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孙立博  孙济洲  刘艳  倪慧 《软件学报》2010,21(4):1171-1180
提出了一种基于反馈控制的自主虚拟人感知模型.该模型首先使用感知过滤器模拟人类器官感知限制, 然后设计了环形队列存储感知对象的相关信息来模拟人类的记忆功能,进而利用感知和记忆的结果,对感知过滤器 的各项参数进行反馈控制,从而体现感知结果对感知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反馈控制的感知模型不仅能够 较好地体现人类感知系统的特性,而且能够为自主虚拟人行为控制和决策提供更为真实的环境信息.  相似文献   

2.
基于混合感知信息的路径规划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动态未知环境下的自主虚拟人实时避障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混合感知信息的路径规划模型。该模型由全局规划器和局部规划器组成,全局规划器依据已知环境信息先行规划出优化的运动路线,局部规划器通过对人类的规划行为进行分析,建立用于局部动态规划的运动代价评估函数,实现虚拟人在动态未知场景中的智能规划行为。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保证实时性,模拟符合人类特征的规划 行为。  相似文献   

3.
足球比赛仿真中虚拟人的感知建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静  姜昱明 《计算机仿真》2008,25(1):184-187,277
感知建模是虚拟人足球比赛仿真行为建模的一个重要部分,直接影响着虚拟人的行为决策.根据虚拟球员的注意力聚焦规律、视觉生理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注意力聚焦机制的虚拟球员的智能化感知模型,包括虚拟视觉、虚拟听觉和感知聚焦器.在几何视觉模型基础上建立了虚拟视觉模型,采用包围盒技术设计了视野感知器,障碍物感知器采用人工势场法计算出虚拟球员的避碰情况下的视觉方向;根据足球比赛中球员的行为特点,设计了感知聚焦器.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基于Q学习的虚拟人自适应感知系统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洪渊  刘箴 《计算机应用》2011,31(1):78-81
在现代计算机游戏的设计中,建立具有感知行为可信的虚拟人是至关重要的。以往的研究中,虚拟人的感知范围往往是固定的。提出了一种基于Q学习的虚拟人自适应感知模型,虚拟人可以通过对环境中感知对象的评价来动态确定感知范围,并在微机上实现了一个虚拟人找药的原型系统。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使虚拟人的感知行为具有可信性。  相似文献   

5.
基于D.R.Chialvoetal.提出的原始模型和V.Ramosetal.的扩展模型,提出了一种用于数字图像边缘检测的基于灰度梯度感知的人工蚁群模型(ACGGP)。模型利用灰度梯度启发信息和信息素轨迹信息共同来指导蚂蚁的行为,这种策略能够有效地减小群体规模进而提高算法的时间性能。此外,还对模型体现出类似于某些人类视觉感知的机制,包括群体短暂记忆、图像主要特征敏感特别是能够良好抑制噪声的自发侧抑制机制等特征进行了阐述。模型在若干幅8bit灰度图像上进行了测试,并和Ramos模型以及经典数字图像边缘检测算法(canny算法)进行了客观比较。  相似文献   

6.
机器人自主感知模型在网络机器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振东  苏剑波 《机器人》2006,28(2):144-148
基于机器人自主感知模型(RAPM)构建了机器人系统,该系统可通过网络自主感知获得动态网络信息,实时建立路径,使机器人完成超出其视野范围的任务.机器人自主感知模型具有很强的扩展能力和合理的构架,突破了以往移动机器人仅使用自身传感器或使用网络固定传感器的局限,对提高基于Internet的机器人智能及其行为能力有重要意义.实验结果证明了机器人自主感知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情绪体验能够有效地提高虚拟现实系统用户的兴趣,虚拟人的情绪设计正成为构建虚拟环境的一项核心技术,目前的虚拟人情绪模型仍然处于初级阶段.综述了情绪模型的研究,讨论了情绪模型尚未解决的问题.根据情绪模型相关研究和认知科学的成果,提出了建立虚拟人情绪模型的一种新思,其目标是提高虚拟人情绪设计的效率,虚拟人的情绪状态通过情绪模型来控制,虚拟人可以具有感知、动机、情绪、个性,并可在虚拟环境中表现出恰当的自主情绪.情绪设计软件可以融合软计算理论和人机交互技术,为建立人性化的图形界面提供一种高效工具.  相似文献   

8.
黄鹏  刘箴 《计算机工程》2013,(12):290-293
如何构建行为可信的虚拟人是自主人群仿真中的关键问题。根据马斯洛的动机理论,建立自主人群的行为模型,该模型利用产生式规则,将刺激、动机和行为集成在一起。引入有限状态机描述刺激和动机的关系,虚拟人通过虚拟视觉感知刺激,虚拟人之间的局部碰撞检测通过排斥力控制。在微机上实现原型系统,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自主群体行为。  相似文献   

