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6 毫秒
1.
1937年7月7日,日军进攻卢沟桥,发动全面侵华战争。9月,云南仅用28天就征调滇军老兵组建第六十军,辖一八二、一八三、一八四三个师,每师下辖两旅,每旅下辖两团,共约4万人,由卢汉统率,于10月5日在昆明巫家坝誓师出省抗战。随后云南又组成第58军、新3军出省抗战,8年间先后派出至少42万人,转战山东、河南、湖北、江西、湖南、浙江等省,参加徐州会战(时称鲁南会战)、武汉会战及中国第九战区的几乎所有重要战役。8年间,出省抗战滇军屡创歼敌夺城功勋,也常陷苦战血战,数次悲壮重生,在国家民族危亡之际,壮怀激烈,共赴国难,伤亡官兵至今无法得出具体数字。徐州会战是出省抗战滇军参加的第一个战役,第六十军官兵勇往直前,浴血奋战,坚忍不拔,予敌重创,首战即打出滇军气概,但全军近一半将士埋骨鲁南。此战后,十二个团兵力仅剩五团,三个师被迫整编为一个师。云南省档案馆保存的《陆军六十军一八二师鲁南会战战斗详报》,真实再现滇军浴血杀敌、守土卫国、不畏牺牲的爱国史事,整理编录此战报以为纪念。  相似文献   

2.
<正>近日,笔者在云南省档案馆查阅到一份"滇黔绥靖公署对云南军需局等按政府统一规定办理六十军合葬抗日将士赵克、陈保祥的训令"。档案中记录了王炳章转呈的市民赵伯勋申请函,函中称:"窃国民第四子赵克,充六十军一八三师五四二旅一○八四团第一连连长,随军出发抗日,于二十七年四月二十三日,鲁南会战,于五圣堂之役,以身殉国。第三子赵继昌闻耗,前进救弟,得其尸不忍弃之,适当敌攻击甚急,挥泪亲焚弟尸身,拾其遗灰负之,复前进抗战……"此件  相似文献   

3.
李云龙(1919-1965):福建长汀人。1933年参加红军,1936年入党。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15师343旅686团宣传员,八路军115师教二旅5团营教导员,鲁南军区5团政治处主任等职。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东野战军8纵特务团、教导团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华东野战军34军100师政治部主任、华东野战军33军100师副政委等职,参加了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高炮第63师政委,舟嵊要塞区岱山守备区政治委员、舟嵊要塞区政治部副主任等职。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5年因病逝世,安葬于雨花台功德园。  相似文献   

4.
<正>国民党第60军原为云南的地方部队,军长曾泽生是云南永善人,他早年入滇军,曾就读于云南陆军讲武堂。1925年入黄埔军校第三期学生队,毕业后回到云南,长期在龙云部任职。历任连长、营长、团长、旅长等职。抗日战争爆发后,先后升任国民党第60军第184师师长和第60军军长。曾率部参加了台儿庄会战、武汉会战和赣北对日作战等战役。1945年8月,从云南蒙自、屏边地区率部赴越南接受  相似文献   

5.
<正>八年抗战,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统领下,全国各族人民同仇敌忾、坚忍不拔、共赴国难,用血肉换取的伟大胜利。七七事变爆发之后,云南立即主动请缨,先后组建第60、58军和新3军等3个军,总计40余万人出省抗战,转战华东、华中地区,参与徐州、武汉、南昌、长沙、常德、长衡会战等二十余次大战役和难以计数的师团级战役及守备战斗,在屡建功勋的同时,付出牺牲一、二十万人的代价,部队数次伤  相似文献   

6.
滇军血战台儿庄已经过去了78个年头,然而往事历历在目。1966年,血战台儿庄主要亲历者、第60军主帅卢汉纂写了回忆文章《第六十军血战台儿庄》,讲述了第60军从组建、参战、撤退、整编的全过程。本期转载此文,正好与本刊第1期公布的《第六十军抗战密电选编》互为补充,为读者还原一个真实的滇军血战台儿庄,以纪念为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流血牺牲的勇士们!  相似文献   

