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窦国金  郑莹  麦欣欣  高灿柱 《材料保护》2012,45(5):72-74,88
化学镀镍液中的镍离子对铅离子浓度测定的干扰较大。先将化学镀镍液中的铅离子与镍离子分离,再用二甲酚橙分光光度法测定镀镍液中铅的浓度。结果显示:当化学镀镍液中镍/铅浓度比120时,可以直接用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当镍/铅浓度比120时,需先将镍离子与铅离子分离,再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该方法快速、简捷、误差小,是一种测定化学镀镍液中铅浓度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2.
不同络合剂对化学镀镍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热力学平衡的方法研究了在BaTiO3 系陶瓷PTCR 上进行化学沉积金属镍电极时常用的醋酸盐 镍离子、甘氨酸 镍离子和柠檬酸盐 镍离子体系化学镀镍溶液中各种型体镍离子的分布。研究结果表明,加入络合剂会影响化学镀镍的速度,醋酸盐会使化学沉积速度升高,而甘氨酸和柠檬酸盐会使化学镀镍速度明显下降,这可能和混合电位及空间位阻、化学键合力等因素有关。选择合适的络合剂对于化学镀镍的稳定操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对化学镀镍废液的有效成分进行回收利用,可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通过透射电镜、X射线荧光分析及粉体粒度分析,研究了化学镀镍废液自催化分解制备镍磷粉体的工艺条件对镍磷粉体粒度分布及结构的影响,探讨了化学镀镍磷合金废液自催化分解的机理。结果表明:控制化学镀镍废液硫酸镍与次磷酸钠质量浓度比(镍磷比)和Na OH用量,可以实现化学镀镍废液常温下自催化分解,自催化分解的关键是镀液的局部高温、高pH值和瞬间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镍磷颗粒。  相似文献   

4.
印刷电路板(PCB)铜线路借助钯活化的化学镀镍法不但价格昂贵,而且容易造成溢镀,因此开发非钯活化的化学镀镍工艺具有重要意义。以硫脲为铜的强配位剂,通过降低铜电极的电极电位,开发出了先在铜表面置换预镀薄镍层、再自催化化学镀镍的新工艺。镀镍工艺流程为除油、除锈、微刻蚀、预镀镍、激活、化学镀镍。扫描电镜(SEM)观察显示得到的镍镀层平整、均匀、致密。EDS谱分析结果显示镀层主要由镍和磷组成,含量分别约为92%和6%,X射线荧光衍射仪(EDXRF)测得镀层厚度为5.95μm,镀层的沉积速率约为14.19μm/h。镀层与基体结合力良好,后续镀金层在镍镀层上附着力良好。  相似文献   

5.
杭州自行车总厂自1984年3月引进武汉材料保护研究所的三层镍镀镍工艺以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尤其是对产品的抗腐蚀性能有突破性提高,是一种具有推广应用价值的先进电镀工艺。通过生产实践及测试,我们体会到要使多层镍具有优良的抗烛性能,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1.镀层的总厚度应在20微米以上; 2.半光亮镍层与光亮镍层之间的电位差应大于125毫伏。高硫镍层的电位应比光亮镍层电位更负;  相似文献   

6.
化学镀镍是表面处理技术中一项新的工艺。由于化学镀镍层具有很高的硬度、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光泽性、低的孔隙率以及与基体金属的很强的结合力等一系列的优异性能,并且还可以用于镀复非金属,因此,化学镀镍已广泛地应用于国防工业和各种容器管道的内壁防护、要求严格的公差配合、形状复杂以及需要抗蚀和耐磨的机械零部件。  相似文献   

7.
巯基乙酸加速化学镀镍的机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测定了巯基乙酸对镍的沉积速度、氢的析出量、化学镀镍的阴阳极极化曲线和稳定电位的影响。提出了巯基中速化学镀镍机理模型。  相似文献   

