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PPT健康宣教模式对减轻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入患者焦虑情绪的效果。方法将60例PICC置入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PICC置管流程及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于置管前60min行PPT健康宣教,采用状态一特质焦虑问卷(ATAI)中的状态焦虑量表(S—AI)比较两组患者宣教前后焦虑状况。结果PICC置入前,两组患者S-AI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ICC置入时,对照组S—AI得分为(40.65±5.24)分,高于观察组的(29.41±3.3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938,P〈0.01)。结论应用PPT健康宣教模式,可减轻PICC置管患者的焦虑状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基于药物治疗、心理干预、护理、家庭关怀与社会支持5个部分组成的统合性心理护理干预对青少年焦虑障碍患者的焦虑、家庭亲密度和社会支持的影响。方法 :采用方便取样法,选取2022年1月—4月在荆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门诊就诊的86名青少年焦虑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n=43)与观察组(n=43)。对照组由心理专科医生在门诊进行药物治疗与心理知识教育;观察组在其基础上采用基于MPNFS模式的统合性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和干预后的焦虑、家庭亲密度和社会支持得分。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焦虑、家庭亲密度和社会支持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家庭亲密度、社会支持得分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患者的焦虑得分低于对照组,家庭亲密度和社会支持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MPNFS模式的统合性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青少年焦虑障碍患者的焦虑,并提升家庭亲密度与社会支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围术期放松训练对肺癌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肺科肺癌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音乐疗法、渐进性肌肉放松及引导性想象等放松训练方法。干预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生理、心理状况及疼痛度。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状态焦虑问卷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状态焦虑问卷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1)。干预前,两组患者Rotterdam症状检测量表的生理纬度、心理纬度及总计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Rotterdam症状检测量表的生理纬度、心理纬度及总计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放松训练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降低身体的不适感及疼痛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放松训练对住院青光眼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将80例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A组)和对照组(B组),两组均进行了降眼压药物治疗和一般的健康教育,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放松训练,1次/d,30min/次,持续训练2周。于入院48h内(干预前)和干预2周后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两组患者进行效果评价。结果两周后,实验组患者的焦虑水平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放松训练可以改善住院青光眼患者的焦虑状态,在改善患者情绪和心理状况方面为心理护理提供了良好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消化道肿瘤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患者负性情绪及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消化道肿瘤PICC置管患者35例设为观察组,2010年1月—2011年12月同类患者30例设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包括健康宣教、环境护理、心理护理、放松训练等。结果观察组置管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4.29%(5/35),对照组总发生率为16.67%(5/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置管后7 d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较置管前1 d降低,视觉模拟评分(VAS)较置管完毕即刻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消化道肿瘤PICC置管患者的负性情绪,缓解疼痛,从而改善其生活质量,促进病情康复。  相似文献   

6.
李芳 《医学临床研究》2012,(9):1838-184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肿瘤患者依从性及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将161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81例,在常规基础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对照组80例,给予常规基础护理。【结果】治疗组经护理干预后有96.3%的患者选择了PICC术。对照组经常规护理后有68.8%的患者选择了PICC术,两组患者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x^2=21.258,P=0.00)。对两组行PICC术的患者出院后进行随访,两组患者的维护依从性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PICC置管患者行干预护理后,心理健康状况评分与置管前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而对照组则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组PICC置管后评分与对照组置管后上述评分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改善肿瘤PICC置管患者的依从性及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PICC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状况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接受综合性护理干预后的焦虑得分为(40.43±5.79)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49.90±8.0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明显缓解PICC患者的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PICC置入患者置管前和置管时的焦虑情况,探讨护理干预对有效减轻患者焦虑的最佳时间段.方法 选取同意PICC置入的3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状态焦虑量表对患者在PICC置入前30~60min和置入时进行测评,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PICC置入前30~60min和置入时患者焦虑测评得分高于常模(P<0.05...  相似文献   

9.
目的 调查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肿瘤患者的心理状态并评估心理干预效果.方法 102例PICC置管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1例,给予实验组患者8周的心理干预.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估所有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理状态,并与中国成人常模比较.结果 治疗前PICC置管肿瘤患者的躯体化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和精神病性维度与中国成人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给予心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抑郁、焦虑和精神病性因子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 PICC置管肿瘤患者存在躯体化症状、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心理干预可改善其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胃肠道择期手术患者信息需求现状及探讨综合性信息支持对胃肠道择期手术期患者焦虑状态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胃肠道疾病择期手术患者59例,分为干预组30例和对照组29例。干预组给予常规护理及综合性信息支持,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结果干预后干预组患者信息需求评分为(55.20±8.90)分,对照组为(65.79±11.18)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025,P〈0.01)。出院前,两组患者焦虑水平得分均有降低,干预组评分结果为(28.73±4.93)分,对照组为(32.52±7.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64,t9〈0.05)。结论胃肠道择期手术期患者有较高的信息需求,综合性信息支持可降低胃肠道择期手术患者焦虑水平。  相似文献   

