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3 毫秒
1.
目的:探讨西宁地区急性胰腺炎(AP)患者电解质及血气的变化.方法:将90例AP患者分为轻症组(MAP)和重症组(SAP),分析发病48小时内采集的动脉血气及电解质变化.结果:SAP组的PaCXO2、PaO2、HCO-3、阴离子间隙(AG)明显低于MAP组(P<0.05),pH两组无显著差别.在酸碱代谢方面,以呼吸性碱中毒或呼吸性碱中毒并代谢性酸中毒最常见,其次为代谢性酸中毒、呼吸性酸中毒并代谢性酸中毒、代谢性碱中毒.电解质紊乱以低血钙为主.结论:西宁地区AP患者的低氧血症、酸碱平衡及电解质紊乱在ARDS、MODS发生前即已存在,低氧血症可能是一种早期的MODS信号,通过进行动脉血气及电解质的监测,进行早期干预,对预防MODS的发生,降低西宁地区AP病死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患者电解质及血气的变化。方法:将63例AP患者分为轻症组(MAP)和重症组(SAP),分析发病48小时内采集的动脉血气及电解质变化。结果:SAP组的PaCO2、PaO2、HCO3^-明显低于MAP组(P〈0.05),pH和阴离子间隙(AG)两组无显著差别。在酸碱代谢方面,以呼吸性碱中毒或呼吸性碱中毒并代谢性酸中毒最常见,其次为代谢性酸中毒、呼吸性酸中毒并代谢性酸中毒、代谢性碱中毒。电解质紊乱以低血钙为主。结论:AP患者低氧血症、酸碱平衡及电解质紊乱在ARDS、MODS发生前即已存在,低氧血症可能是一种早期的MODS信号,通过进行动脉血气及电解质的监测,进行早期干预,对预防MODS的发生,降低病死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血气及酸碱失衡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酸碱平衡紊乱的类型及发展规律,进一步提高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血气变化的认识。方法对87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入院后抽取动脉血,经肝素抗凝、混匀。瑞士AVL COMPACT血气分析仪检测动脉血气测定值和电解质测定数据,结合临床进行分析。结果87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中79例均有不同程度类型的酸碱平衡紊乱和低氧血症。单纯性酸碱失衡62例,混合性酸碱失衡17例,其构成比依次为代谢性酸中毒41例(47.1%),代谢性酸中毒合并呼吸性碱中毒15例(17.3%),呼吸性碱中毒10例(11.5%),呼吸性酸中毒7例(8.0%),代谢性碱中毒4例(4.6%),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2例(2.3%),低氧血症36例(41.4%)。高AG值56例(代谢性酸中毒及代酸性酸中毒合并呼吸性碱中毒),低AG值13例(代谢性碱中毒、呼吸性酸中毒及呼酸合并代碱)。78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好转出院,9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死于并发症多脏器功能损害。结论根据动脉血气和电解质检测结果可以明确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酸碱失衡类型、特点与判断,监测疾病变化,对临床治疗、预防并发症、估计预后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酸碱失衡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分析了159例ARDS病人的动脉血气和血电解质结果。结果表明:ARDS病人的酸碱失衡是常见的。轻度ARDS病人的酸碱失衡是以呼吸性碱中毒、呼吸性碱中毒并代谢性碱中毒和代谢性酸中毒最常见。严重碱血症是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中、重度ARDS病人的酸碱失衡是以呼碱型三重酸碱失衡、呼吸性酸中毒和呼吸性酸中毒并代谢性酸中毒最常见。  相似文献   

5.
肺心病人临终前酸碱失衡及死亡原因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分析了179例肺心病人临终前动脉血气、血电解质和死亡原因。结果表明:肺心病人在临终前的酸碱失衡是常见的。其中慢性呼吸性酸中毒最常见,其它依次为三重酸碱失衡、慢性呼吸性酸中毒并代谢性酸中毒和慢性呼吸性酸中毒并代谢性碱中毒。慢性呼吸性碱中毒、慢性呼吸性碱中毒并代谢性碱中毒和代谢性酸中毒是少见的。肺心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其次为直接死于酸碱失衡,特别是三重酸碱失衡。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7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血气变化。结果发现有不同类型的血气变化,以低氧血症占首位,其次为代谢性碱中毒,呼吸性酸中毒加代谢性碱中毒,呼吸性酸中毒代谢性酸中毒及低碳酸血症等,脑出血之血气变化较著。一旦发生低氧血症,死亡率明显增高。作者指出,脑血管病的血气变化,对病情观察及予后判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重症病毒性肝炎24例进行了43次血气分析。结果显示67 5%低氧血症,44.2%PaCO_2低于4.65kPa。通气过度伴低氧血症是重症肝炎主要表现之一。低氧血症与肝性脑病、脑水肿、成年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及休克关系密切。86.1%显示7种形式的酸碱失衡,主要是代谢性和呼吸性碱中毒,占64.75%;代谢性酸中毒占11.6%。早期给氧、纠正碱中毒应成为治疗重症肝炎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急性脑血管病的酸碱失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47例经颅脑CT检查确诊的脑出血及脑梗塞,发病1周内收住我科的急性脑血管病人。由专人进行血气分析,脑出血及脑梗塞均发生呼吸性碱中毒。其中呼吸性碱中毒并代谢性酸中毒见于血肿破入脑室或大面积脑梗塞者。脑腔隙性梗塞极少数发生低氧血症,绝大多数血气分析正常。提示脑血管病所致的过度换气可能是呼吸性碱中毒的主要原因。过度脱水可促发呼吸性碱中毒并代谢性酸中毒,脑血管病急性期及时纠正酸碱失衡及供氧不可忽视。亦应注意合理应用脱水剂。  相似文献   

