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6):3783-3785
探讨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效果。收治的9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给予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记录两组死亡率、随访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及生活能力(ADL)评分变化情况、满意度研究组死亡率为4.0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37%(P<0.05);随访6个月,研究组NIHSS评分、ADL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可获得满意疗效,显著降低死亡率并提高预后效果,保障患者身心健康及生命安全,利于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3):513-514
观察微创穿刺与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将收治的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用开颅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软通道微创穿刺进行治疗。对照组治疗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81.20±10.80)分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8.20±2.66)分,均优于对照组的(50.30±6.20)分和(17.50±4.10)分。微创穿刺对高血压脑出血治疗效果显著,能够尽快地清除血肿,缓解脑受压状况,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微创穿刺血肿抽吸引流术联合尿激酶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对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5月至2014年4月8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组采用微创穿刺血肿抽吸引流术同时配合尿激酶治疗,对照组则采取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7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7.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结论微创穿刺血肿抽吸引流术联合尿激酶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术后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42)。对照组采用保守药物治疗,必要时行开颅血肿清除术,观察组行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比较2组治疗疗效、水肿带变化、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神经功能评分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血肿清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再出血率、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 2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治疗后第1、4、7、10天水肿带均增高,与入院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第1、4、7、10天水肿带较术前显著减轻(P 0.05),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第1、3个月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预后良好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术能有效改善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减少并发症和改善预后,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软通道微创血肿穿刺外引流术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术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依照手术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行开颅血肿清除术,研究组行立体定向软通道微创血肿穿刺外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时间,术后3 d及术后7 d血肿残余量,术前、术后15 d及术后30 d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5.12%高于对照组的75.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3 d、7 d血肿残余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15 d、30 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88%,低于对照组的19.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立体定向软通道微创血肿穿刺外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效果显著,能清除血肿,缩短康复时间,改善神经功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4):4593-4594
分析颅内血脉微创穿刺清除术联合亚低温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将从2015年3月~2016年11月在我院就诊的8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颅内血脉微创穿刺清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术后联合进行亚低温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疗效分析及Barthel评分和NIHSS评分。(1)观察组死亡率为2.33%,显著的低于对照组(18.60%)(P0.05);观察组恶化率为2.33%,显著的低于对照组(11.63%)(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90.69%,显著的高于对照组(60.47%)(P0.05)。(2)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Barthel评分均显著的高于治疗前(P0.05),NIHSS评分显著的低于治疗治疗前(P0.05);其中,观察组Barthel评分为(78.67±15.08)分,显著的高于对照组(62.56±14.69)分(P0.05);观察组NIHSS评分为(8.86±2.83)分,显著的小于对照组(10.95±3.01)分(P0.05)。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联合亚低温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可以有效的提高临床效果,减少死亡风险;改善患者日常活动能力和改善神经效果,在临床中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在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150例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采用LY-I型钻颅针,在CT片定位下,行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辅以尿激酶反复冲洗。结果:本组150例,成活142例,其中基本痊愈39例,显著进步66例,进步25例,无变化7例,恶化5例,死亡8例,有效率86.7%。结论: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辅以尿激酶反复冲洗,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行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治疗的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61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行内科保守治疗的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47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血肿清除率、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死亡情况。结果微创穿刺清除术患者治疗3周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肿清除率及治疗后3个月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微创穿刺清除术患者的病死率略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手术创伤小、血肿清除率高,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  相似文献   

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0):1786-1787
目的探讨微创血肿引流术联合亚低温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9月本院收治的9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后行微创颅内血肿引流术,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亚低温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术后30、90d的明显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经过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血肿引流术联合亚低温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安全有效,能有效地控制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有利于恢复患者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中少量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微创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93例少量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47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给予内科保守治疗,研究组采用微创穿刺吸除治疗,分析两组手术疗效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手术相关指标各项检测值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IHS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质量评分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手术治疗中少量高血压脑出血具有显著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7):1593-1594
