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静坐少动行为或体力活动不足带来的心血管疾病和代谢性疾病等健康问题已成为当前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本文通过梳理静坐少动行为、体力活动与健康效益之间的关系,探讨了二者交互作用对健康效益的影响以及剂量-效应关系。综合研究认为:1.随着静坐少动时间的增加,与慢性疾病相关的风险因素逐渐增加,4~6 h/d是其剂量-效应的"阈剂量",静坐少动时间与健康效益之间表现出非线性的剂量-效应曲线特征;2.间断性静坐少动行为比持续性静坐少动行为更有利于降低与慢性疾病相关的风险因素;3.增加体力活动或减少静坐时间均可促进健康效益;体力活动和静坐少动行为二者与健康效益之间存在着叠加/抵消的交互作用,二者与健康效益之间存在着剂量-效应关系,但其剂量-效应曲线模型特征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建成环境对中国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与肥胖的影响。方法:采用系统文献综述法,在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Active Living Research以及中国知网等电子文献数据库中进行文献检索,检索期限从各数据库收录起始日期至2018年4月,详尽收集建成环境和体力活动与肥胖相关的文献资料,采用美国健康研究院的观察性队列研究和横断面研究质量评价工具对纳入文献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对于中国儿童青少年来说,土地混合利用、街道连通性、交通设施便利性、目的地(如体育设施、生活设施和公园等)可及性、体育设施和资源(如附近体育设施、俱乐部和组织、康乐设施、人行道等)可用性能有效促进体力活动;相反,住所附近没有人行道、住所周围马路步行不便利、到附近公园距离远或居住密度高会降低体力活动,增加久坐行为,提高超重或肥胖风险。结论:建成环境对中国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和肥胖有显著影响。在健康中国和全民健身的战略背景下,建议结合国家政策层面的干预措施和体育绿色发展的基本理念,有效改善和建造行人友好型环境,促进中国儿童青少年绿色出行,提高体力活动,降低肥胖风险。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CiteSpace软件对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1993~2019年有关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与建成环境的1388篇文献进行可视化图谱分析,从文献时间分布与演进脉络和研究热点切入,进行全面系统分析。结果发现,文献的爆发年份为2014~2019年,峰值出现在2019年。演进脉络为从主观测量的研究方法向着科学化、规范化的客观测量的研究方法演进;从大方向、大主题的研究内容朝着深入化、具体化、生态化的研究内容演进。研究的热点主要有3个:(1)学校建成环境及社区建成环境与体力活动的研究;(2)建成环境与个人行为的研究;(3)建成环境与体力活动及个人健康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上海市部分青少年超重肥胖现状,并分析膳食营养、体力活动及生活习惯等相关因素。方法:采用随机分层整群抽样调查方法抽取上海市六个区11~18岁学生2107人(其中男性1045人,女性1062人),通过体质测试和《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调查问卷》调查青少年超重肥胖现状及相关因素。结果:男生各年龄段超重肥胖检出率均大于女生,低年龄段男女生超重肥胖检出率均大于高年龄段。本研究结果显示体力活动与肥胖关系较为密切。结论:应特别重视低年龄段男生的体重控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以地理信息系统(GIS)测量的住所周围建成环境与香港儿童体力活动的关系。方法:本研究的样本为香港一间小学的81名7~11岁儿童(男生44人)。本研究数据来自一项为期三年的追踪研究——儿童体力活动与营养调查(UCAN计划)。受试儿童体力活动分别以Acti Graph GT3X型加速度计和家长问卷进行测量。受试儿童住所周围道路总长度及住所至最近康乐设施的距离以GIS(Arc Map 10.0)测量。受试儿童被分为长道路组(住所周围道路总长度≥50百分位)与短道路组(住所周围道路总长度<50百分位),及近设施组(住所至最近康乐设施的距离≤50百分位)与远设施组(住所至最近康乐设施的距离>50百分位)。各组间(长道路组vs.短道路组;近设施组vs.远设施组)的体力活动时间差异以单因素协方差分析比较,同时控制受试儿童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MI)及母亲受教育水平。结果:加速度计测量的数据显示,男生无论在上学日还是周末日均比女生活跃。在控制受试儿童性别、年龄、BMI及母亲受教育水平后,单因素协方差分析显示相对于远设施组儿童,近设施组儿童参与中高强度体力活动时间较长(126.8±34.4 vs.113.6±27.1分钟/天,P<0.05);而两组间问卷报告的体力活动无差异。长道路组与短道路组间加速度计及问卷测量的体力活动均未见差异。结论:本研究初步证实,住所附近康乐设施对香港儿童的体力活动具有积极影响。今后的研究应纳入更具代表性的样本及更多的建成环境指标,以获得城市建成环境与儿童体力活动关系的更有力证据。  相似文献   