9.
<正> 婴幼儿肺炎是儿科常见病之一,部分患者病情严重,可发生酸碱平衡失调及电解质代谢紊乱。重症肺炎引起的酸碱平衡失调,其类型及程度与病变种类和病情严重程度有关。以通气障碍为主者,因二氧化碳潴留,常发生呼吸性酸中毒。以换气障碍为主者,由于代偿性呼吸加速,可导致呼吸性碱中毒。病情严重者常可发生代谢性酸中毒,其发生的机会及程度与病情正相关,血pH值可降低到威胁生命的水平。另外少数病例发生代谢性碱中毒,此情况多发生在低钾血症及过多应用碱性药物的病例。代谢性碱中毒时,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合力增强,使氧离曲线左移,加重组织缺氧。缺氧对呼吸中枢的直接抑制作用,使肺泡通气量进一步下降,可能使呼吸性酸中毒加重。代谢性碱中毒又可造成低钾、低钙等电解质紊乱。呼吸性酸中毒患儿,若通气功能  相似文献   

10.
ARDS的酸碱平衡失调和电解质紊乱及其液体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可京  谢灿茂 《医学综述》2002,8(8):465-468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cuterespiratorydistresssyndrome ,ARDS)为常见的临床危重症之一 ,病死率高达 5 0 %~ 80 % [1 ] 。ARDS病程中常伴有明显的酸碱平衡失调和电解质紊乱 ,其治疗是否恰当关乎ARDS的预后 ,本文拟对ARDS酸碱平衡失调和电解质紊乱发生的机制及其液体治疗综述如下。1 ARDS的酸碱平衡失调和相应的电解质紊乱ARDS早期最常见的酸碱平衡失调为呼吸性碱中毒[2 ] ,其次为代谢性酸中毒、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 ;晚期出现呼吸性酸中毒、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  相似文献   

