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本文对影响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折强度的因素进行了试验分析及理论分析,并提出了在确保水灰比砂率的前提下,适当减小粗骨料的最大粒径和保证一定的连续级配,可以提高其抗折强度。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影响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折强度的因素进行了试验分析及理论分析,并提出了在确保水灰比砂率的前提下,适当减小粗骨料的最大粒径和保证一定的连续级配,可以提高其抗折强度。  相似文献   

3.
朱德友 《安徽建筑》2004,11(4):70-71
本文针对路面混凝土的抗折强度,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分析查找水灰比、砂率和粗骨料颗粒级配对混凝土抗折强度的影响规律,以寻求出一种合理的配合比设计方案,并根据分析结果,对混凝土的实际生产控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煤矸石机制砂对低强度等级C20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调控煤矸石机制砂掺量和水灰比浇筑混凝土试块,开展抗压和抗折强度试验。结果表明:相同水灰比下,随煤矸石机制砂掺量增加,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先增强后降低;相同取代率下,混凝土的抗压和抗折强度随水灰比增大而降低。相较于煤矸石机制砂取代率,水灰比对混凝土抗折强度的影响更大。取代率不超过30%时,对混凝土的抗压和抗折强度均有利,水灰比为0.55、取代率为25%时,混凝土抗压和抗折强度提高最多。  相似文献   

5.
粗集料性能对路面混凝土抗折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素梅 《混凝土》2002,(12):47-48,59
本文研究了粗集料的最大粒径、级配和压碎指标值等对路面混凝土抗折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适的最大粒径和连续级配有助于提高混凝土的抗折强度,粗集料的压碎指标值与混凝土的抗折强度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
邓初首 《浙江建筑》2007,24(2):50-52
抗折强度是道路水泥混凝土的主要技术指标。通过研究配合比中三个重要参数:水灰比(质量分数)、单位用水量及砂率对道路水泥混凝土抗折强度的影响,进而确定道路混凝土的合理配比。研究方法是固定其中两个参数不变,分别研究另一参数对抗折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的水灰比、较少的单位用水量和适宜的砂率,对提高混凝土抗折强度是有利的。对配制一般的道路混凝土(坍落度10~30mm,抗折强度设计值4.0~5.5MPa),给出了水灰比、单位用水量和砂率的参考值,即水灰比0.40~0.50;单位用水量160~170kg/m^3,砂率32%-34%。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掺入再生粗骨料对混凝土抗折强度的影响,进行了抗折强度试验研究,考虑的参数包括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基体混凝土水灰比、基体混凝土龄期、再生粗骨料级配、再生混凝土水灰比以及再生混凝土配制方法等,确定了再生混凝土抗折强度的关键影响因素。在总结了现有的再生混凝土抗折强度计算公式基础上,采用本文及已有文献的试验数据对各公式预测精度进行了分析。以此为基础,提出了考虑关键参数影响的再生混凝土抗折强度计算公式。研究结果表明:再生粗骨料取代率与粗骨料级配是再生混凝土抗折强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取代率为100%的再生混凝土抗折强度比普通混凝土低3.9%~26.8%,采用不同粗骨料级配的再生混凝土抗折强度相差可达15.5%;再生混凝土抗折强度降低幅度随混凝土水灰比的增大而增大,不同水灰比的再生混凝土抗折强度降低幅度相差可达14.7%,而且再生粗骨料对混凝土抗折强度的影响低于其对抗压强度的影响,导致现有的计算公式不能有效预测再生混凝土抗折强度;基于普通混凝土抗折强度计算公式形式,并考虑混凝土水灰比及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综合影响的再生混凝土抗折强度计算公式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公式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比值的均值为0.991,判定系数为0.772。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掺入再生粗骨料对混凝土抗折强度的影响,进行了抗折强度试验研究,考虑的参数包括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基体混凝土水灰比、基体混凝土龄期、再生粗骨料级配、再生混凝土水灰比以及再生混凝土配制方法等,确定了再生混凝土抗折强度的关键影响因素。在总结了现有的再生混凝土抗折强度计算公式基础上,采用本文及已有文献的试验数据对各公式预测精度进行了分析。以此为基础,提出了考虑关键参数影响的再生混凝土抗折强度计算公式。研究结果表明:再生粗骨料取代率与粗骨料级配是再生混凝土抗折强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取代率为100%的再生混凝土抗折强度比普通混凝土低3.9%~26.8%,采用不同粗骨料级配的再生混凝土抗折强度相差可达15.5%;再生混凝土抗折强度降低幅度随混凝土水灰比的增大而增大,不同水灰比的再生混凝土抗折强度降低幅度相差可达14.7%,而且再生粗骨料对混凝土抗折强度的影响低于其对抗压强度的影响,导致现有的计算公式不能有效预测再生混凝土抗折强度;基于普通混凝土抗折强度计算公式形式,并考虑混凝土水灰比及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综合影响的再生混凝土抗折强度计算公式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公式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比值的均值为0.991,判定系数为0.772。  相似文献   

