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战场信息交换本体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约的联合指挥控制通信信息交换数据模型是战场指挥控制等信息交换的数据模型,已在多个国家的指挥控制等系统中广泛使用,但该模型现有表示方法在语叉上存在局限性.使用人工智能领域的本体描述方法对该模型进行本体建模,完善其知识表示方法,为该模型在应用系统中作为更智能性的知识库提供了可用性,也可以更加完整地交换和存储战场信息.  相似文献   

2.
信息交换平台是一个基于点对点(Peer to Peer)的信息发布系统.在这个系统里,从信息的产生、采集、加工、存储、发布、消费到监管,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信息生命体系.基于XML技术,经过对信息交换平台的信息描述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开放信息模型(OIM),对信息进行统一的描述,使信息可以跨平台发布.OIM研究目标有两个:一个是信息模型的设计(信息模型的设计重点在于对数据库查询语句的XML Schema的设计和数据清洗模型的设计);另一个是信息模型在信息交换平台里的实现.限于篇幅,本文介绍信息模型的设计.  相似文献   

3.
为了在企业异构系统间提供便捷灵活的信息交换方式,特别是对于制造业企业中软硬件系统较多解决多源信息交换的难题,提出一种基于事件处理的信息交换方法。首先,分析并建立事件模型,从异构信息源抽取、解析信息并转化生成为格式统一的事件;其次,建立规则,并基于规则进行事件处理,通过事件处理,事件被筛选并加工,同时产生新的事件;再次,通过事件推送的方式,将事件推送的指定的组件中,实现信息交换;最后,通过一个车间实时监控的例子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通过实例验证与分析比较,证明该方法可以满足制造企业中多源信息交换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分析当前信息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介绍信息交换平台是一个基于点对点(Peer to Peer)的信息发布系统;在这个系统里,从信息的产生、采集、加工、存储、发布、消费到监管,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信息生命体系;基于XML技术,经过对信息交换平台的信息描述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开放信息模型(OIM),对信息进行统一的描述,使信息可以跨平台发布;OIM研究目标有两个:一个是信息模型的设计;另一个是信息模型在信息交换平台里的实现;重点讨论基于开放信息模型的信息系统集成的系统结构、实现方法,并给出信息系统集成的应用案例与性能分析;实践表明,该架构可以较好地实现信息系统的应用集成并具有良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5.
基于工作流技术的政务网信息交换平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讨论了南海市政务网信息交换平台的解决方案,给出了系统的总体结构,并详细讨论了实现系统所采用的工作流技术和信息交换平台模型。  相似文献   

6.
该文介绍了JMS的基本工作原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JMS和XML技术信息交换模型的设计,并着重提出信息交换中消息队列管理模型的研究。此模型基本上能解决信息交换中信息量大且容易阻塞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信息交换和共享是电子政务建设的基础.首先提出了电子政务内网信息交换共享平台的框架,并详细阐述了每部分的作用和功能,最后给出了交换逻辑的实现和系统的集成方式.通过使用个性化的适配器统一实现数据交换业务.电子政务内网信息交换共享平台具有应用范围广泛、融合不同应用系统性强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明仲  曾毅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4,40(9):163-165,196
XML具有简单、开放、可扩充、灵活、自描述等特性,它给Internet注入了新的活力。作为数据表示的一个开放标准,XML为信息交换带来了新的机遇。文章提出了一个基于XML的信息交换模型,并给出了一个研究事例。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当前信息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介绍了信息交换平台是一个基于点对点的信息发布系统.在这个系统里,从信息的产生、采集、加工、存储、发布、消费到监管,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信息生命体系.基于XML技术,经过对信息交换平台的信息描述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开放信息模型(OIM),对信息进行统一的描述,使信息可以跨平台发布.重点讨论基于...  相似文献   

