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以L-天冬氨酸为原料的热缩催化聚合、以马来酸酐和碳酸铵为原料的常规合成和微波幅照合成等不同方法制备了聚天冬氨酸。分别通过红外光谱技术和粘度法对产物进行了结构和分子量的表征,并研究了每种制备方法对产物的产率、分子量及其阻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聚合产物均具有聚天冬氨酸的结构特征。虽然由L-天冬氨酸法制备的产物产率和分子量最高,但是由微波辐照合成所得产物的阻垢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2.
以马来酸酐为原料合成聚天冬氨酸,研究了合成聚天冬氨酸时铵盐的种类、马来酸酐与碳酸铵的比例、合成时间以及合成温度对目的产物聚天冬氨酸产率和分子量的影响。得出产率最高的合成工艺条件为:n(马来酸酐)∶n(碳酸氨)=1∶1.2,聚合温度为180℃,聚合时间为1.0 h。制备的聚天冬氨酸纯度高达90%以上,产率也在94%以上。所制备的聚天冬氨酸具有一定的缓蚀阻垢作用,可广泛应用于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油田水处理等领域。  相似文献   

3.
聚天冬氨酸的合成方法及其阻垢性能之间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L-天冬氨酸热缩聚合,磷酸作催化剂条件下的L-天冬氨酸热聚合以及马来酸、氨水为原料热聚合等三种方法,合成了可生物降解的绿色高分子聚天冬氨酸(PASP),所得产物相对分子质量在1800~5000之间,用静态阻垢法研究比较了以上三类产物的阻垢性能,结果表明:PASP具有优良的阻CaCO3、CaSO4和BaSO4垢的性能,其中相对分子质量<2000的聚天冬氨酸对碳酸钙和硫酸钡的阻垢性能较差,但对硫酸钙的阻垢效果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4.
以马来酸酐和碳酸铵为原料,通过薄层聚合制备了聚天冬氨酸,研究了反应物配比、聚合时间及反应温度等因素对聚合物产率、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考察了聚合物用量及相对分子质量对阻垢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碳酸铵和马来酸酐的化学计量数为1.2∶1、反应温度185℃、反应时间50~60 min时,产率可达88%,产物对硫酸钙和碳酸钙均具有良好的阻垢性能.  相似文献   

5.
以L-天冬氨酸为原料,采用热缩聚合、液相聚合和改性聚合三种方法合成了热缩聚天冬氨酸.采用红外光谱与X光衍射技术研究了反应物预处理前后的特征,对聚合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和对比,对合成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并对产品阻垢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热缩聚合、液相聚合与改性聚合工艺反应温度分别为210、180、180℃;反应时间分别为3.0、1.3、1.0 h;催化剂最佳化学计量数分别为0.12、0.18、0.08.热缩聚合与液相聚合产品的阻垢性能相当,改性聚合产品的阻垢率约提高6.8%.说明改性聚合是一种较先进的聚天冬氨酸的合成方法.  相似文献   

6.
以马来酸酐和碳酸铵为原料,磷酸为催化剂,在一定温度条件下合成了聚天冬氨酸(PASA),并对其阻垢性能进行了评价。实验结果表明,产物的相对分子量受聚合时间与聚合温度的双重影响,当聚合温度为170℃,聚合时间为2小时,产物对碳酸钙具有最佳的阻垢性能。通过室内动态试验表明该产物可运用于油田二次采油中,为阻垢剂与缓蚀剂保护生产管线,也可作为降粘剂运用于钻进液与堵漏液中。  相似文献   

7.
聚天冬氨酸是一种优良的阻垢剂。本实验以马来酸酐与氨水为原料通过化学反应合成聚天冬氨酸,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得出最佳合成条件如下:n(氨水)∶n(马来酸酐)=1∶1,聚合温度180℃,聚合时间1 h。采用静态阻垢法来评定合成聚合物阻垢剂的阻垢性能,结果表明聚天冬氨酸对碳酸钙的阻垢效果良好,阻垢率达到80.24%。  相似文献   

8.
以马来酸酐和氨水为原料合成聚天冬氨酸.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对聚天冬氨酸进行了结构表征,用黏度法测定了聚天冬氨酸的黏均分子量,用静态阻垢法评价聚天冬氨酸的阻垢性能,用旋转挂片法测定聚天冬氨酸的缓蚀性能;比较聚天冬氨酸与水解聚马来酸酐( HPMA)、氨基三甲叉膦酸(ATMP)的阻垢缓蚀性能.结果表明,最适宜合成工艺条件为:n(马来酸酐)∶n(氨水)=1∶1.1,热聚温度160℃,缩聚时间60 min;当阻垢剂浓度大于6.4 mg/L时,PASP和ATMP的阻垢性能相当,均优于HPMA.  相似文献   

9.
可生物降解型水处理剂聚天冬氨酸(PASP)的制备有2种技术路线,分别为天冬氨酸单体直接聚合法和以四碳原子有机酸为初始原料的间接聚合法.以微波为辐射热源,根据微波聚合技术理论,应用直接聚合法合成出PASP.通过IR等技术表征聚合物为目标产品.同时研究了PASP的分子质量等因素对工业循环冷却水中CaCO3盐垢晶体的阻垢分解能力.  相似文献   

10.
绿色水处理剂聚天冬氨酸的合成与性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以马来酸酐为原料合成聚天冬氨酸的工艺路线分为胺化、聚合、水解三个步骤进行了研究,分别考察三步反应的温度、时间和原料配比条件对产物的平均分子量和阻垢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胺化反应最适宜的反应条件是原料配比为MA:NH3=1:3,反应时间6h,温度为800℃;聚合反应最适宜的反应温度是230℃,时间是3h;水解反应适宜的温度和时间分别是50℃和30min。产物聚天冬氨酸的粘均分子量均达到350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