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研究不同亚型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40例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30例病毒携带者、3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20例急性乙型肝炎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改变。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炎肝硬变患者外周血CD4^+、CD4^+/CD8^+比值均有显著性下降(P〈0.01),以肝炎肝硬变下降最显著,慢性病毒携带者肝炎、急性乙型肝炎外周血T细胞亚群数量和比值变化不明显(P〉0.05)。HBV DNA病毒载量与患者外周血CD4 T细胞数量无相关性(P〉0.05)。结论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和肝硬化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降低,其下降程度与病毒复制水平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与病毒复制的关系。方法乙型肝炎患者65例按外周血病毒量分为HBV-DNA阴性组15例、低病毒量组20例和高病毒量组30例。另选本科室健康工作人员10人作为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荧光定量PCR法测定HBV-DNA。结果 HBV-DNA阴性组、低病毒量组、高病毒量组3组CD4+和CD4+/CD8+依次下降,而CD8+依次升高。高病毒量组CD3+、CD4+、CD4+/CD8+低于其他3组,CD8+高于其他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DNA阴性组,低病毒量组CD3+、CD4+、CD8+及CD4+/CD8+数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淋巴细胞数量和功能降低引起HBV活跃复制,而HBV活跃复制反过来又加重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3.
崔爱玲  范天利 《中国药业》2008,17(15):22-23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服用健脾益肾颗粒后血液中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将48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治疗组患者服用健脾益肾颗粒和一般保肝药物,对照组患者服用一般保肝药物。两组疗程均为8周,分别于治疗前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治疗组治疗8周后,外周血CD3^+,CD4^+,CD8^+T淋巴细胞水平均较治疗前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外周血CD3^+,CD4^+,CD8^+T淋巴细胞水平无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健脾益肾颗粒具有促进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外周血CD3^+,CD4^+,CD8^+T淋巴细胞水平增高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慢性HBV感染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与病毒载量、HBeAg的相关性。方法以40例慢性乙型肝炎( CHB)、35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 CSHB)、30例肝硬化( LC)及32例正常对照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流式细胞仪和荧光定量PCR法分别检测各组外周血T细胞亚群、HBV DNA载量。结果 CHB组仅CD^4+亚群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CSHB及LC组CD^3+、CD^4+亚群、CD^4+/CD^8+比值呈逐渐降低趋势,CD^8+亚群呈逐渐增高趋势,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HBV DNA载量与CD^4+亚群、CD^4+/CD^8+比值呈负相关( r =-0.638,-0.778, P <0.05),与CD^8+亚群呈正相关( r =0.647, P <0.05),与CD^3+无关。与HBeAg阳性患者比较,HBeAg阴性患者外周血CD^+3+、CD^4+和CD^8+亚群显著降低( P <0.05)。结论慢性HBV感染者随着疾病加重细胞免疫功能进行性降低,与病毒复制水平密切相关,这是导致疾病慢性化的原因之一。外周血T细胞亚群变化趋势可为判断疾病转归及预后提供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5.