10.
消防一体化环境下的信息交换平台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消防一体化建设项目的需求,针对各个业务信息系统之间需要进行消息通信以协同工作的情况,提出使用信息交换平台以提供统一集中的消息交换机制。分析系统目标;通过功能建模建立系统体系结构;就系统中的两个关键技术:消息引擎和数据同步机制进行深入的分析并完成详细设计。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信息交换平台能较好地满足需求并具有较好的维护性和鲁棒性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基于统一编码的信息孤岛集成技术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信息编码是信息孤岛集成的基础和关键技术。文章分析了信息集成环境对信息分类编码的要求,从信息编码多约束目标出发,采用AHP法分析了各约束目标对编码结构的影响权重,构建了一种基于面向对象技术的统一编码柔性结构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描述和实例化,该模型最终实现了各类信息编码结构形式的统一。以统一编码结构模型为基础,提出了基于统一编码的信息孤岛集成技术实现方案,从基于统一编码的应用系统接口技术和基于统一编码的标准视图访问接口技术两个方面描述了集成方案的实现机理。  相似文献   

12.
阐述一种建设行业信息交换平台的设计与实现,该平台在制订统一的行业信息交换规范的基础上,采用XML技术及IBM的消息中间件产品Webspere MQ来传送和接收信息,实现了各个单位不同的主机、操作系统、数据库、业务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及共享。  相似文献   

13.
信息交流模型及其实现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用户几信息的概念框架着手,本文试图探讨信息交流的诸多行为。在一个较严格的模型中,分析了继承、委托、授权三种和赤的定义和约束,说明了信息交流行为的复杂性。本文也分析了实现这些模型所需要的机制。  相似文献   

14.
信息系统数据交换技术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数据交换是影响企业信息化管理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它的目标是在异构环境(松散耦合、数据格式不同、跨平台、跨地域的分布环境)中实现数据的共享,从而有效地利用资源,提高整个信息系统的性能,加快信息系统之间的数据流通,实现数据的共享和集成。电力企业体系庞大,相关信息系统交互频繁,因此如何保证系统间的数据交换方便、快捷、安全、可靠执行,是电力企业信息部门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以实现异构环境中数据交换为目标,详细分析论述了现有数据交换技术,并综合电力企业实际情况提出异构数据交换实现方案,对电力企业系统数据交换平台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在城市应急联动指挥平台中信息共享交换系统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部分.结合天津综合应急联动指挥系统建设工作实际,通过在市、区两级政府应急联动平台和各部门专业应急处置系统之间,建立一个标准的、可靠的数据交换与共享系统,为各个分散的应用系统提供信息交换的公享平台,实现应急信息资源的共享交换,为城市处置应急突发事件联动指挥提供信息支撑.  相似文献   

16.
介绍信息交换平台的体系结构设计和基于.NET环境的原型开发等技术。就如何设计和实现一个基于.NET架构的信息交换平台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分析,从系统结构、主要组件、数据交换过程等方面进行了论述,给出了一个设计与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17.
高毅如 《计算机工程》2007,33(21):166-168
研究了网站服务器之间智能信息的交换,探讨了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及专家系统构建智能信息交换模型,并使用扩展符号语言描述非结构化数据结构模型,构造智能交换体系,实现信息资源和知识资源的智能共享,通过实例说明了该方法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电子政务的建设快速发展,迫切需要信息的交换与整合,尤其是物理隔离的网间信息交换。通过对电子政务信息交换需求的分析,提出了信息交换码头的模型,给出了相应的形式化描述,并通过给出的模型建立出电子政务网间信息交换系统的软件体系结构,最后对此系统的运行特点及其实际应用效果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9.
基于点对点即时信息交换安全通信协议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点对点即时信息交换在互联网中的应用十分普及,在给人们提供快捷方便的通信服务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安全威胁,针对点对点即时信息交换的攻击越来越频繁。文章基于信息加密理论和点对点即时通信技术的特点,提出了点对点即时信息交换安全通信协议模型,并对该模型所面临的主要安全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基于统一搜索的信息服务平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目前多数IT系统的信息服务只具备简单数据查询且资源定位能力薄弱的现状,本文对现有信息服务模式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基于信息集成的统一搜索模式。本模式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通过信息集成将分布式异构数据进行提炼、转换和汇总,形成数据全集做为信息源。第二,基于互联网搜索引擎模式和Compass搜索框架,将不同类型、不同粒度和不同主题的信息以统一的方式检索与展示。它的优势在于实现了多种数据源的应用整合并提高了系统可扩展性,更为重要的是极大地提升了用户的信息定位能力,使其获得类似百度或谷歌的使用体验。此模式已被成功应用于中国科学院十一五信息化项目信息管理与服务平台的开发中,获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