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连解毒汤出自唐·《外台秘要》,由黄连、黄芩、黄柏和栀子组成,具有泻火解毒、凉血止血的作用,为治疗热毒壅盛三焦的常用方,多用于急、慢性感染性疾病。黄连解毒汤的组合方式有15种,研究发现,不同的药材组合方式影响方剂药效物质的提出率,通过对7个指标的综合考查,结果黄连解毒汤以黄连、黄柏、栀子合煎,黄芩单煎的提取方式较佳。  相似文献   

2.
目的:优选黄连解毒汤药效物质提取时方药最佳组合方式。方法:将方药排列组合成15组,用半仿生提取法提取;以小檗碱、黄芩素、栀子苷、总生物碱、总黄酮、HPLC总面积、≤1 000提取物为指标,将各指标测得值进行标准化处理,并经加权求和后得综合评价Y值,Y值大者为优。结果:7个指标综合评价Y值以AD+BC最大。结论:黄连解毒汤的提取,以黄连和栀子、黄芩和黄柏分别合提,再将提取液合并为最佳。  相似文献   

3.
黄连解毒汤出自唐·《外台秘要》,由黄连、黄芩、黄柏和栀子组成,是清热解毒的代表方,用于各种实热火毒,三焦热盛之症。前期研究发现,提取黄连解毒汤时,以黄连、黄柏、栀子合煎,黄芩单煎的提取方式能保留较多的有效成分。证实大孔树脂精制法明显优于醇沉法及吸附澄清法,并对大孔树脂的类型及其吸附条件进行了考查(另文报道)。本文进行了YWD-09D大孔吸附树脂对黄连解毒汤的吸附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4.
黄连解毒汤出自唐·<外台秘要>,由黄连、黄芩、黄柏和栀子组成,是清热解毒的代表方,用于各种实热火毒,三焦热盛之症.前期研究发现,提取黄连解毒汤时,以黄连、黄柏、栀子合煎,黄芩单煎的提取方式能保留较多的有效成分[1].证实大孔树脂精制法明显优于醇沉法及吸附澄清法,并对大孔树脂的类型及其吸附条件进行了考查(另文报道).本文进行了YWD-09D大孔吸附树脂对黄连解毒汤的吸附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黄连解毒汤不同提取部位及小檗碱、黄芩苷、栀子苷、芦丁对小鼠T、B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建立体外脾T、B淋巴细胞模型,运用MTT比色法分析比较黄连解毒汤的不同提取部位及其主要化学成分与丝裂原(ConA、LPS)共同作用时对小鼠脾T、B淋巴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结果黄连解毒汤全方水提部位(H2O部位)、醇提总部位(EtOH部位)、二氯甲烷萃取部位(CH2Cl2部位)和正丁醇萃取部位(n-Bu部位)对未活化或LPS和ConA诱导的脾T、B淋巴细胞具有不同程度的促进或抑制作用。小檗碱、黄芩苷(10μM)能促进未活化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而栀子苷、芦丁(50μM)对未活化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作用不明显。对于脂多糖(LPS)或刀豆蛋白A(ConA)诱导的脾淋巴细胞,小檗碱、黄芩苷、栀子苷、芦丁均能抑制其增殖。结论:黄连解毒汤不同提取部位及其中主要化学成分小檗碱、黄芩苷、栀子苷、芦丁对T、B淋巴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增殖作用。  相似文献   

6.
用均匀设计优选黄连解毒汤的半仿生提取法工艺条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连解毒汤由黄连、黄芩、黄柏、栀子组成。为对其进行剂改研究,根据半仿生提取法理论(简称SBE法) [1] ,以小檗碱、黄芩苷、栀子苷、总生物碱、总黄酮、干浸膏为指标,用均匀设计法优选其SBE法工艺条件。1 仪器与药品CS 930型薄层扫描仪(日本岛津) ;72 1 10 0型分光光度计(上海第三分析仪器厂)。黄连、黄芩、黄柏、栀子均经张兆旺鉴定。盐酸小檗碱、黄芩苷、栀子苷、芦丁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试剂均为AR。2 实验设....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选择黄连解毒汤方药的提取工艺.方法 以小檗碱、黄芩素、栀子苷、总生物碱、总黄酮、1000D提取物为指标,采用半仿生提取法(SBE法)、醇提取法(AE法)、水提取法(WE法)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6个指标综合评价Y值为:SBE液>AE法>WE液.结论 黄连解毒汤以采用SBE法提取为佳.  相似文献   

