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城市作为人类高度文明的产物,是一个区域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对外交流的中心,是信息产生、贮存、使用、交换和出售的集中地。数字城市有助于丰富城市政府日常自动化办公的内容和功能,提高办事效率和管理水平。数字城市的建设已经列入了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作为推动城市信息化进程的一项主要工作。数字城市的建设需要数字测绘提供可靠的城市基础空间信息作保证。本文介绍了数字城市的概念、数字城市的应用前景、数字测绘与数字城市的关系以及数字测绘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2.
数字地质填图技术中的数字剖面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数字填图系统(RGMAP)是中国地质调查局运用数字填图技术、自主研制开发的数字地质填图的GIS系统,它使传统的地质调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RGMAP由两大部分组成地质路线系统和地质剖面系统;每一部分包含两个子系统野外掌上机系统和室内桌面系统。数字剖面系统的野外掌上机系统的使用,使实测剖面的全部野外观测记录实现了数字化采集。数字剖面系统的桌面系统可以自动计算厚度,自动生成剖面图和柱状图,极大地提高了地质剖面的测量与剖面图制作技术。  相似文献   

3.
4D产品与GIS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殷年 《安徽地质》2002,12(3):220-224
主要讲述了4D(数字正射影像图DOM:Digital Orthophoto Map数字高程模型DEM:Digital Elevation Model、数字栅格地图DRG:Digital Raster Graphic、数字线划地图DLG:Digital Line Graphic)产品的基本概念,4D产品的采集、数据的计算机表示等情况,阐述了4D产品与GIS的关系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简要介绍了数字地质填图系统的功能及其优点,该系统功能齐全,实用性强。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笔者也发现了该系统存在的一些不足:在实测地层剖面过程中,由于方位角、坡度角和坡长的测量存在误差,随着剖面的增长,误差逐渐积累,最终导致剖面终点有时偏离实际终点比较远;在有放射性矿产远景区测量剖面时,需要进行能谱测量,而在数字剖面系统中无法将能谱数据直接融入系统中;在数字剖面系统中,地层厚度计算未考虑特殊剖面的岩层厚度计算问题,例如剖面由于地形、建筑物等影响,出现部分回测现象时,在数字剖面系统中回测部分地层厚度会重复累加;在数字地质罗盘中测量的产状需在平板机中进行数据转换,不能直接显示所测的产状,这样就大大限制了数字地质罗盘的推广使用。文中对上述问题的解决办法进行了详细阐述,并结合野外和室内工作体会,对数字地质填图系统的应用给出了一些简单实用的小技巧。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数字地球”的一般原理 ,和对福建地震工作的总体了解 ,对作为“数字福建”有机组成部分的“数字地震”的架构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数字AGC(自动增益控制)是数字地震仪中的关键部件之一。本文对DFS-V型数字地震仪中的数字AGC的基本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探讨,建立了严格的工作流程图和工作方框图,对第一乘法器、第二乘法器、数字电平检测器、扩展和压缩发生器进行了深入的电路分析。最后结合主要的时序图,对DFS-V型数字AGC的整体工作过程进行了全面地评述。  相似文献   

7.
随着数字测井技术的发展,数字测井仪已被广泛应用于煤田地质勘探的生产和科研工作。有些仪器己运行几年,仪器的各种故障相继发生,因此,及时排除故障,对维持正常工作和提高生产效率是非常重要的。笔者几年来维修数字测井仪数十台次,总结了一些有关故障分析的经验。考虑到目前煤田系统中使用的数字测井仪在原理上、电路上有很多共同之处,现以美国M·T公司系列Ⅲ数字测井仪的典型故障分析为例,介绍数字测井仪的故障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8.
曾卫华  魏秋菊 《现代地质》2012,26(6):1317-1321
数字化多道脉冲幅度分析成为多道分析技术的主流,介绍了一种基于单FPGA芯片的数字脉冲幅度分析器的设计。采用EP3C40Q240作为数字核信号处理器,将ADC采集到的核信号进行数字积分、寻峰、阈值检测等数字处理,并得到能谱。系统通过高速RS485接口实现数字多道与上位机能谱分析软件的通信。最后给出了由NaI(Tl)探测器得到的核信号经数字多道处理后获得的137Cs能谱图。  相似文献   

