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桥66块是桥口油田近年来新发现的区块,2002年投入开发,经生产证实其产量下降快,2002年8月区块日产油139.9t,2006年8月下降为59.2t,年自然递减高达57.7%;影响桥66块开发效果的因素是构造复杂、砂体变化大、非均质性较强、油藏埋藏深、有效厚度小、含油层系较单一、单层含油面积小、钻井成本高。针对区块地质特征及开发特点,开展了油藏精细描述技术研究,通过应用实施,区块产量有所回升,且由Ⅲ类油藏上升为Ⅱ类油藏开发水。  相似文献   

2.
边缘零散区块注水配套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胡庆油田共有边缘零散区块33个,目前这些区块主要依靠弹性能量开采,采收率低只有6.03%,由于井距大,井网稀,无注水井注水补充地下能量,导致各个零散区块的单井始终处于低能开采状况,造成单井投产后能量下降快、产量递减快及单井所在零散区块采出程度和采收率偏低的现象。为了提高零散区块已发现储量的动用程度,改善零散区块的开发效果,提高油藏采收率,实现储量的保值增值,急需对零散区块施行注水开发。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讨论FY油层区块在结合区块储层特征和初期产量递减快、稳定产量低、采收率低的开发特点基础上,针对其暴露出开采矛盾。提出了针对性地治理措施。为以后继续开采FY油层增加技术储备。  相似文献   

4.
兴古潜山是辽河油田兴隆台采油厂主力上产区块,自喷井较多,产量较高,但随着大面积开发,该区块面临着压力下降快、含水上升快、低效井增多等制约问题,为此开展了低效井治理,通过试油、水力压裂等措施的实施,有效缓解了兴古潜山的产量递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A区块油田自投产以来,年产能力一直处于60万吨,且区块存在产量递减快,含水上升快等一系列开发问题。通过开展精细小层对比,落实构造,深化油藏分析,紧跟生产动态,落实区块潜力,最终制定出符合油藏实际生产的稳产上产对策,提出包含23井次措施和9口新井的开发调整方案。随着方案的逐步实施,A区年产能力达到油气当量100万吨,为海外其它项目区块高效开发和产量任务完成夯实了强有力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马寨油田卫305块位于东濮凹陷西斜坡带北部,为常温常压低渗透断块油藏,1990年发现沙三中砂组油层投入开发,到2003年底,区块局部区域仍注采不完善,地层能量下降快,产量递减快。目前由于井况损坏严重,造成区块水驱控制、水驱动用、可采储量减少,含水上升;自然递减较难控制,稳产难度大。本文在深化油藏认识的基础上,以提高区块动用程度为目的,利用现有成熟配套工艺技术,实现平面及层间剩余油精细挖潜,改善了区块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7.
七里村野猪峁区块是典型的低孔特低渗岩性油藏,注水开发以来含水上升迅速,产量递减快。为了提高水驱开发效果,需要对注水参数进行优化设计。研究发现野猪峁区块最佳注水速度为8m~3/d。  相似文献   

8.
针对苏里格气田苏10区块开发中期出现的直井单井控制储量低、气井产量低、压力下降快、低产低效井逐渐增多,稳产能力面对极大考验的难题,开展区块开发潜力研究,从分析有效储层动用程度及用压降法和产量递减法计算单井动储量入手,挖掘区块后期建设的物质基础,为气田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针对无名岛区块注水受效差,产量递减快、采出程度低的问题,通过注采系统调整和措施挖潜改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0.
秦家屯油田SN77-78块位于松辽盆地南部东南隆起区梨树断陷西部,投入注水开发以来,目前出现注采对应关系差,储量动用程度低,储层非均质性严重,平面及层间矛盾突出,部分注水井吸水能力低、注水压力高,油井见水后,含水上升快,产量递减快等一系列问题,文章通过区块开发历程,区块开发现状,区块整体开发效果评价等分析,确定通过压裂、完善注水层位等手段,达到改善水驱开发效果,提高油田采收率的目的,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木H区块是96年开发的老油田,区块大部分井产层单一,经过10年以上的开发,区块稳产形势日趋严峻。本文重点阐述了07年以来针对区块开发现状,通过精细注水,实施综合挖潜等手段,使区块产量递减得以减缓,开发形势得到较好的改善,稳产形势良好,区块基本实现了区块的良性开发。  相似文献   