8.
目的:基于方证对应理论研究正常和脑缺血病理状态下黄连解毒汤中指标成分肠吸收情况的差异性,探讨临床对症治疗脑缺血疾病的合理性。方法:以黄连解毒汤中盐酸小檗碱、黄芩苷、栀子苷为检测指标,建立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考察不同浓度黄连解毒汤在正常和脑缺血大鼠的肠吸收情况。结果:与正常组比较,不同浓度黄连解毒汤中盐酸小檗碱、黄芩苷、栀子苷在脑缺血模型组大鼠不同肠段的肠吸收均有一定程度增加,其中盐酸小檗碱在十二指肠、空肠有显著性增加;黄芩苷在全部肠段的肠吸收均有显著性增加;栀子苷在空肠、回肠、结肠有显著性增加。结论:黄连解毒汤主要药效成分在脑缺血大鼠的肠道吸收情况优于正常组,为该复方临床对症治疗脑缺血疾病的合理性提供实验依据,体现了中医方证对应理论。  相似文献   

9.
正交设计探讨黄连解毒汤组方配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黄连解毒汤的组方原理.方法:以小鼠为研究对象,以急性毒性(死亡率)为指标,运用正交设计研究黄连解毒汤各药物(黄连、黄柏、黄芩、栀子)在处方中地位及其相互作用.结果:黄连是该方中的主要毒性药物,黄柏的毒性作用较弱,而黄芩和栀子无明显毒性作用;其中黄芩在处方中主要起解毒作用,处方中的黄连与黄芩配伍其毒性明显降低,而黄连与黄柏、栀子的交互作用较弱;黄柏、栀子及黄芩三药间无明显的交互作用.结论:在黄连解毒汤中,配伍黄芩起到了降低黄连的急性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0.
黄连解毒胶囊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吴洪元  姜晓群 《中成药》1998,20(11):1-3
采用正交设计法,对黄连解毒汤的水提工艺进行研究,认为采用黄连、黄柏共煎及黄芩栀子共煎的分煎法较好,并得出黄连、黄柏共煎的最佳条件为;加水量20倍,煎煮次数3次,煎煮时间90min;黄芩、栀子共煎的最佳条件为:加水量20倍,煎煮次数3次,煎煮时间150min。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构建新西兰兔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模型,研究清热解毒中药对AS斑块稳定性的影响。方法新西兰雄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黄连解毒汤低、中、高剂量组,氯喹组及立普妥组。干预后应用血管内超声(IVUS)测定外弹性膜面积(EEMA)、管腔面积(LA)、斑块面积(PA)和斑块负荷(PB);计算斑块的不稳定性指数(Ⅵ)。结果IVUS检测EEMA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LA方面,黄连解毒汤高剂量组及立普妥组较模型组、黄连解毒汤中、低剂量组及氯喹组增加(P<0.05),而氯喹组较黄连解毒汤中、低剂量组有所下降(P<0.05);PA方面,黄连解毒汤低、中、高剂量及立普妥组较模型组有所下降(P<0.05);黄连解毒汤高剂量组和立普妥组较黄连解毒汤低、中剂量组下降(P<0.05),氯喹组与黄连解毒汤低、中剂量组相比有所增加(P<0.05);PB方面,黄连解毒汤低、中、高剂量组和立普妥组低于模型组(P<0.05);黄连解毒汤高剂量组和立普妥组与黄连解毒汤低、中剂量组相比下降(P<0.05),氯喹组与黄连解毒汤低、中剂量组相比有所增加(P<0.05);在LA、PA、PB方面,黄连解毒汤高剂量组与立普妥组相比无差异(P>0.05)。结论黄连解毒汤可以减小PA及PB,增加LA及降低Ⅵ,具有稳定斑块的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剂量越高稳斑效果越好,其效果与立普妥相当。  相似文献   