6.
近些年来,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相关话题备受关注。2018年11月在加拿大召开的全球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峰会发布了2018年《全球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报告》,该报告以统一的维度和评价标准将全球49个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数据进行了综合汇总,对当前全球儿童、青少年的体力活动水平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全面分析。本文基于2018年《全球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报告》及相关文献对国内外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现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加速度计以不同采样间隔测量儿童青少年日常体力活动时间的一致性,并确定适宜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研究的采样间隔。方法:296名9~18岁儿童青少年(包括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连续佩戴ActiGraph GT3X+型加速度计7天。分别按1秒、5秒、15秒、30秒、60秒五种采样间隔,将加速度计的原始数据转化计算研究对象平均每天低强度(LPA)、中等强度(MPA)、高强度(VPA)以及中等及高强度体力活动(MVPA)时间。依据MVPA时间判定研究对象是否达到WHO体力活动推荐量(平均每天MVPA时间不少于60分钟)。采用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五种采样间隔测量LPA、MPA、VPA、MVPA时间的差异;Bland-Altman方法检验五种采样间隔测量MVPA时间的一致性;Kappa检验用于分析不同采样间隔对于判定研究对象MVPA时间是否满足推荐量的一致性。结果:与较短采样间隔相比,长的采样间隔低估所有研究对象的VPA时间、高估LPA和MPA时间;高估小学生的MVPA时间,低估初中生及高中生的MVPA时间。对于小学生,15秒与30秒、15秒与60秒、30秒与60秒采样间隔测量的MVPA时间一致性高(偏倚接近于0,95%一致性界限较小);对于初中生和高中生,1秒与5秒、5秒与15秒、15秒与30秒、30秒与60秒采样间隔测量的MVPA时间一致性高(偏倚接近于0,95%一致性界限较小)。在判定研究对象MVPA时间是否达到每日60分钟推荐量方面,不同采样间隔之间的判断一致性程度均达到中等以上(一致性程度为86%~100%,Kappa值=0.431~1.000)。结论:测量小学生体力活动时间,采用15秒和30秒、15秒和60秒、30秒和60秒采样间隔的研究结果具有可比性;测量初中生和高中生体力活动时间,采用1秒和5秒、5秒和15秒、15秒和30秒、30秒和60秒采样间隔的研究结果具有可比性;判断研究对象是否满足体力活动推荐量,五种采样间隔的研究结果均具有可比性。精确测量儿童青少年不同强度体力活动时间宜采用较短采样间隔(如1秒),调查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时间达到推荐量的情况,可采用较长采样间隔(如60秒)。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上海市青少年体力活动能量消耗的参考值。方法:以上海市11-16岁青少年为调查对象,进行体质健康项目测试,并进行体力活动问卷调查。在BMI正常、肺活量和耐力、柔韧力量、速度灵巧项目在及格以上的青少年中,按每2岁一个年龄段分组,每组随机选取男女各200人,用统计学方法分别建立中等强度和大强度体力活动能量消耗的95%置信区间;每年龄组再随机选取男女各20人进行回代检验。结果:11-12岁、13-14岁、15-16岁中等强度体力活动能量消耗(kcal/w)95%置信区间分别为:男生971.19-1271.58、1081.16~1492.94、1324.56-1712.37,女生1139.82-1437.37、1046.69-1398.77、1113.15-1427.22;大强度体力活动能量消耗(kcal/w)95%置信区间分别为:男生1167.75-1486.57、1226.24-1715.26、1117.23-1453.33,女生843.53~1141.61、676.01-1006.54、1142.53-1392.51。回代检验时,各年龄组有75%-87%的对象在所建立的95%置信区间内。结论:初步建立了上海市11-16岁青少年中等强度和大强度体力活动能量消耗的参考值。  相似文献   

