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在糖尿病诊断及监测中的意义。方法在荷兰威图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测定HbA1c及葡萄糖(Glu)含量,健康对照组62例,非糖尿病性血糖升高组42例,2型糖尿病组77例。结果2型糖尿病组血糖及HbA1c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非糖尿病性血糖升高组Glu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而HbA1c无明显差异(P〉0.05)。Glu水平越高,HbA1c含量越高(P〈0.01),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随HbA1c水平升高而升高(P〈0.01)。结论HbA1c是监测糖尿病发生、发展、转归的良好指标。对非糖尿病性血糖升高的鉴别诊断也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在糖尿病实验诊断中的作用及早期提示,预示并发症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等应用方面的独特作用。方法对122例[其中健康对照组40例、非糖尿病性血糖升高(血糖异常)组24例、2型糖尿病组58例]同时进行HbA1C和空腹血糖测定。结果 2型糖尿病组、血糖异常组的空腹血糖及HbA1C检测结果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A1C是监测糖尿病发生、发展及转归的良好指标,对非糖尿病性血糖升高的鉴别诊断也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3.
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对糖尿病(DM)患者血糖水平的监测及其早期并发症预测中的意义。[方法]在日立706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分别用速率散射比浊法和氧化酶法测定HBAlC及空腹血糖(FBG)含量;健康对照组186例;非糖尿病性血糖升高组126例高;2型糖尿病(T2DM)组231例。[结果]T2DM组FBG及HBA1C明显高于健康组(P〈0.01),非糖尿病性血糖升高组FBG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HBA1C无明显差异(P〈0.05)。FBG水平越高,HBA1C含量越高(P〈0.01),相关资料亦显示,DM并发症的发生率随HBA1C水平升高而升高。[结论]HBA1C即是监测DM血糖水平的良好指标,又是早期预测其并发症发生、发展、转归的良好指标。并对非糖尿病性血糖升高的鉴别诊断也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在鉴别颅脑外伤患者应激性血糖升高与糖尿病血糖升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2年5月-2013年4月收治的210例因颅脑外伤住院且血糖升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同时选取健康体检人员60例作为对照组,前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应的治疗,观察治疗过程中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规律以及对照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和HbA1c水平变化规律。结果:根据糖化血红蛋白是否升高将其分为两组,HbA1c正常组(应激性血糖升高117例)与HbA1c升高组(糖尿病血糖升高93例)。较于对照组,两组的HbA1c含量均有提高,而且糖尿病血糖升高患者组的HbA1c含量明显高于应激性血糖升高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bA1c是鉴别颅脑外伤患者应激性血糖升高和糖尿病血糖升高的一个良好指标,在颅脑外伤病人入院后应该把糖化血红蛋白检测作为治疗方案的分组依据,以采取及时正确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葡萄糖(GLU)与血脂异常之间的关系,为临床诊断治疗糖尿病血脂异常提供依据。方法 200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120名健康体检者的空腹HBA1c、GLU、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各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组HbA1c、GLU、TG、LDL-C、TC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L-C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A1c及血糖与血脂各项目呈一定相关性,监测HbA1c在反映糖尿病控制的同时,也可间接反映糖尿病患者血脂代谢紊乱的控制程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对糖尿病诊断、血糖控制的临床意义及与并发症的关系,及时控制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方法选择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住院糖尿病患者(观察组)75例和门诊健康体检者(对照组)75例,分别测定空腹血糖(FB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对比分析HbA1c与FBG的关系,以及HbA1c与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FBG及HbA1c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HbA1c水平升高,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也随之升高,两组之间有高度相关性(P<0.01)。结论检测血液中HbA1c水平对糖尿病患者诊断、血糖控制及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预警式血糖监测表在血糖控制不佳的非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2例血糖控制不佳的非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自行设计的预警式血糖监测表,对照组采用常规血糖监测日志,比较两组病人应用前及应用后3个月、6个月糖化血红蛋白(HbA1c)、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及自我管理水平变化。[结果]3个月、6个月后两组病人的HbA1c均较基线下降,但两组结果相近,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AGE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自我管理水平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血糖控制不佳的非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病人护理过程中应用预警式血糖监测表可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帮助病人控制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血脂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血糖控制达标组(A组)78例和未达标组(B组)54例,与正常对照组38例进行HbA1c、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糖尿病组HbA1c,TC,TG,LDL-C和HDL-C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2.15,7.65,9.36,9.11和10.25,P均<0.01);TC,TG和LDL-C水平随HbA1c水平升高而升高,HDL-C相反;HbA1c,TC,TG,LDL-C和HDL-C水平两组间比较:A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625,2.025,2.133,2.321和-1.998,P均<0.05);B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125,3.156,4.562,3.178和-2.625,P均<0.01);A,B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831,2.117,2.734,2.4631和-2.005,P均<0.05);糖尿病组TC,TG,LDL-C和HDL-C与HbA1c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2,0.29,0.35和-0.52 (P均<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除严格控制血糖外,还应调整血脂水平,这样才能有效的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变化与血糖水平及患者并发症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确诊的215例2型糖尿病患者纳入糖尿病组,并根据并发症类型分为并发高血压组(70例)、并发高血脂组(19例)、并发糖尿病肾病组(21例)、并发周围神经病变组(18例)、并发骨折者组(22例)及无并发症组(87例)。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215例纳入健康对照组。采集所有研究对象的空腹静脉血检测HbA1c与空腹血糖(FPG)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糖尿病组患者血浆HbA1c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患者血浆HbA1c水平稍高于女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不同并发症组患者血浆HbA1c水平与无并发症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并发症糖尿病患者与有并发症糖尿病患者血浆HbA1c水平均随FPG水平的上升呈升高趋势。结论 HbA1c检测能准确地反映血糖水平的控制状况,其临床应用对糖尿病的预防、诊断和控制均有重要价值,但尚未发现对糖尿病患者相关并发症的提示和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0.