12.
黄连解毒汤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栓前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观察黄连解毒汤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SHR)血栓前状态(prothromboticstate,PTS)的影响。方法:24只12周龄雄性SHR随机分为黄连解毒汤组(15 g·kg-1)、卡托普利组(0.0175 g·kg-1)和模型组3组,8只同龄雄性Wistar-Kyoto(WKY)大鼠为空白对照组,通过BP-6动物无创血压测试仪测定各组治疗前血压,连续ig给药6周,每日1次,第1,2,4,6周的第7天下午定时测量各组血压,6周后由腹主动脉取血,检测血清血栓素A2(TXA2),6-酮前列环素(6-K-PG),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纤溶系统激活剂(t-PA),纤溶系统抑制因子(PAI-1),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结果:黄连解毒汤可控制SHR血压,降低TXA2,ET-1,Hcy和vWF(P<0.05或P<0.01),增加6-K-PG和NO(P<0.05或P<0.01)。结论:黄连解毒汤可降低SHR的血压,改善其PTS。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黄连解毒汤对大鼠骨骼肌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表达及其磷酸化水平的影响,探讨其改善胰岛素抵抗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小剂量链脲佐菌素尾静脉注射加高糖高脂饲料喂养方法建立Wistar大鼠胰岛素抵抗模型,以黄连解毒汤干预治疗10周,检测血糖和血清胰岛素,用免疫沉淀和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黄连解毒汤治疗后胰岛素抵抗大鼠骨骼肌组织内IRS-1蛋白表达水平和酪氨酸磷酸化水平的改变.结果:黄连解毒汤治疗后,胰岛素抵抗大鼠肌肉组织内IRS-1表达较模型组增加,IRS-1酪氨酸磷酸化水平较模型组显著增加.结论:黄连解毒汤提高胰岛素抵抗大鼠骨骼肌组织IRS-1蛋白表达和酪氨酸磷酸化水平,这可能是其降血糖并改善组织胰岛素敏感性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黄连解毒汤含药血清对泡沫细胞中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ABCA1)表达及胆固醇含量的影响,探讨黄连解毒汤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给予大、中、小剂量黄连解毒汤灌胃后制备含药血清。用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RAW264.7巨噬细胞分化为泡沫细胞,将细胞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黄连解毒汤含药血清大剂量组、中剂量组、小剂量组,每组1.5×10^6个细胞,分别加入无血清培养液和不同浓度含药血清干预24 h,总胆固醇及游离胆固醇试剂盒检测细胞中胆固醇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ABCA1 mRNA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黄连解毒汤含药血清各剂量组泡沫细胞内总胆固醇(TC)含量明显降低(P<0.05或P<0.01),大剂量组游离胆固醇(FC)含量显著下降(P<0.01);含药血清各剂量组ABCA1 mRNA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黄连解毒汤上调泡沫细胞ABCA1的转录与表达,促进胆固醇流出,可能是其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GC-TOF-MS代谢组学探讨不同剂量的黄连解毒汤对SD大鼠粪便代谢组的影响,进而为黄连解毒汤的作用机制提供参考。方法 SD大鼠45只适应性喂养7天后,随机分为5组:黄连解毒汤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抗生素组和空白组,每组9只。中药干预组不同剂量黄连解毒汤灌胃,1 mL/次,2次/天,连续给药21天;抗生素组,1 mL/次,2次/天;空白组生理盐水灌胃,1 mL/次,2次/天,连续给药21天;末次给药后,禁食禁水12 h,处死并收集大鼠粪便。采用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Gas Chromatography Tandem Time-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GC-TOF-MS)检测各组大鼠粪便,运用多元分析OPLS以及单变量统计学方法筛选差异代谢物,通过MetaboAnalyst平台进行代谢通路分析。结果 对于粪便中的内源性代谢物小分子,高剂量组的黄连解毒汤影响的主要有:核糖、硫酸、棕榈酸、花生酸、茜素等;中剂量组的黄连解毒汤影响的主要有:乌头酸、胆固醇、乳酸、棕榈油酸、茜素等;低剂量组的黄连解毒汤影响的主要有:硫酸、棉子糖;氨苄西林钠影响的主要有:蛋氨酸1、麦角固醇、正亮氨酸1、棕榈酸、硫酸、乳酸等;不同剂量的黄连解毒汤和氨苄西林钠都能够影响到半乳糖代谢及硫代谢通路。结论 黄连解毒汤可改善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相关的代谢物小分子,不同剂量的黄连解毒汤对粪便代谢的影响不同,其中中剂量的影响最为广泛。  相似文献   

16.
黄连解毒汤由黄连、黄芩、黄柏和栀子组成,是清热解毒的代表方。在临床及动物实验中对缺血性脑损伤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明显延长模型动物的生存时间,改善能量代谢和血流状况,抑制脂质过氧化及炎症反应,还能改善脑缺血所致的认知功能障碍。现将近几年的相关研究进行总结,分析黄连解毒汤的作用机制,以期为临床应用和药理研究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7.
黄连解毒汤化学成分测定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连解毒汤为清热解毒方剂,化学成分复杂。综述基于指纹图谱为主要评价手段研究黄连解毒汤的化学成分及煎煮方法、剂型对其的影响,为中药复方的研究提供方法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郭欣  孙蓉 《中草药》2020,51(11):3070-3077
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暴发以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及各地相关单位陆续发布多个诊疗方案,其中重症期治疗推荐方剂中黄连解毒汤的中医证侯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运行第七版)》中重型气营两燔证相应,可用于治疗气营两燔证。气营两燔证津液营阴耗损、正不敌邪,气营热毒炽盛,黄连解毒汤清热解毒,可通过祛邪达到扶正护阴的治疗目的。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连解毒汤在治疗COVID-19重型气营两燔证中具有潜在的抗炎解热、抗病毒、抗氧化、调节机体免疫力、保护脏器组织等作用。通过对COVID-19重型气营两燔证的病机演变、黄连解毒汤的方证关系及现代药理作用进行梳理,分析黄连解毒汤治疗重型气营两燔证的中医方证关系及现代药理学基础,以期为黄连解毒汤用于COVID-19重型气营两燔证的有效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总结李春生教授应用消风散合黄连解毒汤治疗37例湿疮或瘾疹的临床疗效。结果27例湿疮病例中,5例痊愈,10例显效,9例好转,3例无效,总有效率为88.9%;10例瘾疹病例中,2例痊愈,3例显效,5例好转,总有效率为100%。结论消风散合黄连解毒汤是治疗湿疮和瘾疹的有效方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