8.
超声波辅助下中低温化学镀镍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降低化学镀镍的施镀温度,提高化学镀镍的沉积速度,将超声辐射引入化学镀镍工艺当中,对超声波辅助下的中低温化学镀镍工艺作了初步的探讨.着重考察了配体、稳定剂以及超声波对化学镀镍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超声波对化学镀镍沉积速度的作用与镀液中镍离子络合物的稳定常数(pK)有关,在温度为60℃的中低温条件下,以醋酸钠为配体的化学镀镍溶液中,超声波具有明显促进沉积速度的作用,但随着稳定常数的增大,超声波反而对沉积速度起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沈伟 《材料保护》1995,28(9):37-40
1 化学镀镍质量控制化学镀镍层的性能取决于工作基体、前处理、施镀工艺、镀层成分、后处理和组织结构等众多因素.这种镀层性能与工艺材料的相互依赖关系,使得质量控制和工艺过程控制成为化学镀镍生产中的关键.化学镀镍溶液体系的热力学不稳定性,迄今,对异相表面自催化氧化还原反应过程机制的认识的不明确性,使得化学镀镍质量控制和工艺过程控制显得十分复杂和艰难.长期以来,只是依靠大量工艺实验数据和生产现场操作经验.化学镀镍技术,自50年代开始有规模的工业应用,七十年代开始普及连续的化学镀镍生产工艺,至80年代中期,化学镀镍应用特别是在高新技术产业中应用发展速度达到空前的程度.化学镀镍的质量对保证机械电子器件,乃至整机的高性能和高可靠性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0.
20 0 10 30 1 化学镀镍液的长寿命技术———李宁 .电镀与精饰 (双月刊 ) ,2 0 0 1,2 3(1) :18综述了提高化学镀镍液寿命的技术。化学镀镍液在使用过程中无论是镍离子、次磷酸钠、氢离子等的浓度都在不停的变化着 ,要想获得性能稳定的镀液 ,必须对溶液进行严格的在线分析与补充。对此人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开发出了包括间隔取液法、化学沉淀法、电渗析法等各种处理老化溶液的方法 ,以提高化学镀镍液的寿命。重点讨论了电渗析法在化学镀镍液处理技术中所占有的重要位置。2 0 0 10 30 2 镍基高温合金镀银工艺———邓正平 .电镀与精饰 …  相似文献   

11.
研制不使用金属钯活化的化学镀镍工艺能节约生产成本,取代硼氢化钠及甲醇活化工艺,有利于环保.为此,对ABS塑料表面化学镀镍提出了一种无钯活化工艺,即以NaH2PO2·H2O为还原剂,在ABS塑料上沉积活性镍,以此活性镍为活化中心,进行化学镀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ABS塑料表面化学活化的最佳工艺条件:60.00g/L NaH2PO2·H2O,0.02g/L NiSO4·6H2O,pH=10,温度75℃,时间60min.采用SEM等手段对镀层的形貌、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使用次磷酸钠可以在塑料表面制取活性镍,进而有利于化学镀镍.  相似文献   

12.
一、前言现代装饰性电镀镍-铬或铜-镍-铬,一般都采用光亮性电镀工艺,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节约金属材料.但光亮镍镀层中含有0.03%以上的硫,通常含0.05%以上的硫,镀层的抗蚀性和延展性都不如抛光的普通镀镍层.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前,我市部分电镀厂和电镀车间已经成功地采用普通镀镍 光亮镀镍工艺.这样在二层镍之间,存在一个电位差,当铬层的裂纹或空隙处的光亮镍受到腐蚀,达到二层镍的界面时,二层镍之间形成第二个原电池(铬与光亮镍形成一个原电池),普通镍作为阴极受到保护,光亮镍先被腐蚀,腐蚀的方向纵向改为横向进行,从而保护基体金属. 但是,普通镀镍缺乏填平性,这样的双层镀镍仍需抛光,方可镀铬.  相似文献   

13.
对高体积分数SiCp/Al复合材料进行前处理,再化学镀镍。研究了除油、粗化、活化对SiCp/Al复合材料化学镀镍的影响。分析了镀镍层的显微组织。结果表明,有机溶剂除油比碱液除油效果好。H2O2系粗化比HF系粗化更为适宜。在由醋酸镍、次亚磷酸钠和乙醇组成的活化剂中室温浸润,然后160℃温度下热还原30min,化学镀镍镀速较高。前处理后在SiCp/Al复合材料表面化学镀镍可沉积上致密、均匀、结合良好的镀镍层。  相似文献   

