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笔者1996年4月~1999年5月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60例中,男42例,女18例;年龄23~62岁;病程10天~2年.临床表现为腰腿痛,不同程度的下背肌肉痉挛和僵硬,小腿麻木酸困,活动或劳累后加重,皮温下降,严重者间歇性跛行,直腿抬高试验阳性.经摄片和CT确诊L4~5或L5~S1椎间盘膨出者44例,L4~5椎间盘突出者16例.  相似文献   

2.
灸神阙、囟会为主治疗新生儿破伤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临床资料笔者从1960~1990年治疗新生儿破伤风898例,其中男443例,女455例,年龄为出生后1~15天者。  初起症状:咀嚼肌痉挛、牙关紧闭、颜面各部发生痉挛,继而出现角弓反张,手指及四肢进入抽搐状态,呼吸困难及颜面青紫,甚至窒息死亡,体温可达42℃。印堂发黄为脐风之兆,黄色至鼻病重,若至人中病危难治。本病的诊断主要以临床表现为依据,痉挛抽搐、但不昏迷为其特点。2 治疗方法  症初风邪在表,灸神阙5~10壮,隔姜灸或艾条悬灸,得微汗,并点按印堂、涌泉穴;病至中期加灸囟会3~5壮,得汗痉解为效;病至晚期角弓反张、抽搐、呼吸困难时,除…  相似文献   

3.
脑血管病为临床常见病。我们收集149例脑血管病病人分析其急性发病的情况,着重探讨发病时间问题。资料分析:本组男98例,女51例。干部34例,工人65例,农民18例,家务32例。发病年龄40~49岁15例;50~59岁32例;60~69岁58例;70~79岁39例,80岁以上5例。诊断标准及分类:本组均为我院5年米住院病人。脑血管病诊断按1978年第二届全国神经精神病科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及分类法;中医中风按“实用中医内科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分类。中脏腑42例,中经络107例,其比例为0.39:1。  相似文献   

4.
我们采用丹参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 1 80例 ,观察该药对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 ( SOD)、丙二醛( MDA)水平的影响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研究对象  1 80例观察病例均为我院脑血管病中心 1 998年 1 2月~ 2 0 0 0年 1 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 1 2 0例和对照组 60例。治疗组中男 65例 ,女 55例 ;年龄 42~ 90岁 ,平均62 .6岁 ;病程 3小时~ 7天 ;对照组男 32例 ,女 2 8例 ;年龄 45~ 88岁 ,平均 60 .5岁 ;病程 5小时~ 7天。两组间的发病时间、年龄及临床评分 (包括既往史、伴发病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5.
我院自1997年6月~1999年2月应用降纤酶去纤维蛋白原疗法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106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1.1病例选择:取同期住院患者166例,分为轻、中、重度脑梗塞,均为发病3日内的患者。全部病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第二届脑血管病专题会议所修订的标准。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治疗组106例,其中男64例,女42例,年龄47~79岁,平均64.73岁;对照组60例,其中男38例,女22例。1.2闭塞动脉的分布:两组的资料见表1。1.3病情分级:根据全国第二届脑血管病专题会议通过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  相似文献   

6.
我院自1965年以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破伤风42例,效果显著,现已成为我院治疗本病的常规疗法.一般资料42例中男30例,女12例;新生12~17岁1例,18~40岁28例,50岁以上13例;潜伏期最短5天,最长60天.临床分型依据抽搐者,呼吸困难表现为轻、中、重三型.轻型:苦笑面容,牙关紧闭,角弓反张,局部或全身肌肉痉挛,轻微抽搐或刺激后抽搐,6例;中型:苦笑型,牙关紧闭,角弓反张,吞咽困难,并出现明显抽搐,轻度发绀,但无窒息,19例;重型:除上述症状外,尚有全身频繁抽搐,呼吸困难,甚至发生喉痉挛窒息,或呼吸衰竭,并出现肺部感染17例.  相似文献   

