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析网购商品包装设计的新诉求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吴兆奇  袁超 《包装工程》2012,33(14):84-86
分析了当前网络购物形势及网购商品包装设计的现状,针对网络消费群体对商品本身的消费心理分析及对包装设计的需求分析,并结合物流对网购商品包装设计的要求,进而从丰富网购商品包装设计的视觉元素,忌过度包装、提倡绿色包装,适于网购的功能性包装设计及彰显人文关怀的包装设计4个方面来论述网购商品包装设计的新诉求。  相似文献   

2.
程为宝 《包装世界》1998,(5):36-37,38
社会消费,按消费对象划分,可以分为个体消费与群体消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一种促销手段的商品包装,不可能去适应每个个体消费者的心理需要,但是,它应该而且必须针对消费者群体的心理需要,采取相应的商品包装策略。消费者的年龄是常用来划分消费者群体的标准。由年龄划分出来的儿童消费者群、青年消费者群、中老年消费者群,他们的消费需要、消费动机、乃至购买行为都有着较大的群体性差异。所以,商品  相似文献   

3.
包装设计与消费心理联系十分密切,在现代时尚的消费观念下,消费者不仅注重商品的物质价值,同样也追求商品的精神价值,同时商品包装在消费领域的自我服务增强,商品包装已经成为"无声的销售员"。本文简述了包装设计与消费心理的关系,提出了如何迎合消费者的心理需求进行包装设计,包装设计师应以分析消费者购买动机的心理为基础,提升包装设计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为了达到商品包装的最终目的,商品包装设计师必须研究现代消费心理。消费者现代消费心理主要表现为优越欲、同步欲和换购欲,针对消费者现代消费心理,包装设计师可以采取两种策略:一是以消费垃象的群体心理特点作为主要设计依据,二是以消费对象的个体心理需求特点作为设计的主要依据,满足消费者的多种心理需求,从而促成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相似文献   

5.
人们消费心理的多维性和差异性,决定了商品包装必须有多的情感诉求才能吸引特定的消费群体产生预期的购买行为。销售包装是推销策略的缩影,包装设计的心理策略是非常逻辑化的促销创意。  相似文献   

6.
童年期儿童包装色彩设计心理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童年期儿童在商品购买中开始具有更多的决策权,而包装色彩是该时期儿童选择商品的重要标准。以这个特殊消费人群为研究对象,试图从知觉心理学、消费心理学的角度解析该群体包装设计色彩的相关因素,解析色彩知觉心理和消费心理特点,提出童年期儿童包装色彩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7.
图形设计是一种不分国界的视觉语言,它应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主要起传递信息的作用。商品包装作为图形设计的载体,它的设计直接影响到商品包装的宣传与销售。好的图形设计离不开好的创意,好的创意离不开对消费群体心理情感的关怀。  相似文献   

8.
马骏 《包装工程》2007,28(6):187-188,191
从商品包装的心理功能、心理策略、消费者的心理要求等方面,论述消费心理对包装设计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包装设计在色彩、造型、材料工艺等方面的正确定位.应用好消费心理将成为商品生产、包装、销售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9.
商品包装与消费者心理的互动关系   总被引:10,自引:8,他引:2  
商品包装作为商品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纽带,与消费者心理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的互动关系。一方面,商品包装通过色彩、造型、文字、图案、标志等外观形象作用于消费者的感官,促使其产生注意,引发情感,形成动机,导致购买;另一方面,消费者的心理和行为特点及规律又是进行包装设计的依据和前提条件,即商品的包装设计必须符合消费者个体和群体的心理需求特点。  相似文献   

10.
商品包装的情感化设计研究   总被引:7,自引:7,他引:0  
目的研究商品包装的情感化设计应用。方法通过介绍情感化设计的概念及情感体验的3个层次,阐述商品包装情感化设计的作用和特征,并从本能层、行为层和反思层对商品包装的情感化设计应用进行研究。结论随着社会物质财富的增加,消费者的审美观念和价值取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消费者在关注商品功能性的同时,更加关注商品消费的心理体验。由于消费者心理诉求的复杂性,因此商品包装的情感化设计应该具有目的性、交互性和多样性的特征。不断加深商品包装的情感化设计,在包装设计中加强绿色设计理念,能更好地满足可持续消费理念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基于消费心理的包装设计性别差异化表现策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孙慧 《包装工程》2012,33(6):96-99
从消费心理学的视角分析了男女两性的差异,论述了消费者在个性心理与心理过程以及消费心理行为特征方面的性别差异,说明了包装设计性别差异化表现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商品包装的性别差异化设计策略,即对材料使用、色彩运用、图案造型以及文字说明等包装要素进行性别差异化设计;对商品包装的识别、美化、促销、象征等心理功能的展示予以性别差异化表现。  相似文献   

