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形式的自觉——形式主义美学与现代建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初西方现代美学中.形式主义美学的异军突起对于西方现代艺术革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形式主义强调艺术的形式因素具有独盘的审美意义.将文本的形式结构作为艺术的核心,这种观点极大地影响了抽象的非再现性的现代艺术运动.并推动了结构主义和符号美学的产生和发展.引发了现代建筑追求空白的、中性的形式结构的倾向,这种倾向在现代主义早期的“风格派“、“构成派”.到成熟现代主义的“国际风格”.到后来的“白色派”.“新现代主义”中都有突出的表现。可以说.现代建筑在形式结构美学的影响下逐渐走上了一条形式自觉的道路。  相似文献   

2.
王向荣 《中国园林》2000,16(3):84-87
新艺术运动是现代运动早期最重要的探索之一,本文通过新艺术运动中的主要学派及设计师的作品,论述这次在欧洲影响深度、承上启下的艺术运动中的园林设计。  相似文献   

3.
新艺术运动中的园林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艺术运动是现代运动早期最重要的探索之一,本文通过新艺术运动中的主要学派及设计师的作品 ,论述这次在欧洲影响深远、承上启下的艺术运动中的园林设计  相似文献   

4.
回忆上海建筑艺术座谈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秀峰同志的追悼会开过了。 1959年在上海召开的“建筑艺术座谈会”和刘秀峰同志在会上做的总结性发言《创造中国的社会主义的建筑新风格》,在四清运动和文化大革命运动中曾经作为刘秀峰同志的“罪状”之一横遭批判。刘秀峰同志革命的一生,现在已由组织上做出了正确的结论;而“上海建筑艺术座谈会”和《创造中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20,(2)
新艺术运动发生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是一场承前启后的设计运动,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新艺术运动在平面设计领域有着独特的风格特征,艺术家倾向于采用流畅的曲线、自然的图案、柔和的色彩、简洁的二维图像、极具个性的艺术语言对平面设计作品进行装饰。新艺术运动与以往的欧洲设计风格不同,其创新精神对当代平面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新艺术”运动引领建筑从古典走向现代,是现代建筑史上的重要一环,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后现代建筑则是对于失去批判和反思能力的现代主义建筑的一种反击,并试图超越现代主义建筑,找到现代建筑新的发展方向。虽然二者产生的时间、背景、形式不同,但它们在精神的突破和思想的革新上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各个方面产生了积极而重要的影响。现代建筑的这两次飞跃推动了建筑设计不断向前发展。随着时代的进步,“新艺术”运动与后现代建筑的精神实质和思想特征对于当代建筑设计都将具有更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20,(1)
从19世纪开始,新艺术运动逐渐兴起,并在欧洲和美国快速发展,成为一种创新性的装饰艺术运动。其艺术风格自然,与传统风格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其实质就是对线条进行装饰。在此过程中,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人们的艺术态度不断创新。新艺术运动不仅改变了人们的艺术观念,而且直接展示了社会的发展历程。其中,自然主义作为新艺术运动最典型的特征之一,对新艺术运动的发展和设计的发展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新艺术运动设计内容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树贤 《建筑知识》2012,(3):136-137
新艺术运动是设计史上一次影响深远的设计运动,它席卷整个欧洲与美国,连接传统设计与现代设计之间的桥梁,是世纪之交的一次承上启下的设计运动。优胜劣汰,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到了20世纪初,新艺术运动曲线的过分运用与工业化时代不吻合,新生力量开始对其产生怀疑,寻找新出路,开始转变新艺术运动设计内容,也预示着新设计风格的到来——现代主义设计。本文将探讨新艺术运动转变的背景、推动力、表现形式以及最后归宿的发展过程。有助于理解新艺术运动设计内容的转变——现代主义设计。  相似文献   

9.
现代主义建筑、室内及家具设计在二次大战前并没有占绝对的统治地位,当时另一种旨在改良古典的设计风格的流派非常盛行,尤其是法国,这便是装饰艺术派。 装饰艺术一词,狭义的是指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风靡欧美的一种艺术和设计风格,在1925年法国的“现代装饰和工业艺术博览会”中达到高潮,因而又有“25年风格”之说。 装饰艺术是在新艺术运动衰退,粗劣的机器制品充斥人们的生活之际应运而生的,它吸取了抽象艺术的表现方法,注重民族艺术特色的发挥,探寻适应现  相似文献   

10.
何璐西  刘大平 《建筑师》2021,(4):120-129
19世纪末,新艺术运动以崭新的艺术面貌出现,席卷了整个欧洲并跨越了欧亚大陆,同步传播到了中国,并形成了独属中国的地域性特征.新艺术运动中的建筑与装饰作为20世纪艺术遗产中重要的一环,对研究与溯源中国近代建筑遗产有关键性的影响,同时,新艺术运动在中国的传播是一个选择与接受的过程.本文对中国范围内新艺术运动的时空发展进行梳理,总结出其在中国传播的两种途径,并以三种传播模式为指引,对中国新艺术建筑与装饰的形态特征进行解析,以完善新艺术运动在全球分布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11.
信息     
《室内设计与装修》2003,(2):105-107
利落“迪斯尼”破土大屿山;上海市装饰装修行业协会新年颁8证大会;北京十佳“建筑”评选揭晓;古根汉姆基金会的新计划;“天鹅”破壳而出——天津运动外型博物馆探密;UN工作室重新整合雅典娜艺术博物馆……  相似文献   