陈静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31):7616-7616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对糖尿病筛选、诊断、血糖控制及疗效考核的临床意义。方法:2型糖尿病组和健康对照组均分别检测HbA1c及空腹血糖水平,对比分析HbA1c与空腹血糖水平、HbA1c与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的关系。结果:2型糖尿病组空腹血糖及HbA1c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随HbA1c水平升高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随之升高(P〈0.01)。结论:糖化血红蛋白是观察糖尿病病情的一个较稳定指标,与血糖联合检测在临床上对糖尿病筛选、诊断、血糖控制、疗效考核等方面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动态血糖波动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 c)之间的相关性。方法84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均于入院后行动态血糖监测,并测定 HbA1 c 水平,按 HbA1 c 水平分为3组,Ⅰ组(HbA1 c≤7.0%)20例、Ⅱ组(7.0%10%)25例,分析动态血糖波动与 HbA1 c 的相关性,探讨夜间低血糖与睡前血糖的关系。结果3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低血糖比例Ⅱ组与Ⅰ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Ⅲ组与Ⅱ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3组平均血糖(MBG)、空腹平均血糖(MFBG)、早餐后2 h 平均血糖、中餐后2 h 平均血糖、晚餐后2 h 平均血糖与 HbA1 c 均呈正相关(P 均<0.01);平均血糖波动幅度、有效血糖波动次数、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随着 HbA1 c 的增高也逐渐升高。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 HbA1 c 与血糖呈显著正相关(P <0.01)。夜间低血糖发生率16.8%,其中,睡前血糖最低值(7.2±3.4)mmol/L。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 HbA1 c 与动态血糖水平显著相关,HbA1 c 与 MBG 相关性最好,睡前血糖在7.2mmol/L 以下,夜间低血糖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脂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68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按HbA1c水平分为正常组(24例)和升高组(44例)及健康体检无糖尿病者26例为对照组,测定HbA1c、hs-CRP及总胆固醇(Tch)、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并进行分析。结果 HbA1c正常组和HbA1c升高组的hs-CRP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与HbA1c正常组比较,HbA1c升高组hs-CRP升高更明显(P<0.05);HbA1c升高组的TG明显高于HbA1c正常组及正常对照组(P均<0.05)。结论检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HbA1c可反映hs-CRP和TG的水平,有利于糖尿病并发症的早期发现和预防。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空腹血糖(F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lc)在冠心病血糖升高患者的鉴别断价值。方法收集血糖升高的冠心病患者310例,其中糖尿病组(既往有糖尿病史)196例和无糖尿病高血糖组(既往无糖尿病史)114例,正常对照组80例,入院后次日清晨分别采集空腹静脉血3 ml,检测FPG及HbA1c水平。结果糖尿病组和无糖尿病高血糖组FPG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但糖尿病与无糖尿病高血糖组间FP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FPG与HbAlc水平呈正相关(r=0.85,P<0.01),糖尿病组HbAlc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无糖尿病高血糖组(P<0.01),无糖尿病高血糖组与正常对照组HbAl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检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能明确鉴别冠心病并糖尿病和冠心病应激性血糖增高,对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126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血糖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张瑞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15):1605-1606
目的探讨患者血液中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与血糖的相关性。方法对126例糖尿病患者检测其HbA1c,同时测定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BG),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受试患者HbA1c与当天FBG及2hPB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随着血糖升高,HbA1c也升高。同一天检测的HbA1c与2hPBG相关性密切。结论检测血液中HbA1c对糖尿病患者的诊治具有重要意义。2hPBG检测在糖尿病疗效观察上优于FPG。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专科护士电话随访在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该院内分泌科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3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6例)和干预组(20例),干预组每周由专科护士进行3次电话随访,随访内容包括患者血糖自我监测、膳食和运动日志、药物治疗等,随访3个月。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及其对糖尿病治疗的依从性。结果干预组患者HbA1c水平下降了1.2%,而对照组患者HbA1c水平升高了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在膳食与血糖监测上有更好的依从性。结论专科护士电话随访可明显改善糖尿病患者HbA1c水平,同时提高患者对膳食和血糖监测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不同血糖水平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卵巢超声参数特征。方法根据空腹血糖水平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不同,将PCOS患者分为非糖尿病组,共32例;空腹血糖异常组(IFG),共25例;糖耐量异常组(IGT),共19例。糖尿病HbA1c正常组,共24例;糖尿病HbA1c升高组,共21例。应用经腔内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测量卵巢体积、间质容积和卵泡体积。