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黑龙江造纸》2015,(2):19-22
主要介绍了几种高科技纤维的结构和物化特性及其在特种纸和功能纸生产中的应用。这些纤维有芳纶纤维、芳香族杂环类纤维、聚乙烯醇纤维、纤维素纤维及碳纤维等。  相似文献   

2.
《毛纺科技》2021,49(6)
为系统了解高性能纤维的优异特性及其市场应用情况,分析了碳纤维、芳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聚酰亚胺纤维、聚苯硫醚纤维5种代表性高性能纤维的性能特征及其应用领域;阐述了这5种高性能纤维的市场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指出未来研发方向。研究认为:我国碳纤维应加大对大丝束、低成本产品的研发,间位芳纶及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已具备一定的竞争力,但对位芳纶及聚苯硫醚纤维进口依赖严重,聚酰亚胺纤维的整体市场容量有限。  相似文献   

3.
现代产业用纺织物的纤维原料开发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着重介绍了目前世界先进国家和我国正在开发研究和纺织复合材料中常用的几种高性能纤维原料,包括玻璃纤维,碳纤维,芳纶纤维和高强度聚乙烯纤维等高性能纤维。  相似文献   

4.
利用三点弯研究了水泥砂浆外贴碳纤维和芳纶纤维片材后的抗弯性能,并对2种纤维进行表面处理,探讨纤维的表面处理对FRP水泥砂浆体系抗弯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用等离子体分别对碳纤维和芳纶纤维进行表面处理,CFRP和AFRP水泥砂浆的最大断裂载荷都能显著提高,而且构件在受弯过程中没有发生剥离破坏,FRP被拉断,纤维高强的特点得到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5.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纤维是继碳纤维、硼纤维、芳纶之后的第四大高强纤维。文章综述了UHMWPE纤维的发展情况、生产工艺、性能、非织造复合材料的加工方法及二者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为了对高性能纤维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基础数据支撑,简介了芳纶、碳纤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聚苯硫醚纤维和聚酰亚胺纤维等高性能纤维的特性及用途,概述了高性能纤维的基础性能研究现状,提出为促进高性能纤维的产品开发和高效应用制定高性能纤维基础性能数据表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简述了高性能纤维的基本分类及高性能防弹纤维材料的防弹机理,并对比分析了碳纤维、芳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UHMWPE)、玻璃纤维等几种纤维的基本结构、防弹性能及其在防弹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以耐高温的芳纶短切纤维和芳纶沉析纤维为纸基纤维材料,导电性优良的碳纤维为导电骨架,石墨烯为电磁屏蔽增强材料,结合抄纸和涂布工艺制备得到石墨烯/碳纤维/芳纶电磁屏蔽纸。结果表明,制备的石墨烯/碳纤维/芳纶电磁屏蔽纸具有“三明治结构”,其厚度为333.9 μm时,在X波段的电磁屏蔽效能SET高达70.3 dB,电导率高达1 685 S/m,兼有较好的耐高温性和耐腐蚀性。  相似文献   

9.
芳纶纤维在阻燃织物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玲 《中国纤检》2008,(4):47-49
阻燃性已逐渐成为人们选择纺织品的重要性能指标,本文介绍了耐高温阻燃芳纶纤维的结构、种类、主要性能特点以及芳纶纤维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并对世界芳纶纤维几年来的发展和我国芳纶纤维的研究开发情况作了概述。  相似文献   

10.
《纺织器材》2008,35(4)
超高分子聚乙烯纤维、碳纤维和芳纶纤维并称当代三大高性能纤维,具有高强力、高模量、耐磨、耐切割等特性,是国家重要的战略性储备物资,目前除中国外,只有荷兰和美国能生产这种纤维。  相似文献   

