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韩露  李成网  严群 《安徽医药》2014,18(2):237-239
目的优选补肺益肾胶囊的最佳醇提工艺。方法以乙醇浓度(A)、加醇倍数(B)、提取时间(C)、提取次数(D)为考察因素,以丹参酮ⅡA和马钱苷的转移率为考察指标,采用L9(3)4正交实验法,确定补肺益肾胶囊的最佳醇提工艺。结果提取因素按影响大小依次是提取次数(D)〉提取时间(C)〉乙醇浓度(A)〉加醇倍数(B),最佳醇提工艺条件为:70%乙醇,6倍量,回流提取3次,每次2 h。结论该制备工艺合理可行,有效成分转移率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优选妇血康颗粒提取的最佳工艺。方法:以原儿茶酸总量为考察指标,应用正交试验法进行优选。结果:影响提取的主次因素:A(加水量)〉B(煎煮时间)〉C(煎煮次数)。结论:最佳提取条件为加水20倍,煎煮1次,时间1.5h。  相似文献   

3.
目的优选安乳颗粒中丹参的提取工艺。方法以丹参酮ⅡA的含量为考察指标,应用L9(34)正交试验法考察乙醇浓度、液料比、提取时间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影响因素依次是:乙醇浓度(A)〉液料比(B)〉提取时间(C),最佳制备工艺为A2B2C2,即加8倍量8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1.5h。结论该优选制备工艺合理,有效成分提出率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优选并确立芍甘胶囊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芍药苷、甘草酸铵及浸膏得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对提取过程中的水用量(A)、提取时间(B)、提取次数(C)3个因素进行优选研究。结果:影响芍甘胶囊提取工艺的主要因素是提取次数和水的用量,最佳工艺为A2B2C2或A2B1C3,即8倍量的水,沸腾回流提取2次,每次1,5h或沸腾回流提取3次,每次1h。结论:本实验设计合理、测定方法可行,实验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5.
刘梅  包国林  刘德强  刘小平 《医药导报》2004,23(6):0412-0413
目的:为胃长康胶囊的生产工艺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对胃长康胶囊的制备工艺及影响因素(A为煎煮次数;B为煎煮时间;C为加水量)进行研究,用薄层扫描法测定黄芪甲苷含量作为指标,确定最佳提取工艺。结果:A、B、C 3个因素对胃长康胶囊中黄芪甲苷的提取均有显著性的影响。结论:最佳提取条件为A3B1C3,即加水煎煮提取3次(2.0,1.5,1.5 h),第1次加10倍量水,其余加6倍量水,并可以此工艺制成胶囊剂。  相似文献   

6.
目的:优选类风湿康胶囊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黄芪甲苷和青藤碱含量为主要指标,以浸膏得率为参考指标,采用正交设计L9(3^4)优选类风湿康胶囊制备工艺。结果:类风湿康胶囊最佳提取工艺为:加10倍量水浸泡0.5h,每次煎煮1.5h,煎煮3次。结论:此制备工艺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筛选消糖复康胶囊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提取液中黄芪甲苷的含量为指标,用正交设计法优选消糖复康胶囊最佳提取工艺。结果:消糖复康胶囊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A2B2C2D1,即将药材加5倍量的水浸泡30 min,煎煮40min,煎煮1次。结论:优选后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8.
摘 要:目的 研究影响复方枳参胶囊提取效果的各种因素,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浸膏收率和槲皮素提取率为指标,考察回流提取时间(A)、乙醇体积分数(B)、提取次数(C)和乙醇用量[乙醇体积(mL)/药材量(g),D]4个因素对提取效果的影响,优选出复方枳参胶囊的提取工艺。结果 在所考察的4个因素中,对复方枳参胶囊提取效果的影响程度依次为:B>D>C>A,即乙醇体积分数>乙醇用量>提取次数>回流提取时间,确定出最佳提取工艺为 B2D3C2A3,即10倍于药材量(g)的70%乙醇(mL),回流提取2次,每次2 h 为最佳提取工艺。结论 本实验优选出的提取工艺适用于复方枳参胶囊的提取。  相似文献   

9.
补肾壮骨胶囊提取工艺的优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选补肾壮骨胶囊提取工艺的最佳条件。方法:用正交设计法以方中君药淫羊藿药材的主要成分淫羊藿苷的总量为指标,对其水煎工艺及醇沉工艺进行筛选。结果:优选出补肾壮骨胶囊水煎醇沉工艺,重复试验结果满意。结论:补肾壮骨胶囊水煎工艺的最佳条件为A2B3C2D2,即加12倍量水先浸泡40min,再煎煮2次,每次煎煮90min。醇沉工艺的最佳条件为A282Dl,即浓缩药液比例至1:1(药液:药材量)后醇沉(55%乙醇醇沉)12h。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醒脑益智颗粒的水提醇沉制备工艺。方法:以阿魏酸含量为考察指标,通过L9(3^4)正交试验设计优选水提醇沉的制备工艺条件,确定醒脑益智颗粒的最佳制备工艺。结果:水提醇沉制备工艺影响因素依次为:加水量(A)〉煎煮次数(C)〉醇沉质量分数(D)〉煎煮时间(B),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A3B1C3D2,即处方药材加10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0.5h,醇沉质量分数为50%。结论:该制备工艺合理,有效成分提取率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优选消疹止痒胶囊药材的提取工艺。方法:以阿魏酸含量为考察指标,乙醇体积分数、乙醇用量、回流时间、回流次数为考察因素,通过正交试验法对消疹止痒胶囊药材醇提工艺进行优选;以没食子酸含量为考察指标,加水量、煎煮时间、煎煮次数、预浸泡时间为考察因素,通过正交试验法对消疹止痒胶囊药材水提工艺进行优选。结果:醇提最优工艺为以8倍量90%乙醇提取3次,每次1.5 h;水提最优工艺为药材以8倍量水浸泡2 h后提取3次,每次1 h。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中阿魏酸、没食子酸两种有效成分提取效率高,该工艺操作简便,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2.
目的优选健肾Ⅰ号胶囊水煎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实验L934法,以干浸膏得率和没食子酸、红景天苷、绿原酸和咖啡酸含量的综合评分为指标,考察提取时间、液料比和提取次数对提取工艺的影响。结果影响水煎提取工艺的因素次序依次为提取时间(A)>提取次数(C)>液料比(B)。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A3B1C3,即处方药材加6倍量水,水煎提取3次,每次3h。结论优选的水煎提取工艺稳定,合理可行,可用于健肾Ⅰ号胶囊的实际配制。  相似文献   