卵巢血流量化指标:血管化指数(VI)、血流指数(FI)、血管化-血流指数(VFI)。运用经腔内二维超声测量的卵泡数、平均卵巢直径、卵巢间质动脉搏动指数(PI)和阻力指数(RI)。结果 IFG组与非糖尿病组比较,VI%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GT组与非糖尿病组比较,卵巢直径增大、卵泡数增多、卵巢容积和卵泡容积增大,VI%和FI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HbA1c正常组与非糖尿病组比较,卵巢直径增大、卵泡数增多、卵巢容积增大、FI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卵泡容积增大,VI%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糖尿病HbA1c升高组与糖尿病HbA1c正常组比较,间质容积减小,FI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处于不同高血糖状态的PCOS患者,具有不同的超声参数特征:PCOS在糖耐量异常阶段和糖尿病阶段,卵巢体积和卵泡体积增大、卵巢直径增大、卵泡数量增多。PCOS患者在空腹血糖异常阶段出现VI%升高,糖耐量异常阶段和糖尿病阶段出现VI%和FI增高,糖尿病血糖控制差者FI增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尿微量清蛋白(mAlb)联合检测在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和监测中的价值。方法对124例已确诊为糖尿病(DM)患者和86例健康体检者的HbA1c和尿mAlb分别进行检测。结果DM患者组根据HbA1c水平分为低、中、高值3组,低、中值组的尿mAlb水平与健康对照组的mAlb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对照组与高值组的mAlb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HbA1c水平升高,尿mAlb水平呈增高趋势,二者呈明显正相关(r=0.538,P0.01)。结论DM患者HbA1c水平与尿mAlb水平呈正相关,二者水平与DM肾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联合检测二者水平对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治疗及控制其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清游离脂肪酸(FFA)与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代谢的关系。方法检测625例NIDDM患者、283名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血脂{游离脂肪酸(FFA)、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 A1)、载脂蛋白B100(apo B100)、脂蛋白(a)[Lp(a)]}、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糖(Glu)、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酸(UA)、肌酐(Cr)、尿素、胱抑素C(Cys C)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将NIDDM患者按病情分为初发病组(47例)、病情稳定组(545例)及病情不稳定组(33例),对各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初发病组各项指标检测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情不稳定组FFA、Lp(a)、apo A1、apo B100、LDL-C、HDL-C、Glu、ALT、HbA1c及UA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情稳定组HDL-C、apo A1、LDL-C、apo B100、FFA、Lp(a)、Glu、ALT、HbA1c、UA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指标检测结果2个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IDDM患者FFA及血脂水平与其代谢异常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孕妇外周血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在妊娠期糖尿病(GDM)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14年1月-2015年3月在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产科做产前检查的GDM孕妇(GDM组)和健康妊娠孕妇(对照组)进行外周血HbA1c、空腹血糖(FPG)、1h血糖(GLU)、2hGLU和3hGLU检测,分析两组上述检测指标的差异和HbA1c水平变化对妊娠结局影响。结果 GDM组检测HbA1c、FPG、1hGLU、2hGLU和3hGLU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或高度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GDM孕妇(HbA1c5.8%)发生妊高症、剖宫产、羊水过多、胎膜早破、巨大儿、胎儿早产、新生儿窒息、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黄疸等并发症明显高于健康妊娠孕妇(HbA1c≤5.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妇外周血HbA1c检测水平与妊娠结局密切相关,有助于了解GDM孕妇的GLU控制情况,对GDM的早期诊断、临床分娩、筛查及降低母婴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提供指导性的实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致动脉硬化指数(AIP)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预测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发生冠心病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102例T2DM患者、72例糖耐量减低(IGT)患者,与糖耐量正常(NGT)对照组75例,分别对其糖化血红蛋白(HbA1c)、同型半胱氨酸(Hcy)、脂蛋白(a)[Lp(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以及常规血脂项目进行检测,计算AIP指数.T2DM患者再根据HbA1c的含量又分成血糖控制良好组(HbA1c≤7.0%,n=62)和血糖控制不佳组(HbA1c>7.0%,n=40),并与NGT组进行比较.结果 T2DM组和IGT组血清Hcy、AIP指数显著高于NGT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T2DM组与IGT组比较,血清Hcy、Lp(a)、hs-CRP、AIP指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血糖控制不佳组(HbA1c>7.0%),其血清Lp(a)、AIP指数明显高于血糖控制良好组(HbA1c≤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cy和hs-CRP也较血糖控制良好组(HbA1c≤7.0%) 升高(P<0.05),并且Hcy、Lp(a)、hs-CRP和AIP指数水平均具有随HbA1c升高而升高的趋势.结论 同时监测AIP指数及血清Hcy、Lp(a)、hs-CRP水平有助于判断糖尿病的发生、发展,相比而言,AIP指数和Hcy水平优于其他动脉粥样硬化指标,可作为IGT及T2DM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危险性的早期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