12.
随着室内环境艺术的发展,室内环境艺术的审美观也在发展变化。古希腊崇尚神与人性美的结合,古罗马则表现地性逻辑的力量,中世纪着力体现宗教的情绪,文艺复兴则放射出“人性的光芒”。同样,巴洛克、洛可可、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等,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有其鲜明的审美主张。许多专家对此已陈述得很多,这里就不再一一罗列。但重要的是,通过历史的线索,从这些不同审美观的变  相似文献   

13.
倪霈焱 《中外建筑》2014,(11):58-60
新艺术运动时期的平面设计风格、观念均来自于设计家们对传统观念的反叛、对机械及新材料的承认和接收,以及这种带有欧洲中世纪和东方装饰艺术的设计风格给平面设计领域带来了重要影响。本文主要是以新艺术运动时期平面艺术风格中的黑白线条绘画为列,分别论述了新艺术运动时期的平面艺术风格的背景介绍;新艺术运动时期黑白线条绘画的风格特点;比亚兹莱、布莱德利和里克茨三者黑白线条绘画的艺术风格及代表作品。进而指出新艺术运动时期的黑白线条绘画大师比亚兹莱、布莱德利和里克茨三者黑白线条绘画风格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新艺术运动中出现的建筑形式 ,在西班牙被称为“现代式”,而巴塞罗那则汇聚了“现代式”建筑的主要作品 .虽因其没有解决功能问题而一显即逝 ,但它们却独一无二 ,如梦如幻 ,给人们留下了无限的回味 .结合巴塞罗那的历史对巴塞罗那“现代式”建筑的特征进行了分析 .  相似文献   

15.
吴涛  梅洪元 《华中建筑》2008,26(7):196-199
以建筑和装饰艺术为主体的新艺术运动是产生于西方的一种艺术风格。哈尔滨新艺术运动建筑与世界该风格建筑同步诞生的,在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该文是对哈尔滨新艺术运动风格建筑的发展与传护的初步研究,研究发现历史建筑应注重风格完整性的保护,只有与时俱进、反映时代特征的建筑的才能够在城市的发辰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16.
“陆冲”是陆地冲浪板的简称,是滑板运动的一个分支,它最初的起源是冲浪爱好者发明的一种模拟海上冲浪的滑板,或者叫冲浪训练器,可以让人在陆地上体验冲浪的乐趣。陆冲受到年轻人追捧,除了可以快速上手的特点外,更在于这项运动自带的社交属性与潮流艺术元素。  相似文献   

17.
“展望21世纪,虽然我们不可能预测新的运动的出现,但是世界建筑会维持在以现代主义为基础的原则上发展,则是基本可以肯定的。”这段话是美国洛杉矶艺术中心学院教授王受之先生在其著作《世界现代建筑史》一书中所做的结语。历经后现代主义冲击后的现代主义既表现出对早期现代主义核心思想的坚持,又展示了其对艺术装饰、地域文化、生态环境等人性主题的关注,学术界称之为新现代主义(Neo-Mod-ernism)。新现代主义思想中重视功能、强调理性的合理成分,以及其对国际主义局限性的多元化改良、发展和完善,使之在20世纪…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5,(10)
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都不算真正意义上的现代设计,因为它们都是手工艺运动,和手工艺关系密切,并无法大批量生产。装饰艺术运动属于现代设计,现代设计的真正萌芽在20世纪初期。  相似文献   

19.
信息超市     
新 产 品 新 技 术美国研制出“智能砖头”  美国科学家最近研制出一种“智能砖头”,用它盖成的房子可以让房屋预知自己的危险,并能“大声呼救”。  这种“智能砖头”的外形与普通砖头一样,但体内却“藏龙卧虎”,内置了无线电传感器、信号处理器、无线电通信系统和一组电池。砖头里的传感器可以控制室内温度、房间的振动和运动频率,并能将这些数据传入远程电脑中,既可以警惕危险的发生,又可以指导救援工作。“智能砖头”还有一个可以“联合作业”的优越性,即使被分散在建筑物的不同位置,它们依然能够为监控者提供整幢建筑的安全全景。这…  相似文献   

20.
设计的产生     
杨胜强 《现代装饰》2011,(12):131-131
设计的概念是怎么产生的?正如美术史家尼古拉斯·佩夫斯纳在其著作《现代设计的先驱》中所介绍的,源河可以追溯到社会思想家约翰·拉斯金或艺术运动家威廉·莫里斯在一百五十多年前形成的关于“设计”的思想,这可以被视作现代设计的原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