13.
李平  任军  李红卫  魏琴  张金平 《中国药师》2006,9(9):802-803
目的:优选舒脑胶囊制备工艺。方法:以总多糖的收率为考察指标,应用L_9(3~4)正交试验法优选舒脑胶囊的制备工艺。结果:水煎煮乙醇沉淀制备工艺影响因素依次是:乙醇沉淀浓度(D)>水煎时间(A)>水煎次数(B)>加水量(C),最佳制备工艺为A_2B_2C_1D_2,即加10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1.5 h,乙醇沉淀浓度为50%。结论:该优选制备工艺合理,有效成分提出率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优选养血扶正颗粒制备工艺。方法:以出膏率和阿魏酸含量为考察指标,应用L9(34)正交试验法优选养血扶正颗粒的制备工艺。结果:影响因素大小依次是:煎煮次数(C)>煎煮时间(B)>加水倍量(A),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C1B2A3,即加12倍量的水,煎煮3次,每次1.5 h。结论:优选项的制备工艺合理,有效成分提取率好。  相似文献   

15.
多指标综合评分法优化痹痛消巴布膏提取工艺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优选痹痛消巴布膏的提取工艺。方法 以挥发油提取率为指标,采用L9(34)正交法优化挥发油提取工艺;分别以丹酚酸B、阿魏酸,干浸膏得率为指标,采用L9(34)正交法优化药材水提取与醇提取工艺。结果 最佳挥发油提取工艺为药材剪碎成颗粒加10倍量水提取3 h;最佳水提取工艺为提取2次,每次加水量15倍,每次提取时间为3 h;最佳醇提取工艺为乙醇回流法,提取3次,每次65%乙醇倍数为20倍,每次提取时间为2.5 h。结论 采用多指标综合评分法优选的痹痛消巴布膏提取工艺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16.
摘 要 目的: 优选利胆排石胶囊的水煎提取制备工艺。 方法: 以浸膏得率、大黄素含量和大黄酚含量作为考察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优选利胆排石胶囊最佳水煎提取制备工艺。结果: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加14倍量的水、煎煮4次、每次2 h。结论: 水煎提取制备工艺易于操作,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固本祛风颗粒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黄芪甲苷含量、干膏得率为指标,考察水的用量、煎煮时间、煎煮次数3个因素对固本祛风颗粒提取效果的影响,优选提取工艺。结果最佳工艺条件为加8倍量水煎煮1 h,煎煮3次。结论该提取工艺合理可行,并能较好地保证制剂质量。  相似文献   

18.
孟娟  李小云  邓亚平 《中国药业》2008,17(23):40-41
目的研究宫康颗粒的最佳提取工艺,提高产品收率。方法以君药小蓟中蒙花苷含量为考察指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水提工艺的加水量、提取次数和提取时间。结果确定最佳水提条件为10倍量水煎煮3次,第1次煎煮2h,第2次及第3次均煎煮1.5h。结论正交试验优选出的宫康颗粒提取工艺简便、合理。  相似文献   

19.
目的优选参黛愈疡灌肠液的水提工艺。方法以苦参碱、氧化苦参碱的提取率和干膏率为评价指标,采用信息熵理论确定各指标权重系数并计算综合评分。以煎煮时间、加水倍数、煎煮次数为考察因素,采用L9(34)正交试验筛选参黛愈疡灌肠液的最优提取工艺并进行验证。结果最优的提取工艺为饮片煎煮3次,每次加8倍量水、每次煎煮1 h,苦参碱、氧化苦参碱的平均提取率分别为0.117 1%、0.010 8%,平均干膏率为36.53%。结论优选的水提工艺重复性好、稳定可行,可为参黛愈疡灌肠液的后续开发和工业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种子类药材菟丝子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针对菟丝子种皮致密,提取溶剂不易渗透进入种子内部,有效成分难以提取出来的问题,本实验拟研究该药材的提取方法,优化提取工艺参数。 方法 以菟丝子中主要活性成分金丝桃苷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平行比较法确定菟丝子提取前处理方法(捣碎与否)、提取方式(包煎与否)和溶剂类型(水或乙醇),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进一步优化提取工艺参数。 结果 包煎不利于有效成分的溶出,种子捣碎有利于有效成分的溶出,菟丝子最适宜的提取工艺为首先将其捣碎破裂开,然后采用不包煎的方式,用10倍量55%乙醇提取2次,每次1 h,验证实验菟丝子中金丝桃苷的提取量为2.04%,RSD(相对标准差)为1.7%。 结论 优选的菟丝子提取工艺稳定可行,可用于该药材的提取,为同类性质的种子类药材的提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