7.
1945年秋天,蒋介石为了打击云南的龙云、卢汉集团,进一步控制云南,在派滇军去越南接受日军投降的同时。强行改组国民党云南省政府,夺了龙云的军政大权。1946年,蒋介石又将滇军的六十军海运至东北参加内战。六十军在辽南、吉林地区几次遭解放军东北野战军重创,于1948年3月被迫溃退长春。六十军和蒋介石的嫡系李鸿的新七军统归驻守长春的国民党第一兵团司令郑洞国指挥。  相似文献   

8.
<正>【将军档案】郑国仲(1913年7月9日—1992年1月11日),湖北红安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红一军第三团排长、红四军第十师三十团连长、师政治部交通队队长、红四军第十师二十九团营长、第二十八团团长。参加了鄂豫皖苏区四次反“围剿”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三八五旅七六九团营长、副团长、团长。1943年任太行军区第三军分区副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任太行纵队第三支队支队长,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三纵队九旅旅长、副司令。1948年任中原野战军第三纵队副司令员。1949年任第二野战军十一军副军长。参加了上党、邯郸、鲁西南、挺进大别山、淮海、渡江、西南等战役。  相似文献   

9.
彤学  兰澜 《湖北档案》2003,(9):39-42
八年抗战中,江汉平原有一支特别的部队——王劲哉部。他以沔阳为中心,占地为王,拥兵自重,既抗击日本侵略者,又抵制国民党军队,同时还与新四军搞磨擦,人称抗战中一怪。 以沔阳为中心 建立王劲哉王国 王劲哉原为杨虎城下属第49旅旅长。西安事变后,49旅改为新编第35师,王劲哉任师长,因徐州会战  相似文献   

10.
一八路军进入恒山山脉计划的提出“七七”事变后,全国抗战爆发。中共中央根据国共两党协议,把位于西北的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8月25日,中央军委正式发布命令,以朱德、彭德怀分任正、副总指挥(后称正、副总司令),辖第115、第120‘第129师,每师辖2个旅,每旅辖2个团,全军共为3个师6个旅12个团,约4万余人。这时(8月12日),日军正在进攻南口,以夺取平绥(今京包)路南口——张家口段为目标。这里是太行山、阴山、燕山三大山脉的相接地带。太行山为东北西南走向,它与燕山的连接处是南口、居庸关,出南口便绕到了太行…  相似文献   

11.
魏庆 《航空档案》2005,(8):23-25
中俄联合演习-“和平使命-2005”于8月18日举行。俄军第76空降师参加演习全程。该师是斯大林格勒战役打出来的英雄部队,这支部队成立于1939年。苏联卫国战争期间,该师参加了奥德萨保卫战、克里木战役,并在斯大林格勒会战中获得了“近卫”部队的光荣称号。整个卫国战争中,该师有50多位官兵被授予了苏军最高荣誉——“苏联英雄”称号。  相似文献   

12.
据史料记载,淮阴城解放有两次。第一次解放是抗战胜利的1945年9月,第二次是1948年12月。参加这次解放淮阴城战斗的是新四军三师十旅第二十八团(原第十一团改编而来)、二十九团、三十团、师特务团和涟东警卫团、淮海军分区新二团、射阳独立团等地方武装。  相似文献   

13.
魏泽民 《档案》2014,(9):32-35
正蒋云台(1905—1987年),字汉城,今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李家堡乡麻子川人,平凉师范肄业后,进入陇东讲武学堂学习。早年在庆阳陈珪璋部带兵,任陈珪璋所部第五旅旅长。1931年7月,潼关行营改编,陈珪璋为新编第13师师长。1932年2月15日,孙蔚如伙同杨子恒在兰州诱杀陈珪璋后,陇东各县遂为陕军控制。蒋云台投奔新编第14师,被任命为该师第二旅旅长。抗战开始后,蒋云台任165师中将副师长,率部开赴晋南抗日前线,1941年5月参加了历时7天的中条山战役,该师官兵以伤亡2000余人的代价重挫日寇,阻止日军南侵,功绩卓著,打出了陇上健儿的威  相似文献   

