油20年可提高采收率8.12%。同时,对目标区块进行三维地质建模及数值模拟研究,通过数值模拟软件计算,预测区块CO2注气速度20、30、40 t/d的情况下,20年可累计增油20.56万、22.48万、24.13万m3,可分别提高采收率7.82%、8.55%、9.18%。该油藏工程方法预测结果和数值模拟方法预测结果误差较小,可用于低渗透油藏CO2驱油产量预测和开发方案优化设计。该方法可以简单快捷计算CO2提高驱采收率指标,对区块下一步的开发及评价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尕斯库勒油田E13油藏已经进入高含水时期,储采失衡加剧,综合含水率达到了80%以上,原油产量下降,经济效益变差。为了提高油藏原油采出程度、改善油藏开发效果,调研了国内外减氧空气驱的机理研究以及现场试验的资料,建立了以油藏真实孔渗饱数据为基础的一维条形地层机理模型,并选取该油藏Y12-27井组进行了减氧空气驱可行性验证。研究表明:纵向顶部减氧空气驱驱油效果优于水驱和氮气驱;驱替压力对原油采出程度影响不大;注水转注气可以提高原油采出程度;对于减氧空气驱,由于低温氧化反应的作用,氧气浓度对原油采出程度有一定影响,但比较微弱,其中,氧气浓度为10%时,驱替结束采出程度最高;尕斯库勒油田E13油藏属于注水开发“双高”油藏,适用于减氧空气驱;对于该油藏Y12-27井组,顶部减氧空气驱驱油效果好于水驱和氮气驱,建议氧气浓度超过10%时采取关井等措施。  相似文献   

13.
碳酸盐岩挥发油藏回注溶解气开发可以减缓压力衰竭,提高注气驱油效率。然而注气开发存在气油流度比高,重力分异等一系列问题导致波及效率较低,并且在非均质性强的储层更为突出。以实际油藏为例,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在考虑回注比差异的前提下研究了层间非均质性、储层韵律性、地层倾角、回注比、开发层系对纵向波及效率的影响规律;平面非均质性和回注比对平面波及效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回注比对波及效率影响显著,均质储层的波及效率随回注比的增大而增大,非均质储层的波及效率随着回注比的增大表现出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当回注比为1时,储层韵律性和平面非均质性对波及效率的影响不明显,纵向非均质性越大波及效率越小,储层倾角越大波及效率越高;当回注比为1.2时,非均质性越强波及效率越低,储层正韵律的波及效率高于反韵律,储层倾角影响不大。建议在气源充足并且储层非均质性较弱时,可以设置1.2的回注比;当缺少外界气源并且储层非均质性较强,则可以将回注比设置为1;当储层非均质性较弱并且回注比小于1时可以采用1套层系开发,其余情况采用多套层系开发;井网一般采用5点法,或者早期采用反9点法,后期调整为5点法井网开发。  相似文献   

14.
注入压力高、吸水能力下降快是低渗油藏注水开发面临的难题。通过分析深层低渗油藏压敏、水敏、油水粘度比、相渗等因素对渗流特征的影响,获得油藏开发过程中储层物性及流体渗流变化规律;利用油藏工程原理及数值模拟技术,研究了裂缝方位、注入量、渗透率及注水时机对裂缝扩张注水效果的影响,证明裂缝扩展注水技术能够大幅度提高低渗油藏采出程度。研究成果对 改善低渗油藏注水开发效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尕斯库勒油田E3^1油藏中原油属性为轻质油藏,该油藏已经进入高含水时期,储采失衡加剧,综合含水率达到了80%以上,原油产量下降,经济效益变差。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采取了减氧空气驱注气提高采收率的方法提高原油采出程度。低温氧化反应为轻质原油和空气中的氧气发生氧化反应。为了研究低温氧化反应的主控因素和提高原油的采出程度,针对尕斯库勒油田E3^1油藏建立水平方向和纵向的一维条形地层,分析不同低温氧化反应的机理模型,不同温度和不同氧气摩尔浓度对尕斯库勒油田E3^1油藏采出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对油藏采出程度有一定影响,表现为温度越高,氧化反应越充分,反应速度越快,采出程度越高;不同的低温氧化反应机理模型对原油采出程度有略微影响,但不明显;氧气摩尔浓度的变化对原油采出程度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6.
自2012年塔河油田开展了单井注氮气矿场试验,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注气提高采收率的机理不清。通过调研,世界范围内注气提高采收率通常采用二氧化碳气体。在高温高压条件下进行了物理实验,结合理论计算,对二氧化碳及氮气在塔河油田条件下的最小混相压力,在原油中的溶解度,对原油密度、粘度的影响,以及在原油中的体积膨胀系数等进行了深入研究。由此得出了注入二氧化碳及氮气提高塔河油田缝洞型油藏采收率的机理。在塔河油田重质油条件下,二氧化碳/氮气与原油均不会发生混相。二氧化碳在原油中的溶解度大,对原油密度的改变作用更大,对原油的降粘作用更明显。因此,二氧化碳可以改善原油流动性,扩大波及体积。但是,氮气在原油中的混相压力更高,更容易形成气顶,对油水的重力分异能力强。  相似文献   

17.
芳48区块气驱对原油高压物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室内实验,研究了注CO2、N2、天然气后芳48区块原油性质的变化。注气量越多,地层油高压物性变化越大。三种气体中注CO2地层油高压物性变化最大,其次为天然气,N2变化最小。注入气后原油物性的变化更有利于残余油饱和度降低,使原油更容易被采出,从而增加了地层原油采收率。  相似文献   

18.
为了改善牛圈湖"低渗、低压、低流度"三低砂岩油藏水驱采油后期油井低产液、高含水井比例高和开发效果差的现状。创新性地引入氮气吞吐提高油井采收率的思路,基于对三低砂岩油藏注氮气吞吐的机理,通过数值模拟手段对注气参数进行优选对比分析,得到了合理的氮气吞吐参数,并在现场进行了应用。结果表明,氮气吞吐采油技术应用后,油井增油效果显著,累计增油5 050 t,为氮气吞吐作为注水驱油的有效接替和补充措施的规模推广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