11.
急性创伤患者心理危机综合护理干预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善急性创伤患者心理危机的效果。方法将满足条件66例急性创伤患者应用汉密顿焦虑他评量表(HAMA)在入院3d内进行评估,焦虑分数均〉14分。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方法,包括心理危机干预法和放松训练法等,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心理支持,比较2组患者出院前2d的焦虑程度。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HAMA量表总分、躯体性焦虑因子得分和精神性焦虑因子得分在于预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HAMA量表总分,躯体性焦虑因子和精神性焦虑因子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创伤患者的心理危机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效果优于常规心理支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提高PICC正常拔管率的效果。方法将需PICC置管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82例)和对照组(82例),2组均按PICC常规操作规程置管,置管后对照组按常规置管后护理,实验组置管后给予护理干预,比较2组正常拔管率。结果实验组正常拔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26.9,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神经内科PICC置管的患者应给予适当的护理干预才能延长置管时间,使正常拔管数增加,非正常拔管率下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结合健康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心G状态的影响,为临床制定适合于MHD患者的系统心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将45例MHD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23例(脱落2例)和对照组22例(脱落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的血液透析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两轮护理干预即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结合健康教育,观察并比较两组结果.结果 第一轮干预后,干预组各项心理测试指标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生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轮干预后,干预组的心理测试指标得分进一步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血红蛋白(Hb)、透析前血清钙(Ca2+)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磷(PO43+)、钾(K+)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血液透析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结合健康教育的护理措施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和生理状态.  相似文献   

14.
心理护理二联法对手术焦虑的干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二联法对普外科手术病人焦虑情绪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普外科择期手术病人41例,随机分为实验组(n=21)和对照组(n=20),实验组采用心理护理二联法(支持性心理治疗 放松训练)进行干预;对照组仅用常规心理护理。观察两组干预前后焦虑状态,干预后血压、睡眠、情绪和疼痛反应以及出院前两组主观幸福感觉。结果(1)两组在干预前SAS焦虑自评均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存在;干预后实验组焦虑程度有所改善,低于对照组(P<0.05);(2)观察术晨血压、术前晚及术后三日睡眠、情绪状态,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3)于术后恢复期至出院前进行总体幸福感测量,实验组病人对生活的满足和幸福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支持性心理治疗与放松训练联合应用,是一种实用、简便和可操作的心理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15.
岳志瑛  郑儒君  余春华 《华西医学》2013,(12):1920-1922
目的 了解肿瘤患者留置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期间的焦虑状况水平,为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提供依据。 方法 2012年2月-4月通过便利抽样的方法,调查某三甲医院肿瘤中心入住的200例留置PICC患者的焦虑情况,分析焦虑产生的相关因素。 结果 留置PICC住院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比中国常模人群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2,P<0.05)。影响置管患者焦虑的因素有婚姻情况、文化程度、家庭背景、经济收入及医疗保险情况等。 结论 加强留置PICC患者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干预,可降低患者焦虑水平。  相似文献   

16.
高霞 《天津护理》2019,27(6):702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中青年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围术期焦虑状态的影响。方法:将85例中青年PCI术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40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同时给予有效沟通、认知疗法、音乐疗法、放松训练、穴位按压、社会支持等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焦虑状况。结果:干预前两组焦虑程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干预组状态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改善中青年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焦虑状态 。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液肿瘤患者应用PICC导管化疗预防静脉炎的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79例PICC置管患者分为实验组(n=48)和对照组(n=31)。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常规护理基础上注重进针角度、置管后1h行握拳松拳动作、督促患者依从性。结果:实验组发生静脉炎率为2.1%,对照组静脉炎率为1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置管前认真评估进针角度和置管后进行正确的导管维护能降低感染率,PICC导管所致的静脉炎是可以预防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脑卒中后焦虑与抑郁障碍患者的效果。方法:将100例脑卒中伴焦虑与抑郁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性心理干预,包括行为干预、支持性心理治疗、放松训练及生物反馈治疗等。对每例患者在干预前和干预3周后分别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干预前两组HAMA和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周后观察组HAMA和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脑卒中后焦虑与抑郁障碍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内行患者计划在PICC置管患者自我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16例PICC置管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按常规置管后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内行患者计划干预。在干预后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PICC自我管理能力、焦虑得分及PICC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后3个月,观察组的PICC自我管理能力得分高于对照组,焦虑得分和PICC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行患者计划能够提高PICC置管患者的PICC自我管理能力,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并减少PICC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放松训练改善门诊慢性病患者的焦虑情绪和睡眠质量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减轻门诊慢性病患者焦虑情绪、改善睡眠质量的简单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将60例在门诊接受输液治疗并存在焦摩隋绪和睡眠障碍的慢性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单纯按医嘱实施常规输液治疗,实验组在常规输液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放松训练干预,疗程4周,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睡眠自测量表(AIS)分别于干预前后对患者进行测评。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焦虑评分和睡眠评分比较,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的焦虑程度和睡眠障碍较对照组明显减轻。结论放松训练可以改善门诊慢性病患者的焦虑情绪和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