9.
<正>已有充分的研究证实,体力活动对于青少年身心健康具有诸多益处,包括降低高血脂、高血压的发病风险,减少肥胖的发生,改善代谢综合征,增强骨密度,促进心理健康等~[1]。基于体力活动的健康益处,世界主要国家和组织均提出针对儿童、青少年的体力活动指南,建议其每日体力活动不少于1小时~[2]。2006年,我国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联合发布《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明确提出要"保  相似文献   

10.
儿童和青少年DTC发病率不高,但与成人DTC相比,具有一些鲜明的特征:发现时病灶体积较大,诊断时多出现颈部淋巴结或远处转移,肿瘤细胞NIS表达增高,治疗后复发率高,但总体存活率较高。术后^131I治疗是治疗儿童和青少年DTC的重要手段。目前^131I治疗主要采用以下3种剂量模式:不引起骨髓抑制的最大剂量,可去除病灶的特定剂量和固定剂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基于步态触觉参数的青少年体力活动估算公式,为能耗评估方法和青少年健康促进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11~14岁青少年为受试者,测量其身体基本数据(身高、体重、腿长、体脂率)后,穿着课题组自主研发的数字化跑鞋在可变速跑台上,分别以3、4、5、6、7、8 km/h的速度进行走或跑步运动,同时采用K4b2心肺功能测试仪采集数据,测定运动能量消耗。根据数字化跑鞋采集的运动足底压力和加速度信号参数测算步频,推算步频值与运动能量消耗的关联,再综合个体参数,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建立运动能耗代谢公式,最后将公式带入事先抽出、未参与建模的数据进行验证。结果:(1)步频值和单位体重运动能耗的代谢率的皮尔森指数为0.86,有显著性差异;两者之间线性拟合与二次曲线拟合的R2值均约为0.73。(2)通过多元逐步回归得到了基于青少年运动步频和身体参数的单位体重运动能耗代谢率的估算公式:AEE=1.913×SF-2.079×BMI+10.755×Sex-4.211×Age-42.312(R2=0.75),其中,AEE:每公斤体重每分钟运动消耗的能量,单位为cal/min/kg;SF:步频,单位为steps/min;BMI单位为kg/m2;Sex:性别,男生=1,女生=0;Age:年龄,单位为周岁。通过验证,该公式准确度为83%。结论:基于生物力学步态触觉参数得到的步频值和身体参数可较准确地估测初中阶段青少年的运动能量代谢量,并得到运动代谢计算公式,采用步态触觉参数评估能耗代谢有良好的应用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10~19岁男性青少年最大有氧活动能力的间接测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研究利用对213名10—19岁健康男性青少年进行的平板机运动直接测试结果,以最大吸氧量、最大氧脉搏和最大耐受时间为因变量,以同时测定的体格、心肺功能指标为自变量,利用多元分析探讨儿童最大有氧活动能力与发育水平的相互关系;据此建立的一系列多元回归公式可用于对该年龄段男性青少年的最大有氧活动能力作间接测定评价。  相似文献   

13.
体力活动不足对健康的影响已经成为全球问题,是21世纪最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探讨体力活动、体适能水平与健康的关系。研究认为,闲暇时无体力活动和低体适能水平与心脑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骨关节疾病及某些癌症等慢性疾病的发生风险及死亡率增加密切相关;有规律的体力活动、适宜的体适能水平在预防疾病与健康促进中发挥有益作用,存在量效关系;国内外已进行了相关研究,并提出健康促进的体力活动指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不同空气质量指数(air quality index,AQI)下氡子体的分布特征,评价雾霾天气暴露人群的健康风险。方法 利用EQF3120测量仪监测放射性核素氡及其子体浓度,空气质量指标数据由苏州工业园区环境监测站提供。运用SPSS 16.0对氡及其子体与空气质量指标等数据进行统计描述、主成分分析及简单相关分析。运用氡剂量计算公式估算环境氡暴露致肺部区域有效剂量。结果 苏州市工业园区冬季雾霾天气结合态氡子体与NO2、SO2、O3、PM10和PM2.5均存在相关关系,214Bi与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741、0.681、-0.431、0.597和0.675;且结合态氡子体与PM2.5的相关系数>与PM10的相关系数;当AQI>200,居民在室外接收氡及其短寿命子体的有效剂量为0.63 mSv/年。结论 随着AQI的增大,结合态氡子体浓度增大,未结合态氡子体浓度变化不大;雾霾天气增加了暴露人群吸入氡的辐射风险。  相似文献   