7.
按摩治疗腓肠肌痉挛4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 2 0 0 1年 3月~ 2 0 0 2年 1 2月 ,我们采用按摩疗法治疗腓肠肌痉挛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42例中男性 2 6例 ,女性 1 6例 ;年龄 1 7~ 60岁 ;病程 2周~ 3年 ;多无明显外伤史。痉挛常在睡眠中发作 ,出现小腿后侧腓肠肌拘挛、扭转痛 ,需用力背伸踝关节 5~ 1 0 min方可缓解 ;发作多突然 ,发时不能行走 ,活动困难 ;部分患者有连续发作 ,发病多在同一侧。治疗方法患者俯卧位 ,暴露膝关节以下皮肤 ,医者用滚、提拿法施于患侧小腿后侧腓肠肌处 ,重点在痉挛酸痛处 ,由上而下往返按摩 1 0次 ;再用指按揉委中、阳陵泉、承山、昆仑、…  相似文献   

8.
<正> 我们自1987~1990年应用手法治疗颈、背、腰肌筋膜炎42例,效果满意。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42例中,男19例,女23例。年龄20~30岁6例,31~60岁32例,60岁以上4例。病程最短4天,最长20年。颈背肌筋膜炎9例,腰背肌筋膜炎33例。 1.2 临床表现颈背肌筋膜炎主要表现为:颈背部疼痛,可延伸至肩部,压痛广泛,无固定压痛点,有时可触到痉挛筋束或筋结,颈肩活动时疼痛加剧。腰背肌筋膜炎主要表现为:腰部痠痛,可伴有下肢牵拉病,腰背部广泛压痛,大多数病人亦可触到痉挛筋束或筋结,直腿抬高试验(一),无感觉及运动障碍,腰部活动时疼痛加剧。X线片检查无异常改变。  相似文献   

9.
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脑血管病顽固性麻木30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一般资料:60例患者均取自我院1998年6月~2003年6月住院及门诊病人,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中,男14例,女16例;年龄48~74岁(平均62.3岁);脑血管病1~10a,顽固性麻木0.5~7a。对照组30例中,男12例,女18例;年龄50~72岁(平均63.2岁);脑血管病1~11a,顽固性麻木1~10a。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脑血管病及顽固性麻木病程上,经统计学处  相似文献   

10.
1997~2000年,我院采用头针与体针结合的方法,治疗脑血管病(脑出血、脑梗死)中枢性偏瘫160例,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1.1 诊断标准 160例均为我院门诊病人,参照文献[1]诊断标准诊为脑血管病,脑出血42例,脑梗死118例;病程最短1日,最长3年.132 一般情况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男25例,女15例;年龄最大80岁,最小20岁,平均年龄58岁;左侧瘫30例,右侧瘫10例.治疗组120例,男71例,女49例;年龄最大88岁,最小21岁,平均年龄60岁;左侧瘫75例,右侧瘫45例.  相似文献   