14.
1949年1月,淮海战役结束,部队在江苏省宝应县休整,全军进行整编。我团由华东野战军11纵队33旅98团,改为华东野战军29军87师260团。我当时在二营机炮连一排一班任班长。  相似文献   

15.
在抗日战争初期的南京保卫战中,曾有一个团的国民党官兵在南京东南郊30余里外的青龙山山区神秘失踪,从此再无消息。1937年12月初,近25万国民党军队云集南京城内外,参加首都保卫战。守城军司令为唐生智,他临危受命,虽缺乏指挥才干,勇气可嘉,发出“誓与国都共存亡”的悲壮誓语。当时,72军、74军、93军等5个军部队却从淞沪战场且战且退,来到南京城外布防。还有几个师、旅是以蒋介石为首的最高统帅部从四川、安徽、湖北、江西等省紧急抽调来的。这些部队大多原先是地方保安团队。虽然同仇敌忾,士气高昂,但装备太差,只有步枪、机枪、手榴弹和少量…  相似文献   

16.
淞沪会战后,面对日本的疯狂进攻,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云南儿郎被整编成国民革命军第60军(以下简称“60军”)远赴千里之外参加抗战.是时,为保卫祖国领土的完整,保卫民族的独立自由,60名妇女组成云南妇女战地服务团,随60军服务.在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云南妇女战地服务团出征抗敌的英勇壮举,在台儿庄大战中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相似文献   

17.
四行仓库     
《档案与史学》2008,(8):3-3
1937年“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军88师赴沪参战。10月26日,日军占领大场,中国军队从闸北、江湾向西撤离。留下262旅524团1营420名官兵,由中校团副谢晋元、营长杨瑞符率领,临危受命,英勇抗敌,掩护大部队撤退。  相似文献   

18.
张谞 《湖北档案》2006,(3):37-37
1940年5月的枣宜会战是继淞沪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之后又一次大规模的会战,是中国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的一次重大战役.在这次战役中,中国投入了包括第五战区、第九战区的三十多万精锐部队,日本投入了侵华日军的主力第十一军的十余万部队,在荆楚这片广袤的大地上反复拉锯血战,来回厮杀.虽然日军最后攻陷了宜昌,但是中国军队也给予了日本侵略军沉重的打击.就在这次战役中,著名爱国将领、国民革命军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壮烈殉国,成为抗日战争中牺牲的军衔最高、职位最高的中国军人,也是"二战"期间反法西斯阵营中战死疆场的最高军队将领.  相似文献   

19.
8年抗战中的川军第20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军是一支由川人组成的国民党军队,抗战爆发前为四川军阀杨森的私人武装,初辖7个混成旅,1个宪兵团,1个手枪团。1926年,杨森的这支川军被广东国民政府统编为国民革命军第20军,杨森为军长,朱德为党代表,共辖8个师。1936年,归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重庆行营指挥,在川、康、滇3省追剿红军。全面抗战爆发后,20军由贵州出发,踏上了抗击日本侵略军的漫漫征程。  相似文献   

20.
王继伟 《云南档案》2014,(12):35-37
<正>1937年7月,日本军国主义制造了"卢沟桥事变",悍然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华民族危在旦夕。时任云南省政府主席龙云临危受命,组建60军北上抗日。1938年4月,出滇作战的云南健儿便遭遇了一场惨烈的大战——台儿庄血战。战斗中有5位团长阵亡,其中有一位最为特殊,他不仅是唯一的少将军衔的团长,还是唯一得以归葬故土的滇军将领——60军183师1082团少将团长严家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