12.
以往包装大多被认为是产品额外的附件,使用完毕即被丢弃.企业大都不愿意在包装设计上投注太多的心力与经费,无形中阻碍了包装的进步,由于近年国际间经济活动蓬勃发展,市场竞争激烈,包装设计就愈显重要,包装涵括了文化、色彩,造型、文字及装饰等要素,使消费大众一看到商品外包装,便在心理上产生价值的评断,提高在消费心理上的价值感,将销售理念与企业立化及特色具体地表现在包装上,便是商品包装的使命。  相似文献   

13.
包装色彩对消费心理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阐述了色彩的情感特征与消费者心理的关系。并通过对商品包装色彩与消费心理两者的关系分析,强调了色彩设计在包装视觉传达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现代包装设计与消费心理关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陈志权 《包装工程》2006,27(1):246-247
探讨包装在商品的流通中,消费心理及设计语言与消费者之间如何信息传递.包装设计最主要的功能是保护商品,其次是美化商品和传达信息,除此之外还应运用心理学的范畴,着重探讨研究设计形式因素和分析消费者的各种心理因素.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摸索到包装设计与消费者心理活动的规律,从而提高包装设计的效果,促使消费者产生购买商品的欲望与行动.  相似文献   

15.
项德娟 《包装工程》2019,40(20):219-222
目的 从消费心理出发探寻包装设计的有效路径。方法 由包装的基本功能入手,引出消费心理在包装中的重要作用,接着深入内部探寻包装设计与消费心理的相互关系,包括不同类型消费者的心理及其不同阶段的购买动机,借助这一特点分析基于消费者购买心理的包装设计策略,指出包装设计必须建立在深入调查消费者的消费需要和消费动机的基础之上,最大化地满足消费者普遍所持的心理特征,同时把握消费者消费心理的发展因素,最后将视线锁定在食品包装设计、养生产品包装设计、酒水包装设计等领域,分别探讨有效的设计策略。结论 从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出发,在包装中融入相关元素,不仅能够美化商品外包装,吸引消费者的注意,还能使包装具备强大的营销功能,在传递商品信息的同时,达到促进消费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消费心理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总被引:22,自引:15,他引:7  
袁恩培 《包装工程》2004,25(1):105-108,123
探讨包装在商品的流通中,消费心理的作用,设计语言在包装与消费者之间如何信息传递,并运用心理学原理的范畴对包装视觉特性和包装设计心理层次作一次研究.  相似文献   

17.
商品包装对消费者心理有较大的影响,甚至可以左右他们对商品的认识和感受。因此,商品包装要得到消费者喜爱,心理性能设计不容忽视。包装设计者必须注意分析商品包装如何才能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要,产生更好的心理效果,使其在商品销售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引导健康合理的消费。  相似文献   

18.
谢春林 《包装工程》2005,26(6):208-209
针对现实包装中存在的误区,根据消费者的心理需求,提出了满足现代消费心理的人性化包装设计思想,并具体讨论了现代商品的人性化包装设计的基本原则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9.
李国庆  宋国彬  文艺 《包装工程》2005,26(2):180-182
商品包装设计的最终目标是面对消费者,消费者的心才是营销的终极市场.针对消费者,文中从商品包装设计,提出了消费心理应用的若干措施.  相似文献   

20.
马健 《中国科技博览》2010,(31):262-262
消费心理对产品包装设计的影响是企业生产经营者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也是产品包装设计者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包装设计必须体现消费对象的兴趣爱好,又要引导消费者提高审美意识,具有实用性和艺术性双重特性。成功的包装设计不仪是产品的视觉传达形式,受到消费心理的影响,同时也会反作用于消费者,对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产生影响。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摸索到包装设计与消费者心理活动的规律,从而提高包装设计的效果,促使消费者产生购买商品的行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