11.
笔者应用刺五加注射液配合口服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塞,并设对照观察,分析相关指标,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病例与方法 1.1 病例 本组90例脑梗塞住院患者均符合1986年全国第2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并经颅脑CT检查证实。9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60例,男36例,女24例;年龄40岁~78岁,平均60岁;病程24h~10年。对照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42岁~79岁,平均62岁;病程24h~9.5年。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应用刺五加注射液(中美合资黑龙江乌苏里江制药有限公司生产)60ml加入5%葡萄…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笔者运用头针配合超声药物导人治疗中风痉挛性偏瘫,临床疗效肯定.现总结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60例均为本院住院患者,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订的脑卒中诊断标准[1],并经头颅CT或MRI确诊;入选患者均为初次发病,发病4周以上,且留有肢体痉挛性偏瘫症状,痉挛的Ashworth评定瘫痪肢体肌张力>0级,并且≤3级.60例中男34例,女26例;年龄40~75岁,平均61.5±11.5岁;脑梗死38例,脑出血22例;病程4周~4个月.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针刺拮抗肌配合痉挛肌治疗仪治疗中风后手指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中风后出现手指痉挛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痉挛手法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抗痉挛手法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针刺拮抗肌上腧穴并配合痉挛肌治疗仪治疗。观察两组在临床疗效和手指痉挛分级评分、手功能评定评分方面的区别。结果两组患者在临床疗效方面的比较中,治疗组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有效率为83.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手指痉挛分级评分、手功能评定评分两方面比较,治疗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刺拮抗肌配合痉挛肌治疗仪是治疗中风后手指痉挛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于川  申斌 《上海针灸杂志》2013,(12):1006-1007
目的评价透穴微创埋线法配合张力平衡针法治疗脑卒中后手指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脑卒中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观察组采用透穴微创埋线法配合张力平衡针刺法,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方法辨证取穴和循经取穴。以Fugl-Meyer手指运动功能评定法及改良的Ashworth痉挛量表为指标,观察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改良Ashworth分级及Fugl-Meyer评分均较前得到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上述两项指标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结论透穴微创埋线法配合张力平衡针法治疗手指运动障碍优于常规针刺治疗,可有效缓解手部痉挛,改善手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5.
多器官功能衰竭 (MOF)系指肺、心、肾、消化、血液等生命器官或系统同时或在短时间内先后发生功能衰竭的一种病理状态。急性脑血管病 (ACVD)急性期易并发MOF。我科1999年 1月— 2 0 0 1年 12月共收治ACVD患者 12 5 8例 ,其中并发MOF 174例 ,现将临床资料分析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2 5 8例ACVD患者中合并MOF 174例 ,男 98例 ,女 76例 ;年龄 48~ 93岁 ,其中 48~ 60岁 13例 ,60~ 69岁 62例 ,70~ 79岁 71例 ,80岁以上 2 8例。既往病史 :高血压 13 7例 ,冠心病 79例 ,慢性支气管炎 5 8例 ,肺气肿 42例 ,心肌梗死 …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我们采用益气养阴、补肾活血药物为主的降糖散,对60例老年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结合辨证施护,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60例均为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7.8mmol/L,尿糖()以上。60例中男性42例,女性18例;年龄60~76岁,平均67.2岁。病程<1年者8例,1~5年者32例,6~10年者18例,>10年者2例。其中并发高血压病22例,冠心病28例,脑血管病者13例,视网膜病变9例,周围神经病变20例,肾脏病变5例。治疗方法全部病例均予降糖散(人参、黄芪、枸杞子、地黄、当归、丹参、红花、麦冬、黄连、水蛭等共研细末装袋,每袋含生药5g),…  相似文献   

17.
鸡蛋黄油治疗慢性中耳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80~1986年采用扶正补肾健脾法治疗60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观察了4~6年疗效较好,今报道如下。临床资料60例中,男42例,女18例;14~30岁37例,40~60岁23例;原发疾病:慢性肾炎45例,慢性肾盂肾炎3例,原发性高血压病10例,红斑狼疮1例,多囊肾1例;1年以内26例,1~5年16例,5~9年7例,10年以上11例。  相似文献   

18.
我科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对顽固性呃逆患者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辅助胃复安穴位注射,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符合顽固性呃逆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中,男23例,女19例;年龄58~72岁,平均年龄62.3岁;其中颅脑外伤23例,脑血管病17例,脑肿瘤2例.对照组中,男26例,女16例;年龄56~68岁,平均年龄61.2岁;其中颅脑外伤25例,脑血管病16例,脑肿瘤1例.  相似文献   

19.
笔者于1996年以来,根据脑血管病急性期内风、邪热、痰浊、瘀血等标实症状突出,针对邪热、痰浊、血瘀等,自拟清热化痰、醒脑开窍、活血通络之化痰醒脑液口服或鼻饲治疗急性脑血管病111例,整体上纠正气血运行的紊乱,促进神明恢复,使中风病理状态迅速得到改善,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观察按照《中华医学会第二次全国脑血管病诊断要点》选择病人,均为我院住院患者,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共计111例,其中男性90例,女性21例;发病年龄40岁以下者1例,41~51岁者12例,51~60岁者31例,61~70岁者42例,71岁以…  相似文献   

20.
张先茂 《新中医》2009,(8):79-80
笔者自2006年1月~2008年10月采用豁痰化瘀法治疗缺血性中风42例,疗效显著,结果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观察病例均符合1995年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关于脑梗死的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检查证实,排除脑出血及颅内占位病变。共84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2例,男22例,女20例;年龄36~75岁,平均57.5岁;伴高血压病36例,糖尿病6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