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7 毫秒
1.
以黄麻皮为原料,磷酸为活化剂,采用微波加热法制备出了一系列不同的黄麻皮活性炭.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影响黄麻皮吸附性能的主要因素(磷酸浓度、微波功率、活化时间),确立最佳制备工艺,即在磷酸浓度为4mol/L,微波功率为539 w,活化时间为20 min的条件下,所制得的黄麻皮活性炭碘吸附值为958.54mg/g,亚甲基蓝吸附值为247.3mg/g.  相似文献   

2.
以黄麻纤维为原料,采用磷酸为活化剂制备出一系列不同的黄麻基活性炭纤维。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影响活性炭纤维得率和吸附性能的主要因素(活化剂浓度、活化温度、活化时间),确立最佳制备工艺,即在磷酸浓度为4 mol/L,活化温度为450℃,活化时间为1 h的条件下,所制得的黄麻基活性炭纤维得率为43.67%,碘吸附值为1 221.13 mg/g,亚甲基蓝吸附值为360.14 mg/g。同时用扫描电镜观察黄麻基活性炭纤维的微观形貌。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稻米生产大国,稻壳资源非常丰富,为了充分利用这些可再生资源,本研究采用微波磷酸法制备高比表面积活性炭,考察多种因素对活性炭吸附性能和得率的影响,得到了制备活性炭的最佳工艺条件,即:超声功率400 W,磷酸体积分数60%,微波功率600 W。在最佳工艺条件制得的活性炭,碘吸附值为1 865.3mg/g,亚甲基蓝吸附值为615.2mg/g,比表面积为1 638.5m~2/g。该活性炭对苯酚吸附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4.
磷酸活化脱墨渣制备中孔活性炭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废纸脱墨渣(污泥)为原料,通过磷酸活化法制备中孔活性炭,以碘吸附值和亚甲基蓝吸附值为考察指标,研究了活化时间、活化温度、浸渍比及磷酸浓度等对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响。得到的最佳制备条件为:活化时间90 min,活化温度450℃,浸渍比1∶3.5,磷酸浓度70%。此条件下脱墨渣活性炭得率为54.57%,得到的脱墨渣活性炭碘吸附值为421.98 mg/g,亚甲基蓝吸附值为10.97 mL/g,比表面积、总孔容和中孔率分别达715.576 m~2/g、0.353 mL/g和97.45%。磷酸活化法制备的脱墨渣活性炭比表面积较大,中孔发达。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及X射线衍射表征表明,脱墨渣活性炭表面含有大量羟基等多种官能团;脱墨渣活性炭的晶化程度较大,微晶不规则,孔隙结构稳固。以脱墨渣为原料采用磷酸活化技术可成功制备出中孔活性炭。  相似文献   

5.
微波辐照澳洲坚果壳制备活性炭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澳洲坚果壳为原料,研究微波加热Zn Cl2活化法制备高性能活性炭工艺。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微波剂量、微波辐照时间和Zn Cl2质量分数三个主要因素对果壳活性炭碘吸附值、亚甲基蓝吸附值以及活性炭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碘吸附值以及活性炭得率为响应值,进行Box-Behnken中心组合实验,对所得活性炭产品得率以及吸附性能进行测定。优化得到的较佳工艺条件为:经过质量分数为40%的Zn Cl2浸渍,然后在微波剂量9 W/g条件下,微波辐照12 min,制备的果壳活性炭质量较佳,此条件下澳洲坚果壳活性炭碘吸附值达到1615.31 mg·g-1,亚甲基蓝吸附值达到243.63 mg·g-1,且活性炭得率达到41.69%。制备的澳洲坚果壳活性炭产品表面具有丰富的孔径结构,且孔隙的分布相对均匀,其吸附性能超过国家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6.
以磷酸-氯化锌为双联活化剂制备碱蓬基活性炭,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H_3PO_4-ZnCl_2质量分数、活化温度、活化时间对活性炭制备过程的影响,并利用正交试验法优化碱蓬基活性炭制备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H_3PO_4-ZnCl_2质量分数30%、活化温度500℃、活化时间80min,该条件下碱蓬基活性炭的碘吸附值和得率分别为865.45mg/g,43.39%。  相似文献   