9.
再生混凝土抗折强度的影响因素及其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掺入再生粗骨料对混凝土抗折强度的影响,进行了抗折强度试验研究,考虑的参数包括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基体混凝土水灰比、基体混凝土龄期、再生粗骨料级配、再生混凝土水灰比以及再生混凝土配制方法等,确定了再生混凝土抗折强度的关键影响因素。在总结了现有的再生混凝土抗折强度计算公式基础上,采用本文及已有文献的试验数据对各公式预测精度进行了分析。以此为基础,提出了考虑关键参数影响的再生混凝土抗折强度计算公式。研究结果表明:再生粗骨料取代率与粗骨料级配是再生混凝土抗折强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取代率为100%的再生混凝土抗折强度比普通混凝土低3.9%~26.8%,采用不同粗骨料级配的再生混凝土抗折强度相差可达15.5%;再生混凝土抗折强度降低幅度随混凝土水灰比的增大而增大,不同水灰比的再生混凝土抗折强度降低幅度相差可达14.7%,而且再生粗骨料对混凝土抗折强度的影响低于其对抗压强度的影响,导致现有的计算公式不能有效预测再生混凝土抗折强度;基于普通混凝土抗折强度计算公式形式,并考虑混凝土水灰比及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综合影响的再生混凝土抗折强度计算公式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公式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比值的均值为0.991,判定系数为0.772。  相似文献   

10.
《混凝土》2017,(9)
使用聚丙烯纤维掺入混凝土中以提高材料的各项性能得到广泛的关注,采用绝对体积法设计了喷射混凝土的配合比,完成了9组不同配合比7、28 d抗压,抗拉强度及28 d抗折强度的试验,利用正交试验的方法,考察了纤维长度,水泥用量,砂率和水灰比对混凝土抗压,抗拉及抗折强度的影响。通过系统的分析,得出了各因素对3种强度的影响顺序,结果表明,水灰比对材料的3种强度均具有特别显著的影响,纤维长度对抗拉强度影响显著,砂率对抗压和抗折强度影响显著,而水泥用量则影响较小,最终得到了最佳配合比方案,为喷射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的推广与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配合比设计对再生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计并完成了26组混凝土配合比试验,系统地研究了再生混凝土的劈裂抗拉强度与水灰比、粗骨料取代率以及砂率之间的关系。通过试验对比分析认为:再生混凝土的劈裂抗拉强度与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的关系密切.再生混凝土的劈裂抗拉强度与水灰比、砂率的关系不尽相同。最后结合试验结果对再生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纤维格栅对新/旧水泥混凝土黏结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研究纤维格栅类型、旧水泥混凝土与纤维格栅表面处理状况、粗集料最大粒径对新/旧水泥混凝土黏结劈拉强度的影响,对10组150mm×150mm×150mm的新/旧水泥混凝土黏结立方体试块进行劈拉试验.分析了试件的劈拉破坏过程,探讨了纤维格栅与新/旧水泥混凝土的黏结机理.结果表明:采用网格尺寸为5mm的玄武岩纤维格栅时新/旧水泥混凝土的黏结劈拉强度最大,旧水泥混凝土与纤维格栅表面处理状况对新/旧水泥混凝土黏结劈拉强度有较大的影响,而粗集料最大粒径对新/旧水泥混凝土黏结劈拉强度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3.
为综合利用工业废渣,以高炉矿渣为粗细集料配制混凝土,于110℃烘干24 h后,在极限耐热温度分别为300、500、700℃下恒温3 h,研究砂率、粗集料最大粒径、水灰比和水泥用量对矿渣集料混凝土耐热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凝土在300℃的相对耐压强度大于100%;500℃的相对耐压强度为57%~86%;700℃的相对耐压强度为22%~58%。增大砂率、减小粗集料最大粒径、降低水灰比、减少水泥用量,有利于提高混凝土的耐热性;用矿渣集料完全能配制500℃耐热混凝土。  相似文献   

14.
张乔  习康 《山西建筑》2008,34(17):175-176
主要研究了粗、细骨料粒径、级配以及砂率变化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测定了在基准配合比下,砂的细度模数变化以及碎石颗粒级配变化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并就骨料粒径、级配的变化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从理论上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透水混凝土的配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透水混凝土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透水性。试验中采用单粒级和双粒级卵石粗骨料,结果表明:透水混凝土的透水性和抗压强度与混凝土的孔隙率有关;单粒级粗骨料幅差越大,配制的透水混凝土强度越高,透水性越差;双粒级粗骨料配制的透水混凝土性能明显优于单粒级粗骨料,双粒级粗骨料的掺配存在最佳比例。  相似文献   