慢性HBV感染者的T细胞亚群与拉米夫定临床疗效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患者应用拉米夫定(LAM)的临床疗效与免疫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CHB患者20例,肝功能正常的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15例,肝功能正常的HBsAg携带者15例及健康献血员20例(对照组),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外周血T细胞亚群;CHB患者给予LAM治疗,1年后再次检测T细胞亚群。结果CHB患者、HBV携带者CD4^+、CD8^+T细胞计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sAg携带者T细胞亚群细胞计数与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类型的慢性HBV感染者免疫功能有不同特点;LAM治疗CHB的临床疗效与免疫功能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探讨病毒复制程度与细胞免疫功能的关系。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136例乙肝病毒感染者、60例正常对照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百分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检测乙型肝炎感染者血清HBV DNA。结果:84例慢性HBV携带者(ASC)、52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相比,CD3+ T淋巴细胞百分比、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和CD4+/CD8+ T淋巴细胞比值均显著降低(P<0.001),CD8+ T淋巴细胞百分比均显著升高(P<0.001)。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与慢性HBV携带者相比,CD3+ T淋巴细胞百分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4+ T淋巴细胞百分比明显降低(P<0.05)、CD8+ T淋巴细胞百分比明显升高(P=0.01)、CD4+/CD8+ T淋巴细胞比值明显降低(P<0.05)。随着病情发展,从健康对照组、慢性HBV携带者到慢性乙型肝炎,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CD4+/CD8+比值呈逐渐下降趋势,CD8+ T细胞百分比呈逐渐升高的趋势。慢性HBV携带者HBV DNA阳性组与HBV DNA阴性组相比,CD3+ T淋巴细胞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D4+ T淋巴细胞百分比明显下降(P<0.001),CD4+/CD8+ T淋巴细胞比值明显下降(P<0.001),CD8+ T淋巴细胞百分比明显升高(P<0.01)。结论:HBV感染可导致感染者细胞免疫功能的改变,HBA DNA复制增加进一步加重乙肝病毒感染者T细胞亚群的紊乱,CD4+/CD8+ T淋巴细胞比值的动态变化可及时提示临床HBV感染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并加强临床的监测。  相似文献   

7.
刘坤  杨亚萍  赵培利  苗亮  孙谢文 《河北医药》2014,(14):2096-2098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肝功能的变化。方法60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2组均接受综合治疗,治疗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疗程为24周。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2组治疗前及治疗第12周、24周外周血T细胞亚群,同时检测患者肝功能。结果治疗后2组CD4^+亚群及CD4^+/CD8^+比值均有不同程度升高,CD8^+亚群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治疗后各指标变化更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肝功能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但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能够显著提高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及肝功能,抑制病毒复制。  相似文献   

8.
吕继算 《中国药业》2013,22(3):10-11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50例轻中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入治疗组,予以恩替卡韦片0.5mg,口服,1次/d,疗程6个月。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6月后检测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HBV—DNA含量及肝纤维化指标。另选择30例正常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外周血CD4+水平减少,CD8+水平增加,CD4+/CO8+比值下降,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经恩替卡韦治疗6个月后,与治疗前相比,患者外周血CO4+水平上升,CD8+水平下降,CD4+/CD8+比值上升,血HBV—DNA含量下降,肝纤维化指标HA,PCⅢ,IV.C和LN水平均下降,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存在外周血T细胞亚群紊乱。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肯定,通过调节外周血T细胞亚群紊乱,能有效抑制HBV—DNA病毒的复制,改善患者肝纤维化指标,达到防治肝纤维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与病毒复制的关系.方法 乙型肝炎患者65例按外周血病毒量分为HBV DNA阴性组15例、低病毒量组20例和高病毒量组30例.另选本科室健康工作人员10人作为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荧光定量PCR法测定HBV DNA.结果 HBV DNA阴性组、低病毒量组、高病毒量组3组 CD4+和CD4+/CD8+依次下降,而CD8+依次升高.高病毒量组CD3+、CD4+、CD4+/CD8+低于其他3组,CD8+高于其他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 DNA阴性组,低病毒量组CD3+、CD4+、CD8+及CD4+/CD8+数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淋巴细胞数量和功能降低引起HBV活跃复制,而HBV活跃复制反过来又加重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HIV/HBV/HCV共感染者外周血CD4+、CD8+T淋巴细胞计数变化,探讨共感染对HIV感染进程及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对75例HIV共感染样本进行外周血CD4+、CD8+T淋巴细胞计数测定并进行分析。