7.
高品质杏核壳活性炭制备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杏核为原料,以亚甲基蓝吸附值、碘吸附值为指标,研究活化温度、活化时间、固液比在高品质杏核壳活性炭制备的影响,通过响应面分析,确定最佳的制备工艺为:活化温度600℃,活化时间90 min,固液比为1∶3(g∶mL),氯化锌质量浓度为50 g/dL,微波功率为700W,微波辐射时间为7 min。  相似文献   

8.
以杏核为原料,以亚甲基蓝吸附值、碘吸附值为指标,研究氯化锌质量分数、微波功率、微波辐射时间在高品质杏核壳活性炭制备的影响,确定最佳的制备工艺为:活化温度600℃,活化时间90min,固液质量比为1:3,氯化锌质量分数为50%,微波功率为700W,微波辐射时间为7min。  相似文献   

9.
山核桃壳活性炭的制备工艺对其吸附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山核桃壳为原料,优化KOH活化法制备活性炭工艺。结果表明,在确保山核桃活性炭得率的基础上影响其吸附活性(以碘吸附值体现)大小的因素依次为:活化温度活化时间KOH质量体积浓度料液比;优化工艺参数:活化温度700℃,KOH质量体积浓度30%,料液比1∶2(m∶V),活化时间45min。在此条件下进行验证实验平均可得18.90%(以原料质量计)的山核桃活性炭且吸附活性较好,平均碘吸附值为1 006.76mg/g。  相似文献   

10.
玉米芯糠醛渣制备活性炭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玉米芯糠醛渣制备活性炭,比较了磷酸、氯化锌及氢氧化钾作活性剂的试验结果。选择氯化锌作为活化剂,氯化锌活化玉米芯糠醛渣制备活性炭的较佳试验条件为:活化温度800℃、氯化锌溶液质量浓度200g/L、活化时间1h,活性炭的得率为27.81%,亚甲基蓝吸附值为15.0mL,脱色力与外购活性炭基本相当。  相似文献   

11.
以卷心菜叶为原料,研究采用微波法辅助提取卷心菜叶中绿原酸的提取工艺。实验中以绿原酸的提取率为指标,以乙醇为提取剂,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微波温度、微波时间、微波强度等因素对卷心菜叶中绿原酸提取率的影响。通过L16(45)正交优化绿原酸提取工艺,结果显示,最佳工艺条件为:微波温度60℃、微波时间6 min、微波功率300 W、乙醇体积分数60%、料液比1∶20。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卷心菜叶中绿原酸的提取率为1.2682%。  相似文献   

12.
大豆秸秆制备活性炭及其Cu2+吸附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豆秸秆为原料,采用ZnCl2活化法制备大豆秸秆活性炭(soybean straw activated carbon,记作SSAC),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样品进行形貌表征,研究了炭化温度、炭化时间等条件对SSAC亚甲基蓝吸附值的影响,通过静态实验研究了SSAC对水溶液中Cu2+的吸附特性,并考察了溶液pH、温度和时间对SSAC吸附Cu2+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SSAC的优化工艺条件是:ZnCl2活化浓度3 mol/L,炭化温度700℃,炭化时间40 min,该条件下SSAC的亚甲基蓝吸附值为1.84 mL/0.1 g。当Cu2+溶液初始浓度为10 mg/L,SSAC投加量为0.2 g,在pH5.0、温度50℃、时间50 min时,SSAC对于Cu2+离子的吸附效果最好,最大吸附量4.589 mg/g,脱除率为91.77%。SEM和FT-IR观察发现,大豆秸秆活性炭具有丰富发达的基于多层石墨状的裂隙结构,表面含有丰富的C=O、O-H、C=C和C-O含氧官能团。大豆秸秆活性炭对于Cu2+离子吸附性能较好,适用于含Cu2+废水处理及金属离子吸附。  相似文献   