16.
An experimental study was conduct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concrete aggregate gradation, water–cement ratio, and curing time on measured ultrasonic wave velocity (UPV). 30 × 30 × 10 cm Portland cement concrete slabs were cast for ultrasonic evaluation, while 10 cm diameter by 20 cm height cylinders were cast for compressive strength evaluation The slabs and cylinders were prepared using Portland cement and limestone aggregate. Two slabs were cast from each combination of coarse aggregate gradations and water cement ratio (0.40, 0.45, 0.50, and 0.55). Four ASTM gradations were considered, ASTM No: 8, 67, 56, and 4. These gradations have nominal maximum aggregate size 25, 4.75, 19.3, and 12.5 mm, respectively.The ultrasonic equipment used in this study was the portable ultrasonic non-destructive digital indicating tester (PUNDIT) with a generator having an amplitude of 500 V producing 54 kHz waves. The time needed to transfer the signal between the transducers was recorded and used to calculate the signal velocity, which was used as a parameter in the evaluation. Ultrasonic measurements were performed at 3, 7, 28, and 90 days after concrete casting.The results of the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water–cement ratio was found to have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UPV. The UPV was found to decrease with the increase of water cement ratio. Aggregate gradation was also found to have significant effect on UPV. In general, the larger the aggregate size used in preparing Portland cement concrete, the higher the measured velocity of ultrasonic waves. Also, UPV was found to be increased as concrete curing time increased. Concrete compressive strength was found to be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water–cement ratio and coarse aggregate gradation. Lower water–cement ratio produced higher concrete strength. Also, the concrete compressive strength increased as maximum aggregate size decreased.  相似文献   

17.
进行了最大粒径为25,31.5 mm的连续级配碎石钢纤维高强混凝土试验,研究了碎石粒径、水灰比、钢纤维长度及体积分数对钢纤维混凝土拌和物坍落度和硬化钢纤维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轴心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弯拉强度的影响规律,并与现行规程CECS38:2004《纤维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的相关强度计算公式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钢纤维在混凝土拌和物中的"棚架"效应将产生钢纤维混凝土拌和物坍落度减小的表象,在振动作用下该效应迅速瓦解而对试件成型影响较小;连续级配碎石最大粒径和钢纤维长度对钢纤维混凝土的抗压、劈裂抗拉强度影响较小,但对钢纤维混凝土弯拉强度的增强效果影响较大;可以采用现行规程确定最大粒径为31.5 mm的连续级配碎石钢纤维高强混凝土的抗压、劈裂抗拉强度,但弯拉强度的试验值则低于计算值.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骨料级配、水灰比、砂率、设计孔隙率、胶骨比等因素对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透水系数、抗压强度与弯拉强度的影响;并通过改变水泥品种、添加增强剂、电炉渣与再生骨料复配等方式协同优化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透水性能、力学性能、抗冻性能、路用性能。结果表明: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抗压强度和透水性能影响因素主次顺序均为:设计孔隙率>骨料级配>砂率>水灰比;建议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设计孔隙率为10%~20%,水灰比为0.29~0.32,砂率控制在5%~10%,胶骨比为0.29;采用电炉渣可以大幅提升透水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磨性能,但其透水性和抗冻性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19.
崔晓腾  马骉  强巴 《山西建筑》2010,36(22):181-183
为了充分发挥粗集料在水泥混凝土中的作用,在粗集料形成嵌锁骨架结构的基础上,提出嵌锁密实水泥混凝土,通过坍落度试验,分析了水灰比、砂率、水泥净浆填充比等对嵌锁密实水泥混凝土工作性的影响,回归得出了坍落度计算公式,对比验证得出,回归公式可以满足工程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20.
粗集料强度对混凝土抗折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试验研究了4种粗集料(碎石、钢集料、砂浆、页岩陶粒)与3种抗压强度等级水泥砂浆基体组合的混凝土的抗折强度及其发展规律.结果表明,粗集料与水泥砂浆基体的协调性对混凝土抗折强度影响十分显著.当粗集料强度和弹性模量与水泥砂浆基体相匹配时,增加粗集料强度可提高混凝土抗折强度,但粗集料强度和弹性模量过高反而会因较大的应力集中而降低混凝土抗折强度;当粗集料强度比水泥砂浆基体抗压强度低时,单纯通过增大水泥砂浆基体抗压强度来提高混凝土抗折强度的效果不明显;粗集料与水泥砂浆基体在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上的差异对混凝土抗折强度及其发展规律有很大影响.只有在两者相互协调的基础上,才能充分发挥粗集料和水泥砂浆基体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