12.
针对新肇油田古636区块反九点法注采井网开发初期表现出的油井见水快、产量递减快、地层压力分布不均衡的裂缝性油田注水开发特征,2004-2006年实施了注采系统调整,形成线性注采井网。通过实施线性注水,有效地减缓了区块含水上升速度快、产量递减快的矛盾。本文从采油速度、递减率、地层压力、存水率等开发指标对古636区块线性注水效果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3.
锦150块位于辽河盆地西部凹陷西斜坡南段锦古1井以东地区,含油面积为1.2km2,地质储量209×104t。开发目的层为中生界,为低孔、低渗型油藏。初期由于依靠天然能量开发,地层压力下降快,产量呈直线递减,为改善区块开发效果,对区块进行了注水开发可行性研究,并获得成功。但随后区块出现了油井水窜,水井注不进水的问题。通过对区块进行行列式注水试验,并实施单井增注提高水井注入能力,区块的开发形势明显好转,有效地提高了储层的动用程度和最终采收率。  相似文献   

14.
北北块二区是喇嘛甸油田"二三结合"试验区块,区块于2012年12月开始见效,目前存在注采不均衡、注入压力上升幅度小、油层动用不均衡及采聚浓度上升快等矛盾。为了进一步改善北北块二区开发效果,通过深入总结分析区块存在的主要矛盾,研究区块注采动态变化特点,制定改善区块开发效果的综合调整挖潜对策,优化调整挖潜技术方法,从而达到最大限度改善区块开发效果,提升区块开发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针对尕斯E31油藏层间、层内矛盾突出,吸水剖面极不均匀,注入水沿高渗透层无效循环,区块主力层系进入高含水期的问题,采用预交联体膨颗粒、聚合物微球调驱等调驱技术对区块进行整体调驱,解决了该区块措施挖潜的余地小、难度大、产量递减快等突出矛盾。达到了提高油藏水驱控制和动用程度、减缓油藏递减、改善区块整体开发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青平川长2油藏经过多年的开发,地层压力不断下降,产量持续递减,严重制约了该油藏的有效开发。通过对该区块产量递减规律的研究,得出了具体的递减类型、递减率及对递减期最大累积采油量的预测。研究认为:该区块产量递减规律属于指数递减,了解区块产量递减的规律才能对后续的开发起到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欢127东块自1989年投入开发,2007年区块二次开发,到2010年底二次开发已进入快速递减阶段。为减缓产量递减,2011年底重新落实了断层构造,在北部断层区域部署4口新井,取得一定效果,综合分析下步将采取组合注汽、防砂及工艺降粘等措施提高新井产量,改善区块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8.
冷家油田开发公司经过17年的勘探开发,油井开采程度不断增加,开发矛盾日益突出,单井日产量逐年下降。所以,在无优质储量发现的条件下,如何提高油井单井产量是保证冷家油田稳产的重要前提。经过对冷家公司所属区块的地质特点的研究,深入分析影响单井产量的地质因素、开发因素和技术因素,对比不同区块、不同开发方式的开发效果,紧密结合近几年开发技术新进展,探索出能够提高单井产量的技术对策,对冷家油田持续稳产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超稠油油藏采用蒸汽吞吐开发方式有着上产快、递减快的特征,杜84区块兴隆台超稠油油藏每年依靠大量的新井产能建设保证产量规模,近年随着新井逐步向区块边部扩展,油藏发育变差,产能建设效果逐年变差,本文针对区块边部薄互层状油藏存在的纵向动用不均、汽窜严重等矛盾,提出实施整体注汽辅助调剖等措施,油井生产效果明显提高,对薄互层状超稠油油藏开发改善生产效果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针对锦州油田注水开发区块近年来产量下降快、递减大的情况,紧紧抓住油藏特点,以注水为中心,以剩余油研究为基础,深入油藏研究与实践,逐步形成了一套适合锦州油田的稀油注水技术、油井挖潜技术,有力稳定了开发局面,实现了油田高含水期4a稳产,为高效开发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