9.
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作业方法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美妹 《福建地质》2002,21(4):235-240
介绍全数字摄影测量的工作流程,分析航空像片的扫描数字化质量对内业的精度影响,探讨全数字摄影测量内业作业过程各个环节的数字几何关系和误差影响,比较不同地形地貌条件下生成数字高程模型DEM,数字正射影像图DOM的作业流程。  相似文献   

10.
数字三维地形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柯 《湖南地质》2002,21(2):150-153
数字摄影测量学与现代信息科学的结合产生了数字三维地形技术,使人们能够借助计算机技术在三度空间完成对地形形态数字化的真实描述。获取数字三维地形成果主要涉及数据源、采集模式和生产流程3个方面。可视化与虚拟现实技术数字三维地形成果具有真实的效果和强烈的临场感。查询、分析、仿真等功能的实现使数字三维地形技术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数字路线地质调查与数字填图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数字地质填图是基于数字填图系统(RGMAP)进行地质调查的一种新方法.从野外数字路线地质调查的角度,结合150000崇阳县幅数字填图实战经验,探讨了观察路线布置的原则和方法、PRB数字填图技术和PRB过程的基本概念,数字填图的一般工作方法和编录要求等.在此基础上对数字填图方法的长处和局限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数字矿区的建设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寒  宋金玲 《江苏地质》2003,27(4):225-228
伴随着新世纪和“数字地球”时代到来,数字省区、数字城市等工程已经启动,数字矿区的建设也因此提上日程。根据我国矿区现状,从区域融合和可持续发展结合的角度,诠释了矿区概念,对数字矿区建设的必要性及可行性进行探讨,给出了数字矿区建设的思路和框架。  相似文献   

13.
数字专门构造图件的编制方法,是数字区域地质调查中新的研究课题.它的编制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大不相同.根据近几年来数字区域地质调查实践的经验,对数字专门构造图件--构造纲要图、构造形面图、构造图和数字构造剖面图编绘的流程、方法和注意事项提出了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简要介绍了地震观测仪器的重大变革 ,数字地震仪和模拟地震仪的联系和本质区别 ,宽频带地震学的含义 ,区域数字地震台网的任务以及数字地震学的发展的现状和应用前景。目的是供从事或将要从事数字地震学观测、分析和研究的同志参考。  相似文献   

15.
微机差热天平温控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差热天平温度控制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用数字PID和模糊-数字PID复合控制算法,进行温度控制的两种方法,运行结果表明,采用模糊-数字PID复合控制取得效果,同时,本给出了系统的硬件结构及其软件设计。  相似文献   

16.
数字工程基础理论框架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上篇文章的基础上,笔者首先介绍了数字工程的原型与模型,数字工程技术系统,数字工程核心技术等,然后以数字矿山为例,概述了数字工程实施方案,最后简述了数字工程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17.
从数字技术的角度描述了未来的钻探前景,它是基于自动检测系统,智能专家系统和自动控制系统基础之上的数字控制体系。在此之前需进行的必备工作是实现地层信息和钻探信息的数字化。  相似文献   

18.
新型数字地质博物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字地质博物馆是随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发展而产生,并能通过网络突破时空界限,走出深闺。数字地质博物馆以网络、计算机技术为手段,将地质特色在网络中灵活展现。本文扼要介绍数字地质博物馆的概念、特点和功能,描述传统地质博物馆到数字地质博物馆的发展,数字地质博物馆的意义和实现形式,并以昆明理工大学矿物数字博物为例,说明数字地质博物馆在网络时代发展的必然性,展望新型数字地质博物馆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
本文参阅了有关资料和文献 ,结合本职工作 ,就“数字地球”、“数字福建”和“数字地震”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做了阐述。着重阐述了“数字地震”系统的建立和应用对地震预测、预报和防震减灾工作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李绍山 《安徽地质》2003,13(3):183-188
本文对“数字安徽”和“数字土地”的概念及内涵进行了理论探讨,并结合我省实际,对安徽“数字土地”的建设现状、存在问题、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内容以及需采取的关键措施等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上,对建设“数字安徽”提出了建议及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