11.
碳/芳纶混编三维编织复合材料拉伸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分析三维编织复合材料拉伸性能和失效机制,分别以碳纤维和芳纶纤维为轴纱和编织纱织造了三维五向、三维六向碳/芳纶混编复合材料。采用数字图像相关法采集试样在单轴拉伸过程中表面全场应变信息得到的泊松比。结果表明:三维编织复合材料泊松比受编织结构的影响较大,同种编织结构下,碳纤维为轴纱的复合材料基本保持了碳纤维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模量,同时提高了断裂伸长率;芳纶纤维为轴纱的复合材料则显著提高了断裂伸长率,但拉伸强度和模量损失较为明显;同种混编方式下,三维五向编织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拉伸模量较三维六向高,断裂伸长率无明显差异。编织纱分别为碳纤维和芳纶纤维的三维编织复合材料高应变区分别类似点阵分布和波浪线分布,三维五向和三维六向编织复合材料高应变区分别呈均匀分散分布和横向分布。  相似文献   

12.
国内芳纶企业在试图跨越国外行业龙头技术、市场壁垒的同时,通过专利布局有效保护自身创新技术非常重要芳纶纤维、碳纤维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并称为三大高性能纤维,在国防军工和民用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是强国强军的战略性物资。美国杜邦(DuPont)公司在芳纶领域不仅具有技术和市场上的先发优势,而且善于利用专利资源巩固强化自身优势,不断扩展产业链,挤压弱小企业生存空间。多年来,我国芳纶企业夹缝中求生,亟需破壁。本文希望通过剖析杜邦的专利布局之道,为我国芳纶企业的发展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3.
针对热线法技术的测量原理、特点以及纤维材料的结构特征,采用高性能纤维长丝及其织物为研究对象,讨论了热线法测试过程中纤维及织物内部的热传递机理。研究了碳纤维、玄武岩纤维、玻璃纤维及芳纶纤维等纤维轴向与热线排列导向对导热系数的影响。对碳纤维、芳纶纤维等平纹织物的结构单元进行分析计算,建立了纤维长丝与平纹织物导热系数的数值关系。经验证,计算值与试验值的相对偏差在±3%以内。  相似文献   

14.
为推动芳纶纳米纤维气凝胶从实验室走向实际应用,系统介绍了芳纶纳米纤维气凝胶国内外研究现状。首先分析了气凝胶领域面临的主要困难,阐述了芳纶纳米纤维气凝胶开发的重要意义;随后介绍了构筑单元芳纶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及其流变学行为,为后续芳纶气凝胶材料的制备提供参考;最后重点综述了芳纶气凝胶纤维、芳纶气凝胶薄膜以及3D打印芳纶气凝胶的制备、性能及应用等研究现状,总结了制备过程中一系列新型溶胶-凝胶转变原理,概述了芳纶气凝胶材料性能提升的策略以及在热管理、智能防护和分离过滤等新兴领域中的应用前景。分析认为,芳纶纳米纤维气凝胶发展仍处于初期阶段,优化芳纶纳米纤维气凝胶制备技术、进一步提升其性能仍将是研究的热点与重点。  相似文献   

15.
特种纤维复合材料赛艇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利用碳纤维、芳纶纤维复合材料的优异特性和混杂效应研制特种纤维蜂窝结构赛艇系列产品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纤维表面改性对纸基摩擦材料原纸强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高温空气氧化法对碳纤维表面进行改性处理,同时采用磷酸氧化法对芳纶短切纤维表面进行处理,对改性前后的两种纤维分别进行表征;采用芳纶浆粕、竹浆、海泡石绒以及改性前后的碳纤维和芳纶短切纤维混合来抄造纸基摩擦材料原纸;探究纤维的表面改性处理对纸基摩擦材料原纸强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后的纤维表面产生了很多沟壑,纤维表面粗糙程度增加,纤维表面的接触点和面积更多,结合力更大,同时引入了大量的活性基团;用改性纤维配抄的纸张层间结合强度比未改性纤维配抄的纸张层间结合强度提高了21%。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芳纶纤维的性能和特点,并结合生产实践,以14.8tex品种为例阐述了芳纶纤维在生产过程中的技术措施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芳纶1414、1313的结构与性能;介绍了芳纶纤维在造纸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9.
间位与对位芳纶纤维造纸性能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芳纶1313和芳纶1414短纤维及浆粕纤维的纤维形态,并对比论述了芳纶纤维在造纸过程中的行为和性能.  相似文献   

20.
本文扼要介绍了采用玻璃纤维,碳纤维或芳纶纤维等织造中空织物基本原理,给出了中空织物复合材料化的方法,并对中空织物复合材料的重量轻,刚性大等特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