9.
一种情境感知服务系统框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感知的情境信息将业务服务组合成情境感知服务是提高服务水平的有效途径.现有研究多关注于情境信息及服务的表示,而对情境感知服务的构造特征和业务运行机制缺乏充分考虑.一方面,各情境感知服务的情境信息和业务服务重复性较强,通过预定义流程的紧耦合构造方式难以支持重用;另一方面,情境信息取值变化具有随机性和动态性,基于推理的触发式调用执行代价过高.基于情境感知服务特征分析提出了一种情境感知服务系统框架CBS3,给出了情境信息与业务服务的配置模型和构造机制.通过社区老年情境感知服务的案例说明使用CBS3建立情境感知服务的过程.对比分析的结果表明,与传统方法相比,CBS3能够提高情境感知服务重用度和执行效率.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联合环境感知的新思路与新方法,提高多个传感器综合、全面、精确感知的能力,使用区块链技术,提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联合环境感知模型,研究其中涉及的区块链关键技术,并给出联合环境感知模型的应用场景。通过感知模型的设计,达到环境感知信息共享和目标精确感知,同时保证感知信息的可信性与不可篡改性,使感知信息可追溯。未来,在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联合环境感知模型之上构建应用,还能将感知与控制结合起来,最终实现各传感节点的自动控制与自主协作。  相似文献   

11.
在深入分析传统软件测试过程模型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软件测试过程模型——并行"与"模型,并详细描述了各阶段的具体任务,更贴切地描绘出软件测试活动的复杂关系,充分反映出软件测试活动与开发活动之间的时序性、层次性、迭代性和并行性。  相似文献   

12.
刘凯  梁欣  张俊萍 《计算机科学》2018,45(Z11):518-521
在对现有模型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软件测试过程模型——并行“与”模型,并详细描述了各阶段的具体活动。该模型贴切地描绘出软件测试活动的复杂关系,充分体现出了软件测试活动与开发活动之间的层次性、并行性、时序性和迭代性。  相似文献   

13.
柳文  柳明 《计算机工程》2011,37(8):43-46
针对逻辑模型在查询和存储方面的不足,定义与其具有一致表示能力的关系模型,并将逻辑模型中以句子形式表示的逻辑约束转化为针对关系模型中逻辑关系的势的约束。根据模型的访问,以IEC61970所采用的数据访问接口DAF为例,在上述关系模型中给出基于关系代数的实现。研究结果表明,通过选择合理的关系模型,可以在保持逻辑模型丰富的表达能力的基础上,利用关系代数提高模型访问的效率,同时保证约束判定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基于模型操纵的模型集成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模型的输入输出参数,因此,本文给出了模型的二元组表示,即输入集、输出集,提出了模型组合关系与模型集成结果等概念,具体分析了模型集成结果的存在性问题,证明了其存在的几个充分条件,在证明中给出了在满足充分条件下模型集成的构造方法.  相似文献   

15.
数据模型及其发展历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据库是数据管理的技术,是计算机学科的重要分支.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数据库技术形成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成熟的商业产品和广泛的应用领域.数据模型描述了数据库中数据的存储方式和操作方式.从数据组织形式,可以将数据模型分为结构化模型、半结构化模型、OLAP分析模型和大数据模型.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初,结构化模型最早被提出,其主要包括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和面向对象模型等.20世纪90年代末期,随着互联网应用和科学计算等复杂应用的快速发展,开始出现半结构化模型,包括XML模型、JSON模型和图模型等.21世纪,随着电子商务、商业智能等应用的不断发展,数据分析模型成为研究热点,主要包括关系型ROLAP和多维型MOLAP.2010年以来,随着大数据工业应用的快速发展,以NoSQL和NewSQL数据库系统为代表的大数据模型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对上述数据模型进行了综述,并选取每个模型的典型数据库系统进行了性能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形状模型在混合建模环境中的映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混合建模技术是CAD研究继承参数化特征建模技术之后的又一研究热点,线框,曲面和实体模型3种模型间的转换是混合建模技术的核心,本文介绍了:1)实体模型到线框和曲面模型的映射;(2)线框模型到实体模型的映射,3)曲面框型到实体模型的映射,为混合建模技术做了一些有益的探讨,并将模型映射算法成功地应用于IGES和STEP的前后置处理器的设计中,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数据在信息系统中的使用面临着这样一个困难,即:数据存储是以关系模型为基础,而软件开发以对象模型来进行,造成了软件开发中数据访问技术的不和谐。提出并建立了一个软件框架,并就对象模式到关系模式的转换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8.
计算机安全中的经典模型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安全模型是构造安全计算机系统的基础。到目前为止,已有多种公开发表的安全模型。本文总结了几种重要的早期安全模型,其中包括访问矩阵模型,HRU模型,BLP模型、格模型和无干扰模型。并对它们进行了分类和简要评递。本文将它们称为经典安全模型。这些经典安全模型都是开创性的,从各个不同的方面对安全问题进行抽象,模型所定义的安全问题具有典型性,并对后续的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目前,共享计算机系统的安全问题仍然是计算机科学的中心问题之一,研究这些经典模型,对于我们全面理解计算机系统的安全问题,展望未来发展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根据目前软件开发的趋势,介绍了几种常见的软件开发的演化模型,包括增量模型、螺旋模型、并发开发模型等。简要介绍了每一种软件开发模型的工作过程、基本成分和演化过程,以及它们在现代软件开发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20.
在软件可靠性评估中经常用到软件可靠性模型。如何对每一特定用例进行可靠性模型的选择一直是可靠性领域研究人员的兴趣之一。文献中已有的软件可靠性模型的选择方法和工具因为使用了受限的模型选择标准而得不到广泛的应用。该文根据软件开发生命周期(SDLC)的阶段对可靠性模型进行了分类,对可靠性模型的选择提出一系列新的标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模型选择算法并对其进行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