14.
在显微镜下观察亮镍镀层断面时,可见组织中有许多与基体表面平行的条痕,呈层状结构,与化学镀镍层的非晶态组织非常相似。本文从金相学角度,论述亮镍镀层中的条痕,可能是受电镀层内应力影响而形成的,从而把它与化学镀镍层区别开来。  相似文献   

15.
镁合金磷化处理对化学镀镍层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有利于环保,采用磷化工艺对AZ31B镁合金进行化学镀镍前处理.采用直观法、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阴极极化曲线法对磷化膜及其化学镀镍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AZ31B镁合金表面经磷化处理后得到了良好的化学镀镍层;AZ31B镁合金化学镀镍层的耐蚀性随磷化时间的延长先增加后减小,当磷化时间为75 s时,化学镀镍层的腐蚀电势比直...  相似文献   

16.
空心玻璃微球化学镀镍前处理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空心玻璃微球化学镀镍,研究了先偶联、再活化的前处理工艺.探讨了偶联处理对活化效果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偶联条件;采用优化的前处理工艺,再进行化学镀镍,得到镍包覆空心玻璃微球,分别使用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能谱仪(EDS)对镀镍层的形貌结构和成分进行了表征.研究发现:空心玻璃微球经过偶联处理以后对钯的吸附能力提高了很多,使得化学镀镍中微球表面的活性点大大增加,得到了包覆完整、均匀、致密的镍镀层.  相似文献   

17.
《材料保护》2001,34(3):52-53
国内期刊纵览 责任编辑 王 宇 20010301 化学镀镍液的长寿命技术——李宁. 电镀与精饰(双月刊), 2001,23(1):18   综述了提高化学镀镍液寿命的技术。化学镀镍液在使用过程中无论是镍离子、次磷酸钠、氢离子等的浓度都在不停的变化着,要想获得性能稳定的镀液,必须对溶液进行严格的在线分析与补充。对此人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开发出了包括间隔取液法、化学沉淀法、电渗析法等各种处理老化溶液的方法,以提高化学镀镍液的寿命。重点讨论了电渗析法在化学镀镍液处理技术中所占有的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18.
关于多层镀镍(通常指双层镍及三层镍)较比经典的防护装饰性镀层(铜-镍-铬镀层体系)的优越性;多层镀镍的几个主要问题:决定其抗蚀性能的根本因素,添加剂的选择及其应用,加速腐蚀试验方法的选择等,我们已在本刊1983年第4期"多层镀镍"一文中予以阐明.文中提及了我所研制的半光亮镍添加剂DN-1,高硫镍添加剂TN-1、TN-2.近年来我们继续进行了试验研究工作,并在一些工厂中试生产,业已通过生产鉴定.现将运用上述添加剂的多层镀镍工艺研究及生产应用情况予以介绍. (一)双层镀镍  相似文献   

19.
过去,在制备质轻、导电性能良好填料并用于减小静电积累、对电子设备影响方面的报道较少。对平均粒径为100μm的云母粉体采用碱性体系进行化学镀镍。从镍沉积量方面分析了镀液组分、温度、时间等对镀镍的影响;用JSM-5610LV扫描电子电镜观察了镀镍层的形貌;用RTS-5四探针电阻仪测试了云母镀镍填料涂料涂层的导电性能。结果表明:最佳碱性化学镀镍工艺为40 g/L硫酸镍,40 g/L次磷酸钠,65 g/L柠檬酸钠,温度约70℃,时间1.0~1.5 h,pH值为9~10;获得的镀镍层连续、均匀、致密;含50%镍云母填料涂料涂层的电阻率可达50~60Ω·cm。  相似文献   

20.
镍镉合金扩散层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菊珍 《材料保护》2007,40(10):29-30,49
为满足飞机发动机叶轮耐高温腐蚀要求,研究了镍镉合金扩散层的结构,同时分析了镍镉合金镀液工艺参数对扩散层性能的影响.采用合适的电解镍液或化学镀镍液的配方来制取低应力镍层;采用液体喷丸方法提高零件表面强度及抗摩力腐蚀能力.结果表明,该两种方法有效克服了镍镉合金扩散层不耐疲劳和高温应力腐蚀的弊病,即使在工作中承受旋转、弯曲、振动、离心等复杂应力作用的镍镉扩散层,也具有优良的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