11.
93例百草枯中毒患者临床分析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目的探讨百草枯中毒的临床特征,提高对百草枯中毒的认识和抢救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93例百草枯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93例患者中治愈42例,死亡51例。不同程度中毒患者服毒量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不同程度中毒患者多脏器功能损害的发生率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百草枯中毒可致多器官功能损害,预后差,中毒后对组织、器官产生的毒性反应出现较晚,早期综合治疗,可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急性百草枯中毒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9月-2012年2月收治的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53例为研究对象,分为常规治疗组和乌司他丁组。乌司他丁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发生肺纤维化、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及病死率之间的差异。结果与常规治疗组相比,乌司他丁组发生肺纤维化、MODS的人数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乌司他丁组病死率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在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时能够有效改善脏器功能、降低肺纤维化及MODS的发生率,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是临床上急性百草枯中毒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早期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疗效及对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纳入45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在早期进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治疗后观察患者临床指标及生化指标变化、APACHEⅡ和MODS评分改善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多巴胺剂量逐渐减少,心率、平均动脉压及氧合指数均较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酐、尿素氮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胆红素和游离胆红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PACHEⅡ及MODS评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有改善预后的作用,患者耐受性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出现胰性脑病的临床特点、预警因素及预后。方法将2008年1月—2011年5月中心ICU收治的87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分为胰性脑病组和非胰性脑病组,对两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例患者出现胰性脑病,临床表现以兴奋性症状为主,病情恶化率明显高于非胰性脑病组(50.0%vs.25.4%,P=0.037)。单因素分析显示,胰性脑病组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发生率、肌酐、三酰甘油、真菌感染率明显高于非胰性脑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PACHEⅡ评分和三酰甘油是胰性脑病发生的预警因素,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腺脑病是影响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的不良因素,临床上以兴奋性症状为主,高三酰甘油血症和高APACHEⅡ评分是胰性脑病发生的预警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检测CO中毒患者血浆中电解质浓度情况,了解当CO中毒时患者电解质的浓度改变的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统计2003年11月至2004年2月期间在我院61例CO中毒患者抢救时检测血钾、钠、氯、钙离子及二氧化碳姑合力(CO2CP)五项浓度,将其与健康体检者进行对比,用SFSS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结果CO中毒患者电解质中钾、钠、钙离子浓度及二氧化碳结合力值普遍出现不同程度降低(P<0.01),而氯离子及阴离子隙(AG)值没有明显改变(P>0.05)。结论CO中毒患者电解质浓度改变与机体一系列病理生理过程有关,治疗CO中毒患者时,在防治代谢性酸中毒的同时应及时控制其电解质紊乱情况。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的Vaspin、ATGL及基因表达量变化情况。 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浙江衢化医院心内科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57例,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被分为SAP组62例、UAP组54例、AMI组41例,另选取55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检测血脂、血清Vaspin、ATGL及基因表达量;采用Gensini积分评价冠状动脉病变。 结果 SAP、UAP、AMI组的TG、LDL-C、LP(a)水平高于对照组,HDL-C、Vaspin、ATGL水平、Vaspin、ATGL基因表达量低于对照组(均P<0.05);AMI组的TG、LDL-C、LP(a)水平、Gensini积分高于SAP、UAP组,HDL-C、Vaspin、ATGL水平、Vaspin、ATGL基因表达量低于SAP、UAP组(均P<0.05);UAP组的TG、LDL-C、LP(a)水平、Gensini积分高于SAP组,HDL-C、Vaspin、ATGL水平、Vaspin、ATGL基因表达量低于SAP组(均P<0.05)。血清Vaspin与HDL-C、ATGL均呈正相关(均P<0.05),与TG、LDL-C、LP(a)、Gensini积分均呈负相关(均P<0.05);血清ATGL与HDL-C均呈正相关(均P<0.05),与TG、LDL-C、LP(a)、Gensini积分均呈负相关(均P<0.05)。 结论 Vaspin、ATGL与冠心病相关;检测血清Vaspin、ATGL及基因表达量为冠心病的诊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新日本严重度评分(JSS)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严重度及风险的评估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SAP患者临床资料,运用新JSS评分对患者预后、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发生率及中转手术发生率进行预测,并与APACHEⅡ评分、Ranson评分和Balthazar CT分级(CTSI)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以新JSS评分预测SAP患者预后、MODS发生率及中转手术发生率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ROC)分别为0.88、0.91和0.74(P <0.01),灵敏度分别为100%、95.50%和97.10%,特异度分别为69.60%、75.80%和46.90%.综合各项指标,新JSS评分在预测SAP患者预后和MODS发生率方面优于其他评分系统.新JSS评分还可预测中转手术次数,分值随手术次数的增多而升高(P<0.05).结论 新JSS评分在预测SAP患者预后、MODS发生率及手术次数方面具有优势,但目前尚无法用单一的评分系统对疾病的预后和严重程度加以判断.  相似文献   

18.
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低白蛋白血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SAP)早期低白蛋白血症的发生机制和临床特点,及其对预后的影响和防治措施.方法:2003年8月1日~2004年12月31日收治的SAP早期并发低白蛋白血症患者138例,分成轻度低白蛋白血症组(血浆白蛋白30~35 g/L)54例和重度低白蛋白血症组(血浆白蛋白<30 g/L)84例,比较分析两组的早期并发症、相关参数、后期感染及病死率.结果:重度低白蛋白血症组肾功能衰竭、休克、心衰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高于轻度低白蛋白血症组(P<0.01),肝功能衰竭发生率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Ranson评分及Balthazar CT评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低白蛋白血症组的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价指标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 APACHEⅡ)评分、脉搏和呼吸频率均明显高于轻度低白蛋白血症组(P<0.05或P<0.01);重度低白蛋白血症组后期感染发生率及病死率均高于轻度低白蛋白血症组(P<0.01).结论:SAP早期低白蛋白血症对SAP的病理生理过程起着促进作用,血浆白蛋白水平越低,则并发症越多,后期感染发生率及病死率也越高.减轻SAP早期的炎性反应,及时足量补充白蛋白、氨基酸及脂肪等营养物质,是防止低白蛋白血症发生和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王少清  汪力  秦花  黄艾晶 《医学综述》2012,(19):3316-3318
目的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治疗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接受CRRT治疗的MODS患者90例,观察治疗前后患者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评估(APACHEⅡ)评分、生命体征(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以及电解质、肾功能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全部患者治疗后APACHEⅡ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各个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所有患者治疗后血肌酐、尿素氮、电解质、pH值均得到较好控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CRRT治疗MODS患者可有效改善肾功能,调节酸碱失衡、电解质紊乱,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