结果 4组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的CD8+T淋巴细胞计数及CD4+/CD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共感染会影响患者外周血CD8+T淋巴细胞计数及CD4+/CD8+比值,HIV/HBV/HCV三重感染患者的CD8+T淋巴细胞计数较其他组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自拟健脾理气和胃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4例FD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西药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和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口服西药的基础上,采用自拟健脾理气和胃汤口服。治疗1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前后,同组内各个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各个症状评分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健脾益气和胃汤能够改善FD患者的消化不良症状,解除其身心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变化与血清 HBVDNA关系。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 5 0例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外周血 T淋巴细胞亚群百分率 ,并以 2 0例正常健康人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乙肝病毒携带者外周血 CD3+ 细胞百分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无统计学差异 (P>0 .0 5 )。 Th细胞百分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 (P<0 .0 5 ) ;Tc细胞百分率则明显升高 (P<0 .0 1 ) ;Th/ Tc明显降低 (P<0 .0 1 )。HBVD-NA (+)组与 HBVDNA (- )组相比 ,CD3+ 细胞百分率无统计学差异 (P>0 .0 5 ) ,Th细胞百分率有降低趋势 ,Tc细胞百分率有升高趋势 ,而 Th/ Tc明显下降 (P<0 .0 1 )。结论  HBV感染可导致乙肝病毒携带者细胞免疫功能改变 ,HBVDNA复制增加可进一步导致乙肝病毒携带者细胞免疫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滋阴活血汤、恩替卡韦治疗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胶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9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9例.对照组在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西药恩替卡韦治疗,治疗组在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滋阴活血汤联合恩替卡韦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后,追踪随访入选患者,比较两组肝纤维化指标、乙肝病毒标志物情况以及肝功能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组ALT复常率分别为73.5%、83.7%、89.8%和91.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HBV DNA转阴率分别为73.5%、79.6%、85.7%和91.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为95.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73.5%比2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HA、Ⅲ型前胶原和Ⅳ型胶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滋阴活血汤、恩替卡韦治疗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可以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携带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上的CD28表达在乙肝病毒感染免疫耐受机制中的作用以及影响其CD28表达的可能因素.方法选择其血清中HBsAg、HBeAg、抗HBc-IgM和HBVDN均为阳性的乙肝病毒携带者(肝功能正常)35例;正常对照组11例以及急性乙型肝炎患者5例.分别采用流式细胞学、细胞RNA提取和RT-PCR等技术,检测实验对象外周血单核细胞上的CD4、CD8、CD28和CD25等蛋白分子的表达情况,CD28 mRNA的含量以及外周血单核细胞中HBVDNA的存在情况.结果(1)乙肝病毒携带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CD4和CD8 T淋巴细胞)上CD28的表达低下,尤以CD8 T淋巴细胞更为明显(CD25/CD4为14.42%,CD28/CD8为7.39%);而正常对照组(CD28/CD4为24.57%,CD28/CD8为29.54%)和急性乙型肝炎组(CD28/CD4为26.25%,CD28/CD8为18.42%)则均有较高的表达.其与乙肝病毒携带者的结果相比较,有着显著或非常显著之差异(P<0.05,P<0.01).同时,通常用于表示T淋巴细胞激活状态的CD25在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上的表达也低下(CD25/CD4为9.10%,CD25/CD8为7.93%),特别是以CD8T淋巴细胞上的表达低下尤为明显.其与正常对照组的相应结果(CD25/CD4为4.2%,CD25/CD8为1.48%)相比较,差异显著或极为显著(P<0.05,P<0.01).(2)乙肝病毒携带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内CD28 mRNA的水平也较正常对照组的更低.(3)乙肝病毒携带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HBVDNA的检出率(60.0%)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0%),两者相比差异极为显著(P<0.01).结论乙型肝炎病毒持续感染者的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尤其足CD8 T细胞上的激活受体CD28表达水平较正常人明显降低,其细胞中CD28 mRNA水平也降低,均可能造成T淋巴细胞激活所必需的第二信号产生减少,使T淋巴细胞的激活受影响,导致机体细胞免疫功能降低.从而诱导机体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免疫耐受的产生.造成乙肝病毒感染持续存在,迁延不愈.