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我国是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及生活理念,在少数民族聚居地,传统民居建筑并未随时代发展丧失自身特色,仍保留独特风格.研究基于上述背景,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为例,对比朝鲜族和汉族传统民居建筑特点,分析延边地区传统民居特点,以对其民居文化进行继承与延续.  相似文献   

2.
民居建筑的构成形态,是影响民居建筑形制和室内外环境的各种因素所形成的特征集合体,它包括社会形态和居住形态。本文对川西民居建筑社会形态构成中的文化环境进行了探讨,有助于川西民居建筑室内外设计的社会及文化理论研究,为当代地域性建筑室内外设计给予一定的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3.
民居是地域建筑在社会历史变迁中沉淀的精华,是建筑艺术和文化传播的载体。本文是在实地考察及查阅相关著作的基础上,从民居文化的角度阐释了日本民居空间所隐含的"坐"文化、"脱鞋"文化、"通风"文化和禅宗等诸文化,揭示传统民居内在的生命力和外在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畲族典型聚居区的实地调研,从村落和民居建筑入手,对畲族聚落与民居建筑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得出畲族民居建筑的空间形态特征和畲族民族文化的深层关系,进而探讨在当代发掘和保护畲族民居建筑遗产的必要途径和更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文化、地理环境以及建筑的材料、结构、装饰和空间的分析,揭示了安康民居建筑的特点,阐述了安康民居建筑所产生的原因。同时也拓展了民居建筑研究的范畴,为小流域的民居建筑研究提供了方法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新疆乡土民居建筑使得新疆这个古老而又充满生气的土地在建筑文化上不断创新,别具一格,其民居建筑强调传统建筑空间的重要作用,又注重传统乡土民居建筑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具有区域性、历史性的应用价值和理论价值。对于改善新疆民居建筑空间模式有显示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利用文化生态学的原理,通过对泉州民居形态的实地考察,从建筑形态、建筑色彩、建筑装饰等方面分析和研究了泉州民居多元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8.
李章 《山西建筑》2006,32(21):45-46
针对山西传统民居文化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理论,从封建礼制和风水理论、民风民俗和地域特征、建筑装饰艺术等方面分析了山西传统民居建筑文化的内涵,有利于人们了解历史以及建筑作用。  相似文献   

9.
进行了儒家思想对徽派民居建筑的影响的研究,儒家思想是徽派民居建筑的思想核心,它的影响体现在徽派民居的选址对周围环境的尊重和融入以及建筑充分遵从儒家的等级秩序上。  相似文献   

10.
对中国南方与北方传统民居的建筑特点进行了分析,以南北传统民居的地域文化特征为落脚点,探讨了南北传统民居差异性,并对由内向外设计的新民居建筑作了论述,为民居建筑的发展与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住宅小区智能化建设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孙志宏 《山西建筑》2002,28(1):13-14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建设智能小区将成为形势的必然。针对目前房地产市场推出的智能小区楼盘,从专业的角度探讨了智能化小区的内涵,小区智能化系统的基本构成。提出了实现小区智能化的方法,但智能化方式的实现还有赖于政府各部的支持,进行统一规划,制定相关法规,以期达到真正智能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王文正  张倩  李志民 《山西建筑》2008,34(15):20-21
从米脂老城区锢窑民居的调研入手,通过对典型锢窑院落的测绘分析,了解了米脂锢窑民居的现状情况,并论述了对锢窑民居保护和再生的重要意义,最后提出了锢窑民居保护与再生的建议和策略。  相似文献   

13.
在1996年和2002年杭州居民环境意识调查结果基础上,比较两次调查的结果,分析杭州居民环境意识变化趋势,为政策决策者把握居民环境意识变化趋势,制订环境政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范冬英 《山西建筑》2006,32(23):41-42
从住宅与自然生态协调的角度,提出了住宅与各种环境友好技术一体化设计来实现其生态性的思路,探讨了住宅设计的生态学途径,以取得良好的居住环境。  相似文献   

15.
以宿迁市保障性住房居民出行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统计、分析了居民出行相关的特征,并提出相应的居民出行优化对策与建议,为城市交通规划设计与管理提供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16.
提高建筑物隔热水平 改善居住热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居住热环境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目前国内原有的居住建筑的室内热环境远远不能满足舒适条件的要求,为了创造南方地区舒适的居住热环境,根据综合分析,提出了实现这一目标的建议和若干作法。  相似文献   

17.
ABSTRACT: Interest in options to conventional public housing management is growing. This article reviews five management options: resident participation, resident management, community development corporations, cooperatives, and mutual housing associations. Each option is evaluated with respect to the likelihood of reaching 12 structural, improvement, and resident well-being objectives. Although each of the five has some positive characteristics, resident management, community development corporations, and mutual housing associations are found to be the preferable options. This is because they provide a balance between institutional support and resident involvement.  相似文献   

18.
民族理念与地缘特征的高度融合--聚焦屯堡建筑及其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江萍  曹春霞 《华中建筑》2004,22(3):123-126
地处贵州安顺的屯堡民居群落是我国民居聚落当中个非常有特色的民居体系,通过对屯堡民居的落聚特征、文化背景以及屯堡建筑的机理、构造、取材等方面的解析,针对如何体现城市历史的连续性,体现传统建筑文化的积累,体现我国民居聚落种井然有序的新陈代谢过程,提出了屯堡民居古城保护些措施和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9.
焦怡雪 《华中建筑》2000,18(4):67-69
二战后,工业革命带来了工业化生产方式为人们提供了大量的住房,但同时将建造住宅变成了一个固定模式,其弊病逐渐暴露出来,受到广泛的关注。居民参与各国住宅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介绍了居民参与住宅建设的历史发展,探讨了居民参与住宅建设的几种主要方式,并对居民参与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向辉 《中外建筑》2010,(9):64-66
长沙旧城是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形成和发展的,本文在长沙旧城的中心对居民的生活状态进行了一次调查,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旧城内居民的特点,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等问题。只有清楚地了解旧城居民的生存状况,同时了解他们的意愿,才能够使旧城改造有的放矢,使旧城重新焕发生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