13.
微波辐射法处理酸性黄染料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微波辐射技术,建立了酸性黄染料废水的处理工艺,以颗粒活性炭为催化剂,考察了活性炭用量、微波辐射功率、微波辐射时间等因素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质量浓度50mg/L的酸性黄染料废水50mL,活性炭用量2g,微波辐射功率800W,处理7min时,可以得到最佳的废水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4.
以向日葵花盘为原料,采用微波法辅助提取向日葵花盘中的绿原酸,研究可能影响绿原酸提取率的每一个因素。实验中以绿原酸的提取率为考查指标,考查乙醇浓度、料液比、微波时间、微波功率、微波温度、浸提温度、浸提时间、pH等八个因素对绿原酸提取率的影响,通过对提取过程中每一个细致因素的分析,得到较佳的工艺条件:乙醇浓度70%;料液比1∶20;微波温度60℃;微波功率300 W;微波时间6 min;浸提温度70℃;浸提时间20 min;pH值为7。此时向日葵花盘中绿原酸的提取率达到3.12%,为向日葵花盘中绿原酸的工业化微波辅助提取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5.
以碱法木浆废液木素为研究对象,利用磷酸作活化剂对碱木素进行炭化活化,制得粉状活性炭,优化工艺条件,得出最佳的工艺条件为:磷料比4.5∶1,活化温度500℃,活化时间10min。在此条件下制得活性炭产品的亚甲基蓝吸附值达8.6mL/0.lg活性炭得率为31.25%。进一步对所得产品的表面结构、元素组成、比表面积及孔径分布进行表征。  相似文献   

16.
以广西北部湾地区南美白对虾为原料,采用微波消解辅助法制备甲壳素,并利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对制备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最佳脱蛋白工艺条件为NaOH浓度6%,微波功率240 W,微波时间7 min,料液比1:10 g/mL,最佳脱钙工艺条件为HCl浓度5%,微波功率160 W,微波时间3 min,料液比1:40 g/mL。在此条件制得的甲壳素脱蛋白率70.85%,脱钙率为91.26%,甲壳素得率为26.34%±0.24%,优于传统酸碱法甲壳素得率18.43%±0.14%。  相似文献   

17.
李洁  宫路路  王刚  崔霖芸  刘亮  柳陈坚 《食品工业科技》2020,41(16):182-187,226
以华南忍冬为原料,采用微波辅助提取华南忍冬总酚酸,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结合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探讨乙醇浓度、液料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微波功率对总酚酸含量的影响,优化华南忍冬总酚酸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并通过DPPH自由基清除作用和铁离子还原能力来评价华南忍冬总酚酸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80%、液料比12:1 mL/g、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30 min、微波功率400 W,总酚酸含量达到59.45±0.13 mg/g,与模型预测值57.76 mg/g相近。提取物DPPH自由基清除率IC50值为21.26 μg/mL,铁离子还原能力EC50值为39.37 μg/mL。本试验表明华南忍冬总酚酸提取物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为华南忍冬综合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优化微波辅助提取女贞子中熊果酸的最佳工艺。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选择乙醇浓度(V/V)、微波功率、料液比及浸提时间为影响因素,以女贞子中熊果酸提取量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分析。结果表明,女贞子中熊果酸的微波辅助提取最佳工艺为:乙醇浓度88%、微波功率480 W、料液比1:23 g/mL、微波浸提时间166 s。在此提取条件下,熊果酸提取量为(4.653±0.087) mg/g,是模型预测值的99.53%。  相似文献   

19.
以β-CD的乙醇溶液为介质,用微波辅助提取山楂中的熊果酸,并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山楂中熊果酸的得率。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研究表明适宜的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为80%,微波功率50%,微波提取时间90 s,料液比(g∶mL)1∶25,β-CD的用量m(山楂)∶m(β-CD)为1∶1。正交试验优化结果为:乙醇体积分数80%,微波时间为100 s,微波功率为60%,m(β-CD):m(山楂)为1∶1。在优化提取条件下,山楂中的熊果酸得率为:3.374mg/g。β-CD的加入有效的提高了熊果酸的得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