而HBV对T淋巴细胞的感染可能是造成其细胞上CD28表达水平低下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与恩替卡韦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效果,及其对免疫调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1-12月利川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80例,按治疗方法分为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单纯口服恩替卡韦进行治疗,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分别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 1.5 μg/kg和1.0 μg/kg肌内注射,治疗48周后比较3组近期疗效、乙型肝炎病毒-DNA(HBV-DNA)水平、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自然杀伤细胞(NK)活性与白介素-2(IL-2)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的完全应答率与持续应答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高剂量组高于低剂量组(P<0.05);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HBV-DNA和CD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且高剂量组低于低剂量组(P<0.05);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NK活性、IL-2、CD3+、CD4+和CD4 +/CD8+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且高剂量组高于低剂量组(P<0.05);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高剂量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与恩替卡韦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能够有效抑制病毒复制,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近期疗效,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慢性HBV感染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特征及病程不同阶段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技术对75例慢性HBV感染者的外周血T细胞亚群进行检测,分析其差异及意义并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结果 乙肝肝硬化患者的外周血白细胞及淋巴细胞绝对数低于慢性乙肝患者、携带者及正常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慢性乙肝、肝硬化患者的外周血CD4 T细胞、CD8 T细胞、NK细胞计数减少,并且随病情的进展逐渐降低.结论 HBV感染者体内存在T淋巴细胞亚群失衡和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随病情进展而减少,主要为CD4 T细胞、CD8 T细胞、NK细胞的减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玉屏风颗粒联合复合脉冲磁疗治疗小儿肺炎恢复期肺脾气虚证的临床效果及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小儿肺炎恢复期肺脾气虚证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抗生素抗感染、止咳、平喘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玉屏风颗粒联合复合脉冲磁疗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儿咳少痰多消失时间(4.86±0.56)d、面色少华消失时间(5.34±1.42)d、神疲倦怠消失时间(4.86±1.05)d、食少纳呆消失时间(4.23±1.06)d以及大便稀溏消失时间(4.64±1.03)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儿(5.67±1.86)、(7.36±1.56)、(6.45±1.43)、(5.34±1.24)、(5.64±1.56)d(P<0.01);治疗组CD3+T、CD4 +T和CD4+ T/CD8+T比值治疗后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的对照组(P<0.05),而CD8+T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的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均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玉屏风颗粒联合复合脉冲磁疗治疗小儿肺炎恢复期肺脾气虚证临床疗效确切,改善患儿的免疫功能紊乱可能是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乙肝抗纤汤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肝肝硬化的疗效及其对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2年1~12月就诊的乙肝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94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予以恩替卡韦治疗,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乙肝抗纤汤.观察2组疗效,2组治疗前后门静脉内径,脾脏厚度,Stiffness值,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PDGF-BB),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TIMP1/MMP1,白介素(IL)-6,IL-8,干扰素(INF)-γ和IL-10水平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2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0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24,P<0.05).2组治疗前门静脉内径、脾脏厚度、Stiffness值、HBV-DNA、PDGF-BB、MMP1、TIMP1、TIMP1/MMP1、IL-6、IL-8、INF-γ和IL-10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门静脉内径、脾脏厚度、Stiffness值、HBV-DNA、PDGF-BB、TIMP1、TIMP1/MMP1、IL-6和IL-8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MMP1、INF-γ和IL-10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观察组门静脉内径、脾脏厚度、Stiffness值、PDGF-BB、MMP1、TIMP1、TIMP1/MMP1、IL-6、IL-8、INF-γ和IL-10降低或者升高更为明显(P<0.01),而HBV-DN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乙肝抗纤汤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肝肝硬化的疗效显著,可能与乙肝抗纤汤具有改善肝细胞损伤,缓解肝纤维化,纠正机体炎性因子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的治疗方法。方法应用拉米夫定(Lamivudine)联合P-转移因子口服液治疗HBV携带者HBeAg、抗HBc—lgM、HBVDNA均阳性者75例为观察组,对照组38例只服拉米夫定,观察6—12个月。结果治疗6个月时观察组HBeAg、抗-HBe、HBVDNA阴转达47.9%、15.4%和78.9%;对照组为28.8%、13.8%和68.1%;治疗12个月时,观察组HBeAg、抗-HBe、HBVDNA阴转达64.8%、36.7%和82.3%;对照组为36.6%、13.8%和68.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垆〈0.05)。结论P-转移因子口服液能够提高HBV携带者对拉米夫定的生化学、血清学应答率,二者联合是一种较好的抗HBV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