选取2011年4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中少量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患者给予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保守治疗。对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及预后进行综合比较。结果经治疗或术后14d,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但研究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预后良好率达到80.00%,对照组为62.00%,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针对中少量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能够更好地减少患者神经功能缺损,促进良好预后,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CT定位穿刺引流术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临床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高血压脑出血患者70例,依据手术方案分为两组,每组35例,研究组经CT定位辅助穿刺引流术治疗,对照组经小骨窗开颅术治疗,记录两组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血肿吸收时间、住院时间、治疗费用等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1.43%)显著低于对照组(3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CT定位辅助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效果显著,有利于保障患者疗效及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高血压脑出血行立体定向联合显微手术对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03—2016-03于阜新矿业集团总医院诊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16例,按治疗方式不同设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8例。研究组予立体定向与显微手术联合治疗,对照组予立体定向穿刺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NIHSS评分、血肿量及生活自理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1个月、3个月NIHSS评分(10.37±2.48)分、(7.96±2.43)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3 d、7 d血肿量(10.37±3.86)m L、(7.28±2.09)m L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无法自理、自理较差1.72%、10.34%低于对照组13.79%、32.76%(P0.05)。结论立体定向与显微手术联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清除血肿,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联合亚低温对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7年4月收治的113例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56例和研究组57例。对照组给予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亚低温治疗,分析比较2组疗效、生活质量(WHOQOL-100)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5.9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9.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75%,对照组为3.57%,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末次随访WHOQOL-100评分79.46±8.13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52±6.4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予以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联合亚低温治疗显著,可有效提升其生活质量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通腑醒神汤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微创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9月~2018年6月收治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两组采用微创手术治疗,术后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通腑醒神汤治疗。比较两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神经功能恢复总有效率93.0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09%(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8.52±1.40)分,低于对照组的(13.15±1.38)分(P0.05);治疗前,两组ADL分级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ADL日常生活能力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通腑醒神汤可有效促进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微创术后神经功能的恢复,降低患者病残率及病残程度,提高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8):1524-1525
探讨立体定向软通道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选取15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观察组采用微创血肿穿刺外引流术,对比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生存率。观察组术后3、9个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总有效率、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立体定向软通道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降低并发症率,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2):4267-4268
分析颅内血脉微创穿刺清除术联合亚低温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将从2015年3月~2016年11月在我院就诊的8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43例患者;对照组实施颅内血脉微创穿刺清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术后联合进行亚低温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疗效分析及Barthel评分和NIHSS评分。(1)观察组死亡率为2.33%,显著的低于对照组(18.60%)(P<0.05);观察组恶化率为2.33%,显著的低于对照组(11.63%)(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90.69%,显著的高于对照组(60.47%)(P<0.05)。(2)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Barthel评分均显著的高于治疗前(P<0.05),NIHSS评分显著的低于治疗治疗前(P<0.05);其中,观察组Barthel评分为(78.67±15.08)分,显著的高于对照组(62.56±14.69)分(P<0.05);观察组NIHSS评分为(8.86±2.83)分,显著的小于对照组(10.95±3.01)分(P<0.05)。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联合亚低温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可以有效的提高临床效果,减少死亡风险;改善患者日常活动能力和改善神经效果,在临床中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对急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和肢体活动能力的恢复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来本院就诊并接受治疗的9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行常规护理的同时采用中医护理进行干预,比较2组患者神经功能和肢体活动能力的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干预2周、1个月、2个月以及4个月时的神经功能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Barthel日常活动能力评分(78.8±9.1)分,显著高于对照组(51.9±6.8)分(P0.05);观察组患者Hallis肢体功能评分(68.5±6.9)分,显著高于对照组(52.1±6.1)分(P0.05)。结论中医护理对急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和肢体活动能力具有显著的恢复作用,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能力,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联合中药消瘀康治疗对患者愈后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联合加服中药消瘀康治疗,对照组采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4%,对照组总有效率80%,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步平均(14.6±8.80)分,高于对照组的(10.2±7.55)分(P0.05)。结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可靠,加用中药消瘀康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微创清除术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将115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55例).两组均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及脱水、止血、抗炎、控制血压等治疗.治疗组同时加用丹参注射液.于术前及术后7、14和21天行CT检查,以测量病灶周围水肿体积;并于术前及术后14天和30天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同时观察病死率及再出血情况.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术前、术后7、14和21天血肿周围水肿体积分别为(27.08±2.35)cm3vs(26.33±2.04)cm3、(22.26±1.41)cm3vs(24.05±1.92)cm3、(17.49±1.90)cm3vs(21.40±1.98)cm3、(12.07±1.18)cm3vs(19.31±1.89)cm3,两组术后7、14和21天血肿周围水肿体积逐渐缩小,且均明显小于术前,治疗组术后14天和21天血肿周围水肿体积缩小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术前、术后14和30天NDS分别为(33.60±5.44)分vs(34.29±4.71)分、(17.37±2.25)分vs(21.95±2.47)分、(7.97±0.71)分vs(15.16±1.12)分,两组术后NDS逐渐降低,治疗组术后14天和30天,NDS评分降低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两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无持续性出血.结论 丹参注射液能有效减轻微创清除术后高血压脑出血的水肿,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降低病死率和病残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