15.
高原环境下参赛运动员的血小板参数研究[英]/BanfiG……//JClinlabAnal.1995,9(1).34~6.曾有报告说,体力活动后血小板数及其参数的改变与运动类型和时间有关,但由于严格的EDTA(乙二胺四乙酸)的方法学问题,该方面的研究较...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文献资料法,从流行病学研究、动物毒理实验及体外细胞实验研究等方面综合阐述了空气细颗粒物(PM2.5)暴露对运动人体各系统组织器官损害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和病理生理学基础,以及运动人体PM2.5暴露更易引发健康风险的缘由。结果显示,PM2.5所致的氧化应激、炎性损伤等是引发运动人体损伤的重要分子生物学机制。运动过程中的呼吸方式改变、呼吸频率增加、肺扩散能力增强、产热量增加是人体运动状态比安静状态更容易遭到损伤的原因。暴露于高PM2.5污染环境下运动,不但会抵消体育锻炼给人体带来的益处,而且会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炎症、肿瘤的发生,还会累及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生殖系统等,对人类的健康造成威胁。  相似文献   

17.
风险评估是为了评价特定危害因素下的人群暴露水平。传统毒性分析方法常采用未观察到有害作用剂量( NOAEL)对毒性结果进行定量,除以不确定系数,以外推得到人群的安全摄入水平( ADI)和参考剂量( RfD)。多年实践证明,NOAEL法过多依赖实验设计,在安全性评价应用中存在诸多局限性。基准剂量( BMD)法是一种新的确定RfD的方法,具有诸多优点,能更科学地进行风险评估。该文综述了BMD法原理及分析软件、与NOAEL相比的优点、在长期暴露毒性实验中应用及方法完善等的研究进展,为后期在长期暴露毒性实验及其他化合物风险评估中的应用提供相关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利用健康风险评价方法,研究航天远洋测控作业环境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特征及其对人体的健康风险。方法对航天远洋测控作业内环境70种常见VOCs进行了调查监测,建立监测方法,分析有害因素来源,并运用健康风险评价的方法计算了不同VOCs的健康风险。结果从测控环境中共检出了苯系物、丙酮等14种常见挥发性有机物。航天远洋测控作业环境中VOCs中大部分都是芳香烃,空气中VOCs暴露的致癌和总风险高于可接受的健康风险水平(10-6)5.64倍和5.91倍。结论航天远洋测控作业环境VOCs中1,4-二氯苯健康风险水平最高,占总风险91.4%,建议将1,4-二氯苯作为航天远洋测控船健康风险管理的目标污染物。  相似文献   

19.
女性体力活动水平和骨矿物质含量及骨代谢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探讨成年女性体力活动水平与骨矿含量和反映骨代谢有关生化指标的关系。方法 :以江门市 2 2 0位健康成年女性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MOSPA体力活动问卷评价其体力活动水平 ,并测量骨矿含量以及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非前列腺酸性磷酸酶及尿钙和尿肌酐比值等反映骨代谢的生化指标的水平。结果 :校正有关混杂因素后 ,与低体力活动组相比 ,高体力活动组女性骨矿含量和骨皮质系数增加 ,血清碱性磷酸酶含量增加 ,酸性磷酸酶和非前列腺酸性磷酸酶含量下降。结论 :与低体力活动组比较 ,高体力活动组女性骨矿含量增加 ,骨形成较活跃 ,而骨吸收减少。  相似文献   

20.
<正>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建成环境与体力活动水平呈正相关[1,2],且良好的相关建成环境与居民的体力活动水平成正比关系[3],进而影响肥胖、心血管疾病等,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4,5],同时影响建成环境的因素也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6]。建成环境是指为包括大型城市活动在内的人类活动提供的人造环境[7],而步行环境和骑行环境则是建成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步行环境的影响因素包括公共交通、密度、土